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案.doc_第1页
中学美术教案.doc_第2页
中学美术教案.doc_第3页
中学美术教案.doc_第4页
中学美术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浙人美版第十六册美术新课程培训备课资料(2006.3)第二课 青春风采备课组:袁花片美术教研组 吴晓羽(执笔) 一、 教学目标1、 了解服装色彩和花色搭配的基础知识,学习简单的服装设计方法。2、 尝试运用手绘线描、剪贴或材料拼贴,进行简单的服装设计和服装搭配练习,并尝试服装展示。3、 进一步了解着装的意义和服装的文化内涵,提升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增强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能力。二、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掌握服装搭配的基本要素,进行着装的审美体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难点:搭配出符合自身审美情趣、体现个人审美特点的着装,提高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三、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几款自己喜欢的校服。(教师):围绕教材内容,收集补充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和图片。设计调查表。你最喜欢的服装搭配(班级)姓名款式颜色面料建议教学过程1、 欣赏视频,激发兴趣,导入教学教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着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有人说:“服装是无声的语言,服装是人的第二张面孔”,服装的“美”能使自己显得更加美丽、大方,充满自信。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服装的欣赏。(1)、请同学们看一段时装表演的录像。教师:同学们,这是我校职高同学一年一度的服装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我们高中同学的艺术才华和创造能力。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片中所展示的服装能否在日常生活中穿着?为什么呢?(2)、观赏片中服装,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你喜欢这样的服装吗?为什么?这种服装能否在是常生活中穿着?为什么?这类服装被称为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呢?(3)、教师小结:这类服装统称展示服,是服装设计师设计的,代表最新的理念和思潮的服装,并利用音乐、灯光、模特在舞台上表演来展示。它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2、图片欣赏,深入探究。(1)、既然展示服无法满足我们的日常穿着需要,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会穿什么样的服装?请同学举例说明。 出示各类成衣图片,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有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用途人们都会穿着不同的服装出现。)(2)、作为成衣的一种,与我们学生关系密切的一类服装是校服结合教材上的校服,谈谈我们的校服:你们喜欢怎样的校服?为什么?你对运动款式的校服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学生穿校服好吗?怎样的校服最适合你?你现在的校服与理想中的校服有没有差别?2、 看看身边的服装设计师,评评最佳服装搭配。学生自由欣赏交流:观察班中同学的穿着,填写调查表你最喜欢的服装搭配(班级)姓名款式颜色面料建议3、 课后思考:中学生的穿着应注意哪些方面?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各色蜡光纸,各种花色的纸、碎布等(教师)制作教学相关的课件(音乐、图片、知识点),为每一位同学准备一组图片,或一组大图。教学过程1、 问题讨论,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请同学们思考了一个问题(中学生的穿着应注意哪些方面?)学生:适合自己的年龄、身份、季节、配饰得体及所在环境的风俗习惯教师:对,服饰的美不美,并非在于价格的高低,关键在于能得体,能穿出自己的风采,使自己变得更加美丽、大方、充满自信。2、 出示图片,引发思考(1) 色彩搭配出示手绘图片:暖色调的搭配、冷色调的搭配、对比色的搭配及不和谐色彩的搭配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些人物的衣着在色彩搭配上,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教师:服装色彩是服装感观的第一印象,它有极强的吸引力,要想让色彩在着装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必须了解色彩的特征。A、色彩的主要特征:暖色调给人以运动、活泼的感觉,冷色调给人以沉着、冷静的感觉,对比色调给人以强烈、醒目的感觉。深色给人收缩的感觉,而浅色则给人扩张的感觉。B、辅助色:与主调色相比占次要地位,是主调色的主要对比色。点缀色:面积色量最小,起点缀、调节作用。主调色:面积最大,而且的处位置显著。教师:浅色调与艳丽的色彩一样,给人以前进感和扩张感,深色调与灰暗的色彩一样,给人以后退感和收缩感。恰到好处地运用色彩的视觉特点,不但可以修正身材的不足,而且能强调突出你的优点。(多媒体图片佐证)C、探究色彩的搭配。有人认为色彩越多越“丰富多彩”,也有人认为“色不在多,和谐则美”,你对这两种不同的观点持什么态度,为什么?出示体型偏胖的人体(以剪影的形式)图片。配上不同色彩的同一款式服装,请同学观察其效果。教师:服装的色彩搭配与纯绘画作品色彩不同,纯绘画作品追求画面视学美感,不用顾及实用功能,而服装色彩有追求美感的同时还应注意其实用功能。多色配色由于色彩众多,如果缺乏秩序感,整套服装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在搭配时一般选择一两个系列的颜色,以此为主色调,占据服饰的大面积,其他少量颜色为辅,作为对比,来点缀装饰重点部位,如衣领、腰带、丝巾等,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和谐效果。服装的色彩搭配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协调色搭配,另一类则是对比色搭配。黑、白两色一般可与任何颜色搭配,但也要搭配得巧妙。(2)花色搭配。 出示胖瘦两种不同体型的人体(以剪影的形式)图片。想一想他们适合哪一种花色?(横条纹和直条纹衣服)学生自我选择总结归纳。教师:横条纹有横向扩展的感觉,而直条纹有纵向拉伸的感觉,所以胖的人应选择直条纹的衣服,而瘦的人应选择横条纹的衣服。另外在服装的搭配中除了色彩和花色搭配,有时侯一件小小的饰物却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示小饰物,请同学给图片中的人物搭配)3、经验总结,尝试实践请为自己搭配一款具有青春气息的带有条纹或花纹的服装,并把它用各色蜡光纸或碎花布拼贴出来。第三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各色彩纸、布料、各种小饰物、双面胶等(教师)四个服装人台、布料、大头针等教学过程:1、欣赏服装展示片断,激发设计兴趣刚才我们欣赏了许多服装设计大师的作品,想不想自已也来试试,设计制作一件有创意的展示服?那么服装设计应注意哪些方面呢?(1)、衣领设计。出示不同脸形的图片,想一想应配上怎样的衣领?并说一说理由。(2)、服装造型与人体形的联系。服装造型的轮廓线千变万化,在造型上一般可分为H形、A形、V形、X形、T形等。H形:就是直身的衣裙;A形:就是上小下大的造型; V形:与A形相反,上大下小的造型;X形:就是两头大中间小,突出女性特征;T形:欧式古典女性的服装造型。想一想,完成下列连线H形 A形 身材较匀称的人V形 身材较瘦的人X形 身材较胖的人T形3、 合作设计,动手动脑。接下来,请我们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一件展示服,并且制作出来。将布料等直接钉在服装人台上服装的领子可以用彩纸制作出来,服装可以用布料制作出来。4、展示作品,评评议议 四个小组展示作品,各组成员互相评议。第三课 奇特的视觉效果备课组:硖石片美术教研组 宋志良(执笔)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奇特图形教学过程:1、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2、学生分组讨论:给图形分类(透视、渐变、联想、象形等) 分析每幅图形奇特之处。 3、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分析图片。 5、游戏: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图形,要学生添改,分组启发学生 想象,为下节课练习做铺垫。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常用绘画工具、纸张。教学过程:1、影子游戏,导入新课。A、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你们会做吗?同桌一起大胆的做。激发学习兴趣。教师打开投影仪,在光影下做“石头、剪子、布”手形。你们看到这些影子想到什么?你还能用手变成什么?B、 鼓励学生到投影前展示手形,同学们大胆地联想影子上出现的是什么?C、 出示课题影子的联想2、赏析图片,主动探究。A、 课件展示钢笔的形象。从影子里看到什么?并联想到了什么?犀利的笔尖犹如锋利的刀剑。B、 继续用课件展示书上的图片并提出问题:说说这些作品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把这两个事物联系在一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C、 教师小结。3、构思作业,探索实践。根据某个物体,利用其影子设计一组图片,并说说作品的含义。4、交流创意,评价拓展。第四课 让世界更美好备课组:斜桥片美术教研组 鲍庆庚(执笔) 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公益海报的概念,种类,表现方式有一个基本了解。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公益活动,使学生形成关注人类社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2:通过对公益广告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广告艺术的现实表现力,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二:重点难点1:重点:是设计公益海报,关注社会并能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适当开展一些公益活动。2:难点:公益海报的创意。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在网上搜索一些公益海报。老师:关于环境保护的课件,或是海报。1 情境导入,欣赏评述。(1) 让学生阅读课本三分钟。问题讨论:A:你最感兴趣的或者说印象最深刻的海报设计是哪一张?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B:我们欣赏了这么多张公益海报,请尝试着把公益海报的特点归纳一下。学生回答后,教师简略的归纳公益海报的设计内涵与表现形式。图案、色彩、构图、文字、创意等等,这些都是一张公益海报所必须具备的。2 加深理解,明确概念(1)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把教书自己搜集到的关于环境保护的公益海报展示出来,让学生扩大视野,加深对海报的印象和理解。(2) 指定分析树债树偿这张公益海报的设计内涵。分组讨论:分别从色彩、构图、图案、文字、等方面来对应分析,并简要说说这张海报的创作意图。教师点评。3 理解分析,即兴创作教师:公益海报在生活中具有那些意义?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归纳。 教师:既然公益海报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实际的意义和影响,那么我们也来动动手,即兴创作一张公益海报,题材不限。可以只把自己的创意说出来,也可以动动手来简单的设计一张。4 分组展示,讲解自己的设计或是创作意图。教师点评。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创意的海报设计。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美术课常规的作画工具。教师:教师到本市的周边拍摄的一组关于环境明显恶化的照片。自己设计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海报。1 情境导入。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自己拍摄的一组关于环境恶化的图片:塑料方便袋在垃圾堆里随处可见,尤其是农村没有专门收集整理的方便袋,几乎家家的房前屋后都有。河道淤积,有的河道已经堵塞多年,河水已经成了死水,黑水、脏水。大烟窗冒出的阵阵黑烟-街道或者是教室里随处可见已成顽固黑斑的口香糖-等等。讨论:我们所处的环境大家满意吗?为什么?造成这样的一个结果是什么原因?教师引导,点评,环境不仅仅是国家政府的事,更是我们百姓自己的事。我们如果都能注意自觉的保护环境,那么,我们的家乡是不是会更美好一些呢?2 作品演示,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教师把自己设计制作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海报展示出来。并自己介绍创作意图。在讲解的过程中,再把前节课所说的关于海报设计的主要内容复习一遍。创意,色彩,构图,文字,图案-等等,是海报设计的重要元素。布置作业:我们以让我们的家乡更美好为海报主题,来设计一张关于环境保护的公益海报。分组完成。教师巡回指导。3 作品展示。在下课五分钟前,让大家停下来。把各小组设计制作的海报展示出来,并简单把创作意图说明。教师点评。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的创意和制作的海报。课外拓展: 到自己生活的社区或者公共场所进行公益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及社区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第五课 以刀代笔备课组:长安片美术教研组 陈瑞金(执笔)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木版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通过绘、刻、印的一系列制作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熟悉版画的制作步骤,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体验以刀代笔的造型方法。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根据版画的特点,运用一定的构图知识有创意地构思并印制版画作品。3、通过欣赏版画作品,使学生对版画艺术的表现语言有初步的认识,体悟版画的独特艺术美,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体验版画创作的基本方法,进行有目的的构图、刻版、印制活动。难点:使学生理解版画艺术的表现语言,在欣赏、评述与刻绘印制练习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学会运用恰当的版画语言来表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 刻刀(劳技课发的刻印章的刻刀,因为学生没有木刻刀)、木板、木蘑菇、印纸等工具材料。(教师) 多媒体课件、版画的相关资料、油墨、滚筒。教学过程一、欣赏感受,感受黑白的美1、展示彩色和黑白摄影作品,让学生感受黑白的艺术美感(学生谈谈自己对彩色和黑白摄影作品不同的感受)。 2、课件展示国画惊雷鲁迅先生小像(韩国榛作品)、油画永不休战(汤小铭作品)、版画鲁迅先生像(赵延年作品)、雕塑鲁迅(张德华作品)四幅鲁迅先生人像作品,那一幅作品是和我们上面欣赏的摄影作品效果是一样的,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画种?不同的画种又带给我们怎样不同的视觉感受? 惊雷鲁迅先生小像纸本水墨 雕塑鲁迅 油画永不休战 版画鲁迅先生像3、课件定格在赵延年的版画鲁迅先生像上,请同学们谈谈欣赏感受,教师归纳:本幅作品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体现了木刻作品单纯、强烈、鲜明的表现特征,刀在木板上留下的痕迹与笔在纸上的痕迹有着不同的艺术感觉,果断、直率的刀法更富有感染力。二、欣赏作品,感受其他版画的魅力(师生共同探讨以下内容)。 1、版画的定义(教师发的资料介绍)。2、版画的分类:(结合作品欣赏)根据版面材料和印刷方法不同分为:木版画铜版画石板画纸版画丝网版画等 高原盛夏(木版画) 钟长清 渔火(木版画) 张喜良 渔港傍晚(铜版画) 王维新 石版画工作室(石版画) 李宏仁 游动(丝网版画) 代大权 山丁子熟了 (纸版画)张越 (10岁)1提问:请学生谈谈作品的线条处理特点?2教师归纳总结。三、工具介绍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相继展示:木刻刀、板材(可以选用梨木、三夹板、纤维板等)、油墨、滚筒、拓印用的纸张等工具材料。四、初步体验,尝试刻制1、介绍木刻画的作画过程(初步了解,为下节课做准备):(1)起稿(2)画黑稿(3)刻 铲(3)油印2、课件演示木刻的基本步骤:绘制画稿,刻出主体形,刻出背景,刻出细节。让学生了解木版画的制作过程和方法。五、学习和尝试刀法1、老师课件展示介绍各种刀法 平刀效果 圆刀效果 三角刀效果切刀效果3、学生尝试各种刀法4、请学生谈谈刻刀使用的技巧和体会。5、师生一起总结:(1)不同形状,长短,粗细的线条刻制的感受及把握刻刀使用特点要领。(2)学生作品分析六、学生练习临摹作品鱼1、要求:按方法步骤进行,注意刀法与线条的表象关系。2、老师示范拓印:讲解步骤方法,学生拓印练习。七、作品展示1、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价作业,教师归纳2、布置课后作业:画一幅简单的家乡风景小品底稿。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 小刀或刀片、厚纸板、已经画好的风景底稿、木蘑菇、印纸。(教师) 多媒体课件、油墨、滚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再次展现木刻的基本步骤,加深对版画技法的认识。2、对照木刻的基本步骤,学生小组讨论:构思版画底稿时要注意些什么?3、教师归纳版(形、色上追求简洁性、单纯性、平面性和抽象性)。二、启发思维,提升内容。1、结合课件赏析阳光下的系列之一、树的习作、渔舟等五幅黑白版画作品,再问:这些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发表见解)2、老师归纳总结:强调别具一格的黑白处理是木刻版画的一大特色,是构成木刻版画美的重要形式因素。黑白木刻只用黑色油墨或单色油墨印制,具有强烈的黑白对比。因而设计黑白稿时,不仅要夸张主体,还要注意省略不必要的细节与层次,画面不宜太复杂,要主题明确,对比强烈。3、单色版画的黑白对比: 以 白 衬 黑 黑 白 互 衬 以 黑 衬 白三、深入了解,更高一层。1、版画的构图形式:(1)运用课件并结合书本展示一些构图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木版画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它们在画面结构上具备什么特点?这种结构给欣赏者什么样的感受(感觉)? 朦胧的秋天是三角形构图 长河行是横线式构图 静静的丛林是纵横式构图 栅栏是折线式构图。教师小结:一幅完整的构图应多样统一,既有疏密、聚散,静止与运动的对比,又可以使各种因素达到均衡。(2)小组讨论本组同学课外完成的风景画底稿是否适合翻制成版画?如何改进画稿以更能体现版画的特征?(从黑白布局和构图的形式) 2、欣赏各种不同构图形式的版画(图略)。3、介绍木刻画的作画过程:(1)起稿:把上节课画的家乡风景小品草稿改成版画底稿。(2)画黑稿:把改成版画底稿画到厚纸版上。(3)刻 铲:把厚纸版上留白的面积用小刀或刀片刻下并撕去一层,让下一层的白底出现(教师师范)。(4)油印:(这一步可以省略,我们用的是厚纸版不适合油印,我们这里到上一步就完成了,因为课前我们已经把厚版涂了一层黑色)。四、学生练习 把画好的风景底稿组织成一幅单色版画。五、交流展评,课后延伸。1、自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做出合适的评价。鼓励学生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版画作品,介绍制作技巧和设计经验。2、互评:引导学生合理的评价他人的作品。评出最喜欢的版画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3、总评: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能力,对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同时对知识点作一个总结回顾,鼓励学生大胆实践第六课 传统的优秀文化-书法备课组:盐官片美术教研组 曾祥根(执笔)一、重点、难点1. 了解书法的演变的特点、艺术价值。2. 培养热爱书法传统艺术形式。二、导入1图片出示, 2.学生讨论并说说每个图片,3.教师小结(图片出示) 甲骨文,是商代(公元前1400)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刻在兽骨或龟甲上,故名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划的,故又名契文契刻。文字的内容,除极少数属於记事外,大部分是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故又称卜辞或占卜文字。此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阳县(原是殷代故都),所以又称为殷墟文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金文是“吉金文字”的简称。古人以祭祀为吉礼,祭祀用的青铜礼器称为吉金。商周时人们对钟鼎彝器非常重视,所以在上面铸上政令、契约、诸侯贵族还常铸上他们光荣事件的一些文字做为永久纪念。这些青铜礼器上面铸的铭辞、款识等文字称为钟鼎文。这种文字也普遍地铸在青铜兵器、货币、符玺上,统称为“金文”,亦称钟鼎文。 金文出现的时间是在商周时代。金文和甲骨文属于同一个体系的文字,金文是甲骨文的继承者,在相当一部分中甚至保存着比甲骨文更早的写法,但在同时,它又以飞跃的形式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文所使用的单字比甲骨文多,尤其是形声字多,已充分体现了形声构字的原则。形声字在汉字发展史里取得优势性的地位,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同时,金文笔画明显减少,书写比甲骨文简练、规范,也体现了汉字发展原是由繁到简的这样一个原则。因为周王朝是一个统一的局面,因此,金文尽管和甲骨文一样,一个字有多种写法,但是相对地说字体比较严整,字形比较一致和规范,笔画和结构上简单了许多。 战国时期是一个分裂的局面,这个时期的金文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笔画、结构与西周、春秋时期的文字有很多的不同,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很难辨识。秦始皇统一中国也统一了文字,方块字从此开始定型。篆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书体。广义上说,篆书应包括先秦的甲骨文、金文、陶文、盟书、简帛文字、玺印文字、钱币文字、石刻文字,秦的小篆、印章文字,汉的篆书碑及碑额、金文,以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印章文字等。小篆虽然是较整齐的长方形,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但是书写起来相当不方便,且字形繁复,由于种种缺点,故在民间很快地出现了一种新字体,将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汉代以后,小篆成为主要用来刻印章、铭金文的古字体。 隶书的形成使文字从随物体形状描书的字符,变成由一些平直笔划所组成的简单字符,这种改变大大地提高了书写的速度。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叫做隶变,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隶变之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了。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草书是辅助隶书的一种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稿和通信,在草书形成的过程中,因为官府的佐、史经常需要使用起草文书,因而影响了草书的流传。进入东汉后,经过文人、书法家的加工,草书就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称之为章草,带有一点隶书的味道,保留了隶书的拨挑和捺笔。草书由于字形太过于简单,彼此容易混淆,所以无法像隶书取代小篆那样,取代隶书成为主要的字体。 在楷书产生后,草书在楷书的基础下进一步发展,不但笔划之间可以勾连,上下之间也可以连写,隶书笔划的某些特征也消失了,形成了另一种类型的草书,称之为今草。楷书在字体结构方面,与隶书差不多,但楷书将隶书笔划的写法改变了,且由扁形的隶书改为基本上呈现方形的楷书,即所谓的方块字。楷书也称为正书、真书,说明了楷书是提供人学习和运用的正规书体。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东汉末年的钟繇,从其流传下来的作品中,还多少残留著隶书的笔意。楷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经历了不少变化,到了隋唐之后才基本定型,定型后的楷书,笔划、结构都相当精致、严谨,如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作品就是范本之一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楷书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如果楷书像人的坐,草书人的跑,那么行书就是人的行走,因为行书比楷书随便些,可以写得快,又不像草书潦草的让人看不懂,所以最受到人们的喜爱。 行书大概在魏晋时代就开始在民间流行了,被称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创作了大量的行书作品,长期以来价倍受人们的喜爱。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称为真行或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草书味道比较浓厚的,称为行草,行书写起来比楷书快,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人,因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4.欣赏渤海藏真(盐官原陈阁老宅各式书法藏碑): 柳公权 米芾 御碑 御碑 海神庙 王羲之 颜真卿5.学生谈感受6.教师小结第二课时重点及难点1.了解书法的基本结构2培养热爱书法传统艺术形式。一、导入1.欣赏“永”字之美1. 侧在书写时需要把毛笔的笔锋侧过来,因此得名。点是汉字的根源,横、竖、撇、捺等笔画都始于一点2. 勒所谓“勒”,原意指马缰的末端衔在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状相似。横画在书写时,起笔和收笔需要勒住笔锋,因此得名。3. 努 竖,也就是“努”。在书写时笔锋犹如拉弓射箭,因此得名。4. 提当竖直笔画完后,趁其势顿笔再向左上偏,一出即收笔向上5. 策笔锋触纸向右压再转右上斜画而慢慢收起,要点是需轻抬而进6. 掠撇,也就是“掠”。一般习惯称为“撇”。7. 啄又称短撇,为一向左下之笔画,如同鸟啄树般的力道和气势8. 磔捺,也就是“磔”。在书写时好像曲折的水波。2.讨论:了解了永字八画从而使你对中国书法有何新的认识?1. 教师小结:1什么是“永字八法”? 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以后,王羲之的孙子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虞世南,再后来,经过很多书法家一直传了下来2作为国粹的书法,她兼收并蓄历数千年,已形成一个完整而开放的体系。2. 书法之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