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法的欣赏。一是形;二是神。形是具象的,如用笔、点画、结构造型等;神是神采,是气韵,是意象的,是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如龙飞凤舞、飘逸洒脱。一、形的欣赏1、用笔: 、用笔贵用锋。用锋有藏,露;有执、使、转、运。有骨、肉、筋、血、脉。、要“意在笔先”、“下必有由”。意是“意象”,由是“原由”。说到底也就是“横如阵云,点如坠石。”就是要“同自然之妙”(孙过庭)。若信笔为体也只能是聚墨成形。、用笔有中锋、有侧锋(偏锋);中锋取劲,侧锋取妍;有轻重,“重若崩云,轻如蝉翼”;有粗细长短,“粗而能锐,细而能壮,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虞世南),“粗而不浊重,细而不浮轻。纤细向背有法度,一丝一毫总关情。(王僧虔)” 、有虚实。“笔不虚,则欠圆脱;笔不实,则欠沉着。专用虚笔,近似油滑;仅用实笔,又形滞笨。虚实并见,即虚实相生,书家秘法,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神妙出焉。此虚实兼到之谓也。” (朱和羮临池心解。总之,欣赏用笔就是要从起笔、行笔和收锋的原理中去体会点画的情趣。从“把笔抵锋”,中去揣摩一个人的个性。2、点画点是画的浓缩,画是点的延伸。字是由点画组合而成的。、点画传神。王羲之的作品美不胜收,令人陶醉。是因为王羲之书法中的点画,有本有源,“纵横有所象”。“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这些充满了盎然生机和无限天趣的点画,构成了一幅幅美丽而又动人的心灵图画,令人神往,叹为观止而爱不释手。、点画之间要顾盼呼应,错落有致。书法源于自然,点画的组合自然有它的道理。生拚硬凑的不是书法。王羲之自论书说:“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 3、结构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而转。”真、草、隶、篆,应运而生。古质今妍,因时而异。因而 “真有真之态度,行有行之态度,草有草之态度。”不同的书体,不同时代的书家的作品,他们都有其相同的共性,又有其独立的个性。欧阳询法度森严,苏东坡纵意而为,他们精于用笔,极尽书法的自然美,因而能匠心独运,出神入化,自成一体而各有千秋。董其昌说,结构是书法中的第一大事。结构有一个字的结构;有一行的结构,还有整幅字的结构,各家又有各家的结构。总之,“为书之体,须入其形。” (蔡邕)这个“形”与个人的审美情趣有关,与时代的发展和大众的审美心理和需求有关。一个字的结构,大小长短、疏密斜正、偃仰向背,要随体赋形,各尽其态。审时度势,要成竹在胸。如孙过庭所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一行或几行的结构要承上启下,左顾右昐。如唐张敬玄所说:“字体各有管束。一字管两字,两字管三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两行,两行管三行,如此管一纸。”整幅的结构要首尾响应,气息贯通。如张怀瓘所说:“虽贯珠之一一,亦行雁之联联。”如珠玉成串,似飞雁成行。“彼此顾盼,不失位置。上欲覆下,下欲承上,左右亦然(欧阳询)。”二、神的欣赏神是神采,是气韵。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王羲之的书法,神在有“逸气”(苏东坡);苏东坡的书法,神在“字形温润,无一点俗气(黄庭坚”)。神是作者的精神气质、学识修养在作品中的反映。唐书本传中说,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的书法,都曾受到人的说长道短。而张旭的草书却没有人说他有什么不好。这是因为张旭“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韩愈)”可见张旭的书法,神在有形,神在无形,归根到底,还是神在他的超然物外。 书法的欣赏,是一种形象思维的审美活动。是我们对书法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评判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是从对作品的具体形象从直觉开始,经过分析、判断、体验、联想、想像,情感上达到主客体的共鸣。因而欣赏书法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有时面对一幅作品,粗看时觉得平淡无奇,可细看起来才发现其中的惊人之妙,以至于越看越想看。就好象是品尝橄榄,刚入口时,并不怎么样,可经过一番的咀嚼,妙不可言的滋味也就出来了,而且是越嚼越有滋味。欧阳修起初并不喜欢李邕的书法,他认为李邕的书法平平常常,并没有什么奇异的地方。可他又想,既然李邕的书法不怎么样,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人去学习和欣赏呢?于是他就经常地将李邕的书法拿出来欣赏和临摹。一日复一日,渐渐地他看出了李邕书法中的好处。从此他倍加珍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李邕的书法上。至此他也不无感慨地说:“及看之久,遂为他书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笃。譬犹结交,其始也难,则其合也必久。”真是“最是寻常奇崛处,成如容易却艰辛。”看来,要想欣赏到其中三昩,也是要花些功夫的。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书法欣赏因人而异,各有所爱。有的喜欢欧体的平正中有险绝,有的喜欢颜体的浑厚质朴,有的喜欢李邕的骨气洞达.。即使是同一件书法作品,有的人赞不绝口,可也有的人不屑一顾。这不仅仅是与一个人的年龄、文化素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寒假教学设计day 1
- 2024四川泸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2025年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第1章网络概述1.2网络的类型 -高中教学同步《信息技术-网络基础》教学设计(人教-中图版2019)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氯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第17课《屈原(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山东省菏泽市10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反恐防暴器械与战术应用讲解
- 浙江省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 海迈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使用说明书-20220226100603
- 图解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 快消品配送管理方案
- 2024落实意识形态责任清单及风险点台账
- 高校排球教案全集-专项课
-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专题课件
- 2024年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总结模板
- 手术室压疮预防课件
- 中国假肢行业分析报告:进出口贸易、行业现状、前景研究(智研咨询发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