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10 静默草原同步测试 北师大版 (2).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0 静默草原同步测试 北师大版 (2).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0 静默草原同步测试 北师大版 (2).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0 静默草原同步测试 北师大版 (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 静默草原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前瞻(zhn)簇立(c)迥然(jing)长鬃(zng) 摩挲(su)2读准多音字(1)中心:zhng其他读音:zhng组词:中奖(2)长鬃:chng其他读音:zhng组词:长大二、重要词语1前瞻:向前方的远处看;向将来看。2簇立:聚集成堆地挺立着。3迥然不同:形容差得很远,很明显不一样。4穹庐:借指天空。5摩挲:抚摩。三、作家介绍鲍尔吉原野,我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儿童作家。近年以散文创作为主,著有散文集掌心化雪酒到唇边等。曾获人民文学散文奖、文汇报笔会奖、中国新闻奖金奖。鲍尔吉原野是成吉思汗后人,鲍尔吉为蒙古姓,是蒙古族的“黄金家族”,“原野”为汉文名字。四、写作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1这是一篇赞美草原的文章,作者是如何开篇的?点拨:作者没有直接从正面去写草原,而是写草原给人的一种心理效果,和城市人,和观赏景物的心理习惯相对照,直截了当地宣告,要想观看丰富多彩的景观,“草原没有”。蒙古牧人,眯着眼睛要看的,不是有形的景观,而是“苍茫”,而“苍茫”是无形的,所以,作者说“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引出下文。2为何说“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点拨:因为它太广阔了,无遮无拦,因而首先给人以自由感;但是,无边无际的空间,全部都是大自然,任何人的创造痕迹,和大自然空间相比,都好像不存在一样,在旷远天地的面前,人竟然显得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从而产生一种局促感、不自由感。3“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这里的“善忘”指的什么?点拨:善忘实际上是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是一种对荣誉、金钱、地位等的不计较。4核心图解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前zhn()jing()然不同摩su() 咆哮()面颊() 衣襟()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颜色无疑是绿,但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换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璧或雾色中的淡蓝。b在克什克腾,远方的小溪载着云杉的树影拥挤而来时,我愿意像母牛一样,俯首以口唇触到清浅流水。c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缈小与微不足道。d草原上没有树,所以既使有风也听不到啸声,但衣襟已被扯得飘展生响。3请根据原文在括号中填入“看”的同义词。(1)在都市里生活,或者寻访名山以及赏玩江南园林的人,都习惯于这样的()。(2)蒙古牧人()的时候,总是眯着眼睛。(3)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未来。4下面的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草就是海水,极单纯,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b土地宽厚仁慈,起伏无际。c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悲。d脚下的草儿纷纷簇立,一直延伸到远方与天际相接。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和海一样,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草就是海水,极单纯,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有一点与海不同:观海者多数站在岸边,眼前与身后迥然不同。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与站在船上观海的相异处在于,你可以接触草原,抚摸、打滚儿甚至过夜,而海上则行不通。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是局促。人,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在草原上,人的处境感最强烈。天,真如穹庐一样笼罩大地。土地宽厚仁慈,起伏无际。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悲。外来的旅人,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来做。在克什克腾,远方的小溪载着云杉的树影拥挤而来时,我愿意像母牛一样,俯首以口唇触到清浅流水。当我在草原上,不知是站着坐着或趴着合适时,也想如长鬃披散的烈马那样用面颊摩挲草尖。草原上没有树,所以即使有风也听不到啸声,但衣襟已被扯得飘展生响。我扯住衣襟,凝立冥想。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5选文中点明了中心的句子是:“_。”6草原与大海一样在单一中呈现丰富,与大海相比,草原有何特点?7作者把大海和草原放到一起来写有什么表达作用?【类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2题。草原,一支苍凉的秋歌秦维宪太阳刚升起,我便驱车从呼和浩特向希拉穆仁大草原进发。车出市区不久,即进入连绵起伏的大青山,望着窗外枫红谷黄的秋色,我的思绪陷入少时读过的描写蒙古大草原的小说情景中:绿莹莹的草原无边无际,清风拂过,端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草甸子上野花盛开,群马驰骋;红日西沉,蒙古包外响起悠扬的马头琴两个小时后,希拉穆仁大草原到了。希拉穆仁在蒙语里是指水草丰茂之意,自古以来这儿环境优美,人杰地灵。清朝乾隆皇帝北巡到此,惊叹世上居然有如此美丽的草原,草原上竟有如此清澈的河流,遂下旨在这里建一大召(指寺庙),作为满、蒙、汉等民族融洽的象征。这座古寺现保存完好。然而,草原风光却与当年大相径庭。我因有过川北大草原和云南香格里拉草原之旅,所以格外留意内蒙古大草原有何特色。进入我视野的草原显得十分苍凉,不要说文艺作品中写到的那种齐腰深的草了,即使所剩无多的小草,恰似北方田野里稀稀拉拉的麦茬;更有一片片裸露的沙土,旅人骑马、骑骆驼兜圈之际,后面扬起一溜尘土;草原上风大,我们的头发、鼻孔里吹入点点沙粒;哪怕我望尽地平线,也不曾看到一幅牛羊满坡的画卷,河流早已成了涓涓小溪面对已显沙化的大草原,心想这也许是秋天的萧条所致,因为秋天的歌总是充溢着自然界的苍凉,充溢着人生的悲凉。由此追溯斑斓的历史长河,中华文明是由黄河文明、长江文明、草原文明这三大文明圈不断融合、不断发展而来的;与汉唐丝绸之路、宋元海上丝绸之路比肩的草原丝绸之路上辙痕犹在,似乎尚有驼铃声声;长空忽然一阵鹰鸣,颇像成吉思汗的蒙族铁骑,纵横欧亚大陆,将旌旗插向大漠深处,一路留下铿锵的足音难道建立过辉煌的草原将要变成茫茫的戈壁滩?怀着诸多疑问,我请教了当地的老牧民。他们坦言,草原急剧沙化是近几十年的事,希拉穆仁大草原在20世纪70年代仍然是水草丰茂,风光无限,如今的景象与国人过度开发草原有关。我闻言不禁联想到当下国家对生态文明的关注。所谓生态,就是生物在某一种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状态。按照西方生态美学的观点,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窃以为生物有三个层次的生命:第一层次为植物,第二层次为动物,第三层次也即最高层次为人,这三者之间的生物链是不能破坏的,如破坏了第一层次,必然危及第二、第三层次。好在国家已经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科学地制定了治理草原的方案,前景还是光明的。(选自新民晚报,有删节)8“风吹草低见牛羊”出自哪首诗?请写出全诗。9为什么说草原是“一支苍凉的秋歌”?请结合文意加以解释。10第段写想象中的蒙古大草原美景,有什么作用?11赏析文中画线句子,说说它的含意和特点。12本文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5题。塞外的春天注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作永久的荒凉。“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首先报道春消息的是“啦啦”的白乌鸦,跟“嘎嘎”的长颈雁。它们回来了,也就是说真要“大地回春”了。到了“惊蛰”,蛰伏的昆虫们可并不惊动,只是沙滩可以看见惊鸿,树上新飞来了鸣鸠,陪衬上旧有的百灵、沙鸡天上地上,声音色泽都起了新的变化。简单的复杂了,素朴的绚烂了。“春分河自烂”,冷冰冰静悄悄的黄河,长眠了四个月,忽然塌陷龟裂,接着流起凌来,大块的像山,小块的像床,有长条,有方块,你撞我,我挤你,筑成了冰坝,拦高了春水,大渠小渠,黄水汤汤,有金色鲤鱼在跳跃。当家家尝到开河鱼的鲜味儿的时候,宏哗咆哮的黄河流凌完了,平滑如镜,皮筏子、平底船都等着下河了。清明确是天清日朗,可是走遍原野,也看不见一点嫩绿苹芽。春雨贵如油,那是华北的话,要是在塞外,清明时节雨纷纷,简直是百年不遇的事。碰到阴天,也说不定还是飘几片白雪。杏花要到谷雨节才能看到,天气太干了吧,薄薄的花瓣,小小的花朵,像憔悴多病的美人。从谷雨到立夏,世界可要剧变了。娇艳是榆叶梅,芬芳是丁香,高雅是真珠穗,泼辣是马兰苹,海棠夭桃,应有尽有,葡萄藤萝,到处都成架。如果您立在归绥城头上看去,真是烟云雾树,家家锦绣,百花烂漫,万紫千红。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杨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踏上去,有的软绵绵,有的沙沙响,可算是十分春色,布满了人间。要想看看塞外的嬉春图,那么,黄昏的平沙落雁,清晨的乳鸠争巢,当然很有意思。不过最有情趣的还是艳阳天芳草地里看牧场。时间最好在太阳刚刚西斜的当儿,成百成千的牛羊驼马,都吃得饱欣欣的,胖油油的,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精神。您看吧,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有的追,有的跑,有的抱,有的跳;有三角的趣剧,有四角的笑料,有勇武的正生,有滑稽的丑角。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逃走。形形色色,画不出也写不出。这儿的爱情广场,没有金钱、地位、门第的问题,各自凭了先天的毛色,当下的健康,平常的人缘,一时的机智,决定成功跟失败,大体上看,是“天地皆春,百兽率舞”。我看过幽燕的上林春色,我看过江南的草长莺飞,这些都不能使我忘情于塞外的渠口春涨,绕郭柳烟。我参与过陕坝的“手栽杨柳三千树”,我抚摸过归绥的“春风十万散榆钱”。六七年来,却是越走越远,越走越向南,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哪里是中原,哪里是九边?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我愿借春风寄语,我想请海水传言,看饱了繁花似锦,听够了软语如绵;最好是青春结伴,最快是人在春先,我希望再踏草原,我希望飞度阴山,看天青日白,万家胜欢,埋骨在黄河湾处,大青山前。注:选自深山书简,有删节。作者栗容若,原籍河北行唐,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后移居台湾。13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1)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杨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_(2)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从修辞运用的角度:_14第段中“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怕听嘎嘎的雁声。15仔细品读文章最后一段画线部分,结合全文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交流】16请结合例句特点和你的知识储备,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我爱草原,爱她的苍茫辽阔;我爱大海,爱她的_;我爱高山,爱她的_。【体验中考】17(2010贵州安顺中考)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25字以内,不含标点)我们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2005年至2008年,可再生能源增长51%,年均增长14.7%。2008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2.5亿吨标准煤。农村有3 050万户用上沼气,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4 900多万吨。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光伏发电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摘自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参考答案: 1. 答案:瞻迥挲po xiojijn2. 解析:a项中的“换化”应为“幻化”,“深璧”应为“深碧”;c项中的“缈小”应为“渺小”;d项中的“既使”应为“即使”。答案:b3. 参考答案:(1)观察(2)前瞻(3)观望4. 解析:a项,比喻;b项,拟人;c项,对偶。答案:d5. 参考答案: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6. 参考答案:中心不定和可接触性。7. 解析:在比较中得知,作者认为草原比大海美,从中我们可以明确作者对草原的感情。参考答案:婉转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8. 答案:略9. 参考答案:秋天的歌本身就充满着自然界的苍凉,又因为在秋天看到了严重沙化的草原,更感悲凉,所以才这样说。10. 参考答案:想象蒙古大草原的美景,主要是为了与现在的草原情景作对比,引起人们重视。11. 参考答案:通过联想的方式,表现草原曾经的辉煌;运用排比句式,使语句整齐,意蕴悠长。12. 参考答案:前后对比。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