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角材料的“流动”使用之我见.doc_第1页
幼儿园区角材料的“流动”使用之我见.doc_第2页
幼儿园区角材料的“流动”使用之我见.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论文幼儿园区角材料的“流动”使用之我见【摘要】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活动材料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凝聚了教师大量的创造性劳动,也花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如果我们充分了解材料的各种特质,进行“流动”使用,不仅能节省教师在材料准备上的时间与精力,而且还实现了材料价值的最大化。【关键词】 区角材料 流动使用 区角材料作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操作对象,不仅蕴涵了教育的意义,更是幼儿体验、建构、发展的媒介。然而,区角材料的不时更新、调整、撤换,常常使教师们纠结不已。如果让已有材料得到二次或更多次的使用,无疑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既兼顾到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又延长了材料的生命力。其实,所谓“百种材料”,并非是绝对的百种,而是要考虑材料的不同纬度来使用,例如纸张就有大小颜色、质地、硬度等之分;以达到“百种材料”的效果。区域材料的使用亦是如此。如益智区中“依样画图”用过的一张纸,画完就不能再使用了。如果把这张纸反过来,就可以放到美工区供孩子们画画、折纸用。最后的作品又可以用来布置环境等。一张纸在区角活动中就被流动着使用了三次。由此看来,区域中操作材料的流动性还是很强的。试想,如果我们充分了解材料的各种特质,进行流动使用,不仅能节省教师在材料准备上的时间与精力,而且还实现了材料价值的最大化。当然,也不是说所有区角材料都能投入到这样“流动”使用中的,教师需要从材料的牢固性、适宜性、探究性等来考虑、划分出这些材料。一、材料的牢固性由于在这样的“流动”使用中,材料的使用频率增大,就需要材料必须足够牢固。如废旧鞋盒就是常被“流动”使用的一种材料:在建构区用来搭建,放到美工区可供幼儿装饰盒子用,装饰好的盒子又可以放到益智区做整理盒用。类似的材料还有:塑料瓶子、杯子以及布料等。二、材料的适宜性正如纲要中提到:“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操作需要。”教师在选择这样的“流动”材料时,需要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活动需要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例如:适宜在大班被“流动”使用的玻璃瓶,到了小班却因幼儿的年龄太小、操作能力弱等因素就很难被“流动”使用。只有材料适宜了,才会激起幼儿进行个性化的、创造性的表现。反之,就形同虚设,毫无价值。三、材料的探究性区域活动要体现探究性。教师要依据材料内容的递进关系或是知识技能本身存在的顺序,将所选材料细化为不同层次,有效地促使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得到发展。如教师制作的鞋样纸板将在大、中、小班被 “流动”使用,可以让小班幼儿练习穿鞋帮,中班幼儿练习系鞋带,让大班幼儿依着鞋样制作鞋子等。在实际的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流动”使用可以是班级间的流动、区域间的流动;跨年级的流动;甚至全园性的“流动”使用。主要可以借由以下活动得以实现。一、在合作活动中当利用同一内容开展活动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合作的方式来实现材料的“流动”。如:主题各种各样的汽车开展中,针对幼儿收集的废旧瓶子,大中小班几位教师经过商讨,决定以合作的方式对已收集的瓶子进行“流动”使用:大班幼儿塑形中班装饰小班分类。通过这次瓶子的“流动”使用,不仅节省了班班教师收集瓶子的时间,还实现了大、中、小班幼儿的合作、互动。又如:小班幼儿在散步时捡到了各种各样的树叶,教师将这些树叶送到了大班幼儿手中,请他们进行拼贴、作画,当这些叶子回到小班时,已是一幅幅极具创意的作品了。在这次的小、大合作活动中, “流动”的树叶让小班孩子们不仅欣赏大班幼儿作品创意的同时,对哥哥姐姐更是崇拜不已。二、在互补活动中环境创设是幼儿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一环。很多时候,我们只会一味地准备材料,创设环境。其实,幼儿的作品也是一种材料。为什么补让幼儿的活动成果成为其他幼儿活动的背景材料?正如纲要中所言:“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并美化他们的生活。”“作品栏”中的展示。例如:大班建构区用纸盒搭建的楼房可以进到小班区域活动中成为“娃娃家”的背景;中班的“美食城”需要的各种“美食”就可以由大班幼儿来制作提供;当小班数学活动中需要人手一份的图形卡时,教师就以到中班“贴告示”的形式,向中班幼儿“求助”,很快就收到了来自中班美工区的图形卡在这样的互补活动中,教师只需要将“流动”材料的操作要求以合适的方式式提出来即可。同样,环境创设所需、示范图所需,都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来实现。三、在平行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同种材料在不同班级之间开展同一种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如大环境创设中需要大量的纸花,当园长以“订货者”的身份来到大班订货时,对色彩、数量、形状都提出了要求,各班积极展开了竞争,希望自己的“产品”能选中。在这过程中大大增强了大班幼儿的竞争意识。材料的“流动”使用,就如一条条生产“流水线”般,制造出了大量的幼儿作品,这些作品是孩子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更是孩子们自信的体现。我们只需要将这些作品回归于儿童的自然生活状态,为环境和游戏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或成为环境、主题墙的用品;或成为区域环境、游戏所需,充分地让孩子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体现。在区角材料的“流动”使用中,我们可以看到:1幼儿与材料之间拥有了更多的、更有效的建构与互动。这样的流动方式重新激起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愿望2彻底打破了班级、年级之间的界限,使不同年龄、不同班级幼儿之间接触互动的机会增多,实现了材料的共享、经验的共享。3不仅避免了教师在收集材料上盲目收集,盲目使用,减少了教师在环境创设和材料提供上的重复劳动,更促进了教师间的经验互动与合作。4材料的重复使用,不仅体现材料的价值,对节约资源也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