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月考试题.doc_第1页
七年级月考试题.doc_第2页
七年级月考试题.doc_第3页
七年级月考试题.doc_第4页
七年级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考号: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卷)七年级 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2分)A、校补(jio) 秩序 (zh) 澎湃(pi) 硕果 (shu) 默契(qi)B、疙瘩 (da) 洗澡 (zo) 屏障(bng) 哺育(b) 山巅 (din)C、劈开(p) 气魄(p) 狂澜 (ln) 踱步 (du) 婉转(wn)D、污秽(su) 誓言 (sh) 山涧 (jin) 埋葬(zng) 耻辱(ch)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至死不谢 鞠躬尽瘁 当之无愧 知人之明B、妇孺皆知 截然不同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C、鲜为人知 可哥可泣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D、心不在焉 无瑕及此 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B.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C.此刻,老师和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C.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D.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时间、情节。B、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说明、议论、比喻、抒情。C、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环境、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D、要写出人物的精神,要注意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还可以借助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视野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所以,到了16岁左右时,年轻人得有点大视野。 16岁之后,年轻人会进入一个视野拓展期 16岁之前的孩子,眼中大多是孩子气的东西 而随着高度的上升,视野会变宽 在这个阶段,你所看到、接触到以及思考到的,都将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是16岁左右的年轻人所经历的一般过程A B C D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黄河颂是光未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后来经冼星海谱曲后,响彻中华大地。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B、最后一课作者是法国小说家歌德的短篇小说,他的代表作有小东西星期一故事集,文章的主人公有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郞士。C、土地的誓言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七七事变”后,大批东北青年流亡到关内。本文抒发了他们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D、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从有无作者来说是民歌,从表达方式来说是一首叙事诗,从体裁来说是乐府诗,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儿女情怀。本诗是南北朝时南方的民歌。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题号1234567答案8、请在横线上续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3分)聆听自然,万物皆有情。小雨淅沥,泉水叮咚,诉说着心中的喜悦;夜莺歌唱,喜鹊报春,讲述着人间的欢乐;_ ,_ , _。 9古诗文默写。(每1分,共12分)(1)、_,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2)、草木知春不久归, 。(晚春韩愈)(3)、 ,凭君传语报平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岑参)(4)、此夜曲中闻折柳,_。(春夜洛城闻笛李白)(5)、木兰诗中描绘边塞环境恶劣,军营艰苦生活的两句是:_,_。(6)、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7)、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_,_。(8).故园东望路漫漫,_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13分)最后一课(节选)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10、老师为什么在最后一课时穿戴礼服?郝叟等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 (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1)、_ (2)、_ 11、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和号声后“脸色惨白”? (3分)_ _12、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2分)_13、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了“法兰西万岁!”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 _14、选文的最后一段用了_、_、_描写方法。(3分)(二)阅读课外现代文,回答问题。(10分)默读父亲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10岁那年,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地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地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装给穿上。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天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皇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半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看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地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地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羡慕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17岁初入大学的那年。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4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对别人的羡慕,倒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着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我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 cc血给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父亲没能活到60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15这篇文章主要写的人物是父亲,作者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父亲的形象。(3分)(1)_ (2)_(3)_ 16第二段中,最后一句话“心里漫上一阵痛楚”,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2分)_ _17第三段中父亲所说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2分)_18如何怎样理解“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句话?(3分)_(三)文言文阅读(17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注释】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师旷:晋国乐师,目盲。炳烛:点燃灯烛。昧:昏暗,黑暗。20、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1)见往事耳_ (2)及鲁肃过寻阳_(3)但当涉猎_ (4)卿今当涂掌事_ 2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辞以军中多务(介词,拿、用) 自以为大有益处(动词,认为)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不译)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助词,的)C、治经为博士邪(动词,做,当) 愿为市鞍马(介词,被)D、结友而别(顺接连词,不译) 博学而笃志(转折连词,但是)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3)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_2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24、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你有什么启发?(3分) 三综合性学习(10分)25.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的人。当我们思乡想家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依托。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融入这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中,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班上举行“献给母亲的歌”的主题晚会,你会唱一首什么歌曲。(3分) 请写一句与母亲有关的俗语、格言、诗句。(3分)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请你给自己的母亲发一条短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