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 吴骏课件信箱 wujun271 密码 私人通讯信箱 wujun364 TEL 0551 3640533 H D S1 S2 P Q 3 2 10 20 微观经济学 ECONOMICS 参考书 高鸿业主编 西方经济学 上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伯成主编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每一项所言及的国家事务都需要有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处理这件事务时取得进展 没有系统学习过经济学的人甚至没有足够的条件来考虑国家事务 他象一个想欣赏交响乐的聋子 给他一个助听器 他可能仍然缺乏欣赏的才能 但他经过努力至少有希望领悟音乐是怎样一回事 国家的首脑必须经常作出牵涉到经济学的决定 当然他本人并不必须是职业经济学者 而只须是别人提供给他 往往相互抵触的 经济情报的 消费者 经济学 第十版中译本 第8页 保罗 萨谬尔森 PaulA Samuelson 美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0 的第一人 现代主流经济学集大成者 现代经济学之父 美国著名企业家比尔 拉福的 职业生涯设计 工学学士 工科学习 经济学硕士 经济学学习 熟悉人际关系 政府部门工作 熟悉商务环境 在大公司工作 实现理想 创办公司 企业家 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经济头脑经济头脑的来源 系统的理论学习 实践的经验积累 经理是什么 经 是经验 理 是理论 具备经济头脑就是能用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人的任何行为都面临选择与权衡得到某种东西的成本就是必须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本人的理性决策需要边际分析人们的行动是对激励刺激作出的反应人们相互进行交易会使双方获益市场通常能更好地组织经济活动在市场失灵时 政府会改进市场结果 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小王下海得失如何 小王原是某机关单位的一个处长 年薪2 4万 下海后一年赚了5万 下海的机会成本 Opportunitycost 计算因下海而放弃的处长年薪2 4万处长的隐性收入 公费医疗 低价购房 公费度假 节日福利等 2万因用储蓄做下海资金而失去的利息收入0 5万过去给报刊写稿收入1万机会成本合计5 9万 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某航空公司某个航班的机票价格是500元 500元的票价是成本加合理利润制定的 飞机快要起飞时 机上尚余一个空位 这时 有一个乘客赶到机场说 愿意花300元家坐这起班机 300元低于每张机票的平均成本 航空公司该不该让这名乘客上飞机 经济学家的正确答案是 应该让这个人坐飞机 因为这300元虽然低于本次航班每个座位的平均成本 但飞机为这名最后的乘客额外增加的成本只是一顿快餐 航空公司却可以因此而多收入300元 在经济学上 这是一个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比较的概念 一盒快餐是边际成本 300元是边际收益 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企业就应该选择多提供产品或服务 经济学并没有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 它不是一种教条 只是一种方法 一种心灵的器官 一种思维的技巧 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结论 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 绪论 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1章 第一节经济学的定义 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个人和团体从事生产 交换以及对产品和服务消费的一种社会科学 它研究怎样最佳使用稀缺的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 经济学的核心 稀缺的资源 limitedgoods 无限的需求 Unlimitedwants 世界上任何经济资源都是有限的 因而社会产出也总是有限的 稀缺性 Scarcity 规律 如何选择 的三个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产品 What 怎样生产 How 为谁生产 Forwhom 稀缺性是否存在 人的欲望和需要是无限的 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说 用以生产各种产品和劳务的资源是有限的 这就构成了稀缺性 一 资源配置什么是稀缺性 资源的数量不足以满足人们的所有需要 人的欲望能否满足 请看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取得美妻生下子恨无天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需要 需求 人们的需要是一种欲望 是由低到高 马斯洛 AbrahamMaslow 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产生 基本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会交往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不能否认的稀缺性 中国的资源状况 我国国民经济战略发展面对比任何工业化国家过程中都困难的资源约束 支持工业化的45种主要矿产品中有25种是严重短缺的 这25种都是大矿种 如铁 铜 铝等 我国的铜资源的人均储量只有13 2公斤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 俄罗斯的10 美国的8 我国人均铝土矿资源只有283公斤 相当于世界水平的7 3 不能否认的稀缺性 中国的能源状况 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20亿吨 可开采储量只有65亿吨 即人均后备资源只有5吨 美国一年消耗的石油总量是9亿吨 人均4吨 我国石油资源人均储量是2 6吨 世界平均水平是23 5吨 占1 10 美国是13 1吨 我国天然气资源人均储量是1074立方米 世界平均是24796立方米 占1 25 美国是16843立方米 保守地估计 到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3 2亿吨到3 5亿吨 也就是说 有一半要靠进口 到2020年 需求达到4 5 5亿吨 至少要进口3亿吨 18 我国人均资源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 19 相对贫瘠的自然资源无法支撑高资源耗费的粗放增长 2003年我国GDP占世界4 而资源消耗石油7 4 原煤31 铁矿石30 钢材21 氧化铝25 水泥40 马凯 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高污染产业的过度发展 造成我国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 如果不下决心扭转这种过度消耗资源 过度污染环境 经济粗放发展的局面 我们将 无法向历史交代 无法向人民交代 也无法向子孙后代交代 20 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必须进行选择 选择就必须放弃某些方案 次优方案的价值就构成了机会成本 所以 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权衡利弊的世界里 theworldoftrade off 经济学 Economics 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分配于不同用途 以满足经济主体多样化需求的科学 经济学就是 选择的科学 选择就是用既定的资源决定三个基本经济问题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1 生产什么 生产什么 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择用总量既定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哪些产品 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也就是资源配置 Resourcesallocation 问题 2 如何生产 如何生产 要解决的是在生产同一种产品的许多种不同方法 如多用资本和少用劳动的方法或少用资本多用劳动的方法 中选择一种成本最低或者最有效率的方法 这既要从技术角度考虑 也要从经济角度考虑 一种生产方法是有效的 Efficient 是指我们不可能增加一种商品的生产而不从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抽取资源 从而减少另一种商品的产量 3 为谁生产 为谁生产 则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 这既是一个经济问题 又是一个社会问题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 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 一般地说 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 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 他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 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 在这样做时 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 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 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 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亚当 斯密 市场经济 市场 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并不仅仅局限于商品买卖的场所 而是涵盖了在商品和服务的生产 销售 购买等活动中的所有潜在的买方 卖方之间的相互作用 纯粹的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个人所有私人利益小型经济 个人所有 一切生产要素都归个人所有 即个人拥有劳动 知识和技能 又称人力资本 也可拥有机器 建筑 又称物质资本 还可以拥有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货币资本 在一开始一个人所拥有的各种要素 比如说刚出生时即具有的某种天份或继承的财产 被称作禀赋 之后 人们可以通过投资或 负投资 即消耗禀赋 来增加或减少各要素的拥有量 私人利益 个人 理性 是指个人做出决策的出发点是私人利益 每个人都在寻求私人利益极大化 在市场经济下 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 尽可能使自己的利益极大化 小型经济 假设两个消费者 两种商品 两种生产要素等等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现代西方经济学按照其研究的对象 内容和研究的方法 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一类是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分类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是把整个经济总体 通常是一个国家 作为考察对象 研究其经济活动的现象和规律 从而产生出许多经济理论 研究内容 具有总量性质的经济变量 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经济现象 宏观经济学 经济个量的总量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量关系或总量平衡问题 比如 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GDP 就业率 通货膨胀 财政收支 进出口贸易等都是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 都有平衡总是及协调关系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假定个量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总量 只见森林 不见树木 是对经济的鸟瞰 最终目标 全社会福利最大宏观经济学是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 不是计划经济下政府干预理论 是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干预理论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 从而产生的许多经济理论 个体经济行为分为 个体消费者的经济行为 厂商的经济行为 资源拥有者的经济行为 微观经济学是个量分析 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 企业如何利润最大化 家庭如何满足最大化 研究方法是假定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个量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是对经济的虫瞰 在既定总资源下面如何实现最优配置充分的利用 核心是价格理论最终目标是个体利益最大化 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经济模型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一 实证经济学 PositiveEconomics 作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定 分析与预测行为的经济后果 它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 它力求说明 是什么 Whatis 的问题 第二 它所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 它的结论正确与否可以通过经验事实来进行检验 它尽量排斥一切价值判断 只研究事物运行规律 例如 1 企业是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2 企业之间的竞争有什么特点 3 关税和进口配额是不是会影响经济福利 无论做出什么样的答案 所用的表述都是描述性的 是关于世界 是什么 的表述 二 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 NormativeEconomics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 提出行为的标准 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 它要回答 应该是什么 Whatoughttobe 的问题 第二 它所研究的内容没有客观性 所得出的结论难以通过事实进行检验 例如 1 企业应不应该追求利润最大化 2 企业之间是否应该削价竞争 3 政府是否是应该采取关税和进口配额等措施 均衡 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 各个经济决策者 消费者 生产者等等 所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 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每个人都不会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 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 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方法 就是假定外界诸因素 自变量 是已知的和固定不变的 然后再研究因变量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 边际分析 边际 指的是一个微小的增量带来的变化 即数学中的微分的含义 边际效用 指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和服务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 或者说是增加最后一个单位的商品和服务消费所增加的效用 边际收益是稍微增加某种经济活动所增加的利益 边际成本指稍微增加某种经济活动所增加的成本或减少的利益 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一般假定其它因素 其它自变量 是已知的和既定的 来考察内在因素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在均衡状态下的情况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 如果其它自变量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发生了变化 对变化之后的自变量再作一次静态分析 分析自变量变化后因变量达到均衡状态的情况 然后对变化前后两套不同外界因素条件下的因变量值进行比较 但不考察从原均衡状态到新均衡状态的变化过程 这种分析方法被称作比较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如果其它自变量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发生了变化 对变化之后的自变量再作一次静态分析 分析自变量变化后因变量达到均衡状态的情况 然后对变化前后两套不同外界因素条件下的因变量值进行比较 并且考察从原均衡状态到新均衡状态的变化过程 这种分析方法被称作动态分析 经济模型 例如 我们要研究某一城市出租汽车的供求状况 从需求方面来看 出租汽车的需求量 QD 取决于出租汽车的价格 P 即单位里程的车费 元 其他可替代的交通工具 如公共汽车 自行车 地铁 中巴 小巴 摩托车等的价格 P1 P2 P3 以及消费者的收入 I 这一关系我们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模型方程 出租车的供给量 QS 取决于这样一些因素 出租车的价格 汽油 汽车维修费 修车费 管理费 保险费等成本项目的价格 P1 P2 P3 以及政府税收 T 我们也可用数学模型来表示 均衡分析要求供给等于需求 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 Exogenousvariable 我们可以直接测定出来 或假定为既定的和已知的 内生变量 Endogenousvariable 必须通过模型的求解过程才能计算出来 定性与定量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 判断事物的社会属性 定量分析法 提出数量统计的数据 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文字经济学 LiteraryEconomics 主要用文字进行分析 推理 虽然偶然也用点简单的数字来说明 数理经济学 MathematicalEconomics 主要用大量的数学符号和算式推导 图形的使用 Graphs 采用图形工具作为辅助手段 需求 供给与 需求与供给市场均衡与均衡价格不稳定均衡需求和供给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2章 均衡价格理论 需求和供给市场 把特定商品 服务和资源的买主 需求者 和卖主 供给者 联系在一起的机构或机制 市场 需求 供给 54321 需求表 各种数量 一系列可能的价格 某一特定时间 其他条件不变 1020355580 需求 消费者在特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上愿意并能够购买一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曲线 P Q o 54321 54321 1020355580 玉米的价格 描出各点 1020304050607080 玉米的数量 P Q o 54321 54321 1020355580 1020304050607080 需求曲线 描出各点 玉米的价格 玉米的数量 P Q o 54321 54321 1020355580 D 1020304050607080 需求曲线 连接各点 玉米的价格 玉米的数量 如果要求得某个市场的需求曲线 则应把该市场中所有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曲线相加起来 PX P2 P1 0 Q3 Q1 Q4 Q2 P 磅 月 假设需求曲线d1的函数式是 d1 14 3P1 需求曲线d2的函数式为 d2 25 6P2 把这两条需求曲线的公式相加 则得到整个市场需求曲线的公式 d1 d2 如果要求得某个市场的需求曲线 则应把该市场中所有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曲线相加起来 D市场 PX P2 P1 d1 d2 0 Q3 Q1 Q4 Q2 Q3 Q4 Q1 Q2 P 磅 月 假设需求曲线d1的函数式是 d1 14 3P1 需求曲线d2的函数式为 d2 25 6P2 把这两条需求曲线的公式相加 则得到整个市场需求曲线的公式 d1 d2 需求曲线的基本特征 需求曲线在一般情况下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 即从左上向右下倾斜 这是需求曲线的基本特征 进一步分析 又可以发现有两个原因 低价会吸引更多的购买者 从而使需求量增加 价格降低等于收入增加 收入效应 incomeeffect 替代效应 substitutioneffect 商品的替代作用 低价会使同一个购买者对该商品的购买量增加 而减少对其他类似 可替代 商品的购买 需求曲线负斜率的理论基础 边际效用价值论 违反需求定理的特例 1 炫耀性消费 Show offConsumption 2 吉芬商品 当某些生活必须的低档商品 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 土豆价格上升但需求量却增加 为什么 3 购买者预期 Expectation 需求定理 所有其他条件不变 价格下降 需求量上升 价格上升 需求量下降 需求的决定因素 1 商品本身的价格 P 2 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嗜好 T 3 其他商品的价格 Pj 替代品 互补品不相关品 4 收入正常物品 劣等物品预期 Q f P Pj T Y 需求量的变动 0 D1 P Q 其它因素不变 某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导致需求量 销售量 发生变化 形成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 A 20 2 00 需求的变化 0 D1 P Q D3 D2 需求增加 需求下降 某种商品自身价水不变 其它因素发生变化 导致需求量 销售量 变化 形成整个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 需求的变动广告与消费者偏好 50 40 456 D1 D2 最新流行服装的价格 元 最新服装的数量 万 供给表 12345 CORN 各种数量 各种可能的价格 520355060 供给 生产者在特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上愿意并能够生产一种商品的数量 某一特定时间 其他条件不变 5 P Q o 54321 1020304050607080 54321 605035205 玉米的价格 描出各点 供给曲线 玉米的数量 S P Q o 54321 1020304050607080 54321 605035205 连接各点 供给曲线 玉米的数量 玉米的价格 描出各点 供给规律 所有其他条件不变 价格上升 供给量上升 价格下降 供给量下降 供给的决定因素 资源的价格 技术 税收 补贴 其他产品的价格 价格预期 供给量的变化其它因素不变 仅由该商品的价格变化而引起供给变化 1 5 P Q 0 S 1 00 A C 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导致生产量的增加 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的变化 P Q 0 S1 某种商品自身价水不变 其它因素发生变化 导致供给量 生产量 变化 形成整个供给曲线的位置移动 第二节市场均衡与均衡价格 局部均衡分析 partialequilibriumanalysis 马歇尔 1842 1924 在1890年出版的 经济学原理 一书中提出 一般均衡分析 generalequilibriumanalysis 法国经济学家 洛桑学派创始人瓦尔拉 1834 1910 在1874年出版的 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 一书中提出 市场均衡的决定过程 市场均衡 marketequilibrium 在某段时间内 某市场中商品需求量正好和相同时间内商品供给量相等 均衡量 equilibriumquantity 市场均衡时的商品数量 均衡价格 equilibriumprice 均衡点 equilibriumpoint 市场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时的价格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的点 局部均衡分析 市场均衡过程 0QX 吨 月 PX 供给量过多 需求量过多 均衡点 S D 市场均衡模型的含义是 如果市场价格背离均衡价格 就有自动恢复到均衡点并继续保持均衡的趋势 PE QE E 看不见的手 invisiblehand 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 称为 过量供给 excessquantitysupplied 或 过剩 surplus 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 称为 过量需求 excessquantitydemanded 或 短缺 shortage 供求定律 lawofsupplyanddemand 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 称为 供求均衡 equilibriumofsupplyanddemand 当供求不等时 称为 失衡 disequilibrium 市场需求 市场供给 54321 54321 市场需求 2 0004 0007 00011 00016 000 12 00010 0007 0004 0001 000 市场供给 均衡 7 S P Q o 54321 246810121416 54321 2 0004 0007 00011 00016 000 54321 12 00010 0007 0004 0001 000 D 玉米市场 玉米市场 市场出清均衡 市场需求 市场供给 玉米的数量 玉米的价格 7 S P Q o 54321 246810121416 54321 2 0004 0007 00011 00016 000 54321 12 00010 0007 0004 0001 000 D 剩余 Surplus 价格为 4时 供给大于需求 市场需求 市场供给 玉米的数量 玉米市场 玉米市场 玉米的价格 11 7 S P Q o 54321 246810121416 54321 2 0004 0007 00011 00016 000 54321 12 00010 0007 0004 0001 000 D 短缺 Shortage 市场需求 市场供给 玉米的数量 玉米市场 玉米市场 玉米的价格 价格为 2时 需求大于供给 第三节不稳定均衡 一旦价格偏离原来的均衡点 则越偏越远 稳定均衡 stableequilibrium 一旦价格偏离均衡点 不管是哪个方面 最终都会回到原来的均衡点上 不稳定均衡 unstableequilibrium 市场不稳定均衡过程 P Q 均衡点 S D 0 分析市场均衡的变化 决定发生移动的是供给曲线 还是需求曲线 或两条曲线 决定曲线是向左移 还是向右移 确定移动如何影响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 需求增加影响均衡 P 2 00 0 7 Q 供给 原先的均衡 D1 1 炎热的天气增加了冰淇凌的需求 P 2 00 0 1 2 3 4 7 8 9 11 12 Q 13 需求 原先的均衡 S1 10 1 地震减少了冰淇凌的供给 新的均衡 供给减少影响均衡 供求定理 当供给不变时 1 需求增加会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均衡数量的增加 2 需求减少会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数量的减少 当需求不变时 3 供给增加会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数量的增加 4 供给减少会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均衡数量的减少 第三章弹性理论 第一节 弹性的概念和意义 本意 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 指材料物体对外界力量的反应程度 经济含义 两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 Y f x 一变量对另一变量的微小百分比变动所作的反应程度或灵敏度 测度 设变量X Y 即 X变化1 后 Y变化 弹性系数 因变量的相对变动 自变量的相对变动 第二节需求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一种商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即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需求价格弹性 价格变动百分比 由于需求规律存在 所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 通常省略负号 取绝对值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定义式 衡量由价格微小变化造成的需求量变化 例 图中需求曲线上a b两点价格分别为5和4 相应需求量分别为400和800 当商品的价格由5下降为4时 或者当商品的价格由4上升为5时 应该如何计算相应的弹性值呢 由a点到b点和由b点到a点的弧弹性数值不同 原因 尽管 Q和 P的绝对值都相等 但由于P和Q所取的基数值不同 两种计算结果便不同 涨价和降价产生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便不等 需求弧弹性的五种分类 价格无论如何变动 需求量都不会变动 如 急救药 P Q D1 A E 0完全无弹性 perfectinelastic B E 完全 无限 弹性 perfectelastic 价格为既定时 需求量是无限的 银行以某一固定的价格收购黄金实行保护价的农产品 P Q D2 C E 1单位弹性 unitaryelastic 价格变动的比率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 D3 D E 1缺乏弹性 inelastic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主要是生活必需品 D4 病人对药品 不包括滋补品 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1 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0 其需求量下降10 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缺乏弹性 E E 1富有弹性 elastic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主要是奢侈品 D5 商品价格上升6 而需求量减少9 时 该商品属于 富有需求弹性 计算 1 某种商品价格由8元下降为6元时 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30单位 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 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答 1 已知P1 8 P2 6 Q1 20 Q2 30 代入 2 根据计算结果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2 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 15 现价格为1 2元 试问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多少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答 已知Ed 0 15 P 1 2 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 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 P 0 8 元 该商品的价格上涨0 8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需求价格点弹性 需求价格点弹性 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的弹性 用弧弹性计算 两点距离越远 弧线越长 精确性越差 dQ dP是需求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的倒数 同一条需求曲线上 各点的弹性值通常不同 是令 P趋近于0 曲线上某点及邻近范围的弹性 是某点的需求量无穷小的变动率对于价格无穷小的变动率的反应程度 需求点弹性的几何测定 需求曲线上任一点向价格轴和数量轴引垂线求得 令C点为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 根据点弹性的定义 C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O P Q F C G Qd f P 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A B dP dQ 结论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 都可以通过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用几何方法计算出的a b两点的弹性值与前面直接用点弹性定义公式计算出的弹性值是相同的 例求线性需求函数Q a bP需求点弹性 解 Ed dq dp P Q b P Q bP a bP 1 1a 2b P a b 2 1P a 2b 3 10 P a 2b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弹性 同一种商品不同价格上的弹性不同 弹性 弹性充足 弹性 弹性 弹性不足 P Q O A B C A点的弹性接近于零 B点的弹性接近于1 C点的弹性接近于无穷大 而线的斜率不变 需求曲线的斜率和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两个紧密联系却又不相同的概念 L1和L2斜率绝对值 需求弹性谁更大 PP1P2L1L2Q0Q1Q2 现实世界中的需求价格弹性 产品或服务弹性弹性充足的需求金属1 52电子工程产品1 30机械工程产品1 30家具1 26汽车车辆1 14工具工程产品1 10专业服务1 09运输服务1 03弹性不足的需求煤气 电和水0 92汽油0 91化学品0 89饮料 各类 0 78衣服0 64烟草0 61银行保险服务0 56家庭服务0 55农产品和鱼产品0 42书籍 杂志和报纸0 34食品0 12 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 紧密替代品的多少替代品越多 弹性越充足商品支出占预算的比例比例越大 弹性越充足商品必需的程度允许调整的时间长短一般地讲 时间越长 弹性越大 总收益和价格弹性 总收益 TR 就是销售收入 它等于价格乘上销售量如果你提高价格 TR会不会上升 这取决于弹性 假定需求为弹性充足 价格提高会不会使TR上升 因为TR P Q 所以 TR P Q如果弹性充足 P 但Q很多因此 TR下降 假设需求为弹性不足 我们提高价格 TR如何 1 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 例如彩色电视机 是一种奢侈品 现假定 Ed 2 P1 500元 台 Q1 100台 如果价格下降10 有 P2 450元 台 由于Ed 2 销售量上升20 Q2 120台 则 R1 P1xQ1 500 x100 50000元 R2 P2xQ2 450 x120 54000元 R2 R1 54000 50000 4000元 如果价格上升10 有 P3 550元 台 由于Ed 2 销售量下降20 Q3 80台 则 R3 P3xQ3 550 x80 44000元 R3 R1 44000 50000 6000元 所以 对于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商品 价格与总收益 总支出 成反方向变化 价格上升 总收益减少 价格下降 总收益增加 在商品销售中 通常所说的薄利多销 就有这种作用在其中 2 在需求缺乏弹性时 例如面粉 是一种生活必须品 假定 Ed 0 5 P1 0 20元 斤 Q1 100斤 如果价格上升10 有 P2 0 22元 斤 由于Ed 0 5 销售量下降5 Q2 95斤 R1 P1xQ1 0 20 x100 20元 R2 P2xQ2 0 22x95 20 9元 R2 R1 20 9 20 0 90元 如果价格下降10 有 P3 0 18元 斤 由于Ed 0 5 销售量上升5 Q3 105斤 R3 P3xQ3 0 18x105 18 9元 R3 R1 18 9 20 1 1元 所以 对于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商品 价格与总收益 总支出 成同方向变化 价格上升 总收益增加 价格下降 总收益减少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e d c b a D 弹性充足 0 数量 100 200 500 800 900 1 000 25 000 0 数量 总收益 500 1 000 a 需求和价格弹性 b 总收益 需求 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弹性不足 单位弹性 P2Q2 P1Q1 P1 P Q1 Q P1Q1 P1 Q PQ1 P Q P Q很小 可忽略不计 Q P P1 Q1 1 PQ11 ED 1 PQ1 0 若 ED 1 0 若 ED 1 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 不妨以提价为例 P 0 什么商品可以 薄利多销 弹性充足弹性为1弹性不足 P1 P2 P1 P2 P1 P2 Q1 Q2 Q1 Q2 Q1Q2 谷贱伤农 农民因祸得福 因祝福得祸17世纪英国人统计结果 小麦减产 10 20 30 40 50 小麦价格上涨30 80 160 280 450 需求的收入弹性 收入弹性是用来衡量收入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也就是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映程度 以Ey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 有 需求的收入弹性 根据收入弹性对商品分类 如果EY为正值 那么就是一种正常物品一些物品为奢侈品 EY 1一些物品为必需品 EY 1如果EY为负值 那么就是一种低档品 现实世界中的需求收入弹性 ElasticDemand航空旅行5 82电影3 41国外旅行3 08电1 94餐馆就餐1 61本地公共汽车和火车1 38理发1 36轿车1 07InelasticDemand烟草0 86含酒精饮料0 62家具0 53衣服0 51报纸与杂志0 38电话0 32食品0 14 1 商品本身被需要的程度 越被需要 弹性越小 2 商品被替代的程度 易被替代 弹性越大 3 占总支出的比重 比重越大 弹性越大 4 商品种类的大小 小类弹性大 大类弹性小 5 商品用途的大小 用途越多 弹性越大 6 时间因素 具体情况 具体分析 总结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两种方法分析 一 基数效用论 边际效用分析法二 序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 边际效用分析法 1 效用U Utility 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完全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满足程度高 效用大 满足程度低 效用小 使幸福增加的有效方法是 1 欲望不变而提高效用 2 清心寡欲 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 效用萨缪尔森提出 幸福 欲望 2 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TotalUtility 指人们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例 消费量边际效用MU总效用TU00013030220503106040605 1050 边际效用MU MarginalUtility 最后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到两个 满足程度从5个效用单位增加到8个 即增加了3个效用单位 对效用的理解 最好吃的东西 免子和猫争论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免子说 世界上萝卜最好吃 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 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 说 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 老鼠的肉非常嫩 嚼起来又酥又松 味道美极了 免子和猫争论不休 相持不下 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 不由得大笑起来 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 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 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 是桃子 桃子不但美味可口 而且长得漂亮 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 全都直摇头 那么 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 说明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对效用的理解 傻子地主 从前 某地闹起了水灾 洪水吞没了土地和房屋 人们纷纷爬上了山顶和大树 想要逃脱这场灾难 在一棵大树上 地主和长工聚集到一起 地主紧紧地抱着一盒金子 警惕地注视着长工的一举一动 害怕长工会趁机把金子抢走 长工则提着一篮玉米面饼 呆呆地看着滔滔大水 除了这篮面饼 长工已一无所有了 几天过去了 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 长工饿了就吃几口饼 地主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发呆 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换饼 长工也不愿白白地把饼送给地主 又几天过去了 大水悄悄退走了 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 地主却静静地躺着 永远留在大树上了 说明效用因时因地而异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 对效用的理解 钻石和木碗 一个穷人家徒四壁 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 一天 穷人上一只渔船去帮工 不幸的是 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大风浪 船上的人几乎都淹死了 穷人抱着一根大木头 才得幸免遇难 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 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 感到非常新奇 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 派人把穷人送回了家 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 心中暗想 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宝贝 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 该换回多少宝贝 于是 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 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 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 品尝之后赞不绝口 声称要送给他最珍贵的东西 富人心中暗自得意 一抬头 富人猛然看见酋长双手捧着的 珍贵礼物 不由得愣住了 说明物以稀为贵 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基数效用论1056 7128 9序数效用论第三第二第一 基数效用 cardinalutility 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 1 2 3 来表示 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 ordinalutility 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 也不能加总求和 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 效用只能用序数 第一 第二 第三 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3 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 TU Q TU MU Q 当MU 0 TU MU P P 当MU 0 TU 当MU 0 TU最高点 总效应达到最大 处于 的拐点 总效用以固定增加时 边际效用不变 4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LawofDiminishingMarginalUtility 解释 生理原因 兴奋度递减 心理原因 人性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Q MU P 边际效用递减 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5 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1 把全部收入用完 2 每一元钱都化在刀口上 每一元钱用在不同商品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消费者均衡的假设前提消费者的偏好 嗜好 既定消费者的收入既定商品的价格既定 效用最大化原则 收入既定的情况下 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或者 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简单的 两种商品均衡条件 M 消费者的收入P1 1商品的价格P2 2商品的价格Q1 1商品的数量Q1 2商品的数量 MU1 1商品的边际效用MU2 2商品的边际效用MUm 每元钱的边际效用 说明 对于消费者 同样的一元钱购买商品1的边际效用小于商品2的边际效用 这样 理性消费者就会调整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 减少商品1 增加商品2 意味者 总效用会增加 直到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时 便获得最大效用 消费者均衡法则 对于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来说 他将选择这样一种商品组合 其中他花费在每一种商品上最后一元钱所获得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例题 设某消费者购买X和Y两种商品 X商品的边际效用函数是 MUX 40 5X Y商品的效用函数是 MUY 30 Y 消费者的收入I 40 如果PX 5 PY 1 则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是多少单位X商品和多少单位Y商品 6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价格P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边际效用递减 量增 愿意出价递减 P Q D MU 价值悖论 必需品 水 的市场价值很低 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 奢侈品 钻石 使用价值很小 但市场价格很高 可以交换到大量其他物品 价格不反映一件商品的总效用 而是反映它的边际效用 对于任一商品来说 随着需求增加 MU递减 为了保证MU P恒等于 商品价格要同比例于MU递减 1 消费者偏好序数效用理论认为 效用只能根据偏好程度排列出顺序 即偏好 即消费者能对可能消费的商品进行先后排列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第一 完全性 可以明确比较和排列不同商品组合 要么AB 第二 可传递性 如果A B B C 那么 A C 第三 非饱和性 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没有达到饱和点 对任何商品 总认为多比少好 理性消费者的三大基本偏好 无差异曲线 用来表示X Y两种商品不同组合 却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Y商品 X商品 I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无差异 线上任何一点X与Y的不同组合 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相同 2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curves Y商品衣服 X商品食品 I 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两个点 两种商品的组合不同 但效用水平相同 A D 效用 满足程度 保持不变 减少Y 增加X减少X 增加Y X1 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 U0是常数 表示某个效用水平 3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斜率是负的 4 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3 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度 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 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 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 2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平行的无差异曲线 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越低 效用越低 否则越高 因为高位的无差异曲线的商品组合量大 I1 I2 I3 X Y I4 a c b 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Y L1L2Y0XX0U a U b U a U c U b U c U a U b 4 边际替代率MRS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ofCommodities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随着某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增加 为了保持总效用不变 消费者愿意放弃的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越来越小 也即这种商品能够替代的其他商品的数量越来越小 原因 对某一商品拥有量较少时 对其偏爱程度高 而拥有量较多时 偏爱程度较低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 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减少 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量就会越来越少 边际替代率递减 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来越小 因此该曲线必定凸向圆点 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相似 衣服 食物 0 U A 5 15 B 6 12 C 7 10 D 8 9 E 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先按书P36P42证明 证明 当消费者所消费的X1与X2商品发生变动 X1的变动量为dX1 X2的变动量为dX2 后 维持效用水平不变 即使得效用增量dU 0 预算线 budgetline 消费可能线 1 预算线 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2 预算线方程 以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 两种商品分别为X1和X2 商品价格分别为P1和P2 B A O 预算线方程 X2 X1 P1X1 P2X2 I 3 预算线的移动 1 平行移动 I变 P不变收入减少 消费可能性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 消费可能性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2 I不变 两种商品的P同比例变动 上升 消费可能性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下降 消费可能性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X2 X1 3 消费可能线的旋转 I不变 其中一种商品P变化 x2商品价格上升 X1商品价格不变 X1商品价格下降 X1商品价格上升 X2价格不变 x2商品价格下降 X1 X1 X2 X2 X2价格不变 X1价格不变 四 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 E 1 把钱花光 买到商品的最大数量 2 追求最大的满足 收入既定 预算线必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 在切点上 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效用最大化 1 最优购买行为条件 第一 商品组合必须能带来最大效用 第二 最优支出位于给定预算线上 X1 X2 如果I与AB两条曲线相交 C D 则是以较多的钱实现较低的满足程度 I2 E I3 I1 M N B A C D O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 商品的组合 M N 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 AB 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 I2 2 解释 I1I2 但无法实现 X1 X2 3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在切点E 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者的斜率相等 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一定预算约束下 实现最大效用 消费者应选择最优商品组合 使MRS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 这时 消费者愿意交换的两种商品的数量比 应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第三节价格效应和消费者选择 一 一 收入 消费曲线 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消费者收入变动引起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O E1 B E2 E3 A X2 X1 U1 U2 收入 消费曲线 U3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 预算线AB向外平移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1 E2和E3 可以得到无数个这样的均衡点的轨迹 这便是收入 消费曲线 123 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曲线 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收入 消费曲线反映了收入水平和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以商品1为例 X f I I O X1 恩格尔曲线 收入为I1时 需求量为1 收入增加为I2时 需求量为2 收入增加为I3时 变动为3 把这种一一对应的收入和需求量的组合描绘在相应的平面坐标图中 便可以得到相应的恩格尔曲线 根据恩格尔曲线来区分必需品 奢侈品和劣等品 恩格尔曲线斜率为正时 为正常品 即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 需求量增加比例小于收入增加比例 收入弹性 1 为 必需品 需求量增加比例超过收入增加比例 收入弹性 1 为 奢侈品 收入增加时 需求量反而减少 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负 为 劣等品 二 价格变化和消费者选择选 X2价格不变 X1价格下降 在消费者偏好 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 1 价格 消费曲线 E1 E2 E3 O A X2 X1 U3 U1 U2 价格 消费曲线 价格 消费曲线的推导 1 2 B 3 2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价格 消费曲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能源生产解决方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彭水双拼别墅施工方案
- 威海钢质洁净门施工方案
- 2025简化版企业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锦一氢绝缘纸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我爱我家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离子选择电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离子魔术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灵是雕塑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植绒吸塑盘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菏泽学院无机化学(专升本)复习题
- 虚实互动:人机协同探秘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员工违纪扣款细则
- 2024年度融资合同:科技公司与投资公司之间的融资协议
- 2023年云上贵州大数据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真题
-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第十章-争做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践行者
- 工业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方案
- 2024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改性磷石膏施工方案
- 小学项目式学习培训
-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面试音乐试题与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