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上半部分PPT课件.ppt_第1页
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上半部分PPT课件.ppt_第2页
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上半部分PPT课件.ppt_第3页
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上半部分PPT课件.ppt_第4页
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上半部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献资料抗精神病药物药理作用及使用临床研究结果综述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现况调查专家个人意见和经验指南需要进行测试并不断修订 指南依据 1 指南 Guideline指导方针 行动纲领治疗程序 Algorithm 规则系统 计算机用语 工作步骤 指南与治疗程序 2 描述性定义疾病总体特征和症状ICD 10诊断标准鉴别诊断相关问题症状与危险性评估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评估 3 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 多起病于青壮年 起病多隐袭 少数患者急性发作 病程多迁延 常有特殊的思维 知觉 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 可伴有认知功能损害 一般无意识障碍 精神分裂症的描述性定义 4 1857法国More 早发痴呆1874德国Kahlbaum 紧张症1871Hecker 青春痴呆1896克雷匹林 早发性痴呆1911布鲁勒 精神分裂症1980T Crow I型和 型 一组 的由来 5 偏执型紧张型青春型单纯型未分化型精神分裂后抑郁残留型 I型综合征II型综合征 目前的 一组 临床分型 6 表3 1精神分裂症的I型和II型分类 7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病几种病因学假说与研究进展遗传 神经生化病理 环境因素 神经发育异常精神病重性精神病的 代表 幻觉 妄想 精神运动兴奋与抑制 病因未明的精神病 8 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一级亲属同患危险率约为4 14 是一般人群的10倍双亲均患精神分裂症 子女患病危险率40 以上二级亲属中 患病危险率约高于一般人口的3倍国外 单卵孪生的同病率较双卵孪生子高4 6倍6 73 2 1 12 3 候选基因与基因扫描研究 病因假说1 遗传因素 9 多巴胺 DA 功能亢进假说绝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是D2受体阻滞剂D1受体可能与阴性症状有关谷氨酸功能低下假说多巴胺系统和谷氨酸系统功能不平衡假说 病因假说2 神经生化病理假说 10 环境中的生物学因素母孕期病毒感染 孕期和围产期合并症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因素低经济收入 早年生活应激 家庭人格发展 病因假说3 环境因素 11 功能性疾病与器质性疾病之说侧脑室扩大且与治疗无关部分与遗传有关海马 额叶皮层 扣带回 内嗅脑皮层等部位有细胞结构的紊乱推测是脑发育阶段神经元移行异位或分化障碍 病因假说4 大脑病理与神经发育异常假说 12 全球终生患病率约3 8 8 4 全国1982年 1993年调查结果终生患病率5 69 6 55 浙江省 2001 和河北省 2004 调查终生患病率为6 62 时点病率分别为3 0 5 46 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 13 50 左右的患者在20 30岁起病国内调查80 左右在16 35岁偏执型起病约32 35岁 单纯型平均22岁2 3慢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患者急性起病 发病年龄与起病方式 14 多数慢性迁延 部分间断发作 少数自然痊愈1994年 1996四川新津县农村调查结果为例查出510例 其中30 156例 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 70 354例 接受过治疗从未治疗者和接受治疗者的临床痊愈分别为9 6 31 1 约2 3患者残留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病程与预后 15 起病形式 病程 诱因病前性格与社会功能家族史 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关注度首次治疗时机与效果 维持治疗的时间与依从性 预后影响因素 16 社交 职业功能障碍工作 人际关系 自我照顾 疾病的总体特征 17 以特征性的思维和知觉歪曲 情感不恰当或迟钝为总体特点深层的思维 情感和行为被他人洞悉或共享自然或超自然的力量以奇特方式影响自己自己成为周围所发生一切现象的中心典型的思维障碍表现为 在正常精神活动中受到抑制的 某一整体概念的外围或无关特征被放在首要位置 如 隐喻思维 思维松弛 听幻觉很常见 ICD 10对特征症状的描述摘要 18 前驱期的非特异性表现 情感和行为症状多见焦虑 易激惹 睡眠障碍 认知障碍 注意障碍多疑 怪异思维 行为和性格改变 社会退缩持续时间可能几个月甚至数年前驱症状的三种发展形式非特异性变化 特异性的精神病前症状 精神病特异性变化 对此变化的神经症性反应 精神病前哨综合征 前驱症状自动缓解 并不发展至精神病 前驱期症状及发展形式 19 2020 1 27 20 一个月或以上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内确实存在 a d 中至少一个症状 如不明确 则至少需要两个 或者分别来自 e h 中至少两组症状中的两个症状要诊断单纯型 则要求 i 项症状持续存在至少一年 并有 h 中的症状 如情感淡漠 言语贫乏 ICD 10诊断要点 21 a 思维鸣响 思维插入或撤走或广播b 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 行为 感觉的被影响 被控制体验 或被动妄想 以及妄想性知觉c 对病人的行为进行跟踪性评论 或彼此对病人加以讨论的幻听 或源自身体某一部位的其他类型的幻听d 与文化不相称且根本不可能的其他类型的持续性妄想 即 荒谬离奇的妄想 ICD 10症状标准之a d 22 e 任何感官的幻觉 伴有短暂或未充分成形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 或伴有持久的超价观念 或连续数周以上每日都出现 即 除思维鸣响和评论性幻听之外的其他幻觉 f 思潮断裂 或语词新作g 紧张性行为 如兴奋 奇异姿势或蜡样屈曲 违拗 缄默 木僵等h 阴性症状 如情感淡漠 言语贫乏 情感反应迟钝或不协调 排除抑郁或神经阻滞剂所致 ICD 10症状标准之e h 23 首先排除严重脑病 癫痫 或药物中毒或药物戒断状态存在广泛情感症状时 就不应作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除非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早于情感症状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和心境障碍症状同时出现且程度均衡 应诊断分裂情感性障碍 ICD 10排除标准 24 发生在精神分裂症 余波 中的抑郁发作 很少达到重度抑郁发作的程度 抑郁症状可能是疾病的组成部分 也可能是患者在症状控制后出现的心理反应 亦或抗精神病药引起a 过去一年内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b 依然存在某些精神分裂症症状 阴性症状多见 c 至少符合抑郁发作的症状学标准如果不存在任何精神分裂症症状 则诊断为抑郁发作 如果精神分裂症症状仍然显著 则维持原分型 ICD 10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25 难鉴别的伴有心境障碍症状的精神分裂症 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心境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分裂型障碍本应容易鉴别的器质性精神障碍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属于必须排除之列 神经症性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人格障碍属于 低等级 诊断 鉴别诊断的几个问题 26 属于精神分裂遗传谱系 可发展成精神分裂症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中多见以类似精神分裂症的古怪行为 异常思维和情感为特征 但从无明确的精神分裂症典型表现至少在2年以上病程中 持续或发作性的 满足3 4项分裂型障碍的症状标准 分裂型障碍 27 疾病的同一次发作中 同时存在或者相差几天出现鲜明而典型的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症状 各自满足症状学标准 无法满足各自的排除标准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属于疾病的不同发作阶段双相障碍两相之间或反复发作抑郁之间插入1 2次分裂情感发作 维持原诊断 分裂情感性障碍 28 一般情况 Sch症状后出现且先消失两个难点急起的高度精神运动性兴奋病例药物治疗迅速控制精神运动性兴奋症状后 但幻觉 妄想依然存在如果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偶见 则维持躁狂诊断 如突出且持续 应考虑分裂情感 伴精神分裂症状的躁狂发作 29 多数出现与心境有关的幻觉和妄想自罪 被害妄想多见 幻听为指责性的 幻嗅为污物腐肉气味少数出现与心境不协调的幻觉 妄想言语命令性幻听一般情况 Sch症状后出现且先消失 若突出且持续 应考虑分裂情感性障碍 伴有精神分裂症状的抑郁发作 30 PANSS 30 3项 为半定式检查量表阳性症状7项 阴性症状7项 一般精神病理症状16项3个补充项目评定攻击危险性组成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医师对患者做精神检查 综合临床检查和知情人提供的有关信息进行评定一般评定的是患者前一周内的全部信息需时30 40分钟 症状评估 PANSS 31 每个项目均采用7级操作性评分标准1 无 2 很轻 3 轻度 4 中度 5 偏重 6 重度 7 极重度研究选择病例通常以PANSS总分 60为标准减分率 50 药物治疗有效的标准减分率 20 药物治疗起效的标准 PANSS评分标准 32 1无症状 定义不适用于该病人2很轻 症状可疑 可能是正常范围的上限3轻度 有一或两个不明确 不具体 并非顽固坚持的妄想 妄想不妨碍思考 社会交往或行为4中度 有一个多变的 未完全成型的不稳定的妄想组合 或几个完全成型的妄想 偶而妨碍思考 社会交往或行为5偏重 存在许多完全成型的且顽固坚持的妄想 偶而妨碍思考 社会交往或行为6重度 有一系列稳定的 具体的妄想 可能系统化 顽固坚持 且明显妨碍思考 社会交往和行为7极重度 有一系列高度系统化或数量众多的稳定的妄想 并支配病人生活的主要方面 以至常引起不恰当和不负责任的行动 甚至可能因此危及病人或他人的安全 PANSS评估标准的定义示例P1 33 S1愤怒 Anger 主观状态为指向他人的不悦和激惹 S2延迟满足困难 Difficultyindelayinggratification 强人所难 坚持立即满足其要求 当需要或渴望被延迟满足时 明显不悦S3情感不稳 Affectivelability 情绪表达不稳定 波动 不恰当和 或控制不良 PANSS攻击危险性补充项目 34 各阶段的治疗目标 治疗策略 用药原则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 适应症 不良反应换药的有关问题药物治疗的规范化程序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35 1 缓解精神分裂症主要症状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激越兴奋 抑郁焦虑和认知功能减退 争取最佳预后2 为恢复社会功能 回归社会作准备3 预防自杀及防止危害社会的冲动行为的发生4 将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的程度 防止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粒细胞缺乏症 恶性综合征 抗胆碱能性意识障碍等 治疗目标1 急性期治疗 36 急性期以阳性症状 激越冲动 认知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 宜采取积极强化性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 扩大基本痊愈患者的比例 疗程至少4 6周 按病情 家庭照料情况和医疗条件选择住院 门诊 社区或家庭病床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