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A:通过字词句的理解,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毁灭的景象。 B、由读通课文、初读课文到理解课文,指导读书方法。 2.过程与方法:A:能抓住重点词语透过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并学会这种阅读方法。 B:以情促读,指导朗读方法,积累语言。 C、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解决了语言文字想象艰难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毁灭的景象,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增进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想象圆明园辉煌的景观,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1.课件1:出示圆明园全景图,有什么感受?出示遗址图片。问:有什么感受?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它在哪?师讲解: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曾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昔日的它是怎样一番景象,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课文21课圆明园的毁灭告诉了我们一切。2、 生跟师板书:生跟着师板书:强调:第一个是圆满无缺的“圆”,第二个园是“园”是园林的“园”学生空写,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听读课文,注意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想想课文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圆明园?师随机板书:损失不可估量(1) 昔日的辉煌 (2-4) 无情的毁灭(5)三细读课文24自然段,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师: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去看看。A精妙的布局:学习第二自然段:课件3(指名读)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问: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生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圆明园的地位、位置和布局。 “举世闻名”指什么?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课件3举世闻名变红)(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这里指圆明园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驰名中外享誉世界中外闻名名扬中外)(课件3:众星拱月变红)问: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课件4:众星拱月示意图)课件标示出三园及周围的小园,弄清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小园的分布情况,分辨文中月指什么?星指什么?进而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这种设计、布局你觉得怎么样?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师随机板书“精妙”。 那就请你们带着自豪与敬佩再读这一段吧 师小结:同学们,圆明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历经清朝5代皇帝的精心修建,它总面积达到5200多亩,在当时可称得上是世界皇家园林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它不仅布局精妙,建筑还非常宏伟。B宏伟的建筑学习第三自然段。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1、文中写了哪些建筑?2、 找出文中一共用几个“有”写这些建筑? 师:找到了一共整整8个有,生齐读8个有相关句子。问:这种写法叫做什么? 现在我们一个个去看一看,圆明园有什么? 师:(指名8人)第一个有生接:金碧辉煌的殿堂 第二个有生接: 师随机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师:整整8个有。课件图片根据生说随机播放。3、 师:圆明园的景观就只有这些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什么? 师:小组合作请找根据,就在这一段话里找根据,找到的请用横线勾划出来,并说说理由。4、 小组汇报。A:从民族建筑,西洋景观看出来。师:虽然它并没有说有哪些 民族建筑包括了很多民族特色的建筑,西洋景观也一样。 B:我从天南海北看出来 师:天南海北指什么?放眼望去,天南海北的建筑都有。 C、我从饱览中外名胜看出来了 师:是啊不仅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D:我觉得从饱览就可以看出来 师:是啊,要不然,饱览什么呢?从这些词句写出了圆明园建筑怎么样? 想去这地方吗? 课件5:出示“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境界里。” 齐读 师;孩子们进去吧,走进这置身幻想境界之园,这充满诗情画意之园圆明园吧! 生齐读。 师:孩子,在这园内你愿意离开吗? 师:那请你带领大家走进圆明园。 学生个人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境界里。 师:当我们走进这样别具风格、这样精美的圆明园,心中怎能不发出这样的赞叹学生齐读: 漫步园中,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去昔日的圆明园中浏览一番。 课件6:播放滚动视频。C珍贵文物: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师:“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课件7:出示(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各种奇珍异宝。)随文理解词语先秦、清代、珍贵、文物、奇珍异宝等。思考:从先秦到清代说明了什么?(想一想,经历了这么多年,这期间有多少青铜礼器?有多少名人字画?有多少奇珍异宝?(数不胜数)课件7:出示文物图片。课件8:所以,它又是当时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生读 师:圆明园中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请大家读一读阅读材料。课件9:(出示图片、文字): 圆明园是世界上最雄伟、精美的皇家园林。园内珍藏着不计其数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金银珠宝,青铜礼器,古玩陶瓷,价值根本难以估算。仅原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2000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人民币。 学生个人读。(4)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曾经就在我们的圆明园啊!圆明园内搜藏着不计其数的珍贵文物,所以说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四.细读第五自然段。了解圆明园被无情毁灭过程。师;可这一切的一切早已不存在了,早已永远化为灰烬,早已在1860年被2个强盗一把大伙化为灰烬。 师板书“0”。课件9:播放圆明园毁灭视频。师:此时此刻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心中的感受吗?生个人说。师:现在就让我们用悲痛、气愤的心情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10出示:“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至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师:从这段文字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10中“凡是 统统 任意”变红随机理解词语:凡是 统统 任意 掠走 等师:从这几个词中你又体会到什么?相机板书:掠 、毁、烧。师:还有在最后在10月18日和19日的时候,生接着说。师:就这样,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化为了一片灰烬。而且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铁的罪证。现在就让我们字字幕幕再来读读这段话。师读第一句,生读第二句至第五句。师:这可是我国园林芭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呀!我们除了愤怒以外,更多是悲痛和惋惜,重读最后一句。生读最后一句。五、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圆明园的毁灭带来的损失。师:英、法侵略者这样的野蛮行径给我们带来的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看课文第一自然段。课件11:出示第一自然段内容。生个人读。在这一自然段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个词?(不可估量)强调量的读音。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些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生个人说。师讲解现在我们大家的心情都无比沉重,沉甸甸的,让我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师:我想祖国的未来有你们这么多接班人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的确确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仅仅是惋惜和愤怒吗?生个人说。生个别说。六:总结全文,激发情感:帝国主义列强的这把火可以烧毁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皇家园林,但是他烧不毁的是中华人民刻骨铭心的仇恨。烧不毁的是中华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三上半学期化学知识总结
- 塔里木大学《医学检验仪器与临床实验室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建筑专用型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内置号角喇叭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商场租赁合同
- 济宁铁路隔音屏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进水三通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薄荷素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祛黑嫩白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液态感光丝网抗蚀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访客接待联络单
- 四年级下册一字多义练习
- 抖音本地生活团购套餐设计
- 智商情商哪个更重要 辩论赛
- 高中课本剧-鸿门宴剧本
- 考研英语大纲词汇(完美打印版)
- 深圳南山区建设工程施工围挡改造提升
- YS/T 1161.3-2016拟薄水铝石分析方法第3部分:孔容和比表面积的测定氮吸附法
- GB/T 3906-20203.6 kV~40.5 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 GB/T 2930.11-2001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检验报告
- GB/T 13465.7-2009不透性石墨增重率和填孔率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