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破练11名句默写(10)句式仿写(10)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长幼之节,_;君臣之义,_?(论语)(2)_,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_。(苏洵六国论)(3)丛菊两开他日泪,_。寒衣处处催刀尺,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4)青泥何盘盘,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5)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_。明月不谙离恨苦,_。(晏殊蝶恋花)答案(1)不可废也如之何其废之(2)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3)孤舟一系故园心白帝城高急暮砧(4)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5)燕子双飞去斜光到晓穿朱户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一日克己复礼,_。为仁由己,_?(论语)(2)刺客不行,_,则胜负之数,_,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3)_,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_。(王勃滕王阁序)(4)多情自古伤离别,_,_!(柳永雨霖铃)(5)_,_。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答案(1)天下归仁焉而由人乎哉(2)良将犹在存亡之理(3)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轴(4)更那堪冷落清秋节(5)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弟子,入则孝,_,谨而信,泛爱众,_。(论语学而)(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荀子劝学)(3)千呼万唤始出来,_。转轴拨弦三两声,_。(白居易琵琶行)(4)_,_,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_,_。(杜甫旅夜书怀)答案(1)出则弟而亲仁(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成曲调先有情(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士不可以不弘毅,_。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_,不亦远乎?(论语)(2)_,新浴者必振衣。_,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3)_,彩彻区明。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4)_,蓝田日暖玉生烟。_,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5)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_。(曹操短歌行)答案(1)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2)新沐者必弹冠安能以身之察察(3)云销雨霁落霞与孤鹜齐飞(4)沧海月明珠有泪此情可待成追忆(5)青青子衿沉吟至今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荀子劝学)(2)草创未就,会遭此祸,_,_。(司马迁报任安书)(3)_,_。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王勃滕王阁序)(4)_,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_。(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答案(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3)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4)马儿迍迍的行破题儿又早别离(5)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老当益壮,_;穷且益坚,_。(王勃滕王阁序)(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荀子劝学)(3)_,_,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4)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_,_。(王实甫长亭送别)(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答案(1)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4)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李白蜀道难)(2)_,佳木葱茏而可悦。_,木遭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3)闾阎扑地,_;_,青雀黄龙之轴。(王勃滕王阁序)(4)饭疏食,饮水,_,乐亦在其中矣。_,于我如浮云。(论语)(5)_,君子不齿,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答案(1)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猿猱欲度愁攀援(2)丰草绿缛而争茂草拂之而色变(3)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4)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_,_。(论语)(2)四美具,_。穷睇眄于中天,_。(王勃滕王阁序)(3)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_,_。(欧阳修秋声赋)(4)_,_。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5)士大夫之族,_,_。(韩愈师说)答案(1)瞻之在前忽焉在后(2)二难并极娱游于暇日(3)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4)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5)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_,_。”(论语)(2)_,_,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韩愈师说)(4)元嘉草草,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四围山色中,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亭送别)答案(1)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4)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5)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仰之弥高,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_,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2)_,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_。(苏轼赤壁赋)(3)执手相看泪眼,_。念去去、千里烟波,_。(柳永雨霖铃)(4)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_。(庄子逍遥游)(5)_,鱼鳖不可胜食也。_,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答案(1)钻之弥坚夫子循循然善诱人(2)余音袅袅泣孤舟之嫠妇(3)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水浅而舟大也(5)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11仿照示例,自选对象,另写一段话,要求意蕴丰厚,有文采。 示例: 栏。 倚栏。 倚栏远眺。 倚栏远眺,烟波江上使人愁。答: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中的仿写句式及修辞的能力。需要明确仿写的基本要求:结构一致、修辞一致、变换话题,进而做到形神兼备。考生仿写中要注意,每一句都有相同关键对象的出现。答案月。望月。望月凝思。望月凝思,明月何时照我还。12按不同的要求,把下面两句话组成一个句子,可以增加或删除个别词语。 艺术家须有科学的世界观。 艺术家须有精湛的技术。(1)表示两者缺一不可。答:_(2)强调世界观的重要。答:_(3)婉转地强调技术的重要。答:_解析这是一道句式变换的题目,把原来两个句子改为一个句子,当然要选用适当的关联词语,此题的关键就是关联词语的选用要符合题目的要求,第一句表示缺一不可,是并列关系;第二句用递进或转折;第三句可以加表强调的词语。答案(1)艺术家既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又要有精湛的技术。 (2)艺术家固然要有精湛的技术,但首先要有科学的世界观。 (3)一个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的艺术家,也须有精湛的技术。13. 假如你是少儿夏令营的辅导员,要向营员们口头介绍将要去参观的水帘洞,请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70个字。 水帘洞在山的北面,洞口朝北,有城门那么大,常年有水流出。山洞很深,极难走到尽头。洞外一条瀑布自高空垂下,如带如练。水石相激,雾气升腾,阳光一照,绚丽多彩。答:_解析本题为变换句式中的书面语与口头语的变换,也是整句化散句。解答时注意要求中“少儿夏令营”这几字,因此表述一定要口语化,要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答案(示例)洞的外面啊,一条瀑布从上面流下来,就像一条长长的白色的带子。瀑布碰到山崖上的石头,形成了雾蒙蒙的水汽,太阳一照,变幻出各种各样的颜色,美极了。14仿照下列以数喻人的写法,从“5”“7”“9”中任选一个数字,分别写一段以数字喻人的文字,字数不要求与例句完全相同。示例:0命运多舛的悲剧者。一生渴望走出生死的轮回,在不断地寻寻觅觅中,却最终摆脱不了在原地徘徊的宿命。答:_解析解答仿写题,首先要找出仿写例句在句式上和修辞上的特点,并且筛选出题干的要求。题中的示例,是先根据数字的外形特点写一个形如“的者”的比喻句,然后再据此发挥写一个有哲理的句子。题干的要求是“以数喻人”。拟写的答案必须符合这些要求。答案(1)5随遇而安的求生者。落败的膝盖跪在了地上,祈望的双臂伸向了远方,但在依然梗直的脖颈中,也能烙出曾经的风雨岁月。(2)7志存高远的理想者。伫立现实的大地,将深邃的目光投向未知的远方,最美的风景,往往在遥不可及的彼岸,引领着理想者上路。(3)9相得益彰的矛盾者。头大如牛,内装乾坤,一生聪明绝顶,但偶尔也会被误认为是头重脚轻根底浅的主儿,智与愚本只有一念的距离。15请从雨果、狄更斯、莎士比亚中任选两人为写作对象,仿照前后的句子将下面的文字补充完整。要求:紧扣相关句式特点;语意连贯,内容充实。 我来到俄罗斯,仿佛听到高尔基借阿廖沙叙说自己苦难童年的种种坎坷;_;_; 我来到西班牙,仿佛听到塞万提斯在大风车旁边讲述哭与笑的滑稽剧。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一是要按照题干要求作答,二是要弄清被仿句子的句式:我来到某国,仿佛听到该国某作家在讲述什么(小说内容),三是作家要与其国别、作品内容一致,不能出错。答案我来到英国,仿佛听到狄更斯借大卫讲述自己从童年的不幸走向伟大作家的经历我来到法国,仿佛听到雨果在圣母院里讲述美与丑的传奇16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仿写出3个恰当的句子。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海中似的自由遨游。答:_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语句仿写试题。看试题给出的例句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海中似的自由遨游。这样,句式应该为“一的竟(动词)比喻名词”。依照句式以填空题形式,注意前后照应,注意修辞,可以作答此题。答案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枝头唱出小提琴般的夜曲。17仿照下面示例,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和句式与示例相同。 林清玄曾经说过:“能够一鸣惊人的,必定在不鸣则已的时候养精蓄锐;能够动若脱兔的,必定在他静如处子时洞察入微。”所以,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个搏击苍穹的理由,然后一心一意地积蓄崛起的力量,等待振翮天宇的那一瞬;我们需要_;我们需要_。答:_解析这是一道仿写题目,仿写时一定要切合题干的要求,结合例句可以看出,考生仿写内容应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拟,句式为“给自己然后等待”。答案给自己一份绽放花朵的激情,然后一心一意地积蓄绿色的音符,等待傲然枝头的那一刻给自己一份重上蓝天的勇气,然后一心一意地忍受磨砺翅膀的煎熬,等待搏击天宇的那一刻18下面两个句子写出了人与人之间应具备的关系,请你仿用这种方式写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具有的联系。 示例:理解、信任是填平鸿沟的基石;怀疑、疏远是割开感情的利刃。(1)_(2)_解析一定要注意先找到所要仿写的语句,然后仔细揣摩它的句式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它的内容要求。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上的特点,研究句中对应的词语,抓住例句中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在自然方面,可选择一些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词语,如热爱、保护、亲近、敬畏、践踏、破坏、远离、亵渎,然后结合修辞要求进行组织答案,注意所写内容前半句从正面入手,后半句从反面入手。答案(示例)(1)热爱、保护是播种绿色的种子;践踏、破坏是制造沙尘的机器。(2)亲近、敬畏是浇灌花卉的清泉;远离、亵渎是摧残草木的风霜。19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要求与原诗各句字数相同) 眼睛很宽容_ 能装下整个世界 _ 它又很苛刻 _ 容不得一粒沙尘 _ 解析这是一道仿写题目,根据题干的要求应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从例句中可以看出,考生选择的对象应为五官中的一种,内容上反映的是同一事物的正反两方面,结构要与例句保持一致。答案嘴巴很豁达吞得下所有辛酸它又很狭隘容不得一点是非20调整词序与句序,将下面文字的画线部分改为整句,可以改换、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生活是什么?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旧电梯井道施工方案
- 四川大学《染整助剂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惠州学院《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理工大学《文学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小学教室租赁合同
- 霍尼韦尔SM系统
- 2025至2031年中国卷式结束保护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pe管道拉管施工方案
- 2025至2031年中国二硫化硒洗液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钣金切割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外国新闻传播史 课件 陈力丹 第0-7章 绪论、英国新闻传播史-美国新闻传播史
- 精密超精密加工
- 高考重点英语单词高频词汇
- 10月自考现代语言学(00830)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 农村急救体系建设
- 仓库搬运工安全操作培训课程
- 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版)
- 梯子的安全使用课件
- 《非税收入征收管理》课件
- 老年人的口腔知识讲座
-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药品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