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波司登的“帽子”技法.doc_第1页
【解读】波司登的“帽子”技法.doc_第2页
【解读】波司登的“帽子”技法.doc_第3页
【解读】波司登的“帽子”技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波司登的创始人高德康从一个乡村间的小裁缝到身家过百亿元的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用了32年的时间,而其背后的商业故事更是耐人寻味。与沙钢等企业相比,同样出身苏南模式的波司登,显得对国有的“红帽子”情有独钟。其改制的道路一波三折,1997年脱离集体企业身份之后,又主动寄居于国有上市公司华联控股旗下,直到2004年才彻底变身为民营企业,将看似不起眼的羽绒服事业做到了极致。在这一过程当中,其发展进化的路径既反映了民营企业在复杂资本生态下的成长轨迹,也体现了高德康在政企关系中巧妙周旋的不凡财技。在投身于华联控股期间,波司登的资本之途却波折不断,A股折戟,H股铩羽。最终由于国有股东的完全退出,波司登完成向“纯民营”企业的变身,其资本“故事”得以续写,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重组后,“纯民营”企业再度变身外资企业,波司登以红筹身份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募得巨资。尽管波司登已然为国内御寒服行业的龙头,但在亚热带气候的香港资本市场却颇感水土不服,暖冬预期和产品的季节性风险等因素困扰投资者,虽然有大股东频频增持和公司创纪录的天量回购,但仍然避免不了其股价一路下行,一度沦为“仙股”。为了缓解公司产品的季节性风险及激活融资功能,波司登通过巧妙的交易结构设计,得以高价收购大股东旗下男装资产,迈出了向四季化产品转型的第一步,而公司的转型战略重新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2010年以来股价一路上扬,大幅跑赢大盘。高德康用30余年的时间,在反复戴帽与摘帽中,完成了中国羽绒服第一强势品牌的精工打造;其以不同方式向上探寻企业成长路径的曲折经历,堪称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样本。但是在新的发展战略当中,如何将“波司登”羽绒服强大的品牌势能,转化为各个服装细分领域的品牌动能,从而“同时踏进多条不同的河流”,将是摆在高德康面前一个新的挑战。2010年7月16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内地最大羽绒服生产商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了2009/2010财年(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年报,报告期内,波司登实现营业收入57.38亿元,同比增长34.2%,再创历史新高。品牌羽绒服业务收入仍然贡献巨大,占该集团收入的81.7%。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波司登由“单季服装产品”品牌向“四季化服装产品”品牌转型战略的第一年,男装业务收入首次出现在公司财报中,贡献收入4.02亿元,占总收入的7%。波司登于2009年5月以约6.5亿元收购了江苏波司登服装发展有限公司(前身为江苏康博制衣有限公司),进入男装领域。事实上,自波司登向“四季化服装产品”品牌转型战略实施以来,海外投行评价颇为正面,高盛甚至在2010年4月发布的报告中称,波司登男装业务未来2-3年可以扩大至李宁的销售规模,并将其目标价由2港元调高20%至2.4港元。而波司登的股价也摆脱了上市以来一路下滑的颓势,步入上升通道,远跑赢了大盘,以8月18日2.61港元的收盘价计算,波司登市值超过200亿港元,而公司大股东高德康以52亿股持股计,身家达136亿港元。从一个乡村间的小裁缝到身家上百亿的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高德康用了30多年的时间。此时,波司登当初的大股东华联控股一定备感遗憾:2004年6月,高德康从华联控股手中接过波司登48%股权之时,波司登市值仅作价区区4.37亿元,三年后波司登上市摇身一变,以上市首日收盘价计,市值达273亿港元,增值近60倍。而这一切,都与一直在转型摸索中苦苦挣扎的华联控股没有任何关系了。众所周知,波司登由高德康一手创立,其何时又成了华联控股的子公司,为什么最后又回到了高德康旗下,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周折,波司登在转型过程中又有着怎样的资本运作历程?要解开这些疑惑,还得从高德康创办波司登开始。出身苏南模式公开资料显示,高德康1952年1月出生,为江苏常熟人,现任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兼任江苏常熟市康博村党支部书记。他既为民营企业家,又是基层干部,这样的身份正是早些年间大名鼎鼎的苏南模式遗风。苏南模式,通常是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所走的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其主要特征有: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沙钢、红豆集团、波司登等均是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在苏南模式下,企业一般脱胎于乡镇集体企业,与当地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人称苏南“旗舰”的沙钢集团,在改制前为集体企业,其董事长沈文荣曾官至张家港市委副书记,并先后当选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六大代表。外界普遍认为,2001年沙钢改制,沈文荣正式告别政坛而专注于沙钢的发展,标志着以政府强干预为特点的传统苏南模式的彻底终结。与沙钢相比,同样出身苏南模式的波司登,却显得对国有的“红帽子”情有独钟。其改制的道路几经波折,在1997年脱离集体企业身份之后,又主动寄居于国有上市公司旗下,直到2004年才彻底变身为民营企业,自此振翅高飞,成功上市,借着资本市场的平台,将看似不起眼的羽绒服事业做到了极致。其发展进化的路径既反映了民营企业在复杂生态下的成长轨迹,也体现了高德康在政企关系中巧妙周旋的不凡财技。借改制潮流,摘掉“红帽子”有媒体报道,上世纪70年代,高德康初中毕业以后跟随父亲学习缝纫,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巧裁缝。1975年,出任当时只有8台家用缝纫机、11位农民的山泾村(后改名为康博村)缝纫组组长的他,经年奔波于常熟和上海之间跑服装加工、销售业务。上世纪80年代,高德康领导的服装厂开始为上海“圣诞老人”、“秀士登”承接服装加工,逐渐成长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服装企业,并于1991年5月注册成立了集体企业康博工艺时装厂。1994年以前,国内按照企业所有制形式的不同分别立法,先后颁布了三部外商投资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这种立法传统将所有制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以法律形式确认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1993年12月出台的公司法首次淡化了所有制的区别,依投资者的责任形式和资本组成结构的不同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康博工艺时装厂当时尚为集体企业,借着公司法的出台,高德康开始筹划成立股份制企业。1994年6月30日,康博工艺时装厂、上海大地百乐制衣有限公司、上海大集成服装皮货公司、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信托投资公司常熟市办事处及公司职工五方共同注册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即波司登,其中,康博工艺时装厂持有其78.9%的股权,其他四方股东合计持有21.1%的股权。根据当时的公司法,成立股份制有限公司至少需5个发起人股东,所以才以康博工艺厂为主体、联合其他股东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与以个体、私营经济为特色的温州模式不同,以沙钢、红豆等集体企业为代表的“苏南模式”曾高举着集体经济的大旗顽强地走到了这个世纪初。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变化,曾经辉煌的“苏南模式”暴露出种种弊端,如产权关系不明晰、政企不分、低激励、投资主体单一导致企业高负债。最终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严格控制信贷规模的宏观背景下,苏南乡镇企业的危机被高负债所引爆,江苏数以万计的乡镇企业相继展开了大面积改制,民营企业开始崛起。借这股改革潮流,身为集体企业的康博工艺时装厂也启动了改制。根据波司登招股书,1997年1月,康博工艺时装厂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