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2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2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2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2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2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 新经济政策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见课本第一段 见课本小字部分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是对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 表明列宁放弃了直接过渡思想 开始从国情出发 利用商品市场关系扩大生产 巩固工农联盟 过渡到社会主义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巩固了工农联盟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一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 苏联的成立 一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22年12月30日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简称苏联 4个加盟共和国 俄罗斯联邦 外高加索联邦 乌克兰 白俄罗斯 15个加盟共和国 区分名称 沙俄 1547 1917 苏俄 1917 1922 苏联 1922 1991俄罗斯1991 实行余粮收集制 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 允许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配给制 取消实物配给制 恢复商品买卖 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十月革命四周年 1 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 指的是什么办法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 列宁说这话时 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针对这种情况 列宁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国内战争已经结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诸多限制 日益引起不满 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尽量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新经济政策 二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时期的探索 1924 1列宁逝世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中建成的 沙皇俄国并没有现代的生产机器 当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垮台时 那里既没有多少工业品 也很少粮食 同时 也没有熟练工人 农民还过着中世纪的生活 斯大林时代 1920和1921两个饥荒的年头夺去了成百万的生命 一度曾是肥沃的伏尔加河流域的乡村 即使当时有学校 也没有一个农民的儿童能够上学 斯大林我们不得不鞭策我们的国家 因为它落后了一百年 并因为落后而面临灭亡的危险 否则我们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中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 斯大林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 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 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 苏联经济发展的底子薄 跟新中国建国初期一样 都是一穷二白的形势 斯大林这个人的性格很坚强 而且他还具有高度的警惕性 通过这些文字 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二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时期的探索 1 通过两个五年计划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重点发展重工业 2 1937年 实现农业集体化 1 目的 适应工业化需要 2 方法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一 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巨大成就 工业总产量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 苏联工业化的宣传海报 成果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 第聂伯河上的大坝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水电方面以建设第聂伯河水电站为标志 它是欧洲最大的水电站 当时全国都投入了第聂伯河水电站的建设 这项工程是苏联人民最熟知和最热爱的工程 也是苏联人民的骄傲和光荣 苏联建设的成就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苏联建设的成就 t 34型坦克 作为二战中性能最好的坦克之一 共生产了四万辆 ppsh 波波沙 41冲锋枪 共产六百万枝 喀秋莎火箭炮在怒吼 莫斯科地铁站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 享有地下艺术殿堂之美称 原因有三 第一 它是世界上堪称最古老的地铁站 同时也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地铁站 第二 它是世界上最深入地底的地铁站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它保留了浓厚的斯大林时代色彩 是世界上最美丽 最宏伟的地铁站之一 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如何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 联共 布 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到1937年 全国基本完成工业集体化 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 占全国农户的93 耕地面积达99 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苏联的三个五年计划 1928年 1932年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 农业国 1933年 1937年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 1938年起实施 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一五 计划所取得的成绩 石油开采居世界第二位 钢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煤的产量居世界第四位 二五 计划提早完成 苏联的工业总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 1913 1940年五国工业增长比较表 理想与现实从来不能等同 可是苏联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却把理想与现实演绎得淋漓尽致 它不仅做到了 而且是那么成功 如同一个神话 是什么使苏联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呢 1 斯达汉诺夫以冲天的热情工作6小时 采煤102吨 超过定额13倍 2 甜菜种植员玛丽以每英亩21吨的产量创出了新的记录 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中保尔说的话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不会因碌碌无为 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为人卑劣 生活庸俗而愧疚 这样 在临终的时候 他就能说 我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豪情万丈 二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时期的探索 1 通过两个五年计划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重点发展重工业 成果 2 1937年 实现农业集体化 1 目的 适应工业化需要 2 方法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一 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巨大成就 二 1936年宪法和 斯大林模式 的形成 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 苏联工业化的宣传海报 意义标志 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苏联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国家性质 二 1936年宪法和 斯大林模式 的形成 1 1936年宪法 2 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斯大林模式 1 形成标志 2 有什么特征 3 为什么形成 经济特征政治特征 外因内因 4 怎样评价它 积极消极 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5 弊端 教训 第一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第二 只强调产值和产量 造成产品品种少 质量差 第三 阻碍农民生产积极性 第四 经济效益低 浪费能源 第五 政治上高度集权 缺乏民主 造成个人专权 个人崇拜盛行 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的秘密报告中指出 被称为 胜利者的大会 的联共 布 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1937年举行 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中 有83名被逮捕和枪毙 出席这次大会的1966名代表中有1108名被逮捕 其中许多人随后被杀掉 30年代末 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 斯大林对军队干部的清洗更是惊人 据苏联方面统计的数字 5个元帅中3个被杀 5个一级集团军司令员中3个被杀 10个二级集团军司令员全部被杀 57个军长中50个被杀 186个师长中154个被杀 16个一级和二级集团军政治委员全部被杀 28个军政委中25个被杀 64个师政委中58个被杀 456个上校中401个被杀 大清洗运动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给了我们什么教训 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 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 既抓产值和产量 也抓产品品种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 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 提倡可持续发展 注重经济效益等 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 切实加强民主与法制 列宁时期的探索 苏联成立1922年 政治上 斯大林时期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两个五年计划 实现国家工业化 实现农业集体化1937年 新宪法颁布1936年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新经济政策1921年 经济上 光荣和梦想属于伟大的你们 探究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中国应该从苏联 斯大林模式 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改革 解体 1917年11月7日 1991年12月21日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邓小平说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苏联搞了很多年 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搞了个新经济政策 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a 列宁的思路 好在哪里 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 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b 后来苏联的模式 也被称为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