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 第15课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课后作业 岳麓版选修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 第15课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课后作业 岳麓版选修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 第15课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课后作业 岳麓版选修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第15课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一、选择题1.“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特点符合上述材料的描述()a.林则徐b.曾国藩c.孙中山d.康有为解析:题中信息的含义是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改变封建制度,符合的是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的观点。答案:b2.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a.主张“中体西用”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解析:郭嵩焘的观点是:西方国家在国家建设方面,把政治制度建设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经济发展;同时强调军事科技的发展,以保证国家的强大。这表明郭嵩焘强调的是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3.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a.b.c.d.解析: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不符合康有为的思想主张。“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说明是正确的。“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说明是正确的。“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说明是正确的。答案:b4.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a.强国御侮b.实业救国c.民主共和d.科学理性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与观点提炼的能力。“引西救儒”至“西儒对立”,都是在民族危机的大背景下,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积极探索。答案:a5.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如下图的三把利剑,三剑一击,清王朝就完了。其史论、史观和史料反映出()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英雄创造历史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领导阶级的先进与否,是革命事业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a.b.c.d.答案:c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06年孙中山先生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些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来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来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就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将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材料三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以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孙中山民权初步请完成:(1)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2)据材料三,理解孙中山为何认为集会是实施民权的第一步。(3)根据以上材料及中国国情,分析按孙中山的主张,人们能否建立起“至为完美的国家”?为什么?参考答案:(1)“至为完美的国家”是指资产阶级共和国。(2)中国人长期受专制制度的压抑,丧失了合群的天性;中国人不会通过开会行使权利。(3)不能。理由:当时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不允许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资产阶级软弱,三民主义是一个不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7.面对西方民主思想的冲击,资产阶级不同派别作出了不同回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康有为、梁启超认为)民智未开的中国需要有相当长的时间在民力、民智、民德上做充分的准备因而主张在国本问题上“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完成:(1)材料一中图片所示理论的核心是什么?(2)据材料二,比较康有为、梁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