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层次的选择及原因分析.doc_第1页
中国货币层次的选择及原因分析.doc_第2页
中国货币层次的选择及原因分析.doc_第3页
中国货币层次的选择及原因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货币层次的选择及原因分析摘要: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中期目标之一,因此选择哪个货币层次作为货币供应量的指标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大影响。本文通过货币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检验,确定作为货币量的最佳货币层次,并对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在中国的实践进行分析。主题词:货币层次,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一、货币供应量的概念及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定时点上非银行部门所拥有的货币总量。在西方国家对货币的统计指标中, 货币的范围不仅包括流通中的纸币和辅币, 而且包括银行存款, 甚至包括有价证券等。通常我们把和货币定义颇为相似的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称为准货币。许多经济学家普遍认为, 流通中的纸币或辅币是通货, 它们只是货币的一部分, 而不是货币的全部。货币包含的范围要比通货大得多, 因此货币可以划分为许多层次。大多数经济学家根据流动性为标准划分货币层次,从而形成了M0,M1,M2,M3,M4等层次。中国人民银行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去定货币供应量指标,具体划分方式为:M0流通中的现金;M1 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M2 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M3 M2 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二、中国货币层次选择的原因分析。货币供给量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中期目标之一,因而对货币供给的层次选择将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弗里徳曼通过对美国的实证研究表明,M2是最佳货币定义。那么中国应选用那个货币层次作为货币供给量的度量呢?下面通过弗里德曼对货币定义的两个标准来考察中国的货币层次选择。(一)货币总量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最大。相关系数是描述两变量之间关系的常用指标,下面分别讨论M0,M1,M2 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下面根据中国1990年至2005年的统计资料,运用以上公式计算各货币层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年份GDPM0M1M2单位:亿元199018547.92644.46950.715293.4199121617.83177.88633.319349.9199226638.1433611731.525402.2199334634.45864.716280.434879.8199446759.47288.620540.746923.5199558478.17885.623987.160750.5199667884.6880228514.876094.9199774462.610177.634826.390995.3199878345.211204.238953.7104498.5199982067.513455.545837.3119897.9200089468.114652.753147.2134610.4200197314.815688.859871.6158301.92002105172.31727870881.81850072003117390.21974684118.6221222.82004136875.921468.395970.8253207.7200518232124031.67 107278.6298755.5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中国统计局网站:/;中国人民银行/)以M0 为统计口径的货币量与GDP的相关系数 r0 0.979672928;以M1 为统计口径的货币量与GDP的相关系数 r1 0.977421147;以M2 为统计口径的货币量与GDP的相关系数 r2 0.983372267。 由此可见M2 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最大,根据此标准,应选择M2 作为货币供给量。(二)货币总量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要分别大于总量中各个组成部分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年份GDPM2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单位:亿元199334634.434879.85864.710415.71247.915203.52148199446759.446923.57288.613252.11943.121518.42921.3199558478.160750.57885.616101.83324.229662.23777199667884.676094.9880219712.85041.938520.84017.4199774462.690995.310177.624648.76738.546279.83150.7199878345.2104498.511204.227749.58301.953407.53835.5199982067.5119897.913455.532381.89476.859621.84962200089468.1134610.414652.738494.511261.164332.45869.7200197314.8158301.915688.844182.814180.173762.410487.82002105172.31850071727853603.816433.886910.710780.72003117390.2221222.81974664372.620940.4103617.712546.22004136875.9253207.721468.374502.525382.2119555.412299.32005182321298755.524031.6783246.9141050.9933099.9911838.57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中国统计局网站:/;中国人民银行/)依照上述公式可算得:M2与GDP的相关系数 r2 0.980942;现金与GDP的相关系数 r0.967337;活期存款与GDP的相关系数 r0.9699604;储蓄存款与GDP的相关系数r0.8276059;定期存款与GDP的相关系数r0.5248458;其他存款与GDP的相关系数r0.8626803;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M2 与GDP的相关系数大于其各个组成部分与GDP的相关系数。所以M2满足弗里德曼和施瓦茨的最佳货币定义标准。三、 选取适当的货币层次作为货币供应量指标的现实意义。(一)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中期目标之一。货币供应量作为中期目标有其优越性,表现在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和可控性。作为内生变量,货币供应量是顺应经济周期的。即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变动同方向,经济扩张阶段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上升。原因在于在经济繁荣时期,金融机构可能减少超额存款准备金,扩大银行信贷规模,使货币供应量增加。相反,在经济萧条时期,金融机构会减少超额存款准备金,收缩信贷规模,使货币供应量减少。因此在出现经济繁荣带来通货膨胀或者经济紧缩带来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货币当局采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不会混淆政策性和非政策性效果的影响而在未达到调控目的的情况下提前结束宏观调控。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之积。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所控制的变量。尽管近年来外汇占款不断上升,基础货币控制的难度加大,但基础货币仍处于可控状态。其实不管中央银行是否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都不能放松。而货币乘数又是有规律可寻的,从长远来看,货币乘数具有上升趋势。随着借记卡、信用卡等非现金结算方式的增加,现金占M2 的比重将降低,同时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超额准备金水平不断下降也将是货币乘数增大。因而货币供应量是顺周期且可控的,因此使用与GDP关系最为密切的M2 作为货币供应量能增强国家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二)我国采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践。近年来,我国使用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实践来看,货币流通速度变化比较大,而且难以事前精确预测。表现为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不稳定。由于货币乘数的变化比较有规律可寻,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还比较好。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作为中介目标,需要提高货币流通速度预测的准确性,可以采用动态化的中介目标,一旦年度中间发现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超出了事前预期,则根据新的货币流通速度值的预测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目标进行调整。因此货币供应量是比较合理的中介目标,M2 与GDP相关系数最大,也就是两者之间的联系较之其他货币层次最为紧密,因而选择M2 作为宏观调控中的货币供应量指标,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维持或达到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