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从维新到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从维新到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从维新到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从维新到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doc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从维新到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维新到革命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 采用多种资料,力求真正实现人文社会学科内容的综合,尝试从不同角度、综合探究社会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采用角色模拟,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尝试处于当时人们的立场和处境去思考问题,作出判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历史认识的主动建构。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中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邹容、孙中山等人积极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的过程。了解维新变法的主要措施和结果。了解中国同盟会及辛亥革命过程、功绩、教训。2能力目标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不同政治主张和实现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价值与情感目标领悟到资本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 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难点: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政治立场及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重点: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编制学案并分发学生作为课前预习的资料五、教与学的过程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诗,请大家一齐欣赏。出示: 感事诗谭嗣同 1896年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泪下,天涯何处是神州?提问:在诗歌中,作者谭嗣同满腔悲愤,忧心如焚,这首诗叫“感事诗”,这里的事指的是什么事?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从细节中捕捉信息)提问:马关条约签定后,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重,亡国大祸迫在眉睫。面对如此深重的民族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的读书人,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讨论)提问:那么当时的读书人,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公车上书图片提问:图中的读书人在干什么?提问:历史上称这件事为公车上书?为什么叫公车上书?总结: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提问:代表人物是谁?康有为、梁启超有哪些变法的主张呢?提问:康有为的这些主张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要想将这些主张变为现实,必须得到谁的支持?如果你是康有为,你怎样说动光绪皇帝实行变法?(引导出学生回答,日本通过变法强大、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师客串光绪皇帝)提问:看来变法能救大清帝国,我也不愿做亡国之君。那么怎么变呢”(生回答变法内容,如果回答君主立宪,要追问什么叫君主立宪,在君主立宪制下掌握权力的是哪个阶级。如果学生没有回答到,则从材料中引导)(师概括维新派的主张)提问:与洋务派进行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提问:站在皇帝的立场,光绪皇帝会接受君主立宪吗?叙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采纳维新派的建议,颁布诏书,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教师提醒学生“戊戌”两字的写法)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维新变法的内容。启发学生逐条分析内容的作用。(重点分析政治内容,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说明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提问:变法结果怎样?叙述:1898年9月,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的反对,他囚禁了光绪帝,变法失败。康梁二人逃到国外,谭嗣同等6人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后,后人把他失败的原因总结了几点。出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3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4远离了民众,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提问:1你感触最深是什么?(给学生交流并在学生的回答中补充相关知识)2从中可以吸取那些教训?(让学生从变法失败中归纳)叙述:戊戌变法失败了,但民族危机还在继续,有志之士的探索仍在进行。历史又把另一部分人推到了前台。提问:你会说说有哪些人吗?叙述:邹容写革命军时,年仅16岁,与大家的年纪相仿,但他积极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后被逮捕入狱,牺牲时年仅20岁,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以天下为己任。提问:当时最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是谁?出示:孙中山创立同盟会的视频(仔细观看,你能从视频中获取哪些关于孙中山的信息)。(在学生回答中分析同盟会的性质及成立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听觉与视觉获取所需的信息,分析纲领与三民主义)提问:大家分析一下,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和戊戌变法在政治主张和实现方式有何区别?出示:比较的表格,学生总结后师订正。提问: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和纲领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在1911年,革命出现了高潮,你知道发生了哪件大事吗?出示:探究有人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革命,你说呢?(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教材中的各种资料回答)总结:辛亥革命取得了伟大的历史功绩,它建立了第一个共和制政府,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它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完成,因此从最后的结果上来看,辛亥革命失败了。提问:你知道孙中山先生对此有一名句吗?(生齐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叙述:中国共产党人接过了孙中山反帝反封建的大旗,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提问:康有为、孙中山积极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出示:少年中国说 (节选)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