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公共管理如何尽快让公共部门的“临时工”销声匿迹摘要:在社会劳动贡献中,“临时工”是中国的半边天,在事故责任追查中,“临时工”又撑起了中国的另一半天。新劳动法并无“临时工”一说,然而社会上以“劳动派遣人员”等多种形式的临时工有增无减。临时工被替罪羊,替罪羊被临时工。本文将从公共部门角度,阐释为何“临时工”名亡实存,“临时工”事故频频发生,如何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杜绝“临时工”现象,让“临时工”销声匿迹。关键词:临时工 问责制 公共部门引言:“临时工”曾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别于当时的长期固定工而言的一种用工形式,一般是指企事业单位临时聘用的短期工人,也包括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非在编人员。根据新劳动合同法,已经没有了临时工、正式工这分,要么是签署劳动合同的正式职工,要么就是不签合同的违法用工,只要签订了劳动合同,都是本单位职工。然而至今,越来越多的临时工潜伏在多个行业随时“待命”,引发着一场又一场的临时工风波,暴力执法的是临时工,强制拆迁的是临时工,侮辱民众的是临时工。有人调侃临时工:挣着卖白菜的钱,顶着卖白粉的罪。而替罪羊、挡箭牌、万金油、高危职业、临死工等不断形象化着临时工,一系列的比喻与临时工事件使得“临时工”这个从来都是幕后龙套角色的群体逐渐成为网路热议的对象。这一问题的出现到底有何缘由又暗藏公共部门的哪些想法,本文将通过对公共部门临时工现象的分析来展现临时工这一群体的状态。1“中国脊梁”临时工 “有一种人叫做临时工,有事他们上,有利他们让;有一种人叫做临时工,城管花钱雇,专门打商户;有一种人叫做临时工,费用不太多,能背大黑锅”这是众多网友对临时工这一群体的评论。中国的临时工拿着最低的工资,干着最苦最累的工作,享受着最少的权利,承担着最重的责任,冒着最大的风险,一出问题就要挺身而出顶罪替过,“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这是任何一个获得“中国脊梁”荣誉的人所不及的,甚至大多数人都无法想象他们的工作,他们的风险,他们所面对的冷嘲热讽。所以,“中国脊梁”这一称呼所有”临时工”当之无愧 。2 为什么临时工在公共部门名亡实存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法律意义上已无”临时工”、正式工之区分,只有合同期限长短之分,用人单位用工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能以临时岗位为由拒签。如果是在临时岗位用工可以在劳动合同期限上有所区别,比如选择与劳动者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非全日制用工合同”。但在实际生活中一方面因为临时工待遇低,工作量与工作难度却未必比正式工小,另一方面一旦出事,就可以让”临时工”站出来被“批斗”,所以仍大量存在临时工。”临时工”名亡实存这一“违法”行为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2.1 社会就业形势日益紧张近几年来,科学技术快速发民,产业链的不断调整,全球经济危机的加局,使得中国不断出现人口资源过剩的情况,而且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媒体每天都有某某大公司破产、某某公司大规模裁员、多少多少人失业、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等暗示日趋紧张的就业形式。公共部门至今存在着大量的临时工,与社会日趋紧张的就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临时工”工作期限短,不稳定性高,工资低,劳动量大,不用承担劳动法规定的责任问题等一系列临时工优势使得用人单位倾向于以临时工代替正式工。临时工一般多为因失业或其他原因的无工作者,这一群体没有任何稳定收入,基本生活无法保证,这些急需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只要有钱可挣就会去工作,根本就不会在乎临时工是违法用人。而公共部门临时工岗位,相对于人力资源大国的现状以私企的等工作岗位,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待遇与工作环境相对较好,这恰恰符合了临时工群体的需求,所以,大量的临时工进入公共部门,造成后来的种种临时工现象。2.2 公共部门用人不育人没有人是天生会做什么的,何况是正式的工作,每个职工在上岗之前都要经过相关的职业培训。劳动法也有相关的规定,第六十八条讲到“企业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第六十九条讲到:“对规定的职业制度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临时工是非正式职工,公共部门对其态度从来都是用人而不育人,没有较为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岗位培训,认为雇佣临时工就可以逃避育人的责任和义务,省下相当大的培训费用。而临时工也成了没有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代名词,所以临时工出事也就是理所当然,这一前提更方便了事故责任人推卸责任。2.3 公共部门临时工替罪现象严重在一些涉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突发事件中,“临时工”往往成为最后的责任人。这些所谓的敏感部门、权威部门有不少临时工“潜伏”,他们随时准备着“被肇事”。2011年8月,温州 红十字会被审计发现有800万余元的善物遗失不见,相关领导声称,雇佣的出纳是临时工;2011年9月,江西修水县一居民到派出所为孩子办户口,与户政人员发生争执,办事竟然发怒谩骂,将材料砸向居民,事后,修水县公安局称其为临时聘用人员;2011年10月,云南昆明某街道36位制服男手持钢管、木棒将一名17岁的学生活活打死,后所在部门澄清这些人是临时工;2012年1月,对于工作人员私带无票乘客上车的情况,杭州火车站称私带乘客上车的是临时工,非正式工; 掌掴菜农的城管是临时工,上班打牌的机关人员是临时工,动手打人的民警是临时工,开车撞人的政府司机是临时工风口浪尖事件的根头,总能落到临时工头上,而真正的责任人坐等上级对其高效的追责行为的称赞。3 如何杜绝“临时工”现象随着一件件临时工事件的曝光,临时工这一网络人们词汇扑进公众的视野,这一幕幕就像电视剧。从每个事件的整体来看,全国各地的临时工事件“前仆后继”,临时工不断为事态所缠身,随之受伤的主要是公共部门的公信力,自始至终没一赢家。杜绝临时工现象显得势在必行,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3.1 进一步促进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临时工”缺乏应有的法律知识与意识,不仅得不到同工同酬的待遇,还被承担重大事故责任,相应机关应主动承担用人育人的责任,加强“临时工”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自觉做到有法依法,保证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享有劳动权。国务院对于季节性用工的制度做出规定,对此各地区不断地加强对公共部门聘用的监管,早在年,天津市劳动保障部门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各类职工在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是平等的;河南省也宣布自年月日起“临时工”不得参与行政执法:不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坚决撤离执法岗位,执法错误的直接责任机关应给予赔偿。公共部门本身作为为全国人民提供各项服务的部门机构,其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理应本着诚信为人,公正办事态度,从最基本的雇人环节,不仅要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要监督其他社会机构单位的用人制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2 提高公共部门应急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民众被服务意识的提高,公共部门应急能力决定了危机事件所造成的结果,稍不注意就会功亏一篑。然而目前的公共部门在出现问题后的第一反应不是尝试将损失与危害降到最低,以信亲民,而是千方百计地推脱责任;公关危机的处理能力不高,尤其是对新媒体的态度,还没有认清新媒体的决定性地位。每个单位只要出现了负面事件,公关的第一要素是理清肇事者身份、责任人职责。一味地拿临时工做挡箭牌,只能不断地不断强化公共对公共部门有名无实和危机公关的应对乏术的印象,不断减低公共部门以之为食的公信力。只不断提高公共部门的公关意识,提高行政效率与应急能力,致力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格局,才能缩减临时工的规模。 3. 3 切实落实“问责制”“问责制”是问责主体对其管辖范围内各级组织和成员承担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实施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后果的一种责任追究制度。寻找临时工做替罪羊现象助长了相关部门和当事人的侥幸心理,久而久之,公共部门悟出:临时工在手,出事也无忧。在找不到临时工的情况下,当事人或者替罪羊也被“临时工”,这一现象不仅折射出让人汗颜的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也反应着公共部门的渎职与腐败。进行有效问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的问责来了解各负责人对职责的履行情况,排除他人因素,也是临时工事件真相透明化的通道。从另一个角度,这种引入第三方话语权的监督制度具有一定的威慑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紧张感,降低滥用临时工的雇佣行为。 3.4 公众自觉监督 临时工,不仅仅是临时工现象的主要受害人,也是临时工现象的主体。临时工自身应该对自己负责,第一,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当自己权益受到损害时,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当别人权益受到损害时,自觉帮助别人争取自己的权益;第二,在进入用人单位时,主动要求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合同,合同应全面符合劳动法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拒绝签订合同,可以拒绝为其提供服务并向相关部门反应;第三,如果出现“临时工事件”,应该及时站出来,相有关部门寻求帮助,澄清事实,拒绝成为当事人推卸责任的“替罪羊”,并将肇事者公布于世。只有所有的“临时工现象”当事人有了意识,是对用人单位最为直接的作用,让用人单位无临时工可用,用人单位就会自觉地遵守法律规定,与雇佣人员签订合法合同,保证所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4 结语 临时工成为公共部门推卸责任的避风港这一问题不容忽视,不仅关系着我国普通劳动者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证,更是我国公共部门失职、失责的体现。如何尽快让临时工“销声匿迹”成为普通民众与国家行政改革的共同要求,这需要社会每个人的关注,需要社会各个阶层的努力。第一,高层政府机构不应以简简单单的“制法”为目的,而应该是“执法”为最终归属,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的监督;第二,相关用人部门的高度重视,公共部门作为为社会大众的服务机构应切实履行这一职责,使财富真正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第三,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与监督,使得临时工事件真相知情于社会大从,“民可载舟亦可覆舟”,民众的注意力是最公共部门的最好的监督。总之,对临时工的真正关心不能停留在理论阶段,也不能在一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