期末知识检测.doc_第1页
期末知识检测.doc_第2页
期末知识检测.doc_第3页
期末知识检测.doc_第4页
期末知识检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知识检测温馨提示:1、测验共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2、测验的内容难度适中,请同学们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认真审题,仔细作答。3、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学校:_ 班级:_ 姓名:_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阴晦(hu) 孱头(cn) 戏谑(xu) 顷刻(qng)B、环拱(n) 朦胧(mn) 草坪(pn) 接踵而至(zhn)C、酋长(qi) 懊丧(sn)甭(bng)腐草为萤(yn)D、翕动(x) 搓手(cu) 媲美(b)白鹤晾翅(lin)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张皇失措 从容不迫 充耳不闻 触目伤怀B、万般无奈 淅淅沥沥 消声匿迹 天真幼稚C、义愤填膺 小心翼翼 不曼不枝 清荣俊茂D、不攻自破 走头无路 鸡鸣狗盗 见利忘义3、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锐减(急剧地减少)蓦地(突然)B、漠视(冷漠地对待) 从容自如(不慌不忙)C、莫名(说不出来) 环拱(环绕)D、效法(学习)决眦(缝隙)4、下列论据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说,支配了人类思想。B、壶水滚沸,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 C、“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D、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5、下列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读书_ 没有不畏艰苦的精神是不行的, _它有时_ 也有像平原驰马,顺水泛舟那样的洋洋乐趣,_ 有时也会像负重登山、逆水行船那样吃力。A、如果 所以 不仅 而且 B、虽然 但是 即使 但C、如果 因为 固然 但 D、虽然 但是 不仅 而且6、下列作品、作者、朝代(国家)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三峡郦道元北魏 B、苏州园林叶圣陶现代C、陋室铭刘禹锡唐代 D、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南宋第二部分:理解与感悟(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这段文字节选自_ 朝_写的_。 2、给文中加红字注音。淤( ) 濯( ) 蔓( ) 亵(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1)可爱者甚蕃( )(2)濯清涟而不妖( )(3)不蔓不枝( )(4)香远益清( )(5)亭亭净植(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4、作者在写自己爱莲之前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的目的是( )A、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B、 为了突出“予独爱莲”。C、 说明人们的爱好各有不同。D、 为了说明爱莲才是最高雅的。5、“予独爱莲”的主要原因是( )(多选题)A、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 濯清涟而不妖C、 中通外直D、 不蔓不枝E、 香远益清F、 亭亭净植G、 不可亵玩6、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意在表明他( )A、创作手法高超 B、对生活的态度C、迫于环境,不能直说 D、文学家的身分,个人的风格(二)阅读背影选文,完成16题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 选出本段中对父亲的肖象进行描写的语句。 答:_2、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后流下了眼泪,但又赶紧“拭干了泪”,你认为作者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答:_3、 描写告别的时候,父亲最后说“进去吧,里面没人”应如何理解?这里的简单的对话描写表现出父子二人怎样的感情?答:_4、 分别从父、子的二人不同的角度,试着把他们离别时的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描写出来。答:_5、 简单说说“我”两次流泪的原因各是什么?第一次流泪是因为:_第二次流泪是因为:_(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呼,一阵冷风肆无忌惮地扑进来,直刺骨髓,不用抬头也知道,那位又来了。唉,个子小真倒霉,不但上课得在老师眼皮底下,冬天还得“练练三九”,我懊恼地想。看着那位伴着“嚓嚓”的脚步声从身边经过,向后边走去。 咦,怎么还这么难受?噢,没关门,我拍案而起,直追过去:“你怎么这么尾巴长,成心把人冻死吗?”“你这是怎么说话呢?礼貌点行不行。”“嘿!不关门还有理。”“我礼貌点,你积点德行不行!”对方当然也不甘示弱,于是唇枪舌战,互不相让,教室内立刻热闹起来。当双方都气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的时候,没觉(A查 B 察)班主任出现在身后。“你们在争执什么?”语气温和,满脸堆笑。“老师,他不关门,还发贼横!”我感到大“理”在握,又碰上了最正直的法官,只等对他的裁处(Ach Bch)了。老师下意识地去看那扇门,门正开着。“哎呀,真对不起我也忘记关了。”老师说着急转身去关那扇门。我楞了一下,突然感到脸上一热;看看对方,也成了“红脸关公”。咳!假如我们l、为文中第一处括号选择恰当的字,为文中第二处括号选择恰当的读音,在序号后画。 2、文中加红的词“那位”指的是谁?答:_3、平时班主任在我心目是怎样一个人(用原文中的词句回答。)答:_4、班主任并没有批评我们,为什么我感到脸上一热,对方也已成了“红脸关公”?答:_5、文章结尾使用了省略号,补写出省略号的内容。答:_6、短文中对班主任这个人物形象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答:_第三部分:写作和表达(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鲁迅先生从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书山海经中感受到了长妈妈真挚的爱;朱自清先生从父亲平常的背影里感受到了父亲深切的爱;我们呢?我们也无时不沐浴在爱的光辉中! 爱,也许是母亲的的一句叮咛,也许是父亲的一次轻抚,也许是老师欣慰的微笑,也许是同学真诚的帮助 爱,是润滑剂,是氨基酸,是人生的蜜糖。因为爱,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洋溢着芬芳;因为爱,我们的学业蒸蒸日上;因为爱,我们的灵魂熠熠生辉请你以“人生关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积累与运用1、D 2、A 3、D 4、C 5、C 6、D 7、武陵人捕鱼为业、忘路之远近、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理解与感悟(一)1、北宋、周敦颐、爱莲说2、y、zhu、mn、xi3、(1)多(2)美丽而不端庄(3)长枝节(4)远播(5)立(6)亲近而不庄4、B 5、AB 6、B(二)1、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2、作者赶紧擦干眼泪是因为他怕自己的父亲看见,从而使父亲更加担心、牵挂在外求学的儿子。另一个原因是怕别人看见了从而了解我家当时的境遇,在当时只认钱的年代,反而对父亲不利。3、父亲说这话的目的是不让儿子送他,催促儿子回车厢里去照看行李。事事为儿子着想。在父子告别时对话极其简单,但读者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这其间蕴涵的浓浓的父子深情。4、对父亲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住“父爱子,为自己的孩子远行放心不下”这一心理即可。对作者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住“子恋父,自己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即将远行对父亲的依恋、担心之情”这一心理即可。5、第一次流泪是因为感动。父亲的形象最为感人的地方,表现在他老态蹒跚地为“我”买橘子,那真挚而灼热的感情达到了最高点,因此作者要流泪。 第二次流泪是因为作者在感动的同时还有对父亲的责怪的深深地忏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