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课课后作业.doc_第1页
文献检索课课后作业.doc_第2页
文献检索课课后作业.doc_第3页
文献检索课课后作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如何理解“信息、知识、文献、情报”的定义及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答:一、信息 信息是一种十分广泛的概念,它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不同事物有着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如声波、电滋波、图像等)给人带来某种信息。例如,人的大脑通过感觉器官所接收到的有关外界及其变化的消息,就是一种信息。因此,信息可以定义为:生物以及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系统,通过感觉器官和相应的设备与外界进行交换的一切内容。也可以定义为:人对客观事物属性以及运动状态的感知2、 知识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和认识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知识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加工、重新组合的系统化信息的集合。因此,人类不仅要通过信息感知世界,认识和改造世界,而且要将所获得的部分信息升华为知识。也就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信息认知的那部分内容就是知识,可见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三、情报 关于情报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众说纷坛,至今还没有定论,但大家的基本共识为:情报是指传递着有特定效用的知识。因此,情报的三个基本属性是:知识性、传递性和效用性。 1情报的知识性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通过各种媒介手段(书刊、广播、会议、参观等),随时都在接收、传递和利用大量的感性和理性知识。这些知识中就包含着人们所需要的情报。 情报的本质必须是知识,没有一定的知识内容,就不能成为情报。 2情报的传递性 情报的传递性是说知识要变成情报,还必须经过运动。 人们的脑海中或任何文献上无论贮存或记载着多少丰富的知识,如果不进行传递交流,人们无法知道其是否存在,就不能成为情报。情报的传递性表明情报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形式才能传递和利用。如声波、电波、印刷物等都是传递情报的物质形式。 情报必须通过一定的传递手段把情报源的有关情报传递给情报的接收者,才能被利用,才能发挥其价值。因此,知识必须经过传递才能成为情报。 3情报的效用性 运动着的知识也不都是情报,只有那些能满足特定要求的运动的知识才可称之为情报。例如,每天通过广播传递的大量信息,是典型的运动的知识。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广播内容只是消息,而只有少数人利用广播的内容增加了知识或解决了问题,对这部分人可将其称为情报。四、文献 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 因此,根据不同载体形式和读取方式,文献大体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视听型等四种主要形式。 由上述可见,知识是信息中的一部分,情报是知识中的一部分,文献是知识的一种载体。文献不仅是情报传递的主要物质形式,也是吸收利用情报的主要手段信息、知识、文献和情报的关系归纳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及其反映;知识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其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情报是对用户有用的知识信息,文献是记录、存储、传播知识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和情报的载体。简单地说,知识是系统化的信息;文献是静态的、记录的知识;情报是动态的、传递的知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信息知识情报,文献和情报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有所交叉。 2、 我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的检索方法及检索步骤,举例说明答:步骤一:打开盐城工学院主页,点击“图书馆”。 步骤二:进入图书馆主页,点击“书目检索”。 步骤三:打开“书目检索”网页 步骤四:任选一个检索项,如“正题名”,输入“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击“检索” 步骤五:打开图书馆馆藏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书名的图书 步骤六:点击你所需要查询的书目名称,了解此书是否外借 步骤七:点击“卡片格式”,了解书目信息。3、 请通过搜索引擎提供2至3个所学专业的主题网站,并简要说明?答:(1)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发展生物技术,引领生物经济;发展高新生物技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发展生物经济,建设医药强国(2)中国生物器材网 :首届生物工程应用技术高科技论坛演讲主题5、查阅本学院某教师编著的图书、教材“在盐城工学院图书馆”、“超星电子图书馆”、“书生之家”“读秀知识库”的情况(提示:通过著者途径查阅) 教师姓名: 陈立根 (1)书名: 有机化学基础教程 著者: 何建玲主编,陈立根参编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1年 版次: 2011年2月第一版 中图法分类号: 062 馆藏地: 东区图书馆自科借阅室 (2)书名: 工程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 著者: 张振华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2年8月第一版 中图法 分类号:G252.7 5、查阅化生学院两位老师论文在中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的情况。(1)【题 名】生成市民社会的本土路径 【作 者】 王士权 【导 师】 苗连营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学位年度】2007 【摘 要】现代法治的实现,必须以市民社会为基础。从西方法治的发展历史来看,法治的一切价值准则和理论原则,都是在市民社会中培育出来的。在我国,要积极推进法治的进程,就必须积极加强市民社会的建构,促进市民社会的生成,以形成法治实现的社会基础。 从西方市民社会发展史来看,市民社会大致经过以下三种理论模式:第一,以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为代表的从政治意义上阐述的市民社会;第二,以黑格尔和马克思为代表的从经济意义上阐述的市民社会;第三,以葛兰西和J哈贝马斯等为代表的从文化角度来分析的市民社会。本文所阐述的市民社会主要是近代产生的“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的模式,也就是上述的第二种理论模式。 实际上,“市民社会”只是表示西方特有的“国家社会”关系,是政治国家与社会相分离的产物。市民社会的提出与现实的制度建构,基本目的是依靠社会力量来对国家权力扩张进行抵御,防范政治专制,使社会和人民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政治自由。 在全球民主化的大趋势下,当代中国不得不走上民主化法治化的道路,而法治现代化的关键就是控制国家权利,于是一直担当抵制国家权力的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就被引进了国门。然而应当看到是,在西方,市民社会主要是自然演进的结.(2)【题 名】Co.Cr.Cu.Mn等过渡金属掺杂ZnO薄膜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作 者】吴兆丰 【导 师】 吴雪梅,诸葛兰剑 【授予单位】 苏州大学 【学位年度】2010 【摘 要】近年来,稀磁半导体由于可能在同种材料中同时实现对电子电荷和自旋的调控而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2000年,Dietl等人从理论上预言了ZnO、GaN等宽带隙半导体材料有可能成为居里温度高于室温的稀磁半导体材料,该预言使得过渡金属掺杂宽带隙半导体成为国际材料界的研究热点,随后在过渡金属掺杂ZnO材料中发现室温铁磁性的实验报道更是引起了科学界的巨大热情。ZnO基稀磁半导体材料相对其它候选半导体材料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如很宽的带隙(约3.4 eV)、室温下很高的激子结合能(约60 meV)、很高的光学增益(300 cm1)和极短的发光驰豫时间等等,这些特点使得ZnO基稀磁半导体材料不仅可能成为未来自旋电子器件的候选材料,还有可能在未来的光电子器件和磁光器件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紧扣ZnO材料研究中的热点,以验证ZnO基薄膜材料是否具有室温铁磁性并理解其铁磁耦合机理为目的,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选择制备了Co、Cr、Cu、Mn等一系列过渡金属掺杂ZnO薄膜,并详细研究了其微结构、光学性质和磁学性质,分析了其磁性耦合机理,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 1、微结构测试的结果表明:在掺杂浓度较低时,Co、Cr、6、专利文献的检索利用(中知网)(1)申请号为CN201210080635.8的专利名称是一种用于生物样本自动分检设备的控制系统 ,申请人是 北京达博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为 赵乘,卢高波 ,摘要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样本自动分检设备的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机构,x向导轨机构,y向导轨机构,与x向平行的s向导轨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上位机,控制电路与电源;所述控制电路包括X向驱动电路、Y向驱动电路与S向驱动电路;所述上位机通过X向驱动电路驱动X向导轨机构;所述上位机通过Y向驱动电路驱动Y向导轨机构;所述上位机通过S向驱动电路驱动S向导轨机构。本发明用于生物样本自动分检设备的控制系统便于管理便于使用。 (2)专利名称为“一种细胞冻存盒”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186363.5,发明人是 _王荣,任莹莹,刘宝国_, 申请人是 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摘要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胞冻存盒,它包括盒体、盒盖,盒盖上设置冻存管支架和开口,冻存管支架上设置椭圆形的冻存管插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胞冻存盒克服了市售细胞冻存盒不能放置加了保护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