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变成RAW后的解决方法.doc_第1页
分区变成RAW后的解决方法.doc_第2页
分区变成RAW后的解决方法.doc_第3页
分区变成RAW后的解决方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某硬盘分区无法访问,文件或目录损坏且无法读取”的修复 当进入“我的电脑”后会发现出现问题的硬盘中的分区会无法显示相关信息:如容量大小、可用空间等。双击某个分区盘符后出现“无法访问 X:。文件或目录损坏且无法读取。”的错误信息如出现上述现象大多数是硬盘分区表损坏,导致硬盘的分区信息不能被系统正确读取,就会出现像硬盘刚出厂时未被格式化的假象。如果你还想要硬盘内的数据文件时,此时请千万不要对硬盘进行任何写操作,和格式化。找个支持RAW格式的数据恢复工具吧。如R-Studio,可以帮你找回那些珍贵的数据。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在另外一块没问题的硬盘中操作,故障硬盘挂为“从盘”。以下是在网上找的一些其它解决方法,有些多半是权限问题的软故障。硬盘分区格式为RAW怎么修复我的电脑为双硬盘,主盘为160G,从盘为20G,1盘为两个分区,2盘分4个分区,所有的分区文件格式为NTFS,里面装的是从网上下载下来的软件,歌曲,电影,MTV。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从盘里面有三个分区无法打开,显示为“无法访问,文件或目录损坏且无法读取。”右键属性发现文件系统格式为RAW,空间为0。 我想知道怎么能恢复数据,这些数据都是我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很舍不得格式化. 我从网上也搜索了一下,大多就下面几个方案: 解决方案:系统权限的问题1(原系统是NTFS格式出现问题)在RAW格式盘符上点右键,选“属性”,再选“安全”,将无用的用户删除,添加自己的用户名,再改一下权限即可。若无安全选项,可以在文件夹选项(打开“我的电脑”选“工具”菜单再选“文件夹”选项)中,去掉“使用简单文件共享”前的勾,即可在NTFS格式的盘中点右键,属性菜单中显示安全选项。解决方案:系统权限的问题2(原系统是NTFS格式出现问题)进“控制面板”找到“管理工具”,将其打开,在将“本地安全策略”打开,在将“安全选项”打开,在右面窗口找到“网络访问:本地帐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后的“仅来宾”改为“经典”,退出回到我的电脑,在变成RAW的盘上点右键找“安全”标签,将其乱码删掉,然后添加本计算机的用户即可。解决方案:修改盘符的方法把RAW的盘符改一下,如果是C、D、E、F,F是RAW盘符,就把F改成E,就可以恢复了。解决方案:利用EasyRecovery软件但是我前面三个我都没成功,第二个方案里面的始终都找不到那个“安全”标签。 第四个方案我没试过,因为EasyRecovery我从来都没用成功过,呵呵。哈哈 我终于弄出来了,我再网上看见了这样的问题不少,希望能和大家分享 R-STUDIO 下载地址: /down/HA-R-Studio30123025-LDR.zip 至于怎么用,自己去捉摸吧,毕竟不是很难的东西。软件的简介: R-Studio 是功能超强的数据恢复、反删除工具,采用全新恢复 技术,为使用 FAT12/16/32、NTFS、NTFS5(Windows 2000系统) 和 Ext2FS(Linux系统)分区的磁盘提供完整数据维护解决方案! 同时提供对本地和网络磁盘的支持,此外大量参数设置让高级用 户获得最佳恢复效果。具体功能有:采用 Windows资源管理器操 作界面;通过网络恢复远程数据(远程计算机可运行Win95/98/ME /NT/2000/XP、Linux、UNIX 系统);支持 FAT12/16/32、NTFS、 NTFS5 和 Ext2FS文件系统;能够重建损毁的RAID阵列;为磁盘、 分区、目录生成镜像文件;恢复删除分区上的文件、加密文件( NTFS 5)、数据流(NTFS、NTFS 5);恢复FDISK或其它磁盘工具删 除过得数据、病毒破坏的数据、MBR 破坏后的数据;识别特定文 件名;把数据保存到任何磁盘;浏览、编辑文件或磁盘内容等等。 - 硬盘分区变成RAW格式的解决办法今天重装系统之后我的F:盘突然变成了RAW模式,双击不能打开,提示错误。要知道里面全是我的个人资料和下载的一些学习资料,要是就这么没了,几年的积累就白费了。无奈之下上网查资料,问高人。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现写出来以帮助以后出现同样故障的朋友。第一步:首先进入“控制面板”并切换到经典视图,找到“管理工具”,双击打开,再双击打开“本地安全策略”,单击“本地策略”前面的加号,再单击“安全选项”,在右面窗口中找到“网络访问:本地帐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项,然后将其后面的安全设置“仅来宾-本地用户以来宾身份认证”改为“经典-本地用户以自己的身份认证”。第二步:打开“我的电脑”,在RAW格式的分区上点右键,单击属性,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找“安全”标签,将“组或用户名称:”列表框中的乱码删掉,然后添加本机的用户即可。提示:如果右击分区,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没有“安全”标签的话,可打开“我的电脑”,依次点击“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将“使用简单文件共享(推荐)”前面的对勾取消即可。PartitionMagic的问题,事关人命,在线等RAW是什么文件系统啊?我用PartitionMagic(就是去年12期杂志介绍的可以不丢失文件重调分区大小的那个软件)重新调整了两个硬盘分区,结果这两个的文件系统就变成了Raw,windows下无法打开,但通过PartitionMagic检查可见这两个分区的文件并未丢失,我该怎么办啊?!或者哪位大虾教教我怎样在windows下或活dos下不格式化重新转换文件系统在线等,多谢你遇到了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RAW是没有分区的意思,暂时没有办法完美恢复,不过可以用EasyRecovery救回大多数文件。GOOGLE上搜索的,未经实验,慎用方法一(保留数据法):你可以这样试一下:进控制面板找到管理工具,将其打开,在将本地安全策略打开,在将安全选项打开,在右面窗口找到网络访问:本地帐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后的仅来宾改为经典,退出回到我的电脑,在D盘上点右键找安全标签,将其乱码删掉,然后添加本计算机的用户即可。注意:本方法可能针对的也是以前是NTFS格式分区的。与方法三大致雷同。方法二(无法保留数据):使用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删除,重新建立分区即可方法三(可以保留数据,原来分区格式为NTFS格式):单击工具-文件夹选项-把使用简单文件共享的勾去掉,RAW格式的分区(原先是NTFS分区格式)就有安全选项了,然后重新设置一下权限,就OK了。方法四(理论上应该可以保留数据,未经过测验):用DM分区软件看一下有没有分区表错误,或者用PQ软件把分区恢复为FAT32或者NTFS格式。方法五(别人的方法可以保留数据。PS:感觉很麻烦):具体方法如下: 1、使用EasyRecovery Pro 6.06,选择数据恢复-Advanced Recovery(选用高级选项自定义数据恢复功能); 2、选择已变为RAW格式的盘符,点击下角的高级选项; 3、在文件系统扫描中,文件系统选NTFS,点高级扫描,选择右下角的高级选项,把簇大小和数据起始位置都设为0; 4、点击分区设置,使用MFT方式(这点一定不能错);然后确定; 5、点击下一步,开始扫描文件系统,然后就是等,要的时间比较长,要耐心。完成后就会发现找到了一个NTFS的盘符,再点击找到的盘符,开始扫描; 6、扫描完成后你就会发现所有的文件都已找到,然后点击恢复,选择一个可用的盘来存你恢复的文件就行; 7、最后格式化出问题的盘把恢复的文件拷回去OK 一切都完好如初。还可以通过DISK MAN这个国产软件的“重建分区表”功能重新找回分区。但是可能会有数据丢失。最好先做好分区表备分。/topic.jsp?tid=3120080文件或目录损坏且无法读取的简单修复操作系统:windows xp sp2 professional 零售版硬盘:希捷120G移动硬盘(就是用台式机的大硬盘加了个盒子)今天想把自己的那个移动硬盘里的分区重新调整一下,其中有一个分区的数据特别多,再调整分区容量的时候,用了一个多小时,才调整了一半,后来我想把电脑放在椅子上,这样我就可以靠在沙发上舒舒服服的慢慢弄了,于是,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我就听见噔等一声,USB插口突然掉了,接下来,又是噔等,噔等,噔等响个没完,原来是我搬动的时候,随着我的动作,USB口一会插进去一会掉出来,一会又插进去,一会又掉出来!。我真晕哦!再接下来的情况是狂弹提示窗口:致命错误!重试,放弃,失败,。气死了,分区也不见了,重新加载盘符后,发现双击无法进入了,双击盘符时提示:文件或目录损坏且无法读取,文件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