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庐导游词.doc_第1页
浙江桐庐导游词.doc_第2页
浙江桐庐导游词.doc_第3页
浙江桐庐导游词.doc_第4页
浙江桐庐导游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桐庐导游词 以下是厦门培训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浙江桐庐导游词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浙江桐庐导游词篇一:桐庐写导游词100字左右 桐庐导游词 桐庐县,镶嵌在浙西北的翡翠,撒落在富春江畔的一颗璀璨明珠! 桐庐自225年置县,至今已有1770余年历史。境内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辖7个镇、4个乡、2个街道,人口40万,隶属杭州市管辖,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桐庐系多山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平均气温16摄氏度,自然景观多姿多彩。 桐庐历来是文人雅士邀游吟诗之地。自南北朝至清代,曾有一千位名贤高蹈之士,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著佳作。桐庐的山山水水,已与历史、文化、传说融为一体。春秋战国时,桐庐先属吴、越,后属楚,秦始皇时,今富阳、桐庐。建德均为富春县。三国吴孙权黄武四年(225年),富春县分出相溪乡置桐庐县,属吴郡。这是桐庐建县之始。桐庐自建县后,历经南宋、齐、梁、陈不变。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桐庐县并入钱塘县,属杭州。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复置桐庐县,属睦州。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睦州为严州府。元代属建德路。明清两代称严州府,桐庐、分水均属严州府。民国成立后,废府设道,桐庐、分水属金华道。1927年废除道制后直属浙江省。1949年4一5月两县解放。1958年分水县并入桐庐,1960年5月起隶属于杭州市。 桐庐在历史上曾三迁县治。建县初县治设于今漏港滩附近。仁寿二年复置桐庐县时,新县址设于“桐江西山庄”,在今俞赵附近。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又将县治迁至桐溪边,即今旧县址;后因旧县址低洼易涝,交通不便,于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迁至江口,即今桐庐镇。 关于县名由来,说法有三:元和郡县志说,国居地桐溪而得名;太平震宇记中说,桐溪有颗大桐树,枝多叶茂。树冠大,遮住数亩土地,远望似庐,故得桐庐之名;据方舆胜览载:“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人问其姓,指桐木示之,因山名桐君,郡曰桐庐。”如今以第三种说法较多。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从人间天堂“杭州”再向西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奇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水绿如铺,铺出了潇潇洒洒美桐庐。桐庐,处处是山水诗,寸寸是写意画,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令人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桐庐,是华东浙江省内富春江上的一个县份,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的中心地段。境内,山水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古迹悠悠,胜迹处处。“潇洒桐庐郡”、“流水带花香”便是流传了千万年的吟咏。从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到20世纪初的清末,就有1003名诗人到此盘桓后留下过2000多首诗。可它沉寂了漫长的岁月,直到1979年,因瑶琳仙境重被发现,“忽然洞开新世界,不尽宾客结伴来”,名声大噪。继而又修复建设了东汉古迹严子陵钓台、药祖圣地桐君山风景区,成为浙西黄金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50多万人次以上。1989年4月13日人民日报曾发表题为桐庐中国县级旅游之冠的文章,轰动了全国,震惊了旅游界同行。跨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旅游业在全国兴起,竞争进入“战国时代”,桐庐又适时推出了度假休闲的旅游精品,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天目溪竹筏漂流、富春江钓鱼岛、红灯笼乡村家园、 外婆家。这些人文与自然景观的拓展和兴立,桐庐再度掀起了新一轮旅游高潮,人口仅38万的山区县,依然保持着每年接待游客人次超250万的记录,在中国县级旅游史上创造了长盛不衰的旅游奇迹。 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桐庐旅游已基本形成了以桐庐镇为中心,以富春江、天目溪为纽带的瑶琳仙境和富春江两大旅游板块,各具特色的20余个游览区域格局,呈现了绚美健康有趣的层次,更使桐庐显其“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的魅力。那些久居地平线上,想去看看地下幻境的游人,便涌向瑶琳仙境;文化沉积厚实的游人则更多去钓台、富春江小三峡,既沉清吮新,又发现古之幽清;住厌了城市蜗居的游人,乐于去天目溪,或乘竹筏,或乘皮筏漂流,再去临江的小桥流水外婆家漫步,红灯笼小木屋、大奇山蒙古包小住,看那里的民族文化、传统美德、风土人情、乡风民俗,采采花、打打牌、聊聊天,将整个身心溶进大自然的怀抱中,以享天趣。而到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餐霞饮露、套鸭圈偶,又走索桥、步栈道、跋山涉水,更是厌倦了喧嚣的都市年青人的追寻;老年人登临不高却隽秀、而有两江入怀的桐君山,在那里茗品清赏两岸“青螺”,再悟桐君老人济世风范,于身于心都是恰好的消遣,有着城市无法比拟的神韵和意境。 跨入新世纪,桐庐旅游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强化旅游意识、规划意识、精品意识,不断完善多元化投资体系,借杭州旅游西进的东风,打响“千岛西湖一肩挑,富春山水潇洒游”的旅游品牌,构筑大旅游格局,做大做深桐庐山水洞文章。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战略,进一步从旅游业的地方法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展政策方面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动员和鼓励全社会的力量,多层次、全方位地加大投入,使桐庐从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的目标迈进!明天的桐庐旅游一定会在大潮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游不完的富春江山水,道不尽的潇洒美桐庐。朋友,潇洒桐庐欢迎您!富春山水拥抱您! 桐庐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不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农业、水产资源也很丰富。主要特产有茶叶、蜂蜜、黄花菜、萸肉、水果等,富春江、天目溪两江水产丰富,鲥鱼、子陵鱼属名贵水产,现已罕见。主要有白鱼、鳊鱼、石斑鱼、船丁鱼、蟹、虾等水产品。桐庐茶叶蜚海内外,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西扬、武昌、庐江、晋陵好茗而不及桐庐”,“天尊贡芽”在南宋时已为贡品。 “天尊贡芽”茶,产于海拔千米、层峦叠嶂的歌舞乡天尊岩一带。每斤茶叶有嫩芽2。6万颗,形似寿眉,秀丽绿润,香气清高持久,滋味生醇。1985年以来,该茶多次在省市级名茶评比中获省一类名茶和省名茶称号。1991年首届杭州国际茶文化节荣获“名茶新秀奖”,当代著名茶学家庄晚芳教授于1986年8月来桐品尝“天尊贡芽”茶后,即兴挥毫写下“瑶琳钓台客欢游,品尝贡芽神更幽。气味清香别有格,名茶四美永传流。”的赞句。 “五云曲毫”茶,产于百江乡的高山之中,是1988年新创制的名茶。1989、1991年两度评上省一类名茶。该茶外形细紧卷曲,翠绿显毫,汤色嫩绿明亮,清香持久,味爽回甘,叶底 绿明。1991年首届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获得“名茶新秀”奖。 桐庐盛产蜂蜜,年产商品蜜 吨。蜂蜜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和种类繁多的无机盐、有机酸、消化酶及维生素,是人们喜爱的“天然食品”,主要产品有蜂皇浆、蜂蜡、花粉等。中医学了用作补中、润燥药,主治便秘、咳嗽等症,为家庭常备良药。利用花粉为原材料的“葆尔春”皇奖花粉营养液曾获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丝绸是桐庐县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有白厂丝、绸缎、软缎被面、衣料、真丝针织衣裤等。其中丝绸时装远销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 萸肉为山茱萸果实,经加工去核、烘干而成的一味名贵中药,有补肾、固精、敛汗等功效,适用于耳鸣眩晕、腰膝疲软、盗汗小便频争、月经过多等症,是桐庐外贸出口产品之一。此外,桐庐水果品种丰富,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时鲜水果,主要有杨梅、水蜜桃、青梅、白梨、红心李、青枣、樱桃、板栗、山核桃、枇杷、石榴、草莓等。篇二:富春江导游词富春江导游词 朋友们,大家好!本次将由我带领大家游览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富春江是中国浙江省中部河流,为钱塘江桐庐至萧山闻家堰段的别称,它长110公里,流贯浙江省桐庐、富阳两线,其间风景绝美,无可比拟,因此古代文学家吴均有文与朱元思书写到: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富春江地域山高水清,有“小三峡”之称,现在,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里的山水之美。先看这边,富春江水极清,呈青白色,有种晶莹清澈的静态美。但静中有动:可以一眼见到水中嬉戏的鱼儿;动中又存静:水中的细石也可以一览无余。江水有时又有种动态美:急湍胜箭,猛浪若奔。有一泻千里的豪气,使江水的秀丽美和壮观美完美的结合。 再看那边,富春江夹岸高山也别有一番美感,高大巍峨,“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更显出“负势竞上”的山势之奇。在这幽远的山谷中,大家应该感到了一种平静、祥和,这也就是吴均所说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山间泉水叮咚,百鸟鸣声嘤嘤,给山一种勃勃的生气。真正是“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 游客朋友们,置身于如此美丽的山水之间,想信你们一定很惬意,吴均也在1600年前至富春江“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让他充满了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这里可高山之壮丽,观看江水之清澈,聆听蝉和猿的叫声。 本次游览到这就结束了,如果游客朋友们有兴趣,还可以拍照留念。 导游:潘慧 八年级五班篇三:浙江桐庐桐君山七里扬帆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桐君山七里扬帆景区游览,我是景区的讲解员,姓,我们的游程大约为二小时左右,希望各位今天在我的导游讲解下,能够玩得开心,游得尽兴。 【桐君老人像前】 桐君山七里扬帆景区是一处综合性的观光游览景区,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攀桐君山访古寻幽,品中药文化;另一部分是观景游乐富春江七里扬帆。各位游客,一进大门,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位慈眉善目、笑眯眯看着我们的老人塑像,这位便是此山最早的主人桐君老人,他背依桐君山,面朝富春江,肩挂药葫芦,后背箬叶帽,仿佛千百年前那位济世救民的老中医又回到了我们身边。说起这位桐君老人,根据方舆胜揽记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时候,此山上长满了许多的桐树,山上有一位老翁在此采药、炼丹,并在桐树下造了一座茅草房,因为这位老人的医术非常高明,经常给山下的老百姓治病,并且分文不收。所以当地人非常感谢他,请他留下姓名,永远为他传诵。当人们问他叫什么名字的时候,他只是笑了笑,指了指后面的大桐树,人们根据他的这一示意,便把这座山称为桐君山,这位老人称为桐君老人,意指桐树下的君子,山下的小镇称为桐庐镇,取“桐树下的草庐”之意。 其实,桐君,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我国有文字记载最早的一位对药物学研究卓有成效的医药学者。据梁陶弘景本草序,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国名人大辞典等记载:桐君,是黄帝时人,黄帝命巫彭采药求道,止于桐庐县东山(也就是现在的桐君山)桐树下,识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药物,著有桐君采药录,太平兴国二年的太平御览之“药部”篇载有桐君对30多种药物的性味评判,可见桐君这位历史人物是载之史册的,在古时的医坛上也是盛名卓著的。桐君定的处方格律君、臣、佐、使,垂数千年沿用迄今,不愧是我国中医药的鼻祖。历代诗人、画家都曾以桐君为题材吟诗作画。如苏轼、陆游、徐舫都写有桐君山诗,在桐君山的摩崖石刻上还留有元已卯(公元1279年)俞颐轩的五绝一首:“潇洒桐庐郡,江山景物妍。问君君不语,指木是何年。”这首石刻,生动地记录了700多年前诗人对于桐君其人的真情实感。 【百草园】 好,各位,在对这位桐君山的最早的主人稍作了解后,我们前行可以看到,旁边有一片开阔的园子,看似许多普通的杂草和一些高低不同的植物参差不齐地排着,偶尔沁入你的鼻子,是一股淡淡的青草味。也许你会把它当作一般的绿化草地,眼睛偶尔瞥过便罢了,其实这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是行医治病的良药。浙江桐庐导游词篇二:浙江桐庐.桐君山七里扬帆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桐君山七里扬帆景区游览,我是景区的讲解员,姓,我们的游程大约为二小时左右,希望各位今天在我的导游讲解下,能够玩得开心,游得尽兴。 【桐君老人像前】 桐君山七里扬帆景区是一处综合性的观光游览景区,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攀桐君山访古寻幽,品中药文化;另一部分是观景游乐富春江七里扬帆。各位游客,一进大门,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位慈眉善目、笑眯眯看着我们的老人塑像,这位便是此山最早的主人桐君老人,他背依桐君山,面朝富春江,肩挂药葫芦,后背箬叶帽,仿佛千百年前那位济世救民的老中医又回到了我们身边。说起这位桐君老人,根据方舆胜揽记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时候,此山上长满了许多的桐树,山上有一位老翁在此采药、炼丹,并在桐树下造了一座茅草房,因为这位老人的医术非常高明,经常给山下的老百姓治病,并且分文不收。所以当地人非常感谢他,请他留下姓名,永远为他传诵。当人们问他叫什么名字的时候,他只是笑了笑,指了指后面的大桐树,人们根据他的这一示意,便把这座山称为桐君山,这位老人称为桐君老人,意指桐树下的君子,山下的小镇称为桐庐镇,取“桐树下的草庐”之意。 其实,桐君,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我国有文字记载最早的一位对药物学研究卓有成效的医药学者。据梁陶弘景本草序,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国名人大辞典等记载:桐君,是黄帝时人,黄帝命巫彭采药求道,止于桐庐县东山(也就是现在的桐君山)桐树下,识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药物,著有桐君采药录,太平兴国二年的太平御览之“药部”篇载有桐君对30多种药物的性味评判,可见桐君这位历史人物是载之史册的,在古时的医坛上也是盛名卓著的。桐君定的处方格律君、臣、佐、使,垂数千年沿用迄今,不愧是我国中医药的鼻祖。历代诗人、画家都曾以桐君为题材吟诗作画。如苏轼、陆游、徐舫都写有桐君山诗,在桐君山的摩崖石刻上还留有元已卯(公元1279年)俞颐轩的五绝一首:“潇洒桐庐郡,江山景物妍。问君君不语,指木是何年。”这首石刻,生动地记录了700多年前诗人对于桐君其人的真情实感。 【百草园】 好,各位,在对这位桐君山的最早的主人稍作了解后,我们前行可以看到,旁边有一片开阔的园子,看似许多普通的杂草和一些高低不同的植物参差不齐地排着,偶尔沁入你的鼻子,是一股淡淡的青草味。也许你会把它当作一般的绿化草地,眼睛偶尔瞥过便罢了,其实这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是行医治病的良药。大家请看,这个叫“马蹄径”专治胆囊炎、尿路结石、传染性肝炎等;这个叫“阔叶十大功劳”专治胃肠炎、咽喉肿痛等;这个叫“枸骨”,专治腰痛、肋骨痛、牙痛等;这里还有专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毒蛇毒虫咬伤等的药材,大家所处其中,是否闻到了浓郁的中药气息呢? 1 2 3 4 5 6 7篇二:富春江七里扬帆导游词 富春江七里扬帆导游词 各位游客,参观完桐君山,拜访过中药鼻祖后,我们就要登上停泊在江边的小木船,去真切地体味一下富春江上看两岸风光,观桐庐古镇风情的感觉。 各位,小船已拉起风帆,就要起航了,悠悠富春江水带着我们将此行的游览推向高潮。富春江,全长110公里,是中国除了长江、桂林漓江之外的第三大山水风光带,“山青、水清、史悠、境幽”构成其独特的山水人文环境,是国务院于1982年公布的我国第一批四十四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上游新安江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的六股尖,其中一段在1959年时修建新安江水电站蓄水而成为了一个大水库,也就是现在的千岛湖,中游段从梅城至萧山的闻家堰,下游是钱塘江,经杭州湾流入东海。整个这条江以桐庐至梅城这一段风光最为秀丽,历史上从古至今文人墨客都是被这段江面的美景所倾倒,尤其以唐、宋诗人为最多,如李白、谢灵运、陆游、范仲淹、李清照等,所以我们这条旅游线在以前也被人们称为浙西唐诗之路旅游线,现在它又成为浙西名山名水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亮点。清代诗人吴嗣绾有诗云:“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各位游客,作为今人的我们能够在这样诗般的意境中饱览这奇山异水,也不失为会享受生活了。好,各位,请往这边看,这就是天目溪和富春江的水流交汇处,桐君山就是处于这样一个两江汇合的地方,整座不高的山体远望就象浮在水面上一样,如翠玉浮水,所以,也难怪人们称它为“浮玉山”了。在天目溪上还有一座悬索桥,以前这里是一个重要的水运港口,往来船只很多,从桐庐县城到桐君山要靠摆渡才可以来往,为了解决桐庐市民能够更方便地去桐君山,在1995年,由桐庐旅游公司投资500万元,建造了这座悬索桥。桥长220米,宽仅3.5米,是一座人行桥,每到傍晚这里便聚集了很多人,人们在此可以乘乘凉、吹吹江风,也可以到桐君山上的茶室去品一杯香茗。 各位游客,我们的船依然在前行,在这里,大家一定会问,这里为什么称“七里扬帆”呢?这是因为过去富春江上游七里泷一带滩多水急,舟楫经过此地,都要在此等候东风的来临,以借风力上行。每当东风一起,千帆竞发,梢公的号子响彻云天。七十里的路程,借助东风仿佛只走了七里一样,所以有“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之说,当然,这“七里”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用词而已,主要是指这一带行舟之困难。1968年,在七里泷口建造了富春江水电站,险滩变平湖,帆船也渐渐被机动船所代替,“七里扬帆”景观也随之消失了。为了使这一古景观再现,1997年,浙江富春江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经过精心筹划,投资600余万元于1999年5月1日正式推出了“七里扬帆”景观,使富春江上当年的胜景在绝迹了三十年后,又重现昔日的风采。 各位,舟行水上只见两岸小镇高楼林立,间或还有一处飞檐翘角半隐半露,既富现代气息又不失古朴,偶尔钟楼的整点报时声传来,余音袅袅,这就是桐庐镇。桐庐镇历史悠久,镇上建于唐开元26年(公元738年)的开元街便是昔日桐庐繁华的历史见证。总面积6平方公里,目前全镇人口大约10万,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条件,成就了独特的小镇风情。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境内多丘陵山地,两条江流过,形成了冬暖夏凉的江南小气候,夏季更是一处清凉的避暑胜地。 各位游客,现在映入眼帘的是临江的一条绿色长带,这就是紧连县城的江滨公园,东西长1800米,宽25米,总面积近百亩,这里原来是一片淤积的荒滩,而现在则成了桐庐市民最喜爱的地方。夜晚,坐在江边,聊聊天,听听音乐,看江面上渔船点点,两岸万家灯火,一幅祥和的气氛,与古桐庐镇隔江相对的便是桐庐县城的新城区,我们可以看到,新城区新气象,无论是布局,还是建筑风格,都是按照统一的,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桐庐县城最繁华的中心地带。 船行到此,可以看到就在前方有两座大桥,远一点的叫富春江大桥,也称富春江一桥;眼前这座叫富春江二桥,因一头连着桐庐镇的繁华商业街迎春街,故也称迎春桥。这两座大 桥飞架在富春江上,为富春江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称此景为“双桥入画”。桐庐从三国东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开始设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长期以来,尽管桐庐人民一代又一代做着各种各样的美梦,但还是改变不了“一江隔南北,两岸长相叹”的局面。1991年10月,富春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富春江大桥的建成终于结束了富春江自古无桥梁的历史。富春江一桥,总投资2150万元,全长812米,桥面通行车道宽10米,终于圆了人们可以“走”着来往的梦想。眼前的这座富春江二桥建于1996年,全长1021米,宽15米,是两岸人民现在来往的一座生活用桥。 好,各位游客,过了两桥以后,我们的眼前顿时一亮,一排青翠的山峦如屏风般耸立江边,这就是“十里排门山”。相传,排门山从前叫牛山,山中有一大石窟,里面藏有仙界的十八头一尺八寸长的金牛,玉皇大帝为了防止凡人去偷金牛,即命霹雳大仙把牛山劈成陡崖峭壁,使凡人无法辨认石门的位置,因山势如同城内街道的排门,后人就把牛山称为排门山了。桐庐瑶琳仙境景区级别:aaaa 票价:95 “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瑶琳仙境(瑶琳洞),距杭州市115公里,系一大型石灰岩溶洞,规模宏大,气势壮观。主洞长约900余米,面积约为28000平方米,是亿万年前大自然的杰作,洞内钟乳累累,石笋林立,奇石斗秀,清泉潺潺浮动,常年保持在18度左右。 桐庐垂云通天河 景区级别:aaaa 票价:108 垂云通天河与著名的瑶琳仙境毗邻,与天目溪竹筏漂流、红灯笼乡村家园、浪石金滩一起组成了一处生态旅游板块。这条地下长河,全长4.5公里,分二级河道。游完第一级河道后,由特别设计的升船装置将游客连人带船升至8米高差的二级河道,惊险刺激。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 票价:45 大奇山又名“寨基山”,史称“江南第一名山”,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建立“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700公顷。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桐庐县城区组成部分,距320国道1公里,与桐君山、七里扬帆、富春江小三峡、严子陵钓台共同构成富春江旅游板块。 严子陵钓台/富春江小三峡/江南龙门湾 票价:90 富春江小三峡,分为龙门峡、子陵峡和子胥峡。严子陵钓台,位于桐庐县城西南15公里的富春江畔,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处璀灿宝藏。江南龙门湾位于桐庐富春江支流大源溪入口处,距县城18公里,是富春江上的一处天然港湾,昔日为鸬鹚捕鱼停泊处,故亦名鸬鹚湾。 富春江天目溪漂流 景区级别:aaa 票价:45 天目溪漂流包括竹筏和皮筏漂流,是沿当年徐霞客放舟漂流线路而开发的旅游项目,行程约2.5小时.距瑶琳仙境1.5公里,与红灯笼乡村家园相连,它们共同组成瑶琳仙境旅游板块。 大溪峡激流闯滩漂流 票价:170 8公里惊艳峡谷,198米垂直落差,5m3/秒骇人水量,国际前沿户外运动时尚标杆,浙江大溪峡闯滩风景区于2011年5月横空出世,景区秉持国际前沿产业理念,依托专业团队和技术,斥巨资历时两年精心铸造。 红灯笼-外婆家 票价:45 外婆家是按我国江南民间谚语“想吃来丈母家,要嬉去外婆家”的意境营造的,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建有以乡村风情、乡村景观、乡村游乐为内容的30多个景点。景点的布局巧妙地利用了原有地形;按旅游的要求和功能进行创意设计,建筑精致。风格古雅,参差错落的屋顶,朴质素雅的形态.青砖黛瓦的明快色调,四周有青山绿水环抱,使整个外婆家景区构成一种和谐的美。 琴溪香谷 票价:45 琴溪香谷风景区地处桐庐东北与富阳接壤的高翔珠村境内,离桐庐县城28公里,距富阳市30公里,距千岛湖60公里,刚好处在杭州千岛湖黄金旅游线的中段。景观特征为典型的浙西地区高山台地峡谷景观。 印象富春江 票价:90 富春江漂流是在原七里泷大坝下至桐君山基础上开发的碧水休闲项目。七里扬帆是古“严陵八景”之一,因“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的古谚而得名。90年代末,富春江旅游股份公司将其开发为旅游项目,项目推出以来,深得游客的喜爱,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效应。 浪石金滩 票价:45 桐溪漂流,原名浪石金滩,浪石,据载:“昔日有巨石踞江中,宛浮水面,随波上下,名浪石”。金滩又名:“潮逆滩”,昔日钱塘江上涨至此而形成,系天然鹅卵石沙滩,面积达千余亩。现改名为桐溪漂流。有诸多历史遗迹典故的瑶母殿。自然风貌秀丽,四周青峦叠嶂,两岸阡陌纵横,沙滩交错。 蜿蜓跌宕,清澈见底,更有千年古樟、万倾芦海,四季景物各具风韵。浙江桐庐导游词篇三:桐庐严子陵钓鱼台导游词 富春江严子陵钓鱼台导游词 讲解内容: 钓台简介“严子陵钓台”码头、牌坊严先生祠堂 大型精品碑廊(中间经过“天下第十九泉亭”“李太白醉酒处”“留 、 、 芳亭” )东台“双清亭”西台谢翱恸哭处梦鼎亭 “清风轩”茶室小碑廊、客星亭、沧波桥回码头上船。 船上、码头上 诸位游客, 你们好! 欢迎大家来富春江严子陵钓台和富春江游览。 严子陵钓台是富春江新安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简称“两江一湖 (千岛湖) ”上的主要风景点,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闻名于世的东南古迹之一。因为东汉高士 严子陵拒绝光武帝刘秀之召,拒封“谏议大夫”之官位,来此地隐居 垂钓而闻名古今。历代不少文化名人如:李白、范仲淹、孟浩然、苏 轼、陆游、李清照、朱熹、康有为、脬达夫、张大千、陈毅、郭沫若、 巴金等来过钓台,并留下不少诗文佳作。据统计从南北朝至清朝 就有 1000 多名诗人、 文学家来过此地, 并留下 2000 多首诗文, 所以, 这条旅游线在以前也被称为浙西唐诗之路旅游线。1949 年 4 月,毛 泽东同志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写道“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 过富春江“就是用严子陵隐居垂钓富春江畔这件事,来规劝柳亚子先 生应留在北京参加建国工作。 严子陵钓台,座落在被誉为“清丽奇绝,锦峰秀岭”的富春山山 腰。这山高 312 米(海拔) ,逶迤 35 公里。山下的这段江面又称“七里泷”“七里滩”“七里濑” 、 、 。诸位请看,前面那葱郁的山峦之中, 一对奇峰屹立水涯。 李白诗中曾描绘为 “钓台碧云中, 邈于苍山对” 。 右边的称为东台, 左边的则称为西台, 所以这一景也叫 “双台垂钓” 。 诸位,钓台码头就要到了,在此,我们已可以看到:在码头上, 有一些大小规格各异的石碑立在那里,体现出“严子陵钓台”浓郁的 文化气息。 这些碑文都是现代名人如郁达夫、 巴金、 谭启龙、 陈立夫、 朱玖莹、孙友等人的作品。好,船就要靠岸了,请大家按次序下船, 注意安全。 诸位,首先请大家先来看一下郁达夫的这块钓台的春昼碑。 这是 1931 年 3 月郁达夫来游钓台时写的,那时的钓台“只寂寂的看 不见一个人类歪斜的亭子纵横芜杂的草木祠堂是废垣 残瓦”可想当年的钓台就如同当时的时局一样,充满着阴霾,而 现在的钓台已是游人如织。 这块石牌坊正面的“严子陵钓台”几个字是中国佛教协会主席, 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书写的:背面的“山高水长”是原西冷印社社 长, 浙江省书法协会主席沙孟海先生书写。 此牌坊上面还有许多雕琢, 更是栩栩如生,诸位请随我一同去观看。 诸位游客, 站在这里请大家抬头往上方看, 在山腰有两块大盘石, 高近百米,这就是东西两台了。你们看,东台前面还有一支石笋非常 突出。在这个位置上看,好象是一位古代的仕女,头上梳着发髻,身 穿裙袍,甚至裙上的皱折好象全看得清。有人说:这大概是陪伴严子 陵的仕女。诸位看像不像?但如果你要登上东台左侧那块称为“棋盘石”的石台上往下看,它却象是一支直上直下的石笋。有人说它更象 是严子陵的钓鱼杆?诸位等会儿可以自己上山去观看。同时,还可以 在上面的“棋盘石”上留个影。它的背景有山、有水、有房、有树、 有船、有亭台,还有一支石笋。 我们现在去“严先生祠堂”游览。 祠堂里 这祠堂,唐朝时原是严氏的家祠。宋朝景佑中期,也就是 960 多 年前北宋时,由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所建。并绘像立碑祭祀 严子陵。同时还著有严先生祠堂记 。后来这祠堂屡坏屡修。现在 的祠堂是 1983 年重建。是范仲淹兴建祠堂之后第 17 次重建,也是历 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重建。这尊塑像是 1982 年由浙江省美术学院雕 塑系汤守仁教授塑的。 严子陵,名光,浙江余姚人。他本姓“庄” ,因为避汉明帝刘庄 之讳,而改姓“严” 。他博学多才,少有高名。年轻时与汉光武帝刘 秀是同窗好友。刘秀登位称帝后,严子陵改名换姓,隐身不见。刘秀 很想念他,命画工绘像,派人各处寻访,了解下落。后来在齐国的土 地上,发现一人披羊裘,戴斗笠,很象子陵。于是备车备礼去接他, 往返三次,才召其入京。历史上还有这样一段记载,说的是:严子陵 被召到京城洛阳之后,不去朝拜光武帝,反而要光武帝来看他。后来 被邀请和光武帝刘秀同床酣睡。子陵睡相不好,将自己的脚放在皇帝 的肚子上。 第二天看星相的太史急奏: 客星犯御座甚急! 刘秀笑着说: 这是因为我与老朋友同床睡觉的关系。 后来刘秀封严子陵为谏议大夫,他不肯当,来到这里耕种垂钓。从此,人们为称赞子陵这种不事王侯 的精神,称他为“客星” 。这“客星”碑,那“钓台”碑,都是按钓 台原有的明朝弘治十年薛敬之题书的拓片重新镌刻的。 这一段史实在 后汉书中的严光传里有记载。山上的东台亭内就有一块石碑 镌刻了此文,大家一会儿可上山去仔细阅读。 祠堂中最有价值的碑文是那块范仲淹的严先生祠堂记 , 诸位请随我去观看。 碑前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文学家。 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 年)因宫迁矛盾受到牵连,由右司谏被贬到睦州任知州。睦州后来改 为严州,也就是现在的桐庐、分水、建德、寿昌、淳安、遂安六县。 当时州治所在地是梅城,那年他已经四十六岁。范仲淹在睦州当官时 间不长,却做了不少被后人称道的好事,其中之一就是新建“严先生 祠堂” ,并写了严先生祠堂记 。 严先生祠堂记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清代康熙年间被吴楚 材、吴调侯编入古文观止一书后,流传更广,影响更大。 严先 生祠堂记中第一句话: “先生,光武之故人也。 ”就明确指出严子陵 是光武帝的老朋友。结尾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 水长。 ”佳世名句,传诵至今。介绍到这里,大家就清楚了,刚才大 家看到的钓台牌坊的 “山高水长” 和这个祠堂正中横额的 “光武故人” 的出处了。 对面是明代人镌写的 重修严先生祠堂记 诸位, 。 请看这是 1983年的重修严先生祠堂记 。它们记载着对严光的追忆和重修“严先 生祠堂”的情况。 严子陵钓台自从 1981 年 10 月 1 日开放以来, 桐庐县旅游局先后 于 1984 年、1993 年在钓台建造了两座一小一大的碑廊,这些碑都是 请国内外著名书法写,由桐庐县当地匠人镌刻的,今天大家要游 览的是大型精品碑廊。 照壁前 这些碑廊全长 260 米, 总面积 278 平方米。 它共分四部分: 照壁、 天下第十九泉、太白醉酒处和上下三层的碑廊,共有碑 106 块。现在 我们已站在照壁前,各位,往上看,但却看不见碑廊在哪?那是因为 这座碑廊如游龙盘卧在富春山茂密的绿荫丛中, 是一个高低错落的爬 山式碑廊。这个碑廊于 1993 年 2 月 18 日开始动工,仅以 226 天的速 度基本完工,于 93 年 10 月 21 日剪彩,接待国内外游客。 现在我们先看一下这块石照壁。它长 7.58 米,高 2.4 米,阳面 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大学教授王学仲先生撰文、著名书 法家孙钊先生书写的严子陵钓台文 ,本文用精湛的语句描绘了富 春山水的秀美,对严子陵作了公正的评价。 照壁阴面是一幅石雕山水画。节选于元朝著名画家黄公望的富 春山居图 。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道人,常熟人,博通经史,工诗 能文,尤其善画山水。后来放弃书吏生活后,隐居富阳县,遨游富春 山水之间。至元 17 年到 20 年的三年里,绘成长 6.4 米,宽 33 厘米 的富春山居图 。绘出了富春江两岸荒村蔬林、山涧江畔、亭台、小桥、渔舟、飞泉明清以来视为国宝,可惜在明朝万历年间,成 了火中的殉葬品,从此首尾分离,分别收藏在浙江博物馆和台湾故宫 博物馆。 这方石画宽 3.68 米,高 1 米,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冷书 画院画师寿崇德先生挑选原画中最近似钓台的第五部分,精心设计: 画面 4/5 为画,1/5 为原题字,并亲自临摹,然后由桐庐县旅游局基 建科的同志用 15 天时间放大并描在这石块上,再由三位石匠师傅用 90 天时间镌刻完成此画。 诸位可以仔细观看石雕画如此精细、 逼真。 它保持了原画冼炼、流畅的笔法。 十九泉亭前 进入了“听泉”圆洞门,我们来到了“天下第十九泉” 。这里面 积虽然不大,但幽静、紧凑、中心突出。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的题 词, 道出了景点名称, 不言而喻眼前这座石亭就是 “天下第十九泉亭” 。 那高高耸立的石雕像是茶圣陆羽。陆羽与桐庐、与严子陵钓台这天下 第十九泉有什么关系?我来给大家作个简单介绍。 陆羽,字鸿渐,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县)人。据说他是一 个被遗弃的婴儿,三岁时孤苦伶仃被竟陵龙盖寺智光禅师收养,智积 禅师嗜好饮茶,陆羽从小给他煮茶,积累了许多经验,后来他收起僧 衣,擅自离开寺院,去戏班子学演木偶戏、参军戏和幻术。又曾到火 门山邹夫子处读书,使他在文学上得到深造。他勤奋好学,酷爱大自 然,对茶叶专业兴趣很浓。他跋山涉水,深入各主要茶区进行调查研 究,钻研茶叶生产和科学技术。唐代建中元年(公元 780 年) ,我国第一部完整系统的茶叶专著茶经问世了。陆羽在茶经中写道: “西扬、武昌、庐江、晋陵好茗而不及桐庐” 。当年又品天下水位, 桐庐严陵滩水位被评为第十九位, “天下第十九泉”因此而得名,这 里水味清洌甘甜,原泉亭临江而建,1984 年修复于此。 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