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在有企业名称专用权.doc_第1页
我国现在有企业名称专用权.doc_第2页
我国现在有企业名称专用权.doc_第3页
我国现在有企业名称专用权.doc_第4页
我国现在有企业名称专用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没有将企业名称权和商号权相区别,只是将商号作为名称权的组成部分, 即仅有企业名称权没有商号权。企业名称权和商号权虽然在法律上的规定是一致的,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商号是企业名称权中有识别性和有价值性的部分。例如:“ 北京国美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是企业的名称,享有企业名称权。但其中的“ 国美”二字是其识别性的部分,为商号,其他部分就不具有识别性,如“ 北京”只是表明公司所在地点,而在北京的其他公司有很多,都会用“ 北京”二字,因此,“北京”二字是大家通用的。企业名称权的权利内容与商号权的权利内容是不同的。企业名称权是防止别人利用自己的印章等去冒充主体。商号的构成第七条企业名称应当由以下部分依次组成:字号(或者商号,下同)、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 企业名称应当冠以企业所在地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或者市(包括州,下同)或者县(包括市辖区,下同)行政区划名称。 商号权的产生注册登记后方可使用,未经注册登记的不得使用。第三条:企业名称在企业申请登记时,由企业名称的登记主管机关核定。企业名称经核准登记注册后方可使用,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专用权。商号权的权利内容及其限制:地域性:商号权只在登记主管机关辖区内有效力。行业性:仅限于同行业,那么在同一个辖区内,即使相同只要不是形同行业均可使用。例如:例如,以“国信”两字组成的商号,就有国信典当行、国信汽车租赁、国信投资、国信房地产,等等。方式:仅可以用作商号式使用。如把与别人的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标记用作自己着作书名或当成自己企业的商号就不是“ 商标式的使用”。第六条:企业只准使用一个名称,在登记主管机关辖区内不得与已登记注册的同行业企业名称相同或者近似。转让权:第二十三条:企业名称可以随企业或者企业的一部分一并转让。 企业名称只能转让给一户企业。企业名称的转让方与受让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或者协议,报原登记主管机关核准。 企业名称转让后,转让方不得继续使用已转让的企业名称。商号“ 排他性”的局限也有二:一是只针对“ 商号式的使用”,对将他人的商号用作商标等其他用途的行为缺乏直接处理依据;二是只在企业名称注册的区域和相关行业范围内享有排他性(即“ 地域性限制”和“ 行业性限制”),(4)现行法律法规对商号权保护的缺陷在于没有将企业名称和商号相区别,没有保护商号的专门法律,而是将商号作为名称权的组成部分,只是按照人格权来保护,忽视了它的财产权益,局限于对企业名称的登记和仿冒的追究,限于企业登记的地域范围和行政区域。 根据目前的法规,导致只保护名称而不保护商号,就是因为目前法律法规存在以上问题,使得侵犯商号权案件层出不穷,法院审理案件无法可依,在司法实践中也带来了很多困惑。商号的法律国际化商号早已被国际公约所保护,商号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起源于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该公约第1条确定了工业产权的保护范围,把商号同发明专利、商标、制止不正当竞争等并列为工业产权的保护对象。1967年签订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以列举的形式界定了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其中第6项就有“关于商品商标、服务而标、商号极其他商业标记的权利”。自1980年6月3日起,我国也已经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员国。由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16条明确规定:“对本公约不得做任何保留。”因此,该公约第2条以列举的形式界定的知识产权的范围,应当是成员国必须认可和接受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为发展中国家制定的商标、商号及不正当竞争示范法也规定,“第三者往后来使用该商标,不论是作为商号使用,还是作为商标、服务商标或集体商标使用,并且类似商号或商标使用可能使公众误解,即视为非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示范法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角度进一步阐明,商号保护的意义是使商号及其他商业标志不受混淆,并且使商誉不受侵害。 商号权与商标权的冲突形式总体而言,商号权与商标权的权利冲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在先注册的商标权与在后的商号权之间的权利冲突。即甲将乙已经享有商标权的文字作为商号进行登记,从而产生的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冲突。例如,在蜜雪儿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诉蜜雪儿服饰(北京)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中,原告于20世纪70年代在台湾创立了“蜜雪儿”品牌,随后在美国、新加坡等地注册了“蜜雪儿”“MYSHEROS”文字商标,并在中国享有相应的商标权。原告认为,被告蜜雪儿服饰(北京)有限公司在北京登记带有“蜜雪儿”字号的企业名称明显属于不正当竞争,为此向法院提起诉讼。二、在先登记的商号权与在后注册的商标权之间的权利冲突。即甲将乙已经登记的商号作为商标加以注册,从而产生上权利冲突。例如,1998年,在中国享有“利乐”商标权的瑞典利乐公司发现中国某企业将“利乐”作为企业名称使用,随即便以不正当竞争为由提起了诉讼。再比如,北京的一家老字号企业就“信远斋”被他人注册为服务商标在法院也提起了相关的诉讼。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冲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将其他企业名称中核心部分商号作为自己的商标注册使用(种类,商标权侵害商号权),即在先登记的商号权与在后注册的商标权之间的权利冲突(时间,商号权在先,商标权在后)。二是将其他企业的商标作为自己企业名称的核心商号登记使用(种类,商号权侵害商标权),在先注册的商标权与在后的商号权之间的权利冲突(时间,商标权在前,商号权在后)。对于第一种情况:商标权侵害商号权的情况。我国企业名称管理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予以制止。第二十七条擅自使用他人已经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或者有其他侵犯他人企业名称专用权行为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登记主管机关要求处理。登记主管机关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因该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对侵犯他人企业名称专用权的,被侵权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于第二种情况:商号权侵犯商标权的情况。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商标所有人认为他人将其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登记,可能欺骗公众或者对公众造成误解的,可以向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申请撤销该企业名称登记。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应当依照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处理。”最高法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下列行为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一)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二)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三)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商号权与商标权的统一形式商标与商号同属于商业标记范畴,是工业产权保护的对象,又同属于无形财产权,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在构成要素、商业功能等方面的相同之处很多。凡是符合商标法规定条件的商号经商标局核准可以作为注册商标,如我国的“张小泉”(剪刀)、“全聚德”(烤鸭)等文字商标都来自于商号。同样,企业也可以把已注册的知名度高的商标,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变成自己的商号,如广东三水运动饮料厂将“健力宝”商标登记为商号,成立广东健力宝集团。这种将企业商标登记为商号或将企业商号注册为商标致使企业商标与商号相统一,从而获得双重保护,借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产品和服务信誉的方法就是商标与商号一体化。 如何保护自己的商号权商号与商标一体化,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好处:目前文字商标与商号的松散联系为一些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果商标和商号一体化就不会出现现在的情形。坏处: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商标的损害有可能不会牵连商号。 不利于发展分级产品。比如宝洁公司为了区分不同的消费需求,注册了不同的商标。可口可乐公司也是有芬达、醒目等等。第一,企业应该尽量作到商号与商标名称上的统一。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工商业界流行着一种有关商号的新理论,“同一识别理论”(CorporateIdentity)该理论认为,企业在竞争中应该有意识的创造具有自身特征的统一的企业形象,在其所作的一切形象设计中,应采用同一的视觉形象,并将此种形象通过广告等视觉传播媒介传递公众。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许多在国际上久负盛名的企业将其驰名商标和企业名称统一起来,以起到既标志商品或服务又代表企业形象的双重作用5.例如,以生产体育用品为主的耐克国际有限公司就是在更换原有的“比阿埃斯公司”名称后将本公司的商品商标和商号统一,在实践中取得很好的反响。再比如美国的“可口可乐”,日本的“松下”。目前,我国的一些知名企业也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而将二者加以统一,例如青岛的“海尔”,内蒙古的“伊利”,广东的“健力宝”等。商号权与商标权的冲突原因由于企业名称中的商号具有区分市场主体的显著特征,而且随着企业的辛勤经营和大量广告投入,企业商号逐渐与其产品或服务质量、商业信誉紧密相连,和其他商业标志一样,企业商号由此产生了较强的广告效益和公众影响力。商号的商事利益在市场经济中愈显突出。 正因为如此,不法厂商强占他人市场往往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一、在不同的地区登记相同商号的企业名称,达到以假乱真;二、在同一地区、在类似商品登记上登记相同或者相类似的商号;三、一是仿冒他人知名商号,搭知名商号的便车,假借知名商号的高信誉,推销自己的产品;二是在不同的地区登记相同商号的企业名称,达到以假乱真;三是侵权人并不直接使用知名商号,而是使用相似的商号,致使消费者产生错觉。商号作为生产经营厂商的字号,是企业名称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七条的规定,企业名称应当由以下部分依次组成,字号(或商号)、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第10条规定,商号应当由两个以上的字组成。依据商标法第7条,商标可以由文字、图形以及文字和图形的组合构成。由此可见,对文字商标或文字、图形的组合商标所享有的商标权与商号权之间产生权利冲突的形式基础就在于此。我国商标注册和商号登记分别由工商局的两个不同的部门管理,商标注册由国家工商局商标局统一管理,商号登记则依企业所在地域和级别的不同而分别由县、市、省和国家工商部门管理。商标注册和商号登记的这种条块分割是导致两者相互冲突的重要原因。一些企业抓住名称权与商标权效力范围规定不一致的缺陷,谋取不当利益,违反诚实信用与公平竞争的原则,恶意利用其他企业的商标或商号,损害其他企业的市场利益,欺骗消费者。从而引起企业商号权与商标权之间的冲突。 其次,目前文字商标与商号的松散联系为一些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的商号和其相关商品或服务的文字商标是用不同的词汇构成的。比如,北京汉高丽源公司生产的“光明一洗黑”;上海家化生产的“美佳净”;上海卷烟厂生产的“中华”香烟。这种情况下,对于消费者而言,记住了“美佳净”并不意味着也记住了“上海家化”。所以一旦他人将“美佳净”登记为企业的商号,消费者在选择时就很有可能会发生混淆。因此这种商标与商号相分离的状况无形中为权利冲突的存在提供了生存的土壤。结局商号权与商标权的冲突的法律途径改革现有的商号、商标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明确商号权及其权利内容。商号权与商标权的冲突解决途径(一)权利在先原则。该原则在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商标法第25条第1款第4项规定,对于侵犯他人合法的在先权利进行注册的商标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消该注册商标。1995年12月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处理商标专用权与外观设计专利权权利冲突问题的意见中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