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第8课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学课件 川教版.ppt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第8课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学课件 川教版.ppt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第8课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学课件 川教版.ppt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第8课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学课件 川教版.ppt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第8课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学课件 川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四单元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 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兴中会 1894年 二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905年8月 三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1911年 四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孙中山 1866年诞生于广州省香山县 今中山 1879年檀香山求学 1883年自檀返乡 因毁坏神像 被迫去香港 1887年入香港西医书院 与陈少白 尤列 杨鹤龄纵谈反清 被称为 四大寇 1892年香港西医书院毕业 到澳门行医 1894年到天津上书李鸿章 未果 11月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上李傅相书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主要内容所谓人能尽其才者 在教养有道 鼓励有方 任使得法也 所谓地能尽其利者 在农政有官 农务有学 耕耨有器也所谓物能尽其用者 在穷理日精 机器日巧 不作无益以害有益也 所谓货能畅其流者 在关卡之无阻难 保商之有善法 多轮船铁道之载运也 1894年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图强的建议 但未被接受 从此 孙中山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 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孙中山 1894年至1895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 清政府战败 签订 马关条约 日本侵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孙中山认识到 医术救人 所济有限 而 医国 比 医人 更重要 从此走上革新政治 反清革命的道路 历史背景 外伤 西方列强的掠夺 内痛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兴中会 兴中会建立概况 孙中山 爱国华侨 1894年 美国夏威夷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合众政府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的成立 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夏威夷檀香山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同盟会建立概况 总理 孙中山 各革命团体代表 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它的成立 把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进到新阶段 民报 革命纲领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华兴会部分成员在日本合影 1904年2月15日 中国留日学生黄兴等人在长沙秘密组织革命团体 华兴会 1905年 华兴会部分成员在日本合影 前排左起第一人黄兴 第三人胡瑛 第四人宋教仁 第五人柳扬谷 后排左一章士钊 左四刘揆 ku 一 1904年 一些留日学生在上海组织革命团体光复会 蔡元培任会长 蔡元培 1868 1940 浙江绍兴人 光复会领导人及在日本的部分会员 光复会誓词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推翻清朝统治 废除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 改革土地制度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 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 不愿少数富人专制 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同盟会机关刊物 民报 民报 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论杂志 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1905年11月26日在日本东京创刊 其前身是 二十世纪之支那 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次揭示 三民主义 同盟会纲领 是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孙中山先生在 民报 发刊词 中 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大主义 简称三民主义 二者并无本质区别 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 镇南关起义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黄花岗起义 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 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 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 广州起义 黄花岗起义为1911年孙中山 黄兴领导的规模最大的起义 孙中山在 建国方略 中曾这样评价广州起义 是役也 碧血横飞 浩气四塞 草木为之含悲 风云因而变色 全国久蛰之人心 乃大兴奋 怨愤所积 如怒涛排壑 不可遏抑 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 则斯役之价值 直可惊天地 泣鬼神 与武昌革命队伍役并寿 武昌起义 成立领导机构 成立武装起义总部 宣传组织 在湖北新军中作宣传组织工作 武器准备 部分自制 起义过程 武昌新军革命士兵起义 10月10日 占领楚望台军械所 攻克总督衙门并占领武昌 10月12日 武汉三镇完全被革命党人控制 起义胜利后 成立湖北军政府 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蒋翊武 1885 1913 湖南澧州 今湖南澧县 人武昌起义的文学社领导人之一 孙武 1879 1939 湖北夏口人共进会领导人之一 武昌起义革命军军旗 位于武昌城内紫阳湖东岸的 1911年10月10日晚8时许 革命士兵勇敢地打响第一枪 武昌起义首先从这里开始 陆军第八镇工程营旧址 十八星旗的全称是 铁血十八星旗 十八颗黄星代表十八省 表示皆黄帝子孙 红底表示铁血主义 武昌起义后 全国各地响应 十八星旗在许多省份悬挂 1912年1月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十八星旗被旗面为红 黄 蓝 白 黑五色 表示汉 满 蒙 回 藏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 湖北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原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省谘议局旧址 1911年10月11日 湖北革命党人在这里创设军政府鄂军都督府 即湖北军政府 湖北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位于武昌蛇山南麓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议一议 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1 湖北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新军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革命士兵们在起义中发挥了主动性和积极性 2 革命形势迅速发展 清政府已空前孤立 时机完全成熟 3 立宪党人在 预备立宪 的骗局被揭穿之后 也开始分化 4 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 鄂军西调 武汉空虚 这是武昌起义之所以能够比较容易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 4 湖北有较好的社会基础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和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武昌起义 因为它发生于旧历辛亥年 所以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 1911年12月 各省代表南京集会 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就职 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3月 孙中山颁布了传参议院制定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的建立 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大会议员合影 民国纪年是中华民国的国家纪年方式 表记时称作中华民国 年 简称民国 年 民 这种纪年方式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元年 与公元纪年相差1911年 月 日 置闰则同公历 你了解民国纪年法吗 1月1日称 开国纪念日 纪念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 成立 10月10日是 中华民国国庆 双十节 纪念1911年10月10日由资产阶级代表的国民党领导的 武昌起义 推翻了封建帝制 具有划时代意义 公式 公元纪年 1911 民国 纪年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临时约法 规定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各民族一律平等 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带有革命性和民主性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体现人人平等的观念 临时约法 分总纲 人民 参议院 总统 国务员 法院 附则等共7章56条 约法作为中华民国最高法律 体现了资产阶级 主权在民 的政治原则 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它还按照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 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参议院 国家机构体制上 规定实行内阁制 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 如不同意 可以驳回 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临时约法 行政 司法 立法 三权分立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性质 带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议一议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2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布了 临时约法 4 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大大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兴中会的成立 1894 同盟会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民族 民权 民生 武昌首义 1911 中华民国成立 1912 定都南京 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改用公历 颁布 临时约法 1 广东省中山市 湖北武汉中山大道都是为纪念 a 康有为b 谭嗣同c 孙中山d 陈独秀 c 2 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a 南风报 b 民报 c 同盟会革命纲领 d 中外纪闻 b 3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b 中国同盟会c 建立民国政府d 三民主义 d 4 孙中山创建的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a 强学会b 中国同盟会c 中华民国d 兴中会 b 5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 认为有谋叛行为时 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 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 错误的是 a 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