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己体察的含义.doc_第1页
切己体察的含义.doc_第2页
切己体察的含义.doc_第3页
切己体察的含义.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涵泳二字最不易识,我直到四十上下才慢慢体验出。所谓涵者,好比春雨润花,清渠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勃兴。泳者,则好比鱼之游水,人之濯足。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庄子言濠梁观鱼,安知非乐,此鱼水之快乐。左太冲有濯足万里游之句,苏子瞻有夜卧濯足诗,有浴罢诗,也是说人性乐于水。善读书,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稻如花如鱼如濯足,则大致能理解了。切己体察,就是说将自身置进去来体验观察。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田永明曾国藩在回答儿子曾纪泽读书无心得时,他在给儿子的信中的训导说,读书没有心得,是因为没有做到“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此八字是朱熹对读书的看法,曾国藩认为朱子教人读书,这八个字“最为精当”。关于虚心,曾国藩并没有作解释,因为这好理解,不过是读书要虚其心胸,不要带主观偏见,更不能主观臆断。但曾国藩对涵泳的解释,却非常深刻。涵,字典的解释是水泽众多,引申为滋润的意思。曾国藩在解释涵字时说:“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但“润花溉稻”时,“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兴。”就是说,春雨润花,清渠溉稻,一定要适度,既不能小,也不能大。也就是说,读书必须是一种如润花溉稻那样,必须浸润其中,且要适度:过小则花叶难透、稻苗枯萎;过大则如花之披离,稻伤于涝。泳,字典意思当然是游泳,曾国藩的解释是,“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灌足。”鱼戏游水中则乐,人亦有乐水之性。曾国藩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读书如鱼乐水人乐水。所以他说:“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只有这样,“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于表。”就是说,在曾国藩看来,所谓涵泳,是说读书要把书看作水一样,能使花稻得以滋润,能使鱼和人得到快乐。也就是说,读书实际是一种对人的滋润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要使心意得到滋润,便必须像用适度的水润花溉稻以滋润心意,同时充分感到读书的快乐。虚心涵泳,是从如何读书说明才会有心得出发的,但真正要有心得,更多的也许来自“切己体察”。所谓切己体察,是指读书要与自己在生活的真切体悟相联系,或者说要通过自己切身生活来体察悟解书中的内容。曾国藩以自己的体会举例子说:“尔现读离娄,即如离娄首章上无道揆,下无法守。我往年读之,亦无甚警惕;近岁在外办事,乃知上之人必揆诸道,下之人必守乎法;若人人以道揆自许,从心而不从法,则下凌上矣。”这是曾国藩以孟子离娄首章为例来说明“切己体察”的。在孟子离娄中有这样一段话:“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意思是说,为政必须依照先王之道,所以说只有仁者才宜身在高位,不仁的人在高位,便会传播邪恶。如果在上者不以道为准则,在下者便无法可遵守。这样,便会造成朝廷没有道义,臣属不讲求诚信,君子冒犯道义,小偷触犯刑律,国家要存在,只能靠侥幸了。曾国藩说他以前对其中的“上无道揆,下无法守”没有足够的警惕,而当他身处高位后,处理各种事务时,才真正体会到,如果“上无道揆”,必然会造成“下无法守”,结果是人人都以有道而自许,都相信自己、随心所欲而不守法度,这必然会造成以下凌上的乱局。就是说,曾国藩觉得自己通过自己在外办事,深刻的体会到“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真正含义。不说曾国藩的看法到底如何,但他认为自己是从最切身的体会中,才真正读懂了孟子中的话。除此之外,曾国藩还举了孟子离娄中“爱人不亲”章,他说“往年读之,并不亲切;近岁阅历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孟子离娄此章原文是:“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大致意思是说,爱他人,而不被亲近,就要考虑自己是否仁义;治理人却没有治理好,便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智慧;以礼待人,却得不到回馈,便要考虑自己是否足够尊敬他人;做事不能收到预期效果,便要反躬自省。如果自己一身正气,天下的人自然都会来归附。曾国藩说通过他的人生阅历,才真正明白了“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显然,曾国藩是想通过这两个例子对儿子说明一个问题,读书要真正有所得,必须要像朱子说的那样,一定要通过“切己体察”。曾国藩的这一番话,是对儿子曾纪泽说的,但是也可以看出,这是曾国藩对读书怎样才能有所得的看法。可以看出,他对朱子“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对“涵泳”的解释,显然是对朱熹想法的深化。朱熹所说的“涵泳”,也许只是说要沉浸书中,得其滋润。而曾国藩对此大加发挥:一是他强调读书必须讲求涵泳,但必须有度,既不能不够,也不能过度,不够,会所得甚少,过度,则会失之如花之“离披”,稻之受“涝”,淹没在书中出不来。二是他认为读书的涵泳,实际是一个快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