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第08章功率放大器(康华光).ppt_第1页
模电第08章功率放大器(康华光).ppt_第2页
模电第08章功率放大器(康华光).ppt_第3页
模电第08章功率放大器(康华光).ppt_第4页
模电第08章功率放大器(康华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功率放大器重点 1 了解功率放大器的类型 2 掌握功率放大器的计算方法 1 2 8 1功率放大电路的一般问题一 什么是功率放大器 以输出较大功率为目的的放大电路 因此 功放要求同时输出较大的电压和电流 管子工作在接近极限状态 一般直接驱动负载 带载能力要强 二 功放电路的特点1 输出功率Po尽可能大 2 电路的效率 Po PE 尽可能高 Po 负载上得到的交流信号功率PE 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3 不能出现波形失真 电路参数不能超过晶体管极限值 即 1 IC ICM 2 VCE VCEM 3 IC VCE PCM4 具有良好的散热措施和保护电路 1 3 三 功放电路的分析方法1 静态分析与前述方法相同 目的求静态值 静态功耗 2 动态分析由于功放中管子工作在大信号状态 故不能采用小信号法分析动态 只能画交流通路 采用图解法分析动态 目的求输出功率Po 效率 管耗PT等 四 放大器的工作状态1 甲类工作状态 晶体管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都导通 导通角 360 波形好 但静态IC较大 管耗大效率低 1 4 2 乙类工作状态 3 甲乙类工作状态 晶体管只在输入信号的半个周期内导通 导通角 180 静态IC 0 管耗小效率高 但波形严重失真 晶体管导通的时间大于半个周期 导通角 180 静态IC 0 管耗较小效率较高 不失真 一般功放常采用 4 丙类工作状态 导通角小于180 1 5 8 2甲类功率放大器实例一 共射极放大器 1 静态分析目的 求Q点 静态管耗 电源提供功率 1 Q点计算方法与第4章相同 工作周期 交流通路 Q vce ic的动态范围 vo io的动态范围 交负线 1 6 2 BJT的静态功耗PT 静态时三极管消耗的平均功率PT静 ICQ VCEQ VCEQ VCC VCEQ RL当VCEQ VCC 2时PT静最大 3 静态时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PVC静 ICQ VCC vi 0 静态时 三极管放大电路依然在耗能 1 7 2 动态分析 vi 0时 目的 求Po PT 1 输出功率Po 要想获Po大 必须使Vom和Iom都要大 什么条件下Po最大不失真 这时最大输出功率 Po最大条件 1 当Q点处在交流负载线VCES ICEO的中点 2 管子工作在接近极限状态时 下一页 1 8 2 动态时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PVC ICQ VCC 4 甲类功率放大器的优缺点优点 信号不失真 缺点 静态功率大 输出功率小 效率低 m Pom PVC 0 25 若忽略VCES 3 电路的效率 定义 Po PVC电路的最高效率 当Q在中点时 上一页 PVC静 1 9 二 射极输出器 共集电极放大器 1 电路 2 功率放大原理 1 vI 0静态时IC iBiAsVCE VCC VBE这时输出电压 vo VBE 特点 电压增益近似为1 电流增益很大 可获得较大的功率增益 输出电阻小 带负载能力强 静态时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 PV PVC PVE PBiAs iBiAs VCC iBiAs VEE iBiAs VEE VBE iBiAs VCC 2iBiAs VEE 1 10 2 vI 0动态时当vI VImsin t时正半波时vI vBE1 vo vo VCC vCE1 负半波时vI vBE1 iB1iC1 vCE1 vo vo最大不失真峰值出现在 T1临界截止或T1临界饱和时 Vom最大 VCC VCES T1临界饱和电压 T1趋近截止 iB1iC1 vCE1 T1趋近饱和 1 11 a 输出功率Po 最大输出功率 b 效率 Po PV电路的最高效率 m Pom PV 1 12 三 带镜象电流源的射极输出器1 电路 2 功率放大原理 1 vI 0静态时T2 T3 R组成镜象电流源 为T1提供工作电流 IREF VEE VBE R这时输出电压 vo VBE 特点 电压增益近似为1 电流增益很大 可获得较大的功率增益 输出电阻小 带负载能力强 静态时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 PV PVC PVE IREF VCC 2IREF VEE 1 13 2 vI 0动态时当vI VImsin t时正半波时vI vCE1 vo vo VCC vCE1 vo最大不失真正峰值出现在T1临界饱和时 负半波时vI vBE1 iB1iC1 vCE1 vo vo最大不失真负峰值出现在 T1截止或T3饱和时 vom VCC VCES T1临界饱和电压 T1趋近截止 T3趋近饱和 1 14 若T1首先截止 则vom IREFRL 若T3首先出现饱和 则vom VEE VCES VCES T3临界饱和电压 1 输出功率Po 最大输出功率 或 2 效率 Po PV电路的最高效率 m Pom PV 1 15 8 3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一 电路 1 由一对特性相同的NPN PNP三极管组成互补对称式射极输出器 2 采用正 负双电源供电 也称为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简称OCL电路 二 静态分析静态时vi 0 对称 VBE1 VEB2 0 IC1 IC2 0 VCE1 VEC2 VCC vo VE 0电源提供功率 PV 0 IB1 IB2 0 Q点在哪 交直流负载线怎么画 1 16 三 动态分析动态时vi 0设vi Vimsin t Av 1 vo vi vBE vivi vo波形图示 vi正半波 T1放大 T2截止iL ic1 VCC vCE1 RL 直负线 交负线 vi负半波 T2放大 T1截止iL ic2 VCC vEC2 RL ic1 vCE1的动态轨迹 交负线 交负线方程 vCE1 VCC ic1RL 1 17 可见 T1 T2两管交替工作 在负载上得到完整的正弦波 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电压峰值为 VCC VCES1 输出功率Po 可能获得的最大输出功率 2 管耗PT BJT消耗的功率 一个管子的管耗 两管管耗 1 18 当Vom VCC时效率最高 3 电源供给的功率PV 4 效率 PV Po PT 当Vom VCC时电源供给功率最大 4 1 19 0 2Pom Vom 时PT1最大 令 dPT1 dVom 0 得出 当Vom 2VCC 0 64VCC时PT1最大 2 选功率管的原则 1 PCM PT1max 0 2Pom 2 V BR CEO 2VCC 3 ICM VCC RL 四 功率BJT的选择原则最大管耗和最大输出功率的关系一管管耗 1 20 五 乙类互补对称功放的缺点 存在交越失真当vi 0时 vi有极小部分截止区 消除交越失真的措施 采用甲乙类互补对称功放 使Q点刚刚脱离截止区 1 21 8 4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一 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1 电路 2 静态分析 vi 0时 T3处在放大状态 D1 D2处在导通状态 VBE1 VEB2 0T1 T2处在微导通状态 IB1 IB2 0 IC1 IC2 0 VCE1 VEC2 VCC电源提供静态功率 PV 2IC1VCC 2IC1VCE1 0 对称 两管射极电位 vo VE 0 3 动态工作情况D相当于恒压源 动态时相当于短路 对动态无影响 vI负半周T1放大 T2截止 vI正半周T2放大 T1截止 1 22 3 管耗PT BJT消耗的有功功率 一个管子的管耗 4 指标计算 与乙类相同 1 输出电压vo 当Vom 2VCC 时PT1最大 2 输出功率Po vo vc3 PT1m 0 2Pom 4 电源供给的功率PV PV Po 2PT1 5 效率 1 23 5 缺点 不易调整Q点 VBE 6 电路的改进 通过改变R1 R2可得到合适的VBE1 VEB2 当R1 R2不变时 VCE4是一个定值 这时R1 R2 T4可看作是一个直流电源 动态时相当于短路 对动态无影响 指标计算与乙类相同 VBE1 VEB2 VCE4 1 24 2 静态分析 vi 0时 静态时 对称VCE1 VEC2 VK VCC 2IB1 IB2 0 IC1 IC2 0这时电容C充电也达到稳态 VC VCC 2 RLC T信号 3 动态分析 vi 0时 vi负半周T1放大 T2截止 有电流通过负载RL 同时向C充电 二 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OTL电路1 电路 vi正半周T2放大 T1截止 这时已充电的电容C就可充当电源 1 25 但注意 在计算Po PT PV PTm时 以VCC 2代替乙类公式中的VCC 4 指标计算 与乙类相同 1 26 本章小结1 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