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评课稿-家评课稿家是小学S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告诉学生祖国是个大家庭,前两篇课文讲的是刘胡兰、华罗庚的爱国故事,家是第三篇,以诗歌的形式描写了蒙、维、藏、傣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表达了各族同胞幸福快乐的生活,从各族是一家的角度揭示了单元主题。秦江铃老师执教这篇课文时,她在课堂中巧妙的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科学合理地运用方法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这节课中秦老师巧妙的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情。1、情境教学法:课堂中注重创设情境,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开课播放爱我中华,为学生学习诗歌营造气氛,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向他们展示蒙、维、藏、傣等少数民族的风俗图片,配上相应的民族,深深的吸引了学生,引起学生对课文中对这几个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的关注,入情入境。2.诵读感悟法:指导读中感悟,实现语感积淀,促进学生自悟自得。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秦老师的这节课“读”贯穿始终,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老师读、学生读,全班读,小组读,等等。不同形式的读也是有不同的功能。出声朗读能加强感受、增强记忆;自由朗读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受文本,品味语言。朗读有增强气势、激发共鸣的功能;教师范读对学生不仅有示范作用,而且有激励作用秦老师对每种读法的作用掌握比较清楚,什么时候该用什么形式用得准确:如让学生整体感知这篇文章时,老师采用了示范读,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触诗歌,老师采用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喜欢的部分朗读。二、识字教学的层次性新字的学习,以词串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秦老师先出示词串,让学生自由读,然后指名读,接着去拼音再读,读得有层次,体现出自主识字、生生互动的结果。生字抓住了一个“屋”,运用字理教学,探求本义,再组词,书写,从理解字义、到运用、到会写,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一个层次性。三、板书设计直观简笔画“中国地图”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祖国是个大家庭,体现了秦老师扎实的功底。最后,我提一点小小的建议,就是学生欣赏少数民族的风俗图片的时间可以缩短些,一是避免使学生沉浸在画面中,回不过神儿来,二是可以节约出时间,让老师指导书写的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脊髓损伤病人护理查房
- 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中华射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学卫市第五中学2025届初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组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医学实验(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药物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高级生物信息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秦皇岛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研七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花纸设计与排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保险信息服务合同范本
- 老年人康乐活动-老年节庆活动组织策划
- 预防接种服务提质行动方案2-4-10
- 绿化带改停车位施工方案
- 绿化苗木组织供应及售后服务方案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
- 合用变压器协议
- 护理人员岗位绩效考核评价标准
- 2024年郑州轨道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4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二模地理试卷
- 《通信原理》樊昌信曹丽娜编著第六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