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离骚》 预习案、课堂教学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离骚》 预习案、课堂教学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离骚》 预习案、课堂教学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离骚》 预习案、课堂教学案 苏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离骚 预习案、课堂教学案 苏教版【预习目标】1、了解屈原和楚辞的有关文学常识。2、弄懂节选内容的意思,并能体悟诗句中的情感和思想;了解作者的心志。3、积累文言字词及文言句的基础知识。一、关于“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楚辞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一起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 “离”,通“罹”,“遭遇”义;“骚”,“忧愁”义。“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王逸解释为“离别的愁思”;也有人解释为“牢骚”。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 二、背景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变法图强,革新政治;东方联合齐国,西方抗击强秦。后来因有人挑拨而被怀王疏远。公元前313年,秦国张仪欺骗怀王要其以断绝齐国之交换取秦国割让六百里商於之地,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得六里地。怀王恼怒不已,发兵进攻秦国,被魏章大破于丹阳,怀王再召集全国的部队,发动进攻,再惨败于蓝田,其后公元前311年秦国攻取召陵,楚三战皆败,走向没落的道路。 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昭睢(su)、屈原劝告,决定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秦王胁迫怀王割地,怀王不肯。公元前297年楚怀王逃走,秦人封锁通往楚地的道路,怀王逃到赵境,赵国不敢收留他,怀王企图逃往魏国,但被秦国追兵捉回。公元前296年怀王在秦国病逝。楚怀王死了以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相当于宰相,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在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沅湘荒芜之地。但他仍在关心楚国的朝政,眷念祖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理想与节操,宁死也不与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正方直的品质,两千多年来曾影响了我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三、自主检查1、填空 屈原,名 ,字 ,战国末期 国人,代表作 。屈原在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一种不同于以四言诗为主的诗经体的新体诗 ,因这种作品又以 为代表,故又称 。我国文学史向来以“风”“骚”并称,“风”指以 代表的现实主义,“骚”指以离骚为代表的 主义。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苗裔( ) 朕( ) 孟诹( ) 庚( )寅 揆( )肇( )锡 扈( )江离 辟芷( ) 纫( )秋兰 3、解释加点的词皇揽揆余初度兮 不抚壮而弃秽 恐美人之迟暮 恐年岁之不吾与 名余曰正则兮 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 来吾道乎先路 纫秋兰以为佩 4、通假字 离骚: 来吾道夫先路: 肇锡余以嘉名: 辟芷: 5、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朝搴阰之木兰兮: 6、翻译离骚节选。【我思我疑】课堂教学案 班级: 姓名: 离骚(节选)一、整体感知课文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1)我内在的美质主要有哪些呢? (2)为什么屈原花那么多的精力强调自己的优秀? 2、第1320句写出了诗人的焦虑和忧患,这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二、艺术特色3、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和诗经相比较,楚辞在形式上又有什么特点呢?4、分析文中比兴的手法。三、探究5、你赞成屈原沉江的举动吗? 6、屈原是不是非死不可?请你为屈原设计几条出路。当堂训练 班级: 姓名: 离骚(节选)1诗句填空(1)日月忽其不淹兮, 。 (2)路漫漫其修远兮, 。 (3)惟草木之零落兮, 。(06江苏) (4)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 (5)屈原表达了“时不待我”的思想的两句诗是: 。2将下列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 )a、 高阳,传说中古代部落的首领颛顼,号高阳氏。苗裔,后代。屈原的始祖瑕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因受封于屈邑,故以屈为姓,而熊氏又是颛顼的后代中的一支,所以屈原说是“帝高阳之苗裔”。b、 朕,我,我的;考,死去的父亲;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