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南园林 植物篇 江南园林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 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 达到 虽有人作 宛自天开 的艺术境界 所以 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 还要凿池开山 栽花种树 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 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 参以诗词的情调 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 所以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 山池 园艺 绘画 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 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 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 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 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 山水林泉之乐 因此 他们的造园 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 更重要的是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 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但历代含义颇不相同 现今的江南大约指苏南 浙江一带 江南园林的特点 妙在小 精在景 贵在变 长在情 高低曲折随人意 好处多从假字来 这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 植物造景定义及特点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 灌木 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 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 线条 色彩等自然美 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供人们欣赏 植物造景定义及特点 江南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点 江南古典园林的基本形式为山水园 一般着重于山水 植物所占比重不大 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它能单独形成优美的纯植物景观 也可作为配景来衬托建筑山石 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植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如 枇杷园 远香堂 玉兰堂 海棠春坞 留听阁 听雨轩等 以植物作为景观主题命名 或直接以植物素材为主题 或借植物素材间接抒发意境或情趣 其植物造景形式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为基本方式 手法为直接模仿自然 或间接从山水画中得到启示 植物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 具体配植上讲究入画 讲究细玩近赏 注重花木造型 色彩 香味及季相等特征 对个体的选择常选用兼顾神形之美的植株 以 古 奇 雅 为追求的对象 追求植物的意境美 植物造景品种选择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造园植物种类很多 温带常见的树木 花卉和藤本在此均有种植 当地大型园林的植物都在百种之上 中小型园林植物种类少的有二三十种 多的有六七十种 植物主要选用当地传统的观赏种类 一则可提高其成活率 二则体现地方特色 庭院植物配置做到 春花 夏茂 秋实 冬枝 植物造景品种选择 按观赏植物学特性分类如下 1 观花类 花是植物中变化最多也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色艳而芬芳 是园中主要观赏对象 常绿和半常绿的有山茶 桂花 广玉兰 杜鹃 栀子 金丝桃 六月雪 瓶兰 含笑等 落叶的有牡丹 芍药 月季 白玉兰 紫玉兰 梅 桃 杏 李 海棠 紫薇 丁香 木槿 木芙蓉 蜡梅 紫荆 绣球 迎春 连翘 珍珠梅 棣棠等 其中牡丹有花王之称 花大色艳 是园中花台上主要品种 海棠 紫薇姿态花色都美 山上 水滨 庭院都可种植 山茶和桂花常绿且耐荫 茶花色艳花期长 桂花芬芳 种植也多 蜡梅 梅花傲雪开放 是冬季观赏的主要品种 另外 玉兰 海棠 迎春 牡丹 桂花迎合着 玉兰春富贵 之吉祥意义 更被广泛应用 植物造景品种选择 2 观果类 主要作为夏秋观赏用 或作为冬季点缀 常绿的有枇杷 桔子 南天竹 构骨 火棘 冬珊瑚 落叶的有石榴 花红 柿 无花果 构杞 枣 五彩椒等 其中枇杷 桔子果实金黄味美 常作为专类园布置 南天竹 构骨 火棘红果经冬不衰 是冬季重要观赏树种 常见不同颜色果实的观果类植物 植物造景品种选择 3 观叶类 主要分为秋色叶类 彩色叶类和特色叶类树种 观秋色叶的有枫香 乌桕 银杏 槭等 观彩色叶的有红叶李 山麻杆 洒金桃叶珊瑚 南天竹 红枫等 观特色叶的有八角金盘 棕榈 丝兰 瓜子黄杨等 其中槭树种类很多 叶色姿态均不尽相同 独植或群植都很适宜 植物造景品种选择 4 林木 荫木类 构成园中山林与绿荫的主要树种 常绿的有罗汉松 白皮松 黑松 马尾松 桧柏 柳杉 香樟等 落叶的有梧桐 银杏 榆 榔榆 朴 榉 槐 枫杨 楝 臭椿 合欢 梓 黄连木 皂荚等 其中枫杨生长较快 冠大荫浓 北方园林应用很多 植物造景品种选择 5 藤蔓类 园中依附于山石 墙壁 花架上的主要植物 因其习性攀缘 有填补空白 增加园中生气的效果 常用的有蔷薇 木香 薜荔 络石 常春藤 金银花 铺地柏 紫藤 凌霄 葡萄等 其中紫藤还可修剪成各种形态 木香花清香秀丽 园中较多运用 植物造景品种选择 6 竹类 四季常绿 姿态挺秀 低矮似草 或高如大树 不择阴阳 池畔宅旁皆可种植 根据各种竹子的秆形 色彩等方面的不同 它们在园林绿化中有不同的用途 如用竹子造成主景 竹林 竹径 竹篱等形式 配景 配景树 点缀树或隐蔽树等形式 制作盆景或作花坛绿化等 运用得当有画龙点晴之妙 运用不好会使景物显得生硬呆板 常用的有象竹 慈孝竹 紫竹 方竹 斑竹 罗汉竹 金镶碧玉竹 箬竹等 其中象竹大且直 多成片种植 紫竹 方竹竿叶纤细 多植于墙角 箬竹低矮成丛 多植于山上 石间 增添山林野趣 竹子分类介绍 1 慈竹是丛生型 特征 高大 筒长 叶葱浓 慈竹秆纤维韧性强 节稀筒长 竹编工艺品的上乘材料 慈竹是青神最主要的竹种 2 单竹 俗称 苦慈 慈竹属中 筒最长 有一米多长 的优质慈竹 竹质细腻 纤维韧性特强 多生长在土壤肥沃的阴山处 是竹编的最佳材料 3 四季竹 丛生型 四季生笋而得名 慈竹属 特点是秆粗大高直 纤维细腻 繁殖生长快 造纸的好材料 经济价值大 4 硬头簧 丛生型 秆高直 坚硬 质厚空小 多用于建筑材料 农村都用于承重 挑 抬东西 种植量小 5 斑竹 湘妃竹 散生型 秆高直 挺拔 径大 质硬 竹面上有褐色斑点 多用于建筑材料 或编织用 特点是水不易浸蚀它 轻便 拉力强 种植量不大 6 楠竹 毛竹 散生型代表 秆高直 坚硬 径大20公分左右 是建筑好材料 竹头是雕刻工艺品的好材料 竹笋是最佳菜肴 称为 玉楠片 7 刺楠竹 楠竹属的一种 秆和枝丫上均有坚硬的 刺 而得名 丛生型 秆高直 挺拔粗大 径有10多公分 肉厚 空小 笋箨无毛 叶子少 多用于建材 少量种植 8 水竹 散生型 秆细长 坚硬 形如钢管 叶稀少 竹质韧性较强 多用于竹家具制作材料 成片大面积生长时 可用作造纸材料 9 墨竹 散生型 珍稀竹种 秆和枝都是黑色而得名 笋尖外壳呈红褐色 一年后成材 制作管乐器的最佳材料 少有 10 白粉竹 丛生型 慈竹属 秆节长 形如 苦慈 竹秆面上有一层薄薄的白粉而得名 竹子分类介绍 观赏型竹有 11 罗汉竹 丛生型 秆不高 头部大 上身小 头部几节像 罗汉 肚子凸起起 故而得名 可作工艺品材料 12 琴丝竹 丛生型 有的高大 有的矮小 秆面呈淡黄色 上面有绿色粗 细相间的线条 形如 琴丝 而得名 13 凤尾竹 丛生型 秆细而矮小 枝叶很细小 形如凤尾而得名 14 方竹 混生型 竹秆约呈方形而得名 面呈淡黄色 节环上有一圈小刺 故又名 刺竹 可用于工艺品加工材料 此竹稀为珍稀竹类 福建拓荣县乍洋乡凤里村有一片珍贵的 方竹 15 棕竹 混生型 其干似竹非竹 黑色有皮 心实 肉内有白鬃纹 16 斗笠竹 混生型 秆细直 质硬 叶宽大 繁殖力强 古代用秆制作箭秆 青神人常用叶夹在竹编斗笠里 用于防雨或日晒 故而得名 斗笠竹 17 巨龙竹 金雷竹 世界上最大的竹 产于我国云南地区 做水桶或大型器具 6 竹类 紫竹 黄金竹 金镶玉竹 青竹 象竹 凤尾竹 棕竹 观音竹 箬竹 斑竹 湘妃竹 罗汉竹 慈孝竹 观赏竹类配置及造景手法 观赏竹之美 可归纳为姿 色 声 韵四大方面 竹杆清秀挺拔 迎风摇曳婆娑 不同种类竹子千姿百态 是为姿态美 叶从墨绿 翠绿直到黄绿 杆色有嫩绿 金黄 暗紫和斑纹等多种变化是为色彩美 摇风弄雨 滴沥空庭 打窗敲户是为声音美 雨竹洒脱 雾竹漂渺 风竹摇曳 竹笋破土韧劲十足是为韵味美 此外 观赏竹还有精神象征之美 历来代表着坚贞 淡泊 虚心的品质 在园林实际应用中 主要有以下五种配置方法 观赏竹类常规七种配置手法 1 丛竹式利用大中型观赏竹丛植 群植等营造成片的竹林景观 是观赏竹类一项重要的应用形式 多见于风景区 公园 广场及居住区中 竹种可用散生竹 丛生竹 以散生竹居多 主要有毛竹 淡竹 桂竹 刚竹 茶杆竹 花毛竹 粉笔竹 绿竹 青皮竹 紫线青皮竹 撑篙竹 早园竹 慈竹 麻竹 龙竹 角竹等 1 丛植以划分空间 灵活地分隔 遮挡空间 既可用枝叶相对紧凑的中小型竹形成较实的分隔 又可用较为高大稀疏的竹类形成隐约可见的较虚的分隔 还可以利用框景等手段造成不同空间的彼此渗透 与建筑 山石 水体等多种元素配合 起到协调 掩映 烘托等作用 为园林景观平添许多生机和雅致 再次 密实 安全的竹丛还是鸟类及很多小动物乐于栖息的场所 对提高园林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竹种以姿态秀丽 杆形奇特者为佳 主要有斑竹 紫竹 短穗竹 寒竹 方竹 螺节竹 龟甲竹 罗汉竹 黄皮乌哺鸡竹 筠竹 金竹 大明竹等 应注意的是 竹丛周围合理配置小灌木及耐阴地被植物往往能够收到更好的观赏效果 如果再能注重与松 梅 桃等具有文化底蕴的植物的配合与呼应 将会使景观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 1 丛竹式 2 群植以营造竹林竹林一直是中国园林中一种独具魅力的审美空间 利用大中型竹营造竹林景观是主要形式 林中建幽篁夹道 绿竹成阴的小径 动观 中感受深邃 优美的意境 建茅屋草亭 静观 中沉思 体会 注意事项 一是竹林小径贵在含蓄深邃 设计中应 忌直求曲 忌宽求窄 注重相互掩映 力求曲径通幽之妙 二是要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 当前一些工程中竹类植物的种植密度过大 导致竹子新鞭无法正常生长 也无处长笋 竹子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尤其是散生竹 种植的关键在于确保其未来地下鞭芽的生长 因此 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既是竹林生长的要求 也是竹林成景的要求 观赏竹类常规七种配置手法 2 竹径式竹径是一种别具风格的园林道路 自古以来都是中国园林中经常应用的造景手法 江南园林常在小径两旁配植竹林 竹径可以分隔空间 既可造成 竹径通幽 人在画中行 的美景 又能取得雅静 清凉之效 可谓 竹深不见人 径声在空翠 古诗中 绿竹入幽径 青萝拂行衣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的意境都说明创造曲折 幽静 深邃的园路环境 用竹来造景是非常适合的 在庭院 公园内营建竹径 幽篁夹道 绿竹成荫 万竿参天 步入其间 会感到盛夏酷暑不见 产生一种深邃 雅静 优美的意境 竹径的运用还能起到夹景的效果 如在大型园林中 植竹于园路两侧 路正对雕塑 喷泉等景物 使游人注意力集中 从而突出主景 常用于竹径的竹种有慈竹 黄竹 琴丝竹 青皮竹 粉单竹 孝顺竹等 观赏竹类常规七种配置手法 3 地被式植株高度在0 5米以下的观赏竹适宜作地被植物 树木下层配置 与自然散置的观赏石相结合 极富自然雅致的情趣 部分花叶种类还可作配色之用 主要有铺地竹 箬竹 菲白竹 鹅毛竹 倭竹 菲黄竹 翠竹 狭叶倭竹等 竹子地被可设计成大面积图案式景观应用于水边缓坡等视野开阔的园林空间 突出表现竹子的群体美 可作为护坡地被 防止水土流失 或作为边坡绿化 可植于树群或孤植树下作植被 构成林间野趣 可植于路旁 石隙等点缀山石 尤显青翠清静 观赏竹类常规七种配置手法 4 绿篱式竹篱是利用生长快速且枝叶密实的观赏竹类 在气候适宜的地区作为绿篱 既美观实用 且易维护管理 起到分隔空间 协调空间 框景 障景的作用 高篱既可防止逾越 又可含蓄的向人展示景观 如采用 米高的竹类栽成 宽的高篱 每隔一段距离留一米宽的缺口 篱后植 米宽的草皮带隔开行人 人于篱后行走时 透过竹篱看远处的景观 有步移景移 远景如画的感觉 一般以丛生竹 混生竹为宜 主要有青皮竹 吊丝竹 慧竹 花枝竹 凤尾竹 秀箭竹 矢竹 孝顺竹 青皮竹 茶杆竹 大节竹 大明竹 慈竹 苦竹等 而菲白竹和凤尾竹等矮生竹作竹篱 给人以清心悦目之感 不显机械呆板 自然美观 不需修剪 不影响行车视线 不易形成草荒 值得提倡 观赏竹类常规七种配置手法 5 孤植式孤植以鉴赏其态 部分竹类具有高雅的形态 细致的叶片 奇特的茎秆 可孤植给予其足够的空间显示其特性 形成一种 独 秀 美 的意境 主要种类有孝顺竹 花孝顺竹 凤尾竹 佛肚竹 黄金间碧玉 慈竹 崖州竹 大琴丝竹 银丝竹等 需要注意的是 我国古典园林中有 竹石小品 粉墙竹影 两种与观赏竹孤植密切相关的种植形式 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非常值得借鉴 观赏竹类常规七种配置手法 6 盆栽式指将竹子直接种植于盆中 不经任何艺术加工而用于观赏或陈设造景 不受空间限制 方便组合移动 适合家庭和屋顶绿化之用 竹类盆景有全竹盆景 竹石盆景和竹兜盆景 盆栽竹种以杆形奇特 枝叶秀丽的中小型 矮生型及地被竹类为宜 适宜盆栽的有佛肚竹 凤尾竹 菲白竹 菲黄竹 罗汉竹 紫竹 龟甲竹 鹅毛竹 倭竹 筇竹 井冈寒竹 金镶玉竹 肿节竹 螺竹 翠竹以及方竹属 苦竹属中的中小型竹种 箬竹属 赤竹属中的矮小竹等 对于一些大中型竹类 如罗汉竹 斑竹 孝顺竹 琴丝竹 黄金间碧竹 赤竹等进行盆栽时 一方面可选相对较小的竹株 竹丛 用大盆 盆径大于 直接盆栽 另一方面则必须先进行矮化处理后 再进行盆栽 观赏竹类常规七种配置手法 7 攀援式建筑墙面的垂直绿化 壁面空间绿化 的方法 主要是利用攀援于墙面或支架上的攀援植物 构成竖向绿荫 常分为吸附攀援型 缠绕攀爬型 下垂型 攀爬下垂并用型 树墙型 栽植容器型等类型 竹类除可在树墙型 下垂型中应用外 一些藤本竹 如小吊竹 梨藤竹 悬竹等 在攀援绿化中占重要地位 起着壁面空间绿化的重要作用 功能 装饰墙面 保护墙体 满足城市景观要求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观赏竹类造景四种常见手法 1 点缀式竹子点景是常见手法 数量不在多 丛生 散生均可 但要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或观其杆 或观其叶 或观其色 或观其形 如岭南的佛肚竹 外形为灌木丛生状 杆节间短而膨大 状如佛肚 怪异而极有趣 又如低矮的凤尾竹 杆细且多分枝 叶小而稠密并排列成羽状 犹如凤凰的尾巴 轻盈而潇洒 再如散生型的黄金间碧竹 其杆色金黄 并间有深绿色纵带条纹 鲜明而美观 根据竹子特点有选择的点缀 各有独到之处 但作为点缀配景的竹子在造景时 应运用形式美规律的基本原则 同时充分考虑竹子的色彩 形态 质感 体量等观赏特性 以达到竹子造景与园林要素的同意协调 观赏竹类造景四种常见手法 2 配景式竹子与建筑 包括建筑群与亭 榭 轩 舫 楼 阁廊 漏窗等单体建筑 山石 假山 水体以及其他植物配景 色彩和谐并能衬托建筑物的秀丽 使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物体 还原为自然形态和优美的质感产生诗情画意的美感 形成立体景观 而配置方式不拘一格 灵活多样 如宅竹 饶屋扶疏耸翠茎 苔滋粉漾有幽情 庭竹 知道雪霜终不变 永留寒色在庭前 院竹 月送绿荫斜上砌 露凝寒色湿遮汀 窗竹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荫待我归 池竹 一丛婵娟色 四面轻波冷 石竹 一块峰峦耸太行 两枝修竹画潇洒 盆竹 巷雪洒禅榻 细香浮酒樽 竹子作为配景 与其他造园要素配置时要相互因借 扬长避短 以作到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观赏竹类造景四种常见手法 3 障景式利用竹子来掩盖内在的景观 达到似有似无的效果 障景竹造景美化 分隔空间 改善空间形式 组织路线 疏导游人 如利用竹子的不同形态来分隔空间 中 小型竹可以形成实的分隔 高大的竹可形成半遮半阳的虚实分隔 其分隔形成的空间 有一定的透漏又略有隐蔽 有似隔非隔 相互交融的效果 与一般公园中用疏林带草地构成的环境风格完全不同 别有情趣 这种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局部小环境 能满足游人休憩 交谈 娱乐的需要 同时 在游览地植竹用于遮掩一些景点和隔离游览路线 可使各个景点亦遮 亦隔 亦连 人为制造出幽折深远 若断若续 虚虚实实 虚实结合的景致 观赏竹类造景四种常见手法 4 隐蔽式指由于建筑或其他物体存在缺陷 或不雅的墙面 角隅 管道等 种植观赏竹以遮蔽 不仅可加以遮掩 而且还能增加景深感 增强观赏性 在房屋的走廊 台阶等生硬部分可通过种植一些矮型竹类 如箬竹 倭竹 凤尾竹等与其外界隔离 有些建筑物侧面的墙面过于生硬 破坏了优美的环境 可用硬头黄竹 苦竹大叶慈竹 椅子竹 梭竹等较高大竹类沿墙种植 以柔和建筑物的线条 并造出 松竹绕屋 的景观 引起游人的遐想 在墙的拐角处 用常绿的凤尾竹 淡竹 紫竹 菲白竹 龟甲竹等遮挡 不仅起隐蔽掩饰作用 亦能配置出层次丰富 造型灵活的景色 在房屋窗台等处 还可以用小吊竹 藤型竹 总序竹等进行垂直绿化 创造远景效果 有着十分明显的效应 观赏竹与景墙配置 竹子配置于白粉墙或景墙前组合成景是我国传统园林常用的艺术手法 竹丛与景墙和谐搭配 营造素雅清新的景观 观赏竹与建筑相配合 在建筑角配置矮生竹 与玉兰配合 衬托与遮挡主体建筑 观赏竹与特置石结合 观赏竹与上层的雪松 下层的一 二年生草花共同构成我国园林名石 龟背石 富于层次的背景 竹林景观 林中小径似乎在不经意间透出一派岭南水乡风景 竹林 绿水与竹制小码头相得益彰 丛植观赏竹 巧妙地营造空间的层次 塑造出一派幽静雅致 富于野趣的气息 观赏竹与框景 通过各式景框欣赏竹景 恰似一幅青翠欲滴的图画镶于框中 实现空间之间的渗透 丰富空间层次 植物造景品种选择 7 草本及水生植物 草本植物的植物体木质部较不发达至不发达 茎多汁 较柔软 按草本植物生活周期的长短 可分为一般为一年生 二年生植物或多年生 一年生 牵牛花 瓜叶菊 葫芦 翠菊等 多年生 菊花 兰花 荷花 睡莲 君子兰等 地下多年生 地上每年死亡 如藕 洋葱 芋 甘薯 大丽菊等 地上和地下都为多年生 如万年青 麦门冬等 水生植物生活在水中 根据生活型的不同可以将水生植物分为挺水植物 浮叶植物 沉水植物和自由漂浮植物 挺水植物有 荷花 菖蒲 水葱 香蒲 芦苇等 浮叶植物有 睡莲 王莲 菱 荇菜 田字苹等 沉水植物有 黑藻 金鱼藻 苦草 菹草 狐尾藻等 自由漂浮植物有 凤眼莲 大漂 水鳖 满江红 槐叶萍等 常用的有芭蕉 芍药 菊花 萱草 书带草 诸葛菜 鸢尾 玉簪 紫萼 秋海棠 紫茉莉 凤仙花 鸡冠花 蜀葵 虎耳草等 常植于花台 江南常见植物 1 乔灌木类 红花继龙柏 金叶女贞 红叶小蘖 卫大小叶黄杨 白腊 红叶石楠 金叶莸 红帽月季 黄帽月季 丰花月季 洒金柏 蜀桧 剑麻 水腊 蔷薇 迎春 连翘 玉簪 金丝桃 海桐 石榴 雪松 扶芳藤 木绣球 金边麦冬 大花萱草 金娃娃 德国鸢尾等 2 行道树乔灌木类 高杆女贞 樱花 紫荆 红花紫薇 广玉兰 白玉兰 紫玉兰 黄玉兰 银杏 法桐 紫叶桃 碧桃 木瓜 国槐 垂槐 黄金槐 垂柳 金丝柳 栾树 白腊 合欢 水杉 紫叶李 木槿 江南槐 棕榈 红枫 贴梗海棠 垂丝海棠 日本海棠等 3 竹类 刚竹 金镶玉竹 青皮竹 翠竹 早园竹 慈孝竹 佛肚竹 毛竹 雷竹 四季竹 紫竹 佛肚竹等 4 草坪 种子类 麦冬草一年生与多年生 马尼拉 百慕达 黑麦草 高羊茅 早熟禾 剪股颖 四季青 狗牙根不脱壳与脱壳 三叶草净种 百喜草 弯叶画眉草 马蹄筋 日本结缕草 葱兰草 红花炸浆草 常夏石竹等 江南常见植物 5 30种草本 菊科 雏菊 百日草 金盏菊 孔雀草 波斯菊 硫华菊 天人菊 矢车菊 金鸡菊 黑心菊 白晶菊 黄金菊等罂粟科 花菱草 虞美人百合科 萱草 白花蝴蝶花 麦冬 山麦冬等石蒜科 石蒜 葱兰 韭兰其他 马齿苋 一串红 羽衣甘蓝 鸭跖草 紫露草 薰衣草 美女樱 矮牵牛 凤仙花 大花美人蕉 大吴风草 旱伞草等 6 30种木本植物 木兰科 白玉兰 紫玉兰 二乔玉兰 广玉兰 含笑 乐昌含笑 深山含笑 乳源木莲木犀科 云南黄馨 金钟花 桂花 女贞 小叶女贞蔷薇科 梅花 紫叶李 美人梅 紫叶碧桃 月季 垂丝海棠 西府海棠其他 银杏 悬铃木 法国梧桐 榉树 朴树 蜡梅 无刺构骨 山茶 茶梅 罗汉松 枫香 鸡爪槭 洒金珊瑚 栾树 枫杨等 植物造景手法 一 植物造景在时间序列中的应用1 以植物的季相变化展现四时之景2 以植物的形态特性模拟四时景色二 植物造景在空间中的应用1 利用植物组织视线2 利用植物组织空间 点缀小空间 制造封闭空间 拓展园林空间 辅助建筑划分空间 三 植物造景与人的感官知觉1 植物造景中的视觉景观 变化与统一 对比与协调 均衡与稳定 节奏与韵律 2 植物造景中的听觉景观3 植物造景中的嗅觉景观四 植物造景的精神文化内涵1 植物作为精神情感载体2 植物作为文化符号的象征 第一章 植物造景在时间序列中的应用 中国的古典园林讲究 移步异景 和 四时皆有景 也就是要求园林在空间序列上和时间序列上都有变化 植物作为古典园林四要素中唯一具有生命的元素 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自然是最为丰富的 一年有春夏秋冬的变换 一天有早中晚的交替 植物在这些交替和变化中其色彩 形态和生气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景观 第一章 植物造景在时间序列中的应用 以植物的季相变化展现四时之景 以植物的形态特性模拟四时景色 一 以植物的季相变化展现四时之景 古典江南园林中的四时造景手法引人入胜 是植物造景时间性的完美体现 二 以植物的形态特性模拟四时景色 以植物的形态特性模拟四时的景色 即是根据植物自身的外形特点 结合其他造园要素 模拟四季的典型特点 在园林的空间序列上造成时间序列变化的错觉 这一点比顺应物候变化 利用植物四季生长特性创造四时景色更难 要求造园者对植物的特性和四季的特征都十分了解 充分把握 二 以植物的形态特性模拟四时景色 春季白玉兰 珍珠梅 迎春花 樱花 夏季紫薇 合欢 广玉兰 秋季大理菊 月季 一串红及变叶木 冬季常绿针叶林 各季植物配置得当 可显出四季花开不绝 这里每一组合要有主有次 这样效果丰满而不杂乱 若杜鹃 合欢 紫薇 金丝桃 红叶李 鸡爪槭配置在一起 观赏期可延长半年 石榴 紫薇 夹竹桃配置 观赏期长达5个月 梅花花期短 盛花期仅两周 若配植一串红 菊花 就可改变景观 第二章 植物造景在空间中的应用 1 利用植物组织视线2 利用植物组织空间点缀小空间制造封闭空间拓展园林空间辅助建筑划分空间 一 利用植物组织视线 古典园林中组织视线的方法有借景 框景 障景 夹景 漏景等等 园林植物也可以作为组织视线的材料被运用到其中 通过不同植物高低 疏密的灵活配置 可以阻挡视线 透漏视线 变幻风景视线的透景形式 从而限制和改变景色的观赏效果 加强了园林的层次和整体性 例如拙政园中植物的栽植 就刻意留出一个角的空白 以借得园外北寺塔之景入园 而由于树木的夹景效果 使得人们的视线聚焦到了北寺塔身上 二 利用植物组织空间 古典园林中组织视线的方法有借景 框景 障景 夹景 漏景等等 园林植物也可以作为组织视线的材料被运用到其中 通过不同植物高低 疏密的灵活配置 可以阻挡视线 透漏视线 变幻风景视线的透景形式 从而限制和改变景色的观赏效果 加强了园林的层次和整体性 例如拙政园中植物的栽植 就刻意留出一个角的空白 以借得园外北寺塔之景入园 而由于树木的夹景效果 使得人们的视线聚焦到了北寺塔身上 二 利用植物组织空间 1 点缀小空间江南古典园林由于受到用地的限制 占地面积一般都不大 而为了增加面积的使用效率 往往会划分出许多小空间 小庭院 在这些小空间中往往会点植一两株植物 点缀空间 例如留园的 花步小筑 和 古木交柯 前者点缀的是攀缘植物 后者则以乔木作为点缀 而对于稍大一些的庭院 一般采取 一大一小 各偏一角 的种植方式 如苏州狮子林内的鼓古五松园庭院 呈 凸 字形平面 有桂花 柏树各一株 一据院北 一据东南 前者婀娜多姿 后者苍劲挺拔 二 利用植物组织空间 2 制造封闭空间六面封闭的空间 除了可以用园林建筑营造 还可以采用园林乔木的成片密植 留出的林下空间即是相对封闭的 而相较于建筑的封闭空间 植物的封闭空间透气性更好 也更具有自然野趣 江南古典园林中 留园 拙政园 网师园 沧浪亭都在园内山石集中的地方广种树木 以期获得山林野趣 并且形成宜人的林下空间 一般成片种植的树林都以一种树种为主而杂植其他树种 如留园的枫树林 种植手法以效法自然为主 少有规则式的种植 二 利用植物组织空间 3 拓展园林空间园林中的树木还可以通过丰富空间层次 拉大景深效果从视觉上扩展园林空间 在围墙前稍作地形 使植物高低错落 墙面若隐若现 产生远近层次延伸的视觉空间 不仅自然气氛倍增 且高低掩映的植物更可造成景深幻觉 扩大景观空间感 如留园 楫峰轩 北天井中 用竹石作墙隅配植 通过空窗形成一幅幅画面 藕园一角 几块湖石坐底 寿星竹作背景 石笋耸于其前 边植罗汉松 简洁明朗 网师园 殿春簃 的北天井 对着漏窗 用蜡梅与湖石组合成窗画 坐在室内 北面观画 南面赏景 前瞻后顾 南北逢源 以高大乔木种植在围墙一侧 作为观景画面的背景 也能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 许多江南园林中都采用这一做法 例如留园 耦园 网师园 二 利用植物组织空间 4 辅助建筑划分空间由树木的干 枝 叶交织成的网络如果稠密到了一定的程度 就可以形成一种界面 利用它起限定空间的作用 这种界面与墙体 建筑构成的界面相比 虽然不甚具体 密实 明确 可也有自己的特点 如果说后者提供的是密实的屏障 那么前者提供的则是稀疏的屏障 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划分园林空间 变是既有围 又有透 如沧浪亭中的翠玲珑 建筑前后都栽植着茂密的竹子 使得空间变小 形成幽闭的氛围 让人想起王维 独坐幽篁里 的意境 例如留园中部景区 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 利用两者限定了中部的界限 东 南两侧主要是以建筑为界 西 北侧则以密林为界 形成一个有围有透的庭院空间 又如拙政园中部景区 建筑物比较稀疏 不能形成有效的界面 这时 利用植物划分空间则上升为主要作用 第三章 植物造景与人的感官知觉 中国的古典园林带给我们的 除了视觉感受之外 还包括听觉 嗅觉 触觉等感官的知觉 使得古典园林不仅可观 还可听 可闻 可触 成为全方位的游览体验区 而园林中各种天气变化 例如风 霜 雨 雪等等 都会改变空间的意境 而这些改变多数是通过植物体现出来的 园林中植物造景的视觉景观要满足游人的视觉感受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遵循美学的基本原理 即变化与统一 对比与协调 均衡与稳定 节奏与韵律 在充分利用这些原理的前提下 用植物组织景观 带给游人美的感受 第三章 植物造景与人的感官知觉 1 植物造景中的视觉景观1 1变化与统一1 2对比与协调1 3均衡与稳定1 4节奏与韵律2 植物造景中的听觉景观3 植物造景中的嗅觉景观 三 植物造景中的视觉景观 1 变化与统一在植物造景设计中 运用统一的原理主要体现在配置的植物在树形 体量 色彩 线条等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以保持整体的统一感 简洁感 变化就是其中内容的丰富与趣味 过多的变化会显得杂乱无章 支离破碎 而过分的统一又会显得单调呆板 平铺直叙 因此要学会在变化中寻求统一 三 植物造景中的视觉景观 2 对比与协调对比指事物正反对立因素之间的一种并列组合关系 运用对比的手法 利用差异的对比效果会产生强烈的刺激感 容易成为视觉中心点 在植物造景采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或者引导游人视线 同样起到诱目性的作用 协调是通过布局形式 材料等方面的统一使景观效果达到和谐统一 对比性反映在多个方面空间对比 方向对比 体量对比 色彩对比 质感对比等 植物色彩的对比是常用造景手法 既包括植物自身花 叶 枝 果的对比 植物与植物间色彩的对比 也包含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的色彩对比 在以绿色植物为主的庭院中 栽植几棵彩色叶植物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同里退思园中栽种的一棵秋色叶乔木 我们游览时正值它叶色转红之际 一下子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到它身上 成为全园的焦点 以植物衬托山石的例子也不少 最典型的是江南名石冠云峰 石的周围种植着红 黄 紫各色的菊花 用鲜艳的颜色衬托石的天然质朴 江南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植物色彩对比手法就是以白墙衬绿叶 一般在粉墙前会种植绿色植物 通过白色与绿色的鲜明对比 衬托出植物的青翠欲滴 例如留园中的 古木交柯 在粉墙 花台 砖匾的衬托之下 柏枝凝翠 山茶嫣红 闲庭半隅 生机盎然 犹如一幅精致的天然图画 成为留园不得不看的最好的风景之一 另外 运用植物柔化建筑 山石的硬朗线条 柔美与刚强的对比 也是江南古典园林常用的对比手法 三 植物造景中的视觉景观 3均衡与稳定构图在平面上称为均衡 而在立面上则称为稳定 它是指事物的各部分在左右 前后 上下等方面的布局形态 质量 距离 价值等诸要素的总和处于对应相等的状态 影响均衡的主要因素是植物体量的轻与重 质地的厚与薄 色彩的浓与淡等因素 园林植物在平面上构图的均衡主要通过研究它与所围绕的主体建筑之间关系而得出 最关键的一点是植物能否以被烘托的建筑为重心而使前后左右保持不对称形式的均衡 例如苏州沧浪亭中的沧浪亭 四周环列较高大乔木五 六株 由各树中心的连线所形成的焦点几乎与亭的中心相重合 从而保持了均衡 三 植物造景中的视觉景观 4节奏与韵律有规律的再现称为节奏 在节奏的基础上深化而形成的既富于情调又有规律的属性则称为韵律 对比或对立因素的存在 这种对比因素有规律的重复就成为节奏形成的基本条件 韵律是节奏的较高级形态 是不同的节奏和序列的巧妙结合 植物景观是活的植物有机体组成的立体画面 恰当地运用植物材料进行合理的配置 可形成丰富而含蓄的韵律节奏 例如西湖景区中苏堤春晓景点 在堤上间隔种植桃树和柳树 民间有 西湖景致六吊桥 一株杨柳一株桃 的歌谣 这样便以植物造景形成了节奏 三 植物造景中的听觉景观 众所周知 植物本身是静止的 没有声响的 需要通过人为手段或者自然界风雨等的作用 产生各种声音 故植物的听觉景观并不是自有的 而是 借来 的 具体的说 植物听觉景观是根据植物本身的属性进行品种的选择与配置 带给人们除单纯视觉以外的感官刺激 而植物发出的声响往往与自然现象中的雨 雪 风等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 某些植物具有诱鸟性 其果实能吸引鸟类筑巢 昆虫栖息 这些生物所发出的声音也是园林中听觉景观的组成部分 是植物间接引起的声音 在植物借景手法中 这些自然现象都成为了借的 对象 一个 借 字将园林植物与大自然巧妙融合 形成植物独特的听觉景观 植物造景的听觉景观虽然不是植物造景的重点 但是将听觉这一感官运用出色 却能给人留以深刻印象 三 植物造景中的听觉景观 例如拙政园里的听雨轩 就是借 雨打芭蕉 产生的声音效果来烘托雨天气氛 轩前一泓清水 植有荷花 池边有芭蕉 翠竹 轩后也种植一丛芭蕉 前后相映 这里芭蕉 翠竹 荷叶都有 无论春夏秋冬 雨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 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 就能听到各具情趣的雨声 境界绝妙 别有韵味 又如留听阁 也是以听觉为主要感官的景点 建筑东西两侧均临水池 池中种满了荷花 待到花谢雨落之时 在阁中细细聆听雨落在荷叶上的声音 品味 留得残荷听雨声 的意境 另外 拙政园中的 松风水阁 以听风穿松而过之声为名 梧竹幽居也以听雨打梧桐 雨打竹叶为景 三 植物造景中的嗅觉景观 在园林植物中有许多品种具有香化作用 例如荷花 玉兰 桂花 梅花等等 利用这些香花植物可以营造带有香气的宜人景观 例如留园中的 闻木樨香轩 和网师园中的 小山丛桂轩 都是以嗅闻桂花的香气为主要观赏角度的 拙政园中的 玉兰堂 则以玉兰的香气为主要观赏对象 另外还有 远香堂 赏荷 香远益清 的清香 雪香云蔚亭 纳冬天腊梅的暗香 第四章 植物造景的精神内涵 中国的古典园林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讲究意境 这一点在江南地区的文人园林中的体现尤为明显 园子的主人在园林中大至建筑 小至铺装花纹都力求体现自己的高洁志趣 在江南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的精神层面 透过植物这一载体 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念 析学意识 审美情趣 文化心态等 成为园林意境组成的重要来源 第四章 植物造景的精神内涵 1 植物作为精神载体2 植物作为文化符号的象征 第1节 植物作为精神载体 赋予丰富文化信息的载体 以及托物言志时常常使用到的媒介 如松柏 苍虬古劲 不畏严寒 经常被赋予坚贞不屈 不畏强权的品质 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称颂 园林中运用的实例如苏州网师园中 看松读画轩 拙政园 松风水阁 等 梅花 凌寒独放 象征着高风亮节 如拙政园中 雪香云蔚亭 狮子林 暗香疏影楼 和杭州西湖的 梅林归鹤 竹是 三教 共赏之物 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韵 未曾出士先有节 纵凌云处也虚心 因此竹被视作最有气节的君子 难怪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园林景点中如 竹径通幽 最为常用 松竹绕屋更是古代文人喜爱之处 莲花则被称为 花中君子 出淤泥而不染 如在拙政园中部主体建筑 远香堂 主人就是以荷花的 香远益清 来凸显自己的高风亮节 第2节 植物作为文化符号的象征 在江南园林中也能找到不少以植物作为文化符号 传递无声语言的实例 以艺圃为例 博雅堂 庭院中也以牡丹为主要植物 象征着主人的尊贵地位 池东南现有屋曰 思嗜轩 其旁植一枣树 当时艺圃园主姜垛嗜好食枣 曾在园中植有枣树 作为明朝的直臣 忠臣 枣树其核为红色 可喻赤子之心 以表达自己对明王朝的忠心 其子姜实节为思其父 特在园之西南构小轩 名之 思嗜 并有诗云 开花青眼对 结实赤心期 似枣甘风味 如瓜系梦思 其父子亲情 感人肺腑 如网师园万卷堂前植玉兰 女厅前植桂花 春观兰 秋赏桂 饱含祥瑞富贵之意 民俗中 家有梧桐树 何愁凤不至 庄子 秋水 夫宛鸟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非梧桐不止 非练实不食 非醴泉不饮 都有梧桐树招引凤凰栖息之意 如耦园东园西墙边种植梧桐 园主沈氏把夫人比喻为凤凰 将其招引来东花园栖息 与自己共度时光 古典园林常用有象征寓意的植物 松柏为长生和子孙兴旺的象征 同时象征坚贞不屈 万古长青的气慨 形容革命烈士大无畏的革命斗争精神 梅花 花开五瓣 人称 梅开五福 园林铺地的吉祥图案之一 也象征不畏严寒 纯洁坚韧的品质 松竹梅为 岁寒三友 梅兰竹菊为 四君子 竹子 象征虚心有节 清 雅 洁的风尚 梧桐 在 诗经 中就与凤凰相联系 梧桐招凤凰 为圣雅之植物 桐 与 同 谐音 常作吉祥图案与其他物体配合 如与喜鹊配合 组成 同喜 的图案 牡丹 富贵花 之称 象征欣欣向荣 繁荣昌盛 富丽堂皇 国色天香 如牡丹与芙蓉 牡丹与长春花表示 富贵长春 牡丹与海棠象征 光耀门庭 牡丹与桃表示 长寿 富贵和荣誉 牡丹与水仙是 神仙富贵 的隐语 牡丹与松树 寿石又是 富贵 荣誉与长寿 的象征 牡丹还常与荷花 菊花 梅花等画在一起 象征四季 牡丹代表春天 古典园林常用有象征寓意的植物 月季为花中 皇后 月季花艳 月月留春 青春永驻 瓶中插上月季 象征着四季平安 荷花 代表出污泥而不染 清白纯洁 红豆 相思爱恋 玫瑰 象征青春 象征爱情 春海棠 春天的象征 海棠门就有春天永驻 春意浓浓的含义 菊花 花中 隐士 陶菊 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 杜鹃 花中西施 是人们乡恋母亲的情感寄托 桂花 仙友 仙客 之称 它被烙上科举文化的烙印 蟾中折桂 象征登第 兰花 象征友谊 同心的语言称为 兰言 结拜弟兄称为 义结金兰 古典园林常用有象征寓意的植物 柳树 象征灵活性与适应性 强健的生命力 依依不舍 绵绵不断的情感 垂柳婀娜多姿 蕴涵文化意义颇为深厚 柳 与 留 谐音 成为寄寓留恋 依恋的情感载体 自此折柳送别成为朋友分别时的惯例 家庭和家乡的象征 紫荆 叶子形状如 心 象征同心和团结 枫树 象征不畏艰难困苦 老而尤红 桃李 象征门孙子弟 桃李满天下 还代表长寿 石榴 寓意多子 橄榄 象征和平 紫薇 榉树比喻达官贵人 萱草意 含忘忧 毛白杨 象征坚忍不拔 奋发向上 火棘 表示大公无私 刚正不阿 甘棠 喻能臣等 杞梓喻能人 江南园林植物配置总结 一 五项原则1 仿 仿生原则根据植物习性和自然界植物群落形成的规律 仿照自然界植物群落的结构形式 经艺术提炼而就 师法自然 虽由人做 宛自天开 2 多 植物多样性原则尽可能多地运用植物种类 达到生态多性要求 3 位 生态位原则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 合理选配植物种类 避免种间直接竞争 形成结构合理 功能健全 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4 景 景观艺术性原则植物配置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 也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 而是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 5 适 适地适树原则尽可能多用乡土树种 保证效果的稳定性 江南园林植物配置总结 二 十八字要领1 显 好东西 尽可能放在显眼处 彰显价值 2 礼 植物的最佳观赏面 尽可能朝向主视点 必要时还可向主视点微俯5度左右 3 清 表现一定主题时 逻辑思维一定要清晰 切不可一切都想表达 忌 语无伦次 话不由衷 4 渐 树种变化 群落过渡 采用渐变手法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5 巧 尽可能在观赏面反向不显眼处收头 6 稳 基调树种要明确 在保证上层树冠飘逸的同时 也要尽量使用球类植物使整个林层的重心下沉 求得相对的稳定并控制全局 7 衡 注意整个画面或空间重量感的均衡 8 幻 通常把常绿树理解为实 落叶树为虚 注意虚实的结合 9 韵 有些主题可反复强调 主旋律 江南园林植物配置总结 10 律 空间的大小间距 景点的布置等等要有一定的节凑感 11 变 植物的大小 高低 粗细 常绿与落叶 叶片的大小 质感 色彩和花期以及天际线 林缘线 投影线 要有丰富活泼的变化 见图五 12 突 该精处精 粗细结合 有所为有所不为 13 借 巧于因借 把好的风景借进园来 14 挡 用植物遮挡不雅欠美之物 15 顾 植物搭配需协调 相互间要有顾盼关系 16 场 空间疏密处理 密不插针 疏可走马 疏密有致 收放自如 17 错 高低错位 前后左右错位 无论平面布局还是空间处理均遵循不等边三角形构图 18 虚 用有形的植物追求特有的空间效果 植物造景种植设计 江南古典园林植物配植师法自然 讲究入画 主要配置方式有孤植 点种 丛植或群植等 1 孤植 此种配置方式能充分发挥个体的色香姿特点 所选植物一般为姿态优美或有独特个性的植株 常用于桥头 路口 水池转折处 尤其适合小空间的近距离观赏 常作为庭院植物的主题 如拙政园玉兰堂前的玉兰与桂花 网师园射鸭廊前的红叶李 小山丛桂轩侧的槭树等 孤植作为树群的点缀也很多 主要作用是打破同一树种单调 丰富观赏内容 2 点种 对于稍大的庭院空间 孤植的树难以庇荫整个空间 为此还须以点种的方法在院内点种几株乔木 才能与环境协调 厅堂前的庭院若植树两株 宜一大一小 忌完全对称 如拙政园玉兰堂庭院 共有乔木两株 一大一小 大者为玉兰 是院内主要观赏对象 小者为桂花 起烘托陪衬作用 点种宜疏密有间并保持均衡 忌排成一直线或呈正三角形 正四边形 此外 还须配置灌木花草 作为点种树的陪衬 植物造景种植设计 3 随着庭院空间的进一步扩大 仅点缀数株乔木依然不能使浓荫匝地 这时就须点种与从植相结合 乔灌草相搭配 才能形成枝繁叶茂的气氛 点种与丛植本身就包含有疏与密的对比 而乔木与灌木也自然有主从差异 因而只要配置适宜 便可自成天然之趣 4 群植适用于面积大的空间 如山林等 大面积的群植 可形成郁郁葱葱的树林 只是布置方式也不宜整齐划一 形体重复 而应做到大小 前后 左右相互呼应 错落有致 如怡园的梅林等 就是效果较好的实例 植物造景种植设计 二 具体植物配植详解1 与建筑配合成景 建筑周边的绿化多起陪衬作用 选择树种应配合建筑的风格 形式 使其立面效果丰富 构图美观 建筑前面布置花木 宜选色香姿兼备者 并应与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不影响通风与采光 临水的房屋 临池一面多不植灌木丛 大树也以不遮挡视线为宜 以方便欣赏水景 向外眺望的窗前多栽植枝叶扶疏的花木 走廊 过厅或花厅等处的空窗或漏窗是为了沟通内外 扩大空间 窗外花木限于小枝横斜 一叶芭蕉或几竿修竹 若隐若现 富于画意 2 与山石配合成景 对于土多石少的假山 多半以较高的落叶树和较矮的常绿树错综配植 其下再配以低矮的灌木丛和草花 整个山林从远处看去 莽莽苍苍 青翠欲滴 山林内枝叶相接 浓荫蔽日 对于以石为主的假山 主要针对于湖石假山 为了显示山石峭拔 一般树下少植灌木丛 树木数量和层次亦少 一般选择姿态古朴的个体 与石峰石笋的配植力求自然 入画 以南天竹 迎春 芭蕉 竹子 红枫为多 3 与水体配合成景 水池旁的植物配植 对丰富水面构图起着重要作用 池两岸配置的植物 形体 色调往往互相变换 产生有节奏的对比 池岸路边的花木配植以稀疏为宜 常间植几株乔木或少许灌木 丰富景面的同时又不遮挡视线 水面倒影也是园内的一个重要景观 荷花睡莲栽植都应控制其过度扩展 山下 桥下与临水亭榭附近 一般不宜栽植荷花 建筑小品的植物配植 一 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要求不同的植物配置 江南古典园林面积不大 建筑体量小 色彩淡雅 植物配置求 诗情画意 咫尺山林 宜选用观赏价值高 有韵味的乔灌木进行配置 岭南园林建筑轻巧 淡雅 通透 建筑旁宜选用竹类 棕榈类 芭蕉 苏铁等乡土树种 并与水 石进行配置 建筑小品的植物配植 现代园林重视生态园林建设 园林建筑的比重愈来愈小 但园林建筑的作用并不小 它常作为某一景区的风景构图焦点 建筑附近常以开阔的草坪及符合建筑主题要求的 观赏价值高的乔灌木作陪衬 庭园常以园路和水池 河溪分隔空间 植物配置要依路和池的曲度进行 做到有主有次 有障有露 扩大其空间感 曲折蜿蜒 有收有放的小溪流尽头及小溪旁 可配置遮挡视线的翠竹或花灌木 还可配以有岩石植物爬蔓的少量置石 以造成小溪流绕石穿林远去的错觉 庭园植物配植要注意光照问题 应把游人活动的主要处所及植物栽植的地段安排到光照条件最佳处 至少每日要有4小时以上的光照 庭园内 将草坪 花坛 乔灌木及坐凳等安置于建筑物向南一侧 构成了色彩鲜明的景色 北侧设水池 使建筑物阴影落在水面上 建筑小品的植物配植 亭 榭旁的植物配置 目的在于陪衬和创造观赏近景 一般最好选用卵圆形或风致形树冠的植物如女贞 无患子 油松 黑松等进行配置 碑亭附近植物配置应简洁 除结合碑文配置意境植物外 一般仅配植一株大树满足庇荫及构图要求 路亭周围可配置多种乔灌木 形成幽静的歇憩环境 但在有佳景可观的方向 要适当留出使人视线远伸赏景的空间 水亭植物配置要根据水体大小 形式 倒影的构图要求进行 茶亭旁植物配置要考虑风景透视线 并选择病虫害少 花期长 不易落果的植物 坐椅附近植物配置要满足欣赏远景 近观时花 夏季庇荫 冬不蔽日的要求 建筑小品的植物配植 二 建筑的门 窗 墙基及角隅的植物配置门 窗可以延伸视线 扩大空间感 充分利用门窗为框 配以植物 路 石等可以入画 其植物应选择生长缓慢 姿态变化不大者 如芭蕉 棕榈 南天竹 佛肚竹 箬竹等 墙基旁的植物配置 应与墙面线条取得一致 一般选用低矮的花木或花卉进行配植 如锦熟黄杨 鹿角桧 平生枸子 十姐妹 迎春 萱草 鸢尾 玉簪及草坪植物等 建筑的角隅线条生硬 通过植物配植进行缓和最为有效 宜选择观果 观叶 观花 观干等各类成丛配植 也可略做地形 竖石栽草 再植花灌木组景 建筑小品的植物配植 三 假山的植物配置假山可以看成为特殊的园林建筑或建筑小品 所以前面谈到的对建筑的植物配置原则也是适用的 通常较大面积的山石总是要与植物布置结合起来 使山石滋润丰满 并利用植物的布置掩映出山石景观 园林中的峰石当作主景处理 植物作背景或配景 散点的山石一般作为植物的配景 或求得构图的平衡 对于用作护坡 挡土 护岸的山石 一般均属次要部位 应予适当掩蔽以突出主景 作石级 坐石等用的山石 一般可配植遮荫乔木 并在不妨碍功能的前提下配以矮小灌木或草本植物 支撑树木的山石 可视石形之优劣 可作配景或加隐蔽 用以布置山石的植物必须根据土层厚度 土壤水分 向阳背阴等条件来加以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饲料运输合同
- 节能环保技术咨询服务协议
- 婚后房屋财产处置协议7篇
- 糖尿病与生活习惯的关联分析
- 企业如何构建多层次的云安全防护体系
- 果园土地租赁合同范本5篇
- 无争议房屋赠与合同9篇
- 公司金融产品的设计与营销策略
-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教育模拟手术在住院医师培养中的重要性
- 云办公平台在医疗团队协作中的价值体现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4(思政智慧版)课件 B4 Unit 4 Man and nature Section A
- 2025年河南省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ABCD考场评分表
- 六年级《盼》说课
- 药企变更与偏差培训课件
- 2024年宁波市消防救援支队社会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考试真题
- 云南省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校园招聘4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安全在心中幸福伴我行
- 实验室管理团队建设与文化建设
- 浙江省重点中学2025届中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2024年贵阳市贵安新区招聘中小学雇员教师考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