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1.1走进化学科学课下检测 鲁科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化学 1.1走进化学科学课下检测 鲁科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化学 1.1走进化学科学课下检测 鲁科版必修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化学科学 课下综合检测1化学变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 d分子种类解析:选d化学变化前后原子数目、元素种类均不发生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有新物质生成,故分子种类可能发生变化。2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化学家是()a波义耳 b道尔顿c李时珍 d门捷列夫解析:选d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3古诗词是历代文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解析:选ca项,涉及野草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b项,涉及蜡烛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d项,涉及火药的爆炸,属于化学变化。4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a注意节约用水 b减少食品加工过程c发展氢能和太阳能 d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解析:选d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天然气、煤、石油)能产生大量co2,不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5宣传科学知识,介绍高新科技,推广高新技术,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和当代中学生的义务。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伪科学的是()a没有水就没有生命b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这种口服液中含丰富的氮、磷、镁等微量元素d这种环保汽车不消耗任何能源解析:选a任何物质都由化学元素组成,均属于化学物质;口服液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不可能丰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任何汽车都会消耗能源。6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 bc d解析:选c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有效控制“水华”“赤潮”等环境问题;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可以有效回收资源,减轻环境污染;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会浪费大量木材,不利于环境保护;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能有效控制排入大气的有害气体,减轻“酸雨”等危害;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可以有效地减缓“臭氧层空洞”的形成。7双选题顺式pt(nh3)2cl2(相对分子质量为300)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4种元素组成b含nh3分子c属于混合物dpt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5%解析:选ad顺式pt(nh3)2cl2由pt、n、h、cl四种元素组成;该物质有确定的化学式,故为化合物(属于纯净物),则其中不可能含nh3分子;pt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95/300100%65%。8. 请仔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上图)。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_。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设法把煤转化成清洁的燃料。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可制得较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煤气厂常在家用水煤气中特意掺入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_。答案: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ch2ocoh2当煤气泄露时,易被人们察觉9安全生产近年来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三鹿奶粉事件、鞭炮爆炸、小煤窑问题等都轰动社会。重庆开县天然气井漏事故共夺去了二百多人的生命。气井喷出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另外还含有大量的硫化氢。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剧毒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1)据报道,人员伤亡多是因缺乏自救防御常识造成的。下列自救措施合理的是_(填序号)。a逃生时应往地势高处逆风跑b逃生时应往地势低处顺风跑c立即用浸过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2)为降低危害程度,人们将喷出的硫化氢点燃,燃烧时生成了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最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它是_。为减轻该气体对环境的污染,事故处理人员不断向空气中喷洒一种溶液,你认为该溶液可能是一种_(填“酸”或“碱”)性溶液。(3)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设施不完备是引发事故的常见原因。请结合某具体的化学实验,说出避免实验事故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_。解析:(1)气井喷出的气体会沿风势流动,故逃生时应往地势高处逆风跑。由题意知,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是氢硫酸,显酸性,自救时用浸过水和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减少吸入的气体。(2)硫化氢气体被点燃,燃烧时生成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最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即s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