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审终审的历史基础.doc_第1页
两审终审的历史基础.doc_第2页
两审终审的历史基础.doc_第3页
两审终审的历史基础.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我国审级制度的历史演变 审级制度是一国历史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受制于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因此,对审级制度的任何反思和改革,都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基础之上,只有全面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制度目标和司法理念,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改革方向。 我国的审级制度是由1954年人民法院组织法所确立,1979年恢复,并经1983年和1986年两次修改后完整保持的,而后的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和1991年民事诉讼法中的审级制度都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傅郁林:我国民事审级制度的历史考察与反思,载于私法2013年。尽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理论界都普遍呼吁建立有限三审制,但2007年和2012年两次民诉法修改都仍旧保持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 回顾中国近代司法制度史,在历代审级制度传统上并不是一直都坚持四级两审终审制,而是经历了从清末的四级三审制,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三级三审制,再到新民主主义政权时期的三级三审终审制与两审终审制并存的历史变迁。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在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中,规定了我国基本上实行三级两审终审制,但是并没有否定三审终审制的存在。 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基本上实行三级两审制,以县级人民法院为基本的第一审法院,省级人民法院为基本的第二审法院;一般的以二审为终审,但在特殊情况下,得以三审或一审为终审。诉讼人如因原辖人民法院不能公平审判而越级起诉或越级上诉时,上级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必要的处理。”可见,在全面实行中国司法制度现代化的过程中,我国曾有过多次三审终审制的尝试,不过最终在1954年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以下简称“54年法院法”)中并未采纳三审终审制的思路,而是在将法院组织体系由三级增加为四级的基础上,统一确立实行两审终审制。但即使这样,全国各地实行的审级制度仍然混乱不一,有的地区实行两审终审,而有的地区仍然保留三审终审制,这种混乱的局面直到1955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贯彻执行两审终审制的通知之后才得以改善 通知的原文节选如下: “各中级(包括尚未改为中级法院的省分院)以上人民法院必须明确准许上诉三审已无法律依据,今后对所受理的案件必须遵照法院组织法认真负责地实行两审终审制。法院组织法关于审级制度的规定,是鉴于我国地区辽阔,交通不便,如果审级过多,势必造成诉讼拖延,对人民不利,而两审终审既便利人民诉讼,又可以办案迅速,是切合广大人民利益的。各级法院在宣判时应当向当事人充分说明二审终审制的好处,并说明第二审判决就是终审判决。同时,在审理案件时须发挥独立负责精神,加强调查研究,防止草率粗糙,务求判决正确。宣判以后如果发现原终审判决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时,即应根据组织法第12条第1款的规定予以纠正。”。从通知的内容大致可以窥视出为何我国立法会选择两审终审制。对于54年法院法确立我国现行审级制度的理由,通说认为“第一,可以减少当事人的讼累,方便当事人进行诉讼审级过度会使民事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第二,可以使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摆脱审理具体案件的工作负担,集中精神搞好审判业务的指导监督;第三,我国的审判监督程序可以弥补审级少的不足;第四,第三审仅仅作为书面审和法律审,对案件事实部分不予过问,因而作用极为有限。” 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转引自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3页。从学者们总结的这些理由可以看出,立法最终采纳了两审终审制,作为过渡时期的制度安排,是综合考量了当时我国诉讼的历史因素和现实环境,特别是考虑到了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与审判监督程序之间的制度衔接关系。在当时来看,两审终审制比较能够符合新中国成立之后统一全国司法体制的客观需要,是兼顾司法便民和司法公正的理想选择。二、我国审级制度的历史成因(一)以刑事审判为主体的诉讼体系 与“国家”一样,法律作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不仅承担着促进社会发展的任务,还必须要服务于维护新型政权的稳定。新中国刚刚成立,法律的工具价值就体现在中央政府需要通过司法来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和诉讼传统,审判多为刑事审判。在“从重从快”的刑事政策的影响之下,通过总结革命根据地时期,特别是陕甘宁根据地积累下来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表明两审终审制还是比较符合当时新中国的形势需要的,既能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利,又能使犯罪分子得到及时惩处,避免案件久拖不决,达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司法目标。 在新民主主义政权时期,以陕甘宁边区为代表的司法制度性建构以及因此积累的经验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法制和司法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实际上陕甘宁边区的审级制度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1937年到1942年形式上为三级三审,实质上是两审终审制,即由当时国民政府最高法院作为第三审终审法院却实际上不与边区高等法院发生联系;1942年到1944年增加边区政府审判委员会作为终审法院,实行三级三审制;到了1944年,边区决定撤销审判委员会,彻底实行两审终审制。尽管别的边区也曾尝试过三审制,但最终还是因为不适合边区形势而宣告失败。详见:张晋藩主编:中国司法制度史,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578页587页。相反,在民刑审级制度一体化的安排之下,民事诉讼并没有得到掌权者过多的关注。深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受客观的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在建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民事纠纷多为一些案情简单、类型单一的婚姻家庭、邻里土地纠纷,两审终审基本上能够保证这类型案件获得公正解决;其二是深受历史诉讼理念的影响,普通老百姓一般都会有厌讼心理,“屈死不告状”是中国人久已习惯的情结,对于民事纠纷更倾向于通过基层组织或者单纯的民事调解解决,而不是通过诉讼方式解决。陕甘宁边区民事案件调解结案率从1942年的18%上升到1943年的40%,1945年更达到48%,而司法机关收案数量则呈下降趋势,1942年为1832见,1943年为1544件,至1944年上半年则进一步下降为622件。详见杨永华、方克勤: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法律出版社1987版。转引自张晋藩主编:中国司法制度史,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594页。因此,在这种强调“方便群众,快速结案”的司法理念驱动之下,设置第三审仅作为书面审和法律审,的确“作用极为有限”,而两次审判即告终结的这种在处理相对简单的民事案件时能够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审级结构迅速获得立法者的青睐。不能否认的是,两审终审制的确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是发展到今天,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完成,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也随之改变,社会各方面利益在不断调整,相应的法律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变化体现在民事领域尤为明显,民事权益范围的不断扩大直接带来的是民事案件成倍增长,在纠纷内容和类型方面也越来越复杂化、新颖化。在法律规则相对滞后的情况下,这种通过个案化解民事纠纷的诉讼模式不仅逐渐暴露出效率低下,案件审理不公的弊端,而且并没有发挥通过民事审判创制规则的作用。当初选择两审终审制作为民事审级制度的合理性基础正在逐渐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迫切需要建立起一个拥有法律最终解释权,发挥规则创制功能,统一法律适用的审判机构,来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社会。(二)苏联东欧模式影响下的审级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后,需要建立统一的司法体制,然而却面临着法制理论严重匮乏,司法人员专业素质低,诉讼程序适用不统一等诸多难题,司法制度可谓百废待兴。由于受当时国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同一站队,我们国家当时的法学理论和司法制度几乎一边倒地学习苏联,54年法院法所确立的审级制度更是以苏联法为样本的中国式重述。但由于我国在移植苏联式的审级制度时并不彻底,在制度本土化的过程之中却发生了变异。苏联的审级制度可以说是在审判监督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具有高度集权主义色彩。最高法院与全国各法院,上级法院与下级法院之间是一种审判监督关系。上级法院通过对终局判决更为专业化的审理,来纠正下级法院在法律适用方面的错误,以实现西方国家通过设置第三审法律审来达到的相同的司法目标,即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来指导下级法院适用法律,解决各地法院的司法冲突,以维持中央对地方的司法控制,最终实现全国法制的统一,这就苏联“两审终审制加审判监督程序”审级模式的本来之义。而我国的审判监督程序无论是在功能定位上,还是在程序运行上都与苏联不同,从移植到我国之初,我们就一直在不断强化审判监督程序的“事后补救”的功能。在“有错必纠”“实事求是”的思维主导之下,即使最后证明二审的裁判结果是错误的,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来纠正,这样看来,两级审判基本上是能够保证总体是正确的。然而,当错案批量产生的时候,审判监督程序便成为当事人寻求程序救济的主要途径,而非设想之初的“补充性”救济途径。因而,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之下,“以两审终审为原则,以审判监督程序为补充”的简易审级制度,本来是既便利、快捷,又保障审判正确的完美设想,然而这种从建立之初就把纠正审判错误的希望过多地寄于事后补救程序的思路,大大拓展了审判监督程序的适用范围,忽略了上诉制度在维护法制统一和逐步完善司法体系方面的功能,所以当两级审判不能满足创制规则的需求而频频出现错误时,再审程序一方面无法取代三审程序的功能,另一方面它对错误判决的事后补救缓解或掩盖了对三审程序的需求,最高人民法院在疲于应付申诉和再审案件的困境中几乎无力顾及法制统一的特殊职责。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诉讼程序参考资料,第4辑,125126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55。转引自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5页。三、对我国审级制度的评价 四级两审终审制从确立之初至今已经保持了60年之久,不能否认的是,它在当时的确是符合中国基本国情,能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理想选择,甚至是注重一审程序,强调发挥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的作用,将矛盾纠纷就地解决,使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能得以专注于审判业务的指导监督工作,保证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的正确、统一适用的设计思路至今来看仍是正确的。只不过,我国在建立审级制度之初,在客观上不具备司法专业化和程序规范化的条件,在主观上未设计案件繁简分流和职能上下分层的技术架构,而一审程序设计技术也远远不能保障一审程序的规范化和由此抑制纠纷向司法结构的上层转移。傅郁林:我国民事审级制度的历史考察与反思,载于私法2013年。在这种审级结构下,一审审结的案件越多,上诉甚至再审的案件也就越多,由于不强调职能分层,上级法院只能更多地关注个案纠纷的解决,而很难发挥保障法律适用统一性的重要职责。尽管立法者意识到,要想获得公正而及时的审判不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