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司法制度ppt课件_第1页
中国司法制度ppt课件_第2页
中国司法制度ppt课件_第3页
中国司法制度ppt课件_第4页
中国司法制度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司法制度 1 第一章司法制度概述 第一节司法与司法权一 司法1 从国家权力配置上司法是与立法 行政相对立的一项国家活动 即国家适用法律解决纠纷的活动 2 从权力功能上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 具体运用法律处理诉讼案件的专门活动 1 刑事案件 2 行政案件 3 民事案件 2 二 司法权及司法机关 一 西方国家 1 司法就是审判 司法权即审判权2 司法机关仅指法院3 检察权一般是作为行政权对待理论源泉 三权分立 法 孟德斯鸠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 处理国际事务的行政权 有关民事法规事项的司法权 立法权 制订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利 司法权 惩罚犯罪和裁决争议的权力 行政权 执行立法机关的意志 维护公共安全 派遣外交使节 防御外国侵略的权力 3 三权分立 政治体制 4 如果司法权不同行政权和立法权分立 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 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实施专断的权力 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 如果司法权和行政权合而为一 法官便将拥有压迫者的力量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 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构行使这三种权力 即制定法律权 执行公共决策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 则一切都完了 从事物性质上讲 要防止滥用权力 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法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5 二 我国的演变1 清末 1 司法权由法院行使 2 各级检察厅附设于大理院或同级审判厅 但受专门负责司法行政的法部领导2 民国 1 五权分立 立法 行政 司法 考试 监察 2 司法权由法院行使 检察机关属于行政系统3 解放后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宪法 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 行使审判权 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行使检察权 二者共同构成我国司法机关 3 公安机关性质的争论 部分类司法权力 6 议行合一 政治制度 7 4 这时期较为一致的观点4 90年代后1997年 十五大报告 推进司法改革 从制度上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8 三 司法权的特征1 司法具有中立性 1 与自身有关系的人不应当成为该案的法官 2 结果中不应当包含纠纷解决者的个人利益 3 纠纷解决者不应有支持或者反对某一方的偏见 2 司法具有独立性 1 司法权形态的独立性是指分权理论基础上的司法权的独立形态 司法权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独立 2 司法权行使过程的独立性是指司法机关和法官在司法裁判过程中 只服从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及其良心的命令 不受任何来自司法机关内部或者外部的影响 压力 干预和控制 以保证其自主判断 法官独立与法院独立 9 3 我国 独立行使审判权 检察权 司法独立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法官 检察官独立 10 西方司法独立的内容A司法独立要求承认法院和法官的自主性 包括承认法院的管辖权和法院内部行政管理的自主性 B司法独立意味着法院和法官在行使管辖权时有权不受干预 享有集体独立 个人独立 人身独立 实质独立和内部独立 C司法独立要求不得行使干预司法程序的权力 对司法程序不得有任何不适当的或者无根据的于预 不得修改法院作出的裁决 法官或者法庭成员在履行职责的时候不受任何权威的控制 D司法独立需要一系列保障制度 1 保证司法机关具有充足的司法资源 2 保证法官合格 3 对法官的任期 待遇给予充分保障E司法独立还意味着法院和法官有维护司法独立的权利和责任 11 贺卫方 复转军人进法院 南方周末 1998 01 02 12 两年前 我应邀给某省法官培训班讲课 内容是中国与西方司法制度和司法观念的零星比较 讲课过程中 我表达了对我们国家在选任法官方面一种惯例的不理解 为什么长期以来总是理所当然地把每年从军队复员转业的许多人员安置到法院中 为什么不要求医院安置他们 问题提得似乎有些突兀 也许听课的法官们压根儿就没有把它当成问题 也许在他们看来拿法院跟医院相类比本身便很不伦 这怎么能比呢 医生是人命关天的职业 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就给人把脉看病开处方 岂不是江湖骗子 更不消说拿着手术刀的外科医生 什么都不懂 乱割一气 真正是拿人命当儿戏 我从听众的表情读出了这样的质疑 于是 我开始论证法院和医院或法官跟医生之间的可比性 医生固然是人命关天 难道法官这种职业不是人命关天么 差异当然是有的 那就是医生是把将死的人往活里救 法官则经常是把个大活人往阎王那里送 但他们的职业都关乎人命却并无二致 法官要处理的事务不仅仅限于刑事方面 正如医生不是每人每天都在急救濒死的病人 巨额财产的归属 未成年人的监护 合同是否应当履行 文章是否构成了对被批评者的诽谤 夫妻还能不能继续住在一个屋檐下 祖传下来的房产能否保全而不被作为 钉子户 沦为推土机下的废墟 所有这些 虽然不直接关系人命 但是 它们对于相关当事人权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哦 两种职业的差异还可以指出一点 不过 这一点强调的却是法官更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 医生的行为通常只涉及个别病人 他的失误只会给特定病人及其家庭带来损害 然而 法官的失误却会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 法院不只是纠纷的处理机关 也是宣示国家法律究竟由怎样的规则构成的机关 司法官员行为本身便是在表达着正义的风纪 司法机关的行为是否正当 直接关系到人们对他们所在国家的政治制度的评价 影响到一国社会风尚的趋向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 培根才断言 一次不公正的司法行为比很多次其他不公正行为为患尤烈 因为后者污染的是水流 而前者败坏的却是水源 13 我国 强调的是法院独立 而非法官独立A党与法院的关系B法院内部行政体制C审委会问题D经费地方财政控制E向上级法院请示汇报F人大对法院的个案监督 人大评议司法G法院与舆论的关系 14 3 司法的被动性 消极性 1 内容其一 司法不能主动对社会生活进行干预 也不能任意地扩张自己的权力以及主管和管辖的范围其二 启动的被动性 其三 司法裁判范围的有限性即司法裁判的范围不能超越诉的范围 其四 司法的被动性还体现在诉讼程序中 法院的职权受到当事人权利的制约 必须严格在程序的框架内行使其权力 应是有限度和有节制的 2 能动司法 与 大调解 15 司法能动主义 一 概念1 司法能动主义与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不断发展相伴从历史上看 司法能动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显然是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实践密切相关 许多情形都表明 司法能动主义的发生与发展是与美国联邦法院司法审查权的不断拓展相一致的 2 司法能动主义展现的是三权分立政治体制下司法权的不断扩张按照美国建国初期确立的分权和制衡的政治体制 政府权力不仅在立法 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之间进行分立和制衡 而且也在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之间进行分立和制衡 3 司法能动主义的主义 司法克制主义的反面 16 二 我国的能动司法1 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 保障人民利益的要求 积极运用政策考量 利益平衡 和谐司法等司法方式履行司法审判职能的服务型司法 2 主动开展调查研究 认真分析研判形势 主动适应社会司法需求 切实改进工作 主动延伸审判职能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主动协调沟通 努力形成工作合力的主动型司法 3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未雨绸缪 超前谋划 提前应对 努力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的高效性司法 17 三 我国能动司法之解析1 司法的主观能动性2 核心 政治诉求3 能动司法之措施 大调解 18 零判决 2008年12月10日 南阳市中院出台文件 决定利用一年时间 在全市99个基层法庭开展 零判决 竞赛活动 文件规定 全年所有案件均以调解或撤诉方式结案 即视为达到了 零判决 换句话说 零判决 即法官通过自身努力 或通过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诉讼调解 从而实现调解撤诉结案率达到100 对于实现 零判决 的法庭 年终南阳市中院将给该法庭记集体三等功一次 给庭长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基层法院给该法庭奖励现金3000元 5000元 2009年 一项名为 零判决 法庭竞赛的活动在南阳市法院系统展开 99个基层法庭经过角逐 最终有10个法庭实现全年一案未判 19 直击 女庭长帮当事人登门讨账 12月20日上午 唐河县法院桐寨铺法庭 36岁的女庭长贾钟爽上班后打了个电话 叫上司机直奔刘堂村王某家而去 这已是贾钟爽第三次登门 但听到风声的王某还是在她到来之前溜走了 73岁的王来民也是桐寨铺镇刘堂村人 10多年前 他把6500元现金分别借给了5名平时要好的村民 年代久远加上当时所打的借条并不正规 王来民多次讨要都没有结果 今年7月 他找到桐寨铺法庭要求立案打官司 称 即使要不回来也得让他们丢丢人 和之前接待立案者一样 贾钟爽对王来民提供的证据亲自进行把关 她发现不但案件的诉讼时效有争议 借条也写得不明不白 当即判断出如果立了案 王来民不但不能胜诉 还会搭进一笔诉讼费 贾钟爽承诺 亲自上门讨账 劝回了执意要立案的王来民 然后带领法官摸清了各个债务人的家庭情况 请来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 两个月内讨回了4笔 最后一笔1700元迟迟没有讨回来 贾钟爽介绍 这样一起普通的债务纠纷 按常理开一次庭 制作几份法律文书就完结了 为了避免判决 法庭多次组织人员和车辆 往返几个村子去讨账 工作量是过去的2倍都不止 20 21 今年 桐寨铺法庭受理案件137起 调解结案135起 当事人撤诉2起 实现了调解撤诉结案率100 今年11月份 唐河县法院尚有4个法庭保持着 零判决 的记录 但到本月9日考查验收时 却只剩下了两个法庭 其中大河屯法庭的掉队最为可惜 今年1月14日和2月27日 大河屯法庭两次开庭审理了翟某诉宗某的合伙纠纷 由于翟某要求过高 法庭先后进行了4次调解 法官 庭长 分管院长组成的梯次调解队伍轮番上阵 都没能说服翟某放弃部分诉求 为了不因一个案件使整个法庭的 零判决 竞赛努力泡汤 法庭此后申请了延期审理 动员当事人的亲属再次从中说合 仍旧没能成功 在 零判决 竞赛活动验收前 这个法庭遗憾地退出了竞赛 杨师傅是大河屯法庭的门卫 受庭长委托 翟某每次到法庭时 他都把翟某请进传达室喝茶抽烟 有意同对方套近乎 摸清翟某的想法 可让杨师傅失望的是 尽管他同翟某的关系达到了称兄道弟的地步 却无法使翟某在调解中作出让步 22 看看这些法庭所做的努力 不难从中体会到实现 零判决 的不易 我们法庭就一辆面包车 整天往乡下跑 3天就得加一次油 4个法官各办各的案子 根本用不过来 女方离婚时 提出什么时候想看孩子 必须让对方抱到法庭里 不然就不接受调解 那一天我正在开庭 女方把孩子的奶粉和衣服送到了法庭 我立马就得给男方打电话 工作时间到农村找不到人 想找人得凑中午和晚上 法官都是饿着肚子来回跑 当事人蛮不讲理时 我就先不谈案子 带他们到法庭参加旁听 听得多了学到的法律知识也就多了 再调解时相对会顺利一些 并不是每个当事人对调解都领情 说合次数多了人家会烦会恼 说法官像个媒婆子 屁大个事儿判了不就完了 23 4 司法裁决的终局性 权威性 1 司法权的直接功能是裁决纠纷 而裁决纠纷的最要目的是实现法的价值 维护法的秩序 2 司法权是在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过程中实现的 3 司法杈的终极性对于树立司法权威 实现法治管理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4 司法权具有终极性的正当性 是建立在人们对司法制度和司法过程公正性理想化设计的基础之上的 24 5 司法的公正与效率 1 法律效率是 法律作用于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实际结果同颁布该法律时所要达到的社会目的之间的比 2 法律效率 表示法律调整的现实结果与人们期望通过法律而实现的社会目标之间的对比关系 其公式是 法律效率 法律的社会目标 法律作用的结果 3 法律适用的效率与案件审理的社会价值 诉讼成本 审理成本之间的关系 可用公式表示 适用法律的效率 案件审理的社会价值 诉讼成本 审理成本 25 三 司法与行政 一 概念1 行政 国家机关或法律授权的组织 依照法定的行政管理职权 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以实现国家宪法和法律 2 司法 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的程序 具体应用法律处理诉讼案件的专门活动 从形式上看 司法与行政都是执行法律的个别化或具体化的行为 统一于广义的执法活动 26 二 区别1 程序的启动 1 司法 不告不理 原则 具有被动性的特征 即司法程序的启动以权利人或特定机构提出要求或诉求为条件 司法机关不能主动发动诉讼进行审判 2 行政 行政程序的启动具有主动性的特征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可以以法律规定的职权 在其认为适当和必要的情况下 实施行政行为 2 权力行使的构造司法 三方结构行政 线性单向结构 法官 原告 公诉 被告 行政机关 行政相对人 27 3 独立性 1 司法 在组织技术上 司法机关只服从法律 不受上级机关 行政机关的干涉 宪法 第126条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 不受行政机关 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上下级法院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而非领导与服从 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2 行政 上下级机关是领导与服从关系 下级行政机关受上级行政机关的领导 4 交涉性 1 司法 在多方当事人的参与下 双方当事人通过主张 举证 质证 辩论 对抗 协商 交涉 等活动 影响裁判者 从而做出司法裁判 即裁判做出的基础 是基于双方提出证据并进行理性说服和辩论 2 行政 行政管理者一般通过单方面调查取证而形成决定 28 5 终局性 1 司法 司法机关对纠纷的解决是终局的 司法是权利的最终救济途径 由司法机关依法作出的生效判决 裁定或决定 应得到国家机关 社会团体 企事业单位和公民的尊重 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得再作处理 2 行政 行政机关或行使行政权的组织对纠纷的处理不是终局性的 仍可诉至人民法院 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6 管辖权范围 1 司法 司法管辖权具有普遍性 理论上 任何纠纷皆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任何人皆可向司法机关提出解决纠纷 判予法律规定之权利 2 行政 特定行政机关的管辖权仅限特定的行政管理范围 29 三 联系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有监督制约作用1 违宪审查2 行政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的决定 修正 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二条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 包括法律 法规 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第六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 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30 四 司法制度 一 含义1 第一种观点认为司法制度仅指法院制度 至多包括检察制度 2 第二种观点认为司法即为执法 司法机关即是执法机关 那么司法制度也就是执法制度 3 第三种观点认为 司法是指有关司法机关和其他司法组织的性质 任务 组织体系 权利义务 活动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 31 中国司法制度的体系 执行制度侦查制度检察制度审判制度 32 第二节中国司法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 概况 一 概述1 中华法系产生于战国 秦汉时期萌芽 形成于唐代 明清法制是其最后代表 2 清末修律 开始舶入西方法律 中华法系开始解体 但仍存留于北洋政府 国民党政府的法律中 二 特点1 儒家学说成为古代司法制度的指导原则2 专制君主掌握最高司法权3 地方行政官员行政兼理司法4 初步有了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划分5 刑讯逼供 罪从供定6 重视家族伦理7 追求调处息讼 33 二 夏 商 周时期 一 夏商时期1 国家初建 司法制度尚不完备2 中央司法机关士 传说皋陶曾担任此职务3 监狱制度 1 夏朝监狱的名称有 圜土 均台 和 夏台 2 商朝监狱名称有 圜土 羑 you 里 和 囹圄 二 周朝1 司法机关 1 中央司法机关 大司寇 为全国最高司法机关 小司寇 中央直辖地区的司法机关 士师 国都之内的司法官吏 辅助大司寇的工作 34 2 地方司法机关 乡士 遂士等 2 诉讼审判制度 1 周礼 秋官 大司寇 以五声听狱讼 求民情 辞 色 气 耳 目 2 争罪曰狱 争财曰讼 以两造禁民讼 入束矢于朝 然后听之 以两剂禁民狱 入钧金 三日乃致于朝 然后听之 3 周礼 听买卖以质剂 听称责以傅别 3 监狱制度 1 圜土 管理人员叫 司圜 2 嘉石之制 有罪过但不足以关进圜土的人 令有罪者坐于嘉石之上示众 并强制其服劳役 35 三 秦汉时期 一 司法机构1 中央司法机构 廷尉 1 负责皇帝诏令审理的案件 2 审理地方送来的疑难案例以及重大案例的复审 2 地方司法机构 1 京畿地区 京兆尹 2 郡 县 郡守 县令 二 司法原则1 汉朝起法律开始儒家化的进程 2 春秋决狱 以儒家经典大义审判刑民案件 三 司法监察制度1 中央 御史大夫2 地方 刺史 司隶校尉 36 四 隋唐时期 一 中央司法机关1 大理寺是唐朝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 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和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 2 刑部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 负责审核大理寺及州县审判的案件 二 司法监察制度1 御史台是中央最高监察机关 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 也参与某些案件的审判 2 逢大案 常有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 御史中丞共同审理 叫作 三司推事 37 五 宋元明清 一 宋1 宋初除按唐制 在中央设刑部及大理寺分掌司法以外 又于建隆年间在宫中设置审刑院 2 凡大理寺审判的案件 经刑部复核后 须送审刑院详议 再奏请皇帝批准 可见 审刑院就是为了加强皇帝对司法权的直接控制而建立的 二 明1 中央司法机关 1 中央仍为大理寺 刑部和都察院 但就其职责而言 与唐 宋有所不同 2 大理寺不主管审判 而专掌复核 凡是刑部 都察院审判的案件 均由大理寺复核 有权驳令更审 或请旨发落 3 刑部主管审判 受理地方上诉案件和重案 也审理中央百官的案件 4 都察院为监察机关 监督刑部 大理寺的司法活动 也握有一定的审判权 38 2 厂卫制度 1 卫指锦衣卫 厂指东厂 西厂 内行厂 2 厂卫是明朝特有的特务司法审判机构 三 清1 九卿会审 遇特别重大案件 则由三法司会同吏 户 礼 兵 工各部尚书及通政使共同审理 是中央的最高审级 但判决仍须奏请皇帝核准 2 秋审 是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 因在每年秋季举行 故名 秋审 清律规定 凡严重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 应立即处决的 叫 斩立决 或 绞立决 如危害性较小或有可疑者 暂判 斩监候 或 绞监候 缓刑处决 延至秋天由九卿会审 会审包括秋审和朝审 39 六 清末 一 司法制度近代化1 西学东渐 修律变法2 1902年 清廷任命沈家本 伍廷芳为修律馆总纂 主持法律改革3 1906年 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 中国第一部独立的诉讼法典 4 1910年 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 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 二 近代司法机关建立1 改刑部为法部 负责司法行政 2 大理寺改为大理院 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 解释法律 监督地方审判机关 3 京师 省 府 州设地方审判厅 40 4 检察厅附设于大理寺或同级审判厅 受法部领导 负责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 实行公诉并监视判决执行 5 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 由审判机关行使 三 领事裁判权和会审公廨1 领事裁判权 1 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 这是一种治外法权 2 1943年民国政府与美国 英国签订 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 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条约 取消了美 英两国在中国的关税主以 司法主权 领海主权 内河航运权等治外法权 41 2 会审公廨 1 1868年清政府与英 美驻上海领事议订 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 在租界设会审公廨 受理租界内除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侨民为被告外的一切案件 1869年 上海英美租界会审公廨成立 简称会审公廨 2 会审公廨是上海历史上在特殊时期 特殊区域成立的一个特殊司法机关 由道台任命中方专职会审官 谳员 与外方陪审官 领事 会同审理租界内与华人有关的诉讼案件 根据中外双方的约定 如果案件涉及洋人或洋人雇佣的华籍仆人 由外国领事参加会审或观审 纯粹华人案件 由中国谳员独自审断 3 1927年1月1日 废止会审公廨 此后废止的会审公廨的地址被设上了上海公共租界临时法院兼上诉院 来代替会审公廨讼诉案件 42 七 国民政府时期 一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确立公开审判 法官独立 法官任职终身制 律师制度等 设中央审判所 2 中央设 临时中央审判所 亦称 裁判所 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 各级审判厅设推事若干审理民行案件 3 仿照西方文明的审判方式 对专制野蛮的封建审判制度加以改革 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废除刑讯体罚 43 二 北洋政府 1912年 1928年 改设大理院 地方设高等 地方 初等审判厅 设平政院 审理行政诉讼案件 普通法院四级三审 军事法院一审终审 44 三 南京国民政府 1927 1949年 1 高司法机关是司法院 司法院之下设立各级法院 法院有普通法院 特别法庭之分 普通法院分地方法院 高等法院 最高法院三级 行三级三审制 特别法庭是据特别法规而设置 45 2 立法1932年10月28日 法院组织法 1928年7月28日 刑事诉讼法 1930年12月6日 民事诉讼法 特种刑事法庭组织条例 特种刑事法庭审判条例 军事法庭条例 特种刑事案件诉讼条例 反革命案件陪审暂行法 3 诉讼原则 1 自由心证 即对证据的取舍和对证明力的判断 法律不预先规定 由法官据其法律意识和内心确信 自行判断 这是仿效资产阶级国家法律原则而确定的一项审判原则 2 不干涉主义 这是民诉中采用的一项诉讼原则 即诉讼活动依当事人意思决定 不得就当事人未申明的事项判决 一切全凭当事人意思行事 46 第三节新中国司法制度及改革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 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 1934年2月 临时中央政府颁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 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下设最高法院 但最高法院却始终未曾建立 司法行政权由司法人民委员部行使 2 工农民主政权实行审判权与行政权合一的制度 各级司法机关设于各级政府内 并受同级政府主席团指导 司法机关内部实行 审检合署制 在各级审判机关内设置相应的检察长或检察员 行使刑事案件的逮捕 预审及代表国家向司法机关提起公诉等检察权 47 二 抗日战争时期1 1 高等法院及其分庭 院 各边区都设有高等法院 山东省称高级审判处 名义上隶属于国民政府最高法院 高等法院分庭 院 是高等法院在边区政府所辖各分区设立的派出机构 山东省称高级审判处分处 代表高等法院受理不服各该分区所辖地方法院或县司法处第一审判决上诉之民 刑事案件 2 地方法院或县司法处 科 除上述两级司法机关外 部分边区还设有其他独立审级 如陕甘宁边区在1942年至1944年间在边区高等法院之上设立边区政府审判委员会 晋冀鲁豫边区 山东省及华中部分抗日根据地则在高等法院和县司法科之间设立专员分署司法科 3 各边区均实行 审检合署 制 检察机关附设于法院内 独立行使检察权 高等法院内设检察处或首席检察官 地方法院设首席检察官或检察官 县司法处有设检察官的 如晋察冀边区 亦有不设检察官的 如陕甘宁边区 48 三 马锡五审判方式1 马锡五 生于1899年 卒于1962年 今陕西省志丹县人 1930年追随刘志丹参加革命工作 1934年5月一1946年3月期间 历任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庆环专区专员 陇东专区专员等职 1943年3月 兼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 1946年4月 被选为边区高等法院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历任最高人民法院西北分院院长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等职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whois马锡五 49 2 马锡五审判方式 马锡五审判方式带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烙印和个人风格 马锡五自1943年从事司法工作后 对司法工作非常重视 亲自参加审判实践 他经常有计划地下乡 深入调查研究 进行巡回审判 及时纠正一些错案 解决了一些缠讼多年的疑难案件 使违法者受到制裁 无辜者获得释放 人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保障 因而受到群众欢迎 人们把这种贯彻群众路线 实行审判与调解相结合的办案方法 亲切地称之为 马锡五审判方式 马锡五根据党的实事求是的政策精神 解救了这些被胁迫的农民 对安定社会秩序起了积极作用 被陕甘宁边区的老百姓亲切地称为 马青天 为此 毛主席在延安专门接见了马锡五同志 听取他的汇报 并赞扬他善于从实际出发 正确执行了党的政策 并亲自为他书写了 一刻也不要脱离群众 的题词 50 版画 马锡五同志调解婚姻诉讼 51 1945年12月 陕甘宁边区政府将马锡五审判方式总结为 1 深入农村 调查研究 2 就地审判 不拘形式 3 群众参加 解决问题 1949年5月 马锡五本人在回答延安大学学生提问时 将其审判方式归结为 就地审判 不拘形式 深入调查研究 联系群众 解决问题 马锡五审判方式特征或特点 最初 解放日报 的概括是两点 第一 深入调杏研究 第二 坚持原则 在坚决执行政府政策法令 又照顾群众的生活习惯及维护其基本利益的前提下 合理调解 善于通过群众中有威信的人物进行解释说服工作 为群众又依靠群众1948年马锡五和乔松山共同署名的 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工作报告 中 指出 边区司法机关审判方式主要有五种 第一 用谈话的方式进行审讯 允许群众旁听 事后征询群众对案情上或判决上的意见 第二 群众参加公审大会 从群众中选出陪审员 群众有补充事实 证据以及提出处理意见的权利 但判决权属于法官 第三 法官下乡就地审判 这一方式又包含3点 深入调在 审判不拘形式 群众参加解决问题 第四 巡回法庭 第五 人民法庭 52 1954年12月1日 时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的马锡五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司法工作 中重新将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审判方式的特征归纳为就地审讯 巡回审判 公开审判 人民陪审制度 调解工作5个方面 1955年毛泽东接见全国司法会议代表时与马锡五亲切交谈 53 二 新中国司法制度 一 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指导下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创建1 指导思想 人民民主专政2 法院 1 1950年7月14日 人民法庭组织通则 1951年9月3日 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 2 1954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3 1954年9月 人民法院组织法 4 巡回法庭 铁路和水上运输专门法院 人民陪审制度建立3 检察院 1 194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署暂行组织条例 和 各级地方人民检察署组织通则 2 1954年9月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54 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 一 对国民党六法全书的认识 在我们好些司法干部中 是错误的 模糊的 不仅有些学过旧法律的人 把它奉为神圣 强调它在解放区也能运用 甚至在较负责的政权干部中 也有人认为六法全书是合乎广大人民利益的 只有一部分而不是基本上是不合乎广大人民利益的 东北印行的 怎样建设司法工作 中所提到的对六法全书的各种观点 不过是一部分明显的例证 二 法律是统治阶级公开以武装强制执行的所谓国家意识形态 法律和国家一样 只是保证一定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和一般资产阶级法律一样 以掩盖阶级本质的形式出现 但实际上既然没有超阶级的国家 当然也不能有超阶级的法律六法全书和一般资产阶级法律一样 以所谓人人在法律方面一律平等的面貌出现 但是实际上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 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 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 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 没有真正共同的利害 因而也不能有真正平等的法权 因此 国民党全部法律只能是保护地主与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工具 是镇压与束缚广大人民群众的武器 正因为如此 所以蒋介石在元旦救死求和的哀鸣中 还求要保留伪宪法 伪法统 也就是要求保留国民党的六法全书继续有效 因此 六法全书绝不能是蒋管区与解放区均能适用的法律 三 任何反动法律 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也是一样 不能不多少包括某些所谓保护全体人民利益的条款 这正和国家本身一样 恰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即反动统治阶级为保障其基本的阶级利益 财产与政权 的安全起见 不能不在其法律的某些条文中 一方面 照顾一下它的同盟者或它试图争取的同盟者的某些部分利益 企图以此来巩固其阶级统治 另一方面 不能不敷衍一下它的根本敌人 劳动人民 企图以此来缓和反对它的阶级斗争 因此 不能因国民党的六法全书有某些似是而非的所谓保护全体人民利益的条款 便把它看作只是一部分而不是在基本上不合乎广大人民利益的法律 而应把它看作是基本上不合乎人民利益的法律 55 四 我们在抗日时期 有各根据地曾经个别地利用过国民党法律中有利于人民的条文来保护或实现人民的利益 在反动统治下 我们也常常利用反动法律中个别有利于群众的条文来保护与争取群众的利益 并向群众揭露反动法律的本质上的反动性 无疑的 这样做是正确的 但不能把我们这种一时的策略上的行动 解释为我们在基本上承认国民党的反动法律 或者认为在新民主主义政权下能够在基本上采用国民党的反动的旧法律 五 在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下 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应该废除 人民的司法工作 不能再以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为依据 而应该以人民的新的法律作依据 在人民新的法律还没有系统地发布以前 应该以共产党政策以及人民政府与人民解放军所已发布的各种纲领 法律 条例 决议作依据 目前 在人民的法律还不完备的情况下 司法机关的办事原则 应该是 有纲领 法律 命令 条例 决议规定者 从纲领 法律 命令 条例 决议之规定 无纲领 法律 命令 条例 决议规定者 从新民主主义的政策 同时 司法机关应该经常以蔑视和批判六法全书及国民党其他一切反动的法律法令的精神 以蔑视和批判欧美日本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人民法律 法令的精神 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国家观 法律观及新民主主义的政策 纲领 法律 命令 条例 决议的办法 来教育和改造司法干部 只有这样做 才能使我们的司法工作真正成为人民民主政权工作的有机构成部分 只有这样做才能提高我们司法干部的理论知识 政策知识与法律知识的水平和工作能力 只有这样做 才能彻底粉碎那些学过旧法律而食古不化的人的错误的和有害的思想 使他们丢下旧包袱 放下臭架子 甘当小学生 重新从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及我们的政策 纲领 命令 条例 决议学起 把自己改造成为新民主主义政权下的人民的司法干部 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够为人民服务 才能与我们的革命的司法干部和衷共济 消除所谓新旧司法干部不团结或旧司法人员炫耀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和自高自大的恶劣现象 六 请你们与政府及司法干部讨论我们这些意见 并把讨论结果报告我们 1949年2月28日 56 4 司法部 1 根据 共同纲领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政务院下设司法部 2 54年 宪法 颁布后 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3 司法部负责主持全国的司法行政工作5 其他司法制度 1 调解制度 1954年制订和颁布 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 2 律师制度废除旧律师制度 建立新中国律师制度 3 公证制度 57 二 司法制度的顿挫 1957 1976 1 法律虚无主义 1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被指责为 抹杀法律的阶级性 2 强调依法办事被看成是资产阶级的 法律至上 是 不要党的政策 搞法律孤立主义 3 辩护制度 律师制度成了 为资产阶级开脱 4 宪法和法院组织法中规定的一些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 被当作 右派错误 加以批判 5 无罪推定是放纵罪犯的反动理论等等 2 反右斗争给司法制度的建设带来沉重打击 1 1957年8月 铁路与水上运输法院被撤消 2 1959年4月 取消司法部 监察部 3 1960年1月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公安部合署办公 由公安部党组统一领导 从最高层次上削弱了司法体制 58 3 文革 无法无天 全国各地纷纷砸烂公检法 全国政法院校纷纷解散 法律专家 学者被迫下放到农村改造思想 三 恢复时期1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使民主制度化 法律化 的战略任务 确立了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的法制建设方针 2 1978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第八次全国人民司法工作会议 会议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司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社会主义司法原则和新时期司法工作的任务 即继续进行思想和组织上的拨乱反正 整顿司法队伍 重申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 被告人辩护权等司法审判原则3 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设立司法部的规定 59 4 1982年9月 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 司法机关不再管理人民法院的行政工作 各级人民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由各级人民法院自行管理 并将监狱 劳改 劳教工作划归司法部管理 经过一系列调整 从中央到地方都恢复建立了司法行政机关 并确立了司法行政工作的法律地位 5 各公 检 法机关相继恢复和发展 四 发展时期1 1995年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2 2001年6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 3 199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4 1996年3月17日对 刑事诉讼法 第一次修正5 1994年8月31日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6 1996年5月15日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7 2001年 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 试行 60 三 中国司法制度改革1 90年代中期以后以建立当事人主义为中心的审判方式改革2 1997年9月 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要将 依法治国 作为基本治国方略并 推进司法改革 3 1999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 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 提出 人民法院改革是从司法观念 工作方法 管理机制到司法制度的全面改革 4 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99年2月公布 检察工作五年发展规划 确立了 公正执法 加强监督 依法办案 从严治检 服务大局 的检察工作方针 5 2000年1月 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 检察改革三年实施意见 这是第一个涉及检察改革总体部署的文件 该意见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在三年内实现六项改革目标 同时 该意见也具体规定改革内容和措施 6 2002年11月8日 十六大报告指出 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 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 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 为新世纪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61 7 2005年10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 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 明确指出 2004年至2008年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基本任务和目标是 改革和完善诉讼制度 实现司法公正 提高司法效率 维护司法权威等要求 8 2005年9月12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 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 9 2007年10月15日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 深化体制改革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规范司法行为 建设公正 高效 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由此 以 建设公正 高效 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为核心的司法体制改革在我国继续推进 10 2008年 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 2009 2013 要求各级法院要 完善民事 行政诉讼简易程序 明确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范围 制定简易程序审理规则 探索推行远程立案 网上立案查询 巡回审判 速裁法庭 远程审理等便民利民措施 62 11 2012年10月 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 1 中国司法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保障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可靠的司法保障 2 重点 以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加强人权保障 提高司法能力 践行司法为民为重点12 2012年十八大报告 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确保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检察权 13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加强宪法实施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保证公正司法 提高司法公信力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63 15 2015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 改革的总体思路 即 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始终坚持司法为民 公正司法工作主线 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 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 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司法权威 2 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3 优化人民法院职权配置 进一步推动司法权力科学运行 4 健全审判权力运行机制 落实司法责任制 5 改革法院人事管理制度 推进法院人员的正规化 专业化 职业化建设 64 16 关于深化检察改革的意见 2013 2017 1 完善保障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的体制机制 2 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检察人员管理制度 3 健全检察权运行机制 4 健全反腐败法律监督机制 提高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法治化水平 5 强化法律监督职能 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 加强对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 6 强化对检察权运行的监督制约 65 第四节司法制度的功能 一 纠纷解决二 权利救济三 权力制约四 规则形成 66 一 纠纷解决 一 纠纷解决是司法制度的首要功能 二 纠纷与纠纷解决 1 纠纷乃利益之争 具体体现为权利义务关系之争 2 纠纷过程分为不满 单向的 冲突 双向的 纠纷 三向的 三个阶段 不满阶段 指当事人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或权益受侵害而心怀不满 并可能采取某些单向的行动 冲突阶段 指局限于纠纷当事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表现为当事人相互的对抗争斗 解纷的第三方介入冲突则就进入纠纷阶段 美 劳拉 纳德尔 LauraNader 纠纷阶段论 67 68 三 纠纷解决机制1 私力救济形式 1 交涉 和解 2 强制 社会学意义上的 决斗 复仇优点 1 方式灵活 2 便捷 3 情感宣泄缺点 1 缺乏强制力保障 2 容易失控 违法 3 弱肉强食 69 2 社会救济双方当事人之外的社会力量介入纠纷 居中进行调处 从而消除争议的纠纷解决方式 1 仲裁又称公断 是指仲裁机构根据当事人协议和法律的有关规定 居中裁断纠纷的争议解决方式 70 国内经济仲裁 仲裁法 第2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可以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加以裁决 从而解决劳动争议的制度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第2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包括 一 因订立 履行 变更 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 二 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 出租 互换 转让 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 三 因收回 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 四 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五 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六 法律 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因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补偿发生的纠纷 不属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 71 涉外仲裁A 涉外 第一 争议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具有外国国籍或是无国籍人 或其主要营业地或住所地在外国 或是在外国注册的公司和组织 第二 争议标的具有涉外因素 包括争议的标的物在外国 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形成 消灭和实施在外国 B 我国现有两个常设涉外仲裁机构 一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二是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 两者现都属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中国国际商会 72 2 诉讼外 调解 人民调解 民间调解A 定义纠纷发生后 由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介入 经过劝说 说服 促成当事人互谅互让 达成协议而和平解决纠纷的机制 B 特点1 民间性 即人民的调解2 弱规范性3 自愿性 73 3 公力救济国家公权力介入双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纠纷 对纠纷予以解决的纠纷解决方式 1 司法解决 审判 调解 2 行政解决 裁决 调解 行政裁决 对特定行政管理事项有管理职权的行政机关对依据法律法规明确授权 对与其管理职权有关的民事纠纷进行裁决 行政调解 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规定 对属于其职权管辖范围内的行政纠纷 通过耐心的说服教育 使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互相谅解 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协议 从而合理地 彻底地解决纠纷矛盾 74 75 二 权利救济功能 一 利益平衡法院通过纠纷解决来进行利益平衡 使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分配符合社会正义标准 二 对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给予保护1 通过审判活动确认当事人的权利 2 通过执行活动实现当事人的权利 三 权力制约 一 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 行政诉讼 二 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 司法审查 违宪审查 是西方国家通过司法程序来审查 裁决立法和行政机关是否违宪的一种基本制度 四 规则形成 76 河南种子案 2003年5月27日 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种子赔偿纠纷案时 遭遇法律冲突问题 在庭审中 就赔偿损失的计算办法 原告 汝阳县种子公司 与被告 伊川县种子公司 争议激烈 原告主张适用 种子法 以 市场价 计算赔偿数额 被告则要求适用 河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以 政府指导价 计算 经审判 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 2003 洛民初字第26号民事判决书 原告和被告都不服判决 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洛民初字第26号民事判决书写道 种子法 实施后 玉米种子的价格已由市场调节 河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 作为法律位阶较低的地方性法规 其与 种子法 相抵触的条 款 自然无效 77 洛阳中院判决书的这一表述激起河南省人大的强烈反响 河南省人大认为 洛民初字第26号民事判决书中宣告地方性法规有关内容无效 这种行为的实质是对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的违法审查 违背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侵犯了权力机关的职权 是严重违法行为 10月18日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下发了 关于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中违法宣告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有关内容无效问题的通报 要求河南省高院对洛阳市中院的 严重违法行为作出认真 严肃的处理 对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依法作出处理 洛阳市中院党组根据要求作出决定 撤销判决书签发人民事庭赵广云的副庭长职务和李慧娟的审判长职务 免去李慧娟的助理审判员 78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 向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了请示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3月30日作出 关于河南省汝阳县种子公司与河南省伊川县种子公司玉米种子代繁合同纠纷一案请示的答复 指出 立法法 第七十九条规定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规章 行政性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解释 一 第四条规定 合同法实施以后 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性法规为依据 不得以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为依据 根据上述规定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 认为地方性法规与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 应当适用法律 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 维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原判 这就是 河南种子案 79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