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章 行政法教学目的和要求:识记行政法的基本概念,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第1节 行政法法概述一、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对其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本质上调整行政权力与私人权利之间的关系。行政法是实体法、程序法和诉讼法的统一体,因此其调整对象包括行政组织关系、行政管理关系、内部行政关系、行政救济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一)行政法治原则1. 行政职权法定任何行政权力的来源与作用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定依据,否则越权无效。2. 法律保留某些事项必须专属于民意代表机构来立法,行政机关不得代为规定。3. 法律优先法律对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具有优越地位。4. 遵守法定程序(二)行政合理原则1. 平等对待行政权的行使应当公平公正,同等情况同等对待;行使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定目的。2. 比例合适行政目的与行政手段成比例,违法程度与处罚程度均衡,行政措施以侵害最小方式作出。3. 信赖保护除非因违法对社会公益或第三人利益造成重大影响,或者行政相对人有重大过错,行政机关做出的承诺不得撤销或变更;如因社会公益或第三人利益必须撤销或变更的,应对无过错行政相对人的合法预期利益予以维护,或者补偿损失。信用政府要求行政机关在实施授益性行政行为、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奖励时,禁止反言。(三)行政效率原则(四)正当程序原则第2节 行政法上的主体一、行政法上的主体的概念行政法上的主体,是指所有参与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和第三人(利害关系人)。二、行政法上的主体的类型(一)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是指以自己的名义运用行政职权,并且因此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行政机关或者被授权组织。行政主体是恒定的行政复议被申请人和行政诉讼被告。行政主体包括:1. 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有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管理委员会四种)。经授权的行政机关的内部行政机构可以是行政主体,例如商标评审委员会、专利复审委员会等。2. 被授权组织被授权组织是指被授权行使一定行政职权的社会组织,例如行政机关直属的事业单位或议事协调机构(如中国气象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等)、社会管理组织(如律师协会、住房公积金管理组织等)、基层自治组织(如工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但是,行政主体不包括:1. 公务员公务员与其所属行政机关之间在行政法上是职务委托关系,公务员以所在行政机关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其行为的后果归属于相应的行政机关。外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个人、组织)之间发生的关系,而不是国家公务员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发生的关系。国家公务员在行政管理关系中不具有一方当事人的资格和身份。在行政诉讼中,国家公务员既不能作原告,也不能作被告,不具有诉讼当事人的地位。国家 行政机关(代表国家) 内部关系(职务委托关系)(公务员在外部关系上责任归属于所属的行政机关) (公务员在内部关系上责任自担) 外部关系 公务员 (行政管理关系) (代表行政机关并以行政机关名义从事公务) 行政相对人 在实践中,公务员具有双重身份:国家公职人员和普通公民。例如,人民警察上班穿上警服就是国家公务员,下了班,换上便衣是普通公民。这种双重身份相应地导致双重行为。穿上警服,执行职务,是执行公务的行为;换上便服从事与执行公务无关的行为(例如到商店购买东西),就是个人行为。公务员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的双重行为,基于不同法律身份所产生的不同行为,其行为的性质、效力和责任承担方式是不同的。公务员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实施某项行为是个人行为,应由其个人承担法律责任;公务员以国家或所在机关的名义实施某项行为,是公务行为,应由国家或其所在机关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必须要对两种身份、两种行为加以区分。2. 受委托的组织受委托组织是接受行政机关的委托而行使行政职权,它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委托机关承担。(二)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是作为行政行为对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以及权益受行政行为影响的利害关系人。特定情况下的行政机关也可以是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不等于义务人或被管理对象,行政处罚中的受害人、行政许可中的相邻权人或公平竞争权人,也属于广义上的行政相对人。(三)第三人(利害关系人)第3节 行政行为一、行政行为及其效力(一)行政行为的概念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履行国家行政职能,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作出的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且具有一定法律效果的意志行为。行政行为具有主体专属性、单方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效力先定性和可诉性。(二)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行为的效力表现为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其效力形态包括生效、有效、无效和失效。1. 公定力(1)含义行政行为除非自始无效,一经作出,不论其实质上是否合法、得当,都具有被推定为合法、有效的法律效力,未经法定程序变更或撤销前,对所有机关、组织或个人产生一种拘束的效力;同时,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没有法律特别规定,原则上不停止执行。公定力又被称为效力先定或推定有效。(2)特征公定力是一种假设的、推定的、暂时的法律效力;公定力自行政行为成立之时就产生;公定力是一种对世的法律效力;公定力原理的例外是无效行政行为。(3)意义A. 公定力原理是行政行为效力的基础,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均来源于行政行为的公定力 B. 公定力原理是“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的理论基础行政诉讼法第44条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之所以不停止执行,乃依据公定力原理承认该行为是暂时有效的行政行为。C. 公定力与行政行为作为先决条件的民事纠纷处理问题在当代国家,行政机关经常直接或者间接介入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民事纠纷。例如,(a)公安机关对相互斗殴的当事人作出处理,责令其中一方当事人赔偿另一方当事人损失,被责令的一方当事人认为赔偿远远大于实际损害(行政裁决);(b)房屋管理部门对一方当事人的房屋所有权或者抵押权作出确认,引起另一方当事人的不满,认为房屋所有权或者抵押权属于自己(行政确认);(c)城市建设部门允许一方当事人建造房屋,引起另一方当事人不满,认为侵犯了自己的相邻权(行政许可),等等。如果其中一方当事人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他(她)必须先经过行政诉讼,由法院对有关的行政决定合法性先行作出判决,尔后再提起民事诉讼呢,还是可以直接提起民事诉讼?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如何处理类似案件,所以,实践中大致有三种做法:A) 在当事人仅提起民事诉讼的情况下,法院就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在判决与行政行为发生冲突时,由行政机关自行处理其行政行为;B) 在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情况下,法院审理中发现有行政行为问题,可中止民事诉讼,待行政诉讼结果后再行民事诉讼;C)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第一种作法,尊重了公定力原理,比如,公安机关的裁决。但是,在某些具体情形下,行政相对人一方面可能不愿意提起行政诉讼,另一方面可能认为真正的权属争议才是其所关心的。比如,相邻权问题、房屋所有权或者抵押权确认问题。第二种作法,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作出与行政行为相反的判决,这似乎与公定力原理相悖。不过,我国有学者提出,如果行政行为的作出是基于一种形式审查而非实质审查的时候,法院可以径直作出民事判决,也无需等待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以及行政诉讼的结果。比如,房屋管理部门对房屋所有权、抵押权的确认。第三种作法,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会引起其他一系列诉讼程序上的问题。D. 公定力与妨害公务问题在刑事诉讼中,当行政行为的有效性构成先决问题时,法院是否也应承认其公定力呢?换言之,在具体认定妨害公务罪时,法院是否有权对行政行为的效力直接予以判定并以此结果作为其最终判决的依据呢?如今,主流的观点则认为这一问题与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无关,而是从刑法的立场来解释具体刑事案件中的犯罪构成要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刑法第277条第1款即明确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这一规定也从实定法层面就行政行为公定力对法院的拘束作用做了必要的限制。2. 确定力确定力指一个行政行为既经颁布之后产生了拘束力,在未经有权机关撤销或有其他理由影响其效力之前,即享有存续效果。确定力主要针对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双方而言。确定力分为形式确定力和实质确定力。形式确定力是指超越期限未提起对违法行政行为的救济,其救济途径即为穷尽,行政行为即确定。又称为不可争力。也就是说,由行政行为所形成或变动的法律关系,从形式上得以确定。形式确定力只是从行政相对人方面来看,排除其获得复议或诉讼的可能性,但是,从行政机关方面来看,并不妨碍其撤销自己的行政行为,如果其认为的确违法而需要撤销的话。形式确定力是对一般行政行为而言的,若是无效行政行为,不存在形式确定力。实质确定力是指行政行为自成立开始,即具有不可变更力,行政机关不得随意撤销或者废止。实质确定力是从行政机关角度而言的,即行政机关撤销或者废止其行政行为是需要有条件的,而不是任意撤销或者废止。只要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不得撤销或者废止行政行为,那么,该行政行为就具有了实质确定力。二、行政行为的类型在我国,行政行为的立法分类包括:(一)行政处罚1996年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拘留等六种。2005年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警告、罚款、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四类治安管理处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通报批评也属于行政处罚。劳动教养是否属于行政处罚存在争议。人身自由罚财产罚 行政扣留 罚款 劳动教养 没收非法财物或违法所得 驱逐出境、限制出境 责令停产停业 警告 吊销、暂扣许可证或执照 通报批评 声誉罚行为罚(能力罚) 行政拘留(行政机关采取)刑事拘留(针对罪犯采取)司法拘留(法院针对未构成犯罪的采取)扣留(海关对走私犯罪嫌疑人采取)拘役(是刑罚措施)(二)行政许可我国2003年制定了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的形式有: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许可。提示 行政许可涉及许可与登记的关系较为容易理解的非许可性质的登记:税务登记、户口登记等。可是,婚姻登记和房屋买卖登记等究竟是登记还是许可。登记实际上是行政机关的一种确认行为,是对行政相对人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者有关法律事实的权威宣告。登记与许可最为显著的不同在于:前者的基础不是法律的一般禁止,其目的也不是为了解除禁止,而是以国家权威宣布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或者事实的有效性,从而预防或者解决可能出现的纠纷。比如,房屋买卖登记的目的不是行政机关允许当事人买卖房屋,而是公示房屋买卖以后所有权的效力。不进行登记,并不意味着房屋买卖行为(即合同)本身无效,而是意味着在不登记的情况下,卖方若把房屋抵押给银行,买方即便已经入住,也无法主张可以对抗银行的所有权。即未经登记,买方还未获得所有权。必须指出,这种所有权并非由行政机关授予。婚姻登记也是一种确认,其并不意味着未经登记,男女双方不得结婚。(三)行政强制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1. 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方式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等。2. 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包括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代履行、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执行罚、划拨存款和汇款等。就我国行政诉讼法66条和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来看,我国现阶段的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应属“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为主,行政机关自行强制为辅”的模式。(1)明确规定由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例如,198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第45条规定“当事人对主管机关给予的罚款、吊销职务证书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15天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主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执行。”(2)明确规定由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例如,税收征收管理法第28条规定“欠缴税款的纳税人需要出境的,应当在出境前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或者提供担保。未结清税款,又不提供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3)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可选择的行政强制执行例如,1987年公布的海关法第53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海关的处罚决定又不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海关可以将其保证金没收或者将其被扣留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变价抵缴,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4)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主体。如1998年公布的证券法第11章规定了34项处罚条款,但是并没有规定相应的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机关。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立法意识的反映,即此情况属于法律法规未授权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权的情形,因而均须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四)行政给付行政给付的种类包括伤残抚恤、困难救济、特殊人群救助、政策资助、政府补贴、能源或公共设施的普遍服务和供给等。(五)行政合同行政合同也称政府合同,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达成的协议。我国行政合同的类型主要有:教育行政合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国有企业承包租赁合同、征用征收补偿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公务管理行政合同、公有房屋租赁合同、政府工程承包合同、公共工程合同、公务悬赏合同、社会保障行政合同、行政和解、社区戒毒协议、科学或技术研究合同、国家订购和政府采购合同、政府为一方当事人的房屋拆迁补偿协议等。(六)政府信息公开2007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设立了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三种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第4节 行政程序一、行政程序的概念行政程序是指由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步骤、顺序、时间和方式构成的行为过程。二、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行政程序法的公认基本原则有:(一)合法原则(二)平等对待和非歧视原则(三)公开和透明原则(四)公正公平原则(五)参与性原则(六)高效便民的效率原则(七)信赖保护原则三、行政程序基本制度(一)资讯公开制度行政主体应当将所有涉及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和利益的信息向社会公开,但是有关国家秘密、侵犯隐私、商业秘密的信息除外。(二)职能分离制度行政主体应当将其内部的某些相关职能分离,使之分属于不同的机构或工作人员。例如,行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离,罚款与收缴分离,调查与裁决分离。(三)不单方接触制度行政主体在处理某一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利益冲突的当事人的行政事务或纠纷时,不能在一方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单独与另一方当事人接触,听其陈述,接受证据等。(四)回避制度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有作出行政决定和实施行政行为时应主动或应相对人申请回避与相应决定、行为有利害关系的人(包括自己)。(五)说明理由制度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决定或行政裁决时,必须在决定书和裁决书中说明事实、法律适用的根据。(六)听证制度行政主体在作出影响相对人、利害关系人权益的决定之前,由行政官员、相对人、利害关系人及其代理人参加的一种法律程序。听证费用一般由行政主体负担。我国已在行政处罚法、价格法、行政复议法、立法法、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中确立了行政听证制度。第5节 行政救济一、行政救济的含义行政救济是法律为受到行政行为不利影响的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提供的救济途径,包括声明异议、申请行政复议、请求行政赔偿、行政补偿和行政申诉控告等。二、行政救济的主要方式(一)行政复议1. 行政复议的含义和性质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要求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法律制度。行政复议既是权利救济方式,也是行政监督方式。(1)主体为国家行政复议机关(内部监督和纠错)(2)处理对象是行政争议(而非民事争议)(3)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为条件(依申请行政行为)(4)以具体行政行为审查为主,附带审查一般抽象行政行为2. 行政复议的范围行政复议的对象是具体行政行为和特定的抽象行政行为。(1)根据1999年行政复议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可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范围包括:(A)行政处罚(B)行政强制(C)对许可证的管理行为(D)自然资源的确权行为(E)侵犯合法经营自主权的行为(F)变更或废止农业承包合同的行为(G)违法征集财物或者科加劳务的行为(H)不予行政许可或登记的行为(I)不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受教育权利法定职责的行为(J)未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的行为(K)劳动教养(L)工伤认定(M)不予行政奖励(N)公务员的录用行为(O)其它侵犯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2) 可申请行政复议的抽象行政行为的范围行政相对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对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行政规定的合法性一并提出附带审查申请。“行政规定”是指行政机关发布的除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以外的所有规范性文件。因此,“行政规定”不属于行政立法,但属于抽象行政行为。应当注意两点:(A)可以申请复议的抽象行政行为限于规章以下(不包括规章)的规定,包括国务院各部门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B)行政相对人不能直接对规章以下的行政规定申请复议,行政相对人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认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不合法,方可一并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3) 不可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包括:(A)行政立法行为(B)内部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C)居间行为: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其他处理行为(D)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3. 行政复议的主要程序和制度(1)申请行政复议的时效是60日(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行政复议的管辖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行政机关管辖行政复议的申请、受理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对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只能由上一级主管部门垂直管辖行政复议。(A)由人民政府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a)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政府申请行政复议;(b)对省、自治区政府派出机关(即地区行政公署)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c)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既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终局裁决(即行政相对人可以选择,但如果选择向国务院申请裁决的,国务院作出裁决后就不能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B)由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a)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既可以向本级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b)但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这些机关属垂直领导体制)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只能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c)对国务院各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既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终局裁决(原理同上)。(C)由派出机关、派出机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a)对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派出机关(即地区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关的政府申请行政复议;(b)对政府工作部门派出机构以自己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既可以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地方政府申请行政复议。(D)由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对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分别向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国务院部门申请行政复议(E)其他情况(a)对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b)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管辖示意图行政复议管辖例举 国务院 国家工商总局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工商局 北京市国税局海淀区政府 海淀区工商局 海淀区国税局 燕园街道办事处 海淀区某工商所(3)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终局复议决定除外)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4)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设立了行政复议调解与和解制度。4. 行政复议的类型(1)复议选择型凡是属于复议范围又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案件,当事人可以选择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2)复议选择兼终局型在复议和诉讼之间自由选择,但选择复议后不得提起诉讼。具体情形包括: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外国人出境入境管理法。(3)复议前置型行政复议前置是指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再进行行政诉讼的情况。税收征收管理法(2001年)等极少数法律设置了行政复议前置条件和程序。 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争议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确权争议行政复议法第30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纳税争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88条第1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海关法第64条规定:纳税义务人同海关纳税争议时,应当缴纳税款,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审计监督争议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不服的,应当在收到审计决定之日起15日内先向上一级审计机关申请复议,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这就是审计行政复议前置的规定。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和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进行审计监督作出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自审计决定送达之日起60日内,提请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决,本级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决定” 专利复审委员会复审和商标评审委员会复审前置 对价格违法处罚的行政争议根据2010年12月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决定,第三次修订后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20条规定,经营者对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应当先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在其他法律、法规中,例如海关法第64条、税收征收管理法第56条、国家安全法第31条、注册会计师法第11条也有行政复议前置的规定。应当注意:2002年4月18日修改后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第29条规定:“当事人对商检机构、国家商检部门作出的复验结论不服或者对商检机构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据此,对商检机构、国家商检部门作出的复验结论不服或者对商检机构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不再属于复议前置的情形。(4)复议后选择裁决终局型行政复议法第14条: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5)复议终局型一种是属于行政复议范围而不属于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的案件;一种是只属于行政复议不属于行政诉讼的案件。例如,行政复议法第30条第2款规定: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用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5.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1)一般关系: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河子大学《园林艺术原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管理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城市规划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伺服系统》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控制基础》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非线性光学原理及应用》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城市规划原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国能 售电合同
- (零模)徐州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
- 动脉瘤栓塞术术后护理
- 2024年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四川公安基础知识模拟5
- 2024年全新公司股权期权协议书
- 口腔牙科诊所技工室工作制度
- 英语KET官方样题Test1- Test 2
- 七年级语文上册15梅岭三章课件
- 财务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Unit 4 The Earth【速记清单】含答案解析
- 【课件】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新版教材单元分析-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