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3 中国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doc_第1页
高考历史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3 中国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doc_第2页
高考历史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3 中国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doc_第3页
高考历史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3 中国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doc_第4页
高考历史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3 中国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历史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03 中国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2013高考预测】1.中国古代主要城市及其布局和职能转换2.中国古代工商业成就3.中国古代工商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及统治者对工商业的态度4.中国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及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难点突破】难点一 中国古代工商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及统治者对工商业的态度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工商业的发展水平呈逐渐上升的趋势b我国古代工商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始终没有占据主导地位c我国古代工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d历代统治者都反对发展工商业2下列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的早期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重农抑商政策要一分为二地评价 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完全消极反动的a b c d 3与战国时期相比,明清时期商品经济作用的最突出的不同之处是 ( )a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b有利于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c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d促成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 4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农村“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社会现象,这说明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商品经济发展并向农村延伸【特别提醒】中国古代工商业一直是居于从属地位,只是对自然经济的补充。古代统治者在总体上是重农抑商的,这种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到明清时期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难点二 中国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及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1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促使它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 ( )a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b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2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出现这一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 ) a江南经济的发展 b扬州处于对外贸易的有利位置 c扬州位于大运河上,交通便利 d北方战乱3明朝中后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与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相比,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 ) a兴起的时间 b兴起的领域 c力量的强弱 d产生的影响4 考)下列各项,属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反映的有 ( )宋词的繁荣宋话本世俗文学的兴起 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出现并日渐增多 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早期民主启蒙思潮和反封建民主思想家的产生反封建的明清古典小说,尤其是从个性解放角度描写爱情的红楼梦问世 苏州等地市民爆发反税监斗争a b c d【特别提醒】中国古代工商业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城市的繁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增加和世俗文学的出现;另一方面,到了明中后期催生出资本主义萌芽,瓦解封建制度和自然经济,并导致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蓝大影响。【易错点点睛】易错点一 中国古代主要城市及其布局和职能转换1读下列四幅古代城市布局图 请回答: (1)从图一和图二可以看出,两汉都城在布局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将图三与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唐都长安在布局上有何特点? (3)根据图四,说明北宋都城东京布局的突出特点。 (4)促使汉、唐、宋城市布局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错误解答】审题不清,答题不全。2下列都城出于边境防御而考虑兴建的是 ( )a秦朝咸阳 b唐朝西安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错误解答】a、b【正确解答】d3完全符合下列三项条件的城市是今天的 ( )隋朝时是南北水运交通枢纽 唐朝时是对外交通的重要港口 明朝时是重要的商贸城市a广州 b扬州 c杭州 d泉州【错误解答】a4下面是“人文奥运,古都北京”宣传资料中的两张图,请指出哪张是明清北京示意图?概括明朝营 建北京城的政治原因并结合布局分析其政治特点。 【错误解答】审题不清,答题不全。【特别提醒】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于熟悉教材,落实基础,防止张冠李戴;同时注意教材中的地图、插图;并且严格审题,把握题目的要求,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知识的迁移和筛选,从而得出正确答案。【变式训练】1 宋朝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当时哪一城市的繁华景象 ( )a苏州 b东京 c泉州 d临安2 北宋的城市商业活动与以前朝代相比有巨大进步,主要表现在 ( )a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b城市中设有专门的商业交易活动场所c出现了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文化活动d对外贸易成为城市商业的重要内容3 元朝的大都、泉州的商业活动非常繁荣,促成这种繁荣的因素不包括 ( )a交通发达 b国家统一 c航海技术先进 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4 下列各项中,反映城市商业繁荣的是 ( )柜坊瓦子机房草市a b c d5 宋朝把与契丹政权临界地区的一些地名改名,如“威虏”改成“广信”,“静戎”改成“安肃”,“破虏”改成“永静”等这种现象约出现于 ( )a澶渊之盟前 b澶渊之盟后 c宋金和议前 d宋金和议后6 新唐书百民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贸交易,度量器物,辨其轻重真伪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人前击正三百而散”。这主要说明 ( )a唐朝对城市商业进行有效管理b长安商品经济繁荣c唐朝限制城市商业的发展d唐朝的制度严密易错点二 中国古代工商业成就1春秋战国时期,比欧美早两千年以上的冶铸业的重要发明是 ( )a青铜造型艺术 b平雕和浮雕技术 c金银错技术 d铸铁柔化技术【错误解答】c 2 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手工业发展表现的是 ( )a吴、蜀的丝织业闻名全国b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c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d青瓷制作技术日臻成熟【错误解答】a、b、d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主要反映出 ( )a北宋商业繁荣 b北宋对外贸易频繁 c北宋手工业发达 d北宋交通运输不便【错误解答】b4最能体现明清时期手_工业进步水平的是 ( )a生产工具的革新 b生产技术的提高 c分工日益细密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错误解答】c【易错点点睛】 学生对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表现的比较能力欠缺。a、b、c三项作为明清时期手工业进步的表现,仍然局限于量的变化。d项则反映了生产关系方面质的变化,它最先出现于明朝中后期的某些手工业部门中,代表着手工业发展的先进水平。【正确解答】d【特别提醒】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于打好基础,落实教材,并认真审题,注意区分不同时期的工商业成就,防止相互混淆。【变式训练】1 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唐代的 ( )a邸店 b柜坊 c草市 d车坊答案:b2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最早主要产生于 ( )a造船业 b冶铁业 c制瓷业 d丝织业3 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侵晨人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制以易”的现象。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商品经济渗透到浙江农村b大量的棉纺织品投入市场c有的城市发展为棉纺织业的中心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4 “海船多漳、泉商贾贸易。于漳州则载丝线、漳纱、剪绒泉州则载瓷器、纸张福州则载大小杉料、干笋、香菇、建宁则载茶;回时载米、麦、菽售于厦门诸海口。”这段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 ( )国内市场商品种类的增多 闭关政策的松弛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商贸城市的兴起ab c d5 下列各项中,能反映出商品经济繁荣的是 ( )佛教的盛行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风俗画的出现宋代话本的出现 明清时期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的产生a b c d答案:b解析:与题意无关,可排除。6 明清时期的下列现象中,体现出了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a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玉米、甘薯等新的作物品种的引进d“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6a解析: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代表当时世界历史发展趋势。【2013高考突破】1 下列各项中,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成就的有 ( )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莲鹤方壶 考丁记 牛耕的出现水排a b c d 2 下列关于唐朝货币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现了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b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c唐玄宗开元年间“废五铢,行开元通宝”d开元通宝成为以后铸币的范式3 明朝中后期,通过一条鞭法使白银后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下列关于一条鞭法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由实物地租、劳役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的开始b从一条鞭法开始,我国的征税标准开始发生转变c一条鞭法废除了自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d纳银代役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的商品化,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潮流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唐朝手工业成就的是 ( )a能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并有“海上霸王”之称b开始生产彩瓷c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d手工业技艺水平高,并融入了外来风格5 下列各项中,能反映唐朝商业成就的有 ( )邸店 柜坊草市 夜市a b c d6 下列关于唐朝城市商业状况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市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政府设专职官员管理b政府实行开明的商业政策,商人在经营规模、时间等方面拥有很大的自主权c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邸店d城市商业的发达对自然经济构成一定的冲击7 明朝中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出现的手工工场( )a标志着自然经济的瓦解b反映了民族工业的兴起c生产规模受到了严格的限制d是“工商皆本”思想的产物8 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其原因有 ( )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 位于运河沿线、交通便利 经济重心的南移 海外贸易发达a b c d9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城市布局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我国古代政治中心经历了一个由西向东的迁移过程封建社会的前期,工商业城市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明朝以后,丁商业城市主要集中于江南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是城市集中的地区 abc d 10 与唐朝相比,明朝主要的工商业城市大多集中于江南地区,这表明 ( )a国内市场扩大c江南发展经济的条件优越d经济重心南移11 下列手工业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植物纤维纸的问世 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的出 现秘色瓷 用煤作原料冶炼钢铁a b c d答案:a解析:植物纤维纸由东汉蔡伦发明;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秘色瓷出现于唐朝;用煤冶铁出现于北宋。12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城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封建社会的前期,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中心b封建社会后期,其经济职能逐渐增强c明朝江南地区出现了一大批工商业城市d自宋朝以来,城市的主要职能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移13明朝时期,对江南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的因素是 ( )a赋税制度改革b土地兼并造成农民的大量破产c一条鞭法的实施d欧洲殖民者和传教士来华14 宋元时期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全面繁荣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宋元政府鼓励对外贸易b造船和航海技术世界领先c手工业、商业有了较大发展d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15 透过唐诗“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我们可得出 ( )唐朝取消了重农抑商政策 唐朝商人众多唐朝商业繁荣 商业繁荣阻碍了农业的发展a b c d16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手工业进步表现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产工具的革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b分工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c孕育着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生产规模扩大,整个生产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17 明清时期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 )a造成了货币制度的变化b促进了对外贸易的繁荣 c促进城镇集市的发展d促成了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18到封建社会后期,人口的增长已对环境构成一定的压力。下列现象中,能反映这一问题的有 ( )围湖造田 引进适宜于旱地、山地种植的作物新品种 政府引进并推广高产多熟作物一些人到海外谋生ab c d19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 )a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商品经济空前活跃d纺织行业中出现由“机户”开设的机房20 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根本因素是( )a重农抑商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农民贫困,市场狭小 d腐朽的封建制度2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a贝用于占卜 b贝用于祭祀c贝是装饰品 d贝是货币22唐朝时,富商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各以延续四方多士,竞于供送,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好友”。这表明唐代()a废止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c政府注重调动商人的积极性d开始形成官商勾结的风气23“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动辄肩挑车载,民苦转贸重。”这种现象最早得到解决是()a明清时期广泛使用黄金、白银b元代货币制度的变化c宋代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d春秋战国时期黄金、白银开始用作货币24“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以下选项中最早出现上述现象的应该是()a西汉的长安 b唐朝前期的洛阳c北宋的开封 d南宋的临安25某小组在探究“唐代城市商业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下列素材,你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是()a史籍旧唐书 b唐朝“开元通宝”等实物c唐朝传奇作品 d电视剧唐明皇26平遥是著名的“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清道光四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b晋商与外国资本存在竞争关系c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d金融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27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c重商主义 d自由主义28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29孔子审订的诗经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 b均田制c氏族公社所有制 d农民土地所有制30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c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31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32据史书记载,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明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流动人口众多制瓷业发达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 b c d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摘自光绪大清会典事例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丁商关系的? 他的根据是什么?(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34.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长安中,(苏环)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长潜、于辩要皆致之数万,唯环挺身而出。旧唐书卷88材料二:(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文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唐会要卷86材料三: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请回答:(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35城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北宋都城的万千气象,从不同侧面折射了北宋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材料二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材料三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2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樊树志国学十六讲材料四宋代的都市化也反映货币经济的发展。宋朝铸造的铜钱超出唐朝时的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形下,宋真宗年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