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一中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2020年左右,我国将建成由30余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覆盖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定位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人们这时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月球d流星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a2:3b4:9c1:1d9:43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bcd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折射现象的是()a平静的河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b潜水艇中的潜望镜c汽车司机所用的观后镜d从岸边看游泳池内水的深度变浅5“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a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b“神舟十号”飞船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6如图,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则该同学是()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7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小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8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9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abcd102015年5月3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m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在这次100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a0.1m/sb1m/sc10m/sd100m/s11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abcd12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st图象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经过4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16mbv甲v乙,s=8mcv甲v乙,s=16mdv甲v乙,s=8m13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显微镜15某小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图所示光具座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们把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们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面是他们的分析,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左调b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右调c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左调d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右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6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70,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17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某原子的直径为2.81010m=nm;(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m=m;(3)公路上行驶的轿车速度为72km/h=m/s18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的19一位同学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一条限速为60km/h的公路上,他测出汽车每隔2秒就驶过一根路边相距45m的电线杆,则汽车的速度是 m/s,这辆车(填“已经”或“没有”)超过速度20如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21如图所示,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透镜,乙透镜应是透镜(两空选填“凹”或“凸”)22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m/s三、解答题23请在图中,作出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时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24如图,有两束光线射向凸透镜,请完成光路(f为焦点,o为光心)25如图是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262014年7月,常熟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而形成的像,真正的虾在水中 (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胶片上虾的头部朝(上/下)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左/右)移27小伟利用光具座进行了凸透镜成像的探究实验:(1)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三者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可是在实验中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下,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填“上”或“下”)调节,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2)通过实验他得到了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他按照如图2所示: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是凸透镜,是凹透镜在实验现象和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28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ac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m/s(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写出一个影响因素)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3)如图2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填图中的选项字母)29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则:(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多少小时?(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30某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在前5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在接下来的10s内通过的路程是25m,在最后4s内通过的路程是12m求:(1)它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在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1某大桥全长6800m,有一列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求:(1)列车全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2)列车全部在桥上时的时间(3)列车上的司机经过大桥所用时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一中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2020年左右,我国将建成由30余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覆盖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定位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人们这时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月球d流星【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因为同步卫星的转动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的,地球怎么转卫星也怎么转,所以它相对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地球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参照物的有关问题,解答时要注意抓住参照物这个中心,进行灵活处理和分析,理解“同步”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a2:3b4:9c1:1d9:4【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比例法【分析】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出时间的计算公式求出时间的比【解答】解: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推出时间的计算公式;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时间的有关计算,要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3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bcd【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何一段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相等,可根据这个特点来进行选择【解答】解:由题意知:四个图片中,每相邻两点间所用时间是相同的;若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相邻两个小球间的距离也应相等,符合这个特点的只有b选项;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打点计时器的题时,一定要注意隐含的条件是相邻两点间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折射现象的是()a平静的河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b潜水艇中的潜望镜c汽车司机所用的观后镜d从岸边看游泳池内水的深度变浅【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平静的河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潜水艇中的潜望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c、汽车司机所用的观后镜属于光的反射的应用;d、从岸边看游泳池内水的深度变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2016届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5“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a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b“神舟十号”飞船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答】解:“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必须是相对静止,才容易对接,所以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天宫一号”相对于“神舟十号”飞船是静止的;但他们相对于发射塔架、远洋观测船、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的位置是发生变化的,所以相对于它们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在选定参照物时,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存在位移的变化,那么被研究物体就是运动的,反之则静止;要充分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6如图,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则该同学是()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解答】解: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模型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招的热点7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小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图析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小车沿斜面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是一段时间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解答】解:小车由静止释放,在重力、支持力、摩擦阻力作用下,沿斜面做加速运动,是变速运动小车沿斜面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大,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居中,所以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小,故ab错误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做过实验应知道小车沿斜面做变速中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属于中等题8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错解分析题;图析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分析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即可得出结论;(2)分析小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即可得出结论;(3)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乙车的运动状态;(4)根据甲、乙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v=比较平均速度【解答】解:a、由图知,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分别为300m、200m,则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故a正确;b、由图知,甲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为20s,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大于20s,所以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故b正确;c、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小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小车在做变速运动;故c错误;从20s时到40s所用的时间为:t=40s20s=20s从20s时到40s通过的路程为:s=1200m450m=750md、甲、乙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s=1200m,则根据v=可知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故选c【点评】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出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时间和路程的统一9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abcd【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从鱼身上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解答】解: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c选项光的传播方向错误,d选项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故错误,只有b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掌握光的折射规律是解决此类折射问题的关键,无论是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还是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的都是升高的虚像本题属于基础题102015年5月3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m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在这次100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a0.1m/sb1m/sc10m/sd100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已知苏炳添百米所用时间,利用公式v=得到平均速度【解答】解:苏炳添的百米平均速度为v=10m/s故选c【点评】此题不计是简单的平均速度的计算,更能通过阅读材料,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11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abcd【考点】匀速直线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衡于时间轴的直线,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分析图示图象,然后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是st图象,图线平行于时间轴,物体静止不符合题意;b是st图象,图线是一条弯曲的直线,物体做变速运动不符合题意;c是vt图象,图线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d是vt图象,图线是一条弯曲的直线,物体的速度增加,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与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12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st图象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经过4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16mbv甲v乙,s=8mcv甲v乙,s=16mdv甲v乙,s=8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由st图象找出4s内两车的路程,然后求出两车通过的总路程,即p、q间的距离(2)由st图象找出甲、乙两车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两车的速度;【解答】解:由图象知:甲车4s内通过的距离为4m,乙车4s内通过的距离是12m,则p、q间的距离为s=s乙s甲=12m4m=8m;甲车的速度v甲=1m/s;乙车的速度v乙=3m/s,所以,v甲v乙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由st图象求小车的速度、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由图象找出小车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13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中测量了物体的长度三次,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解答】解:物体的长度为l=2.36cm故选a【点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时,最终结果要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有效数字,以保证相同的准确程度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显微镜【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或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都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性质,然后根据凸透镜成像性质判断凸透镜的应用【解答】解:方法一:如图,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方法二:如图,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选b【点评】根据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性质和应用,是比较常用的方法15某小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图所示光具座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们把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们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面是他们的分析,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左调b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右调c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左调d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右调【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首先明确近视镜是凹透镜,然后在明确凹透镜光学性质的基础上,即可确定放上凹透镜后像的位置的变化,然后调整光屏的移动方向【解答】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凹透镜后,蜡烛在凸透镜后面成的像将远离凸透镜,为了使像再成在光屏上,所以要将光屏向右移动故选:b【点评】要确定光屏的移动方向,首先要明确放上的镜片对光线有何作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6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70cm,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s(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估算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和时间过程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时间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解答】解:中学生使用的单人课桌长度在70cm左右,中学生的步幅与此差不多,在70cm左右;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跑百米的时间在16s左右故答案为:cm;s【点评】一个数据在数学上如果没有单位还可以表示出其大小,但在物理上一个数据如果没有单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结合生活常识加上一个合适的单位,物理数据才有意义17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某原子的直径为2.81010m=0.28nm;(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m=7.5105m;(3)公路上行驶的轿车速度为72km/h=20m/s【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解答】解:(1)1m=109nm,某原子的直径为2.81010m=2.81010109nm=0.28nm;(2)1m=106m,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m=75106m=7.5105m;(3)1km/h=m/s,公路上行驶的轿车速度为72km/h=72m/s=20m/s故答案为:(1)0.28;(2)7.5105;(3)20【点评】本题考查了不同物理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属于考试的基础知识题,注意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和指数的运算18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船,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相当于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船是运动的故答案为:船;运动【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19一位同学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一条限速为60km/h的公路上,他测出汽车每隔2秒就驶过一根路边相距45m的电线杆,则汽车的速度是22.5 m/s,这辆车已经(填“已经”或“没有”)超过速度【考点】速度的计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已知路程与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求出汽车的速度,然后判断汽车是否超速【解答】解:汽车的速度:v=22.5m/s=22.5=81km/h60km/h,车已经超速了;故答案为:22.5m/s;已经【点评】本题考查了求汽车的速度,应用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要注意单位换算20如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2.50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4.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4.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0.1cm;(2)末端刻度值为6.50cm,物体长度为6.50cm4.00cm=2.50cm故答案为:2.50; 0.1【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1如图所示,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凹透镜,乙透镜应是凸透镜(两空选填“凹”或“凸”)【考点】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知道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解答】解:通过甲透镜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所以甲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甲是凹透镜从图知,通过乙透镜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主光轴靠拢,所以乙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乙是凸透镜故答案为:凹;凸【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要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2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时间(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便于测量时间(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0.25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实验题;实验分析法;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3)由小车通过全过程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3)小车长15.00cm,所以两个车长的距离:s=15.00cm2=30.00cm=0.3m,小车的平均速度:v=0.25m/s故答案为:(1)时间;便于测量时间;(2)大;大;(3)0.25【点评】本题考查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运动状态问题;“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算出平均速度三、解答题23请在图中,作出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时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解答】解: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折射定律内容以及折射定律内容的应用情况,是一道基础题24如图,有两束光线射向凸透镜,请完成光路(f为焦点,o为光心)【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解答】解:对于凸透镜,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点评】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25如图是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点评】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262014年7月,常熟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真正的虾在水中e (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b(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胶片上虾的头部朝下(上/下)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右(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左(左/右)移【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实验题;图析法;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逆着光线看去物体的位置会偏高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用激光笔照亮物体;(2)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是相互倒立的;根据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可判断幕布、透镜移动的方向【解答】解:(1)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可知,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真正的虾在水中更深的位置,即在e处根据光路的可逆性,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b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2)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是相互倒立的,因此,胶片上虾的头部应该在下方;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因此要想使像变大,应将幕布向右移,并将凸透镜向左移故答案为:(1)折射;虚;e;b;(2)下;右;左【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折射现象实例的分析与研究,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等,有一定综合性27小伟利用光具座进行了凸透镜成像的探究实验:(1)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三者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可是在实验中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下,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上(填“上”或“下”)调节,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2)通过实验他得到了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他按照如图2所示: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乙是凸透镜,甲是凹透镜在实验现象和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进行判断(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于求凸透镜的焦距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解答】解:(1)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实验中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下,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凸透镜向上移动,或蜡烛向下移动,或光屏下移动(2)由图象知,u=v=20cm=2f,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距为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3)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应用于近视眼镜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应用于远视眼镜故答案为:(1)在同一高度;上;(2)10;照相机;(3)乙;甲;【点评】掌握凹透镜和凸透镜的成像性质,掌握两者在生活中的应用28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不变 (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ac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0.16m/s(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纸锥的质量;(写出一个影响因素)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3)如图2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a(填图中的选项字母)【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直接利用速度公式计算(2)根据猜想判断可能的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3)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减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分析四个选项中的图象,找出与纸锥运动相符的图象【解答】解:(1)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不变在ac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v=0.16m/s(2)纸锥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与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纸锥下落的速度可能跟纸锥的质量有关(其他猜想只要合理也可以)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其他对应的做法只要合理也可)(3)因为纸锥的下落速度是先变大后保持不变,因此只有a选项符合要求,故a正确故答案为:(1)先变大后不变; 0.16;(2)纸锥的质量(其他猜想只要合理也可以);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2025届初三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工业大学《植物造景技术(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传媒学院《设计素描(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惠民县2024-2025学年四下数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昆明学院《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文创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清华大学《文化政策与法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品牌与消费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三中2025年高三第三次阶段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兴平市华兴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统一质量检测试题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标准版)
-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应用评估
- 无人机法律法规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十二个月完整版本
- 2024入团积极分子入团考试题库含答案
- 历史人物赵一曼的家书
- 前列腺癌2024治疗指南
- DL-T 5148-202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条件-PDF解密
- 2023年广西铝业集团校园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2029年中国形象设计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4中国绿色甲醇产业研究与前景展望-云道资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