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默契.doc_第1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默契.doc_第2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默契.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默契”岳家庄乡东邱联小 马存超教学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就存在着交流,特别是语文课。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是啊,那么我们做语文教师的又是怎样在教学中体现出这种“生活味”的呢?在我看来,教师和学生是否达成“默契”是关键。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一、 情境法无形的默契课文的学习,单纯用教授法,平铺直叙,私塾式教学,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现代的学生也和以前大不一样了。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媒体众多,学生的思想在发生着种种微妙的变化。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欲望,那就是“参与”。他们想参与到生活这个大课堂中来。语文教学恰恰能满足他们的欲望,使其平衡发展。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实在旅游情境中教学,狱中联欢、长征会使我们想到战争年代的生活,我的战友邱少云、向命运挑战、十年前的回忆是我们认识了不同经历的人和事。所有这些不都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吗?我们何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呢?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感受文中蕴含的情感、感受生活。比如,学习奴隶英雄这一课,教师就是导演,学生就是演员,因为它是一篇自读课文,所以应先放手让学生去读、去理解,然后教师创设出情境,选出演员,加之音乐与画面的渲染去演这场戏。学生在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体会到了斯巴达克的勇武、机智,富于反抗的精神。在这一过程中,无形之中就达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默契”。二、 用“心”教,就是“默契”。从为人师的那天起,我就知道,“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要有童心,要有爱心”,“亲其师而信其道”等诸多先进的教育理论。而我们真正用“心”去教。以教学为我们所真正爱着的事业的有几个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教师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但要切记一条:不能误人子弟。既然我们已经为人师了,那我们就应用“心”去教自己的学生。我们要变师道尊严为合作伙伴,一位教育家说的好:谁唤起了学生的自尊,谁就是学生心灵的主宰。我们要用心为学生创设一个没有任何压抑的、自由欢快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我们用心去做了就会达成一种“默契”。三、 师生互知各自的习惯就是“默契”我们一再倡导,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学习习惯等等,在这同时我们也应对每一个学生的每种习惯要清楚。比如,某某学生经常迟到,某某学生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某某学生上课走神,某某学生爱出风头等等。只有如此,我们老师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交流上才会“默契”。每一位老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也就是自己的习惯。既然是跟学生有交流,也应把自己全方位的推销给学生,当学生了解你了,接受你了,才会与你达成“默契”。我原来是一名数学老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改行教语文。我怕学生因我对当前语文知识的不熟悉而不接受我,所以,一开始我没有教新课,而是让学生上了一节“全面推销”自我的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是如此,我把我的一些方法一点一滴的给力学生。正所谓既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在习惯方面,我们彼此都熟悉了,也接受了。我们很“默契”。比如,教第一场雪时,我是这样做的。自己把全文背过,并达到朗诵的程度。在语言方面要精炼。接下来关注天气预报,等着雪的来临,以创造实际的景,然后准备合适的钢琴曲,以备上课使用。最后,动员学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与老师一块去体会文章的“美”。你听,大雪整整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