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蒙自市蒙自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1页
云南省蒙自市蒙自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2页
云南省蒙自市蒙自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3页
云南省蒙自市蒙自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4页
云南省蒙自市蒙自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蒙自市蒙自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说明: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 第i、ii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 题。(9分,每小题3分) 历史遗留下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后代人无法仿制。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不朽”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永恒存在”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了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有与今人不同处,世代相去久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于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的独尊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它的影响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它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解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辩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打倒的不是鲁国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孔子一家,道教老子也火了两千多年,道教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1下列对“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和影响更加长久一些罢了。 b.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因为这个青年不可能也有过那样痛苦的遭遇。 c“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几乎没多少影响。 d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跟今人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看,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b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但西汉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于是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 c魏晋隋唐时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d.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中,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造成的深远影响全都来自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3分) a.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b. 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c. 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d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的接力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篮。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令牵及英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和献所俘旧港酋长。帝大悦,爵赏有差。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审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覘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九年六月献俘于朝帝赦不诛,释归国。是时。交趾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聋,来者日一多。十年十一月,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其前伪王子苏干剌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赐不及己,帅兵邀击官军。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帝大喜,赉诸将士有差。 十四年冬,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咸遣使朝贡,辞还。复命和等偕往,赐其君长十七年七月还。十九年春复往,明年八月还。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赍敕印往赐之。比还,而成祖已晏驾。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诸军守备南京。南京设守备,自和始也。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 邀劫:邀人抢劫b多赍金币 金币:钱币财物c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踪迹:追踪探访d. 帝以践阼岁久 践祚:登上帝位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b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城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c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 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d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 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郑和历经三朝,七次出使。其中六次都是永乐年间奉明成祖之命出使,只有一次出使是在明成祖晏驾之后,先后出使过三十多个国家口。 b明成祖命令郑和出使是出于政治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到海外追寻明惠帝的下落,另一方面是为了到海外炫耀军力的强大和国家的富裕。 c郑和出使西洋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扫清海道,保护商旅;发展了明朝政府与海外国家的外交关系,所出使的国家纷纷纳贡称臣。 d郑和深通外交之道,对番国君长恩威并施。他在外交上主要采用怀柔的方式,动用武力大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l)交趾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聋,来者曰多。(5分)(2)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柳州开元寺夏雨吕本中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注释】沈(沉)浮:遗失。 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8.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6分)9.颔联写“雨”却不着“雨”字,而句句突出“雨”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三)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在赤壁赋中,描写江面风平浪静,且可与后赤壁赋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句相映成趣的句子是:“ , ”。(3)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 14题。 木格花窗的眺望 李汉荣窗是松木做的,阳光照射的时候,精细的窗木就飘出特有的清香。这是我们能够嗅到的乡村气息的一部分。植物的魂灵遍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桐木的门,桦木的椽,榆木的门墩,盛米的椴木勺,舀水的葫芦瓢,就连脾气难免尖刻的菜刀也有着柔和的柳木柄这一切合并成一种浑厚的气息,这是民间的气息,也是古老中国的气息。就这样,一些松木来到母亲的生活中,以窗的形式帮助着母亲,也恰到好处地把一部分天空,一部分远山引进了她的日子;到了夜晚,则把一部分月光,一部分银河领进了她的屋子,她的梦境。站在窗前,首先看到的是一片菜园,韭菜整齐地排列着,令人想起千年的礼仪,透出一种代代传递的肃静与活泼;白菜那白净的脸,那微胖的身段,是一种永不走样的平民美貌;葱那不谙世事的单纯的手,却能在不动声色的土里取出沁人心脾的情义;花椒树,经营着浑身的刺,守着那古老的脾气鲜美的麻,一种地道的民间味道。人在愁苦的时候,倚在窗前,看一眼这菜园,内心就有了春色,有了不因世道和人心的扰乱而丢失或减少的那种生的底色,也是心的底色,这就是天地生命的颜色。我能想象,母亲多少次站在窗前,看那菜园,看那经她的手侍弄的植物们。那些绿,星星点点竟绿成这一大片,要不是泥土缚了它们的脚跟,它们也许会翻过窗,走进屋子里来的。母亲曾说,她年轻的时候,经常失眠,就站在窗前,久久凝神着。好几次看见月光从窗格里进来,变成四四方方的,她就想这是一封封信,是从天上寄来的,静静地放在窗台,等她收阅。我知道母亲这一生是没有收到过几封信的,也许她是在想象天意里有一个夫君,等着她,却无缘相遇,就在远天远地的夜晚辗转投寄来一封封素笺。窗框雕有简单的图案:喜鹊、蝴蝶、莲花、仙桃。这些中国的古老图腾,是自然里美的生灵。人居住在它们中间,受它们庇护,也庇护着它们。人与天地就这样互相凝视,互相友善,人也变成了自然的情义。阳光洒进来,月光照进来,星星走进来,风有时也跑进来,雨有时也会两三点跳进来,更有时,那迷路的蝴蝶也会因了惹眼的窗花飘进来,在屋里逗留片刻。窗外墙根下,时不时冒出几丛喇叭花藤,顺着墙壁爬上窗子,在母亲有些寂寞的窗口,吹奏起淡紫色的、蓝色的音乐;那些蛐蛐们、蝈蝈们,还有根本见不到面的无名无姓的虫儿们,就伴和着它们的歌,那从远古一直传下来的老歌;喜鹊、斑鸠、麻雀、八哥、云雀、布谷鸟、阳雀、清明鸟也远远近近地唱着、唱着。从木格花窗,你抬眼可望见万里,你侧耳能听见千秋。我站在窗前,嗅着淡淡的松木香气和从窗外深远的天地飘来的草木风月的气息,我在想我小小的母亲,她仅是这窗里的一个小小的妇人吗?此时,鸡叫二遍,已是深夜时分,母亲睡熟了。我静立窗口,看见月亮偏西,泊在遥远的一个山脊上。银河浩瀚,展开了它波澜壮阔的气象,我似乎听到天上涨潮的声音,哗啦啦的声音,它的波浪汹涌而来,拍打着夜深人静的民间,拍打着这小小的窗口,笼罩着我小小的母亲。哦,小小的窗口,小小的母亲,小小的我,与浩大的天地一起,我们很小,但是,人世悠远,天道永恒(选自经典美文2009年第8期)链接材料材料一: 乡村公路的修建,为广大农村注入了新农村建设的主动脉。不少工厂也走进了农村,如江西省南康市龙岭镇黎边村,建起了许多家具厂,但家具厂简易的喷漆作业房喷出的气味很难闻,村民们都担心会影响身体的健康。材料二: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靠环保部门单枪匹马、包打天下是不可能的,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陈中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江苏姜堰市环保局长)11在第段中,作者揭示了“木格花窗 ”的那些特征,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内容。(4分)12.文中写到了雕刻在窗框上的许多图案、窗外院子里的许多植物和鸟雀,作者写这些有何用意?(4分)1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6分)(1)白菜那白净的脸,那微胖的身段,是一种永不走样的平民美貌。(2)我在想我小小的母亲,她仅是这窗里的一个小小妇人吗?14作者透过木格花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诗意的家园图景。而现在,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空间的拓展,不少这样的诗意家园只能存在我们的心中。结合选文,联系文章下链接的材料,请你就“如何呵护我们诗意的家园”这一问题提三条合理化建议。(6分)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5分)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3分)a. 激湍(tun) 愀然(qio) 山川相缪(lio) 流觞曲水(shng)b. 庐冢(zhng) 猗郁(y) 游目骋怀(chng) 义愤填膺(yng)c. 喋血(di) 皮辊(gn) 浪遏飞舟() 咥其笑矣(x)d. 敛裾(lin) 颤动(zhn) 未雨绸缪(mu) 青青子衿(jn)16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a.旋风 萧索 万户侯 坚如磐石 b.疲乏 颓废 俱乐部 万事俱备c.守拙 倩影 笑咪咪 夙兴夜寐 d.樊笼 枕藉 鸿门宴 殒身不恤 17.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人民与军队鱼水情深,当人民遭受灾难时,人民军队就会无所不至,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此次雅安地震就是明证。b. 紫砂杯具自古以来就为茶器之首,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与保健功效,是现代工业化生产的玻璃、塑料杯具望尘莫及的。c. 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d. 莫言从小醉心于文学艺术,虽然家中并无藏书,但他却有着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凡能偶然入目的片纸只言,他都如获至宝绝不放过。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所谓全民造句运动,其实是仿造,是模板写作。从最简单的“你妈喊你吃饭”到“我爸是李刚”,到“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这样的造句运动正方兴未艾。b. 民国学者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们的开放精神,他们吸收各种新知识,大胆地结合传统学术,开创了新的学术方法。c. “自媒体”是通往自由的一种方式,用户的选择权空前增加,它在某种意义上打破了很多垄断和寡头,人们可以尽情地寻找到自己的同类和想要的知识。d. 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 。 , , 。 ,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个人的梦想要在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中实现。我们中国人不仅关心自己 我们不仅追求个人的成功 还以仁待人,心怀天下,崇尚个人价值征与社会价值的高度和谐 更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美国梦是强调个人只要通过努力工作就能有体面的生活, 实现自己的理想 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倾向 b c d20运用必修一“梳理探究”的知识,请仿照示例拆解汉字。(4分)示例: 尘:微小的土屑,才能在土地上飞扬起来。 舒: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能获得快乐。值: 债: 21.阅读下面三幅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每处字数不得超过30字(含标点符号)。(6分)五、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再回首,成长的点点滴滴汇成温馨的感动:失意时,同学的热情相助,恩师的真切鼓励;生病时,同学的关切,亲人的呵护;悲伤时,朋友的安慰,亲人的关爱太多太多的感动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在心中沉淀成美丽的彩虹!请打开记忆尘封的大门,解开情感的密码,激活心灵的记忆,选择铭刻在心中的温馨的感动,以“心中那美丽的彩虹”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运用细节描写;叙事要有波澜;不要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1.a(b原文说“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c“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d应为“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有与今人不同处”,再者,这句话是在解释原因。)2.c(a“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会越来越小”错b因果倒置d“全都来自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错)3.c(孔子原来的思想中有保守的思想)4. a(邀劫:拦路抢劫)5. d6 c(纷纷纳贡称臣错)7(1)交趾已经被打败灭亡,明朝把这个地区作为自己的郡县,各国更加恐惧,来朝拜的日渐增多。(破灭:被打败灭亡,郡县:作为郡县,震聋:恐惧,来者:来朝拜的,每点一分,句意一分)(2)自郑和死后,凡是奉命出使海外的,没有谁不极力称赞郑和来向国外夸耀的。(将命:奉命,海表:海外,莫:没有谁,盛称:极力称赞,夸外番:向国外夸耀,每点各一分)8.(6分)描绘了夏天的傍晚,风雨交加,乌鸟归巢,僧客相伴的清幽的景象。抒发诗人报国无门,抱负不得施展(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9.(5分)侧面写雨(1分):从视觉着笔写云气弥漫,遮蔽山峦,突显下雨范围之广;(2分)从听觉着笔写山水暴涨,万壑轰鸣,突显雨势之大;(2分)10、(1)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3)夙兴夜寐,靡有朝矣11(4分)飘散松木的清香;融入植物的魂灵;富有乡村的气息。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每点1分)12(4分)展现窗外美好的自然风光,丰富文章内容;增添生活情趣,渲染浓郁的乡土文化氛围;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突出了人与自然在和谐中永恒的主题。(每点1分,共4分)13(6分)(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菜的情态,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2)对于浩大的天地,母亲是小小的;但对于作者,她是一位善良、勤劳、慈祥、伟大的母亲,这里用反问的语气,更加肯定母亲在作者心中的伟大。(意近即可)(每点3分)14(6分)围绕“政府立法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大力严惩破坏乡村环境行为”等要点来答即可。(答到一点得2分,共6分)15.d 颤(chn)动 16. c. 咪眯 17. 【b】a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贬义词;c不堪设想:对将来的情况不能想象,适用于前景危险或后果很不好的事物,与语境不符;d片纸只言:指零碎的文字材料。18. 【b】a语意重复,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不能和“正”“刚刚”等连用;c搭配不当,“打破”不能和“寡头”搭配;d缺主语,删掉“由于”。19. b20(4分)示例:值:人要站得直,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债:欠了别人的,就要偿还,这可是做人的责任。(每个2分)21. (6分)示例:当你开始上坡时,你以为你可以越走越高。当你退回平衡点时,你才发现平衡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每处3分)22作文评分建议立意选材等要求:1立意:围绕“铭刻在心中的温馨的感动”来写就可以。2选材:真人真事。3构思:行文应有波澜。4文体:限写记叙文,要注意叙事清楚,要有生动的描写(细节描写)。硬伤扣分:1无题(改动题目视为无题),扣2分。 2每少于50字,扣1分。等级划分:一类文(5460):中心突出,事件记叙完整、合理,波澜跌宕,细节刻画、场面描写等有感染力,线索清晰,语言有特色,书写美观。二类文(4253):中心较突出,事件记叙完整、合理,有一定波澜,详略得当,描写生动,语言通畅,书写整洁规范。三类文(3641):中心较明确,事件记叙较完整,有一定的描写,有详略之分,重点较突出,语言通顺,书写较整洁。四类文(35分及以下):中心不明确,事件记叙简略,缺少描写,详略不当,语言不通顺,书写较差。残篇处理:如果作文只有200字,又没有完篇,总分不超过10分;如果作文只有200字,已经完篇的酌情给分。如果字数有200400,又没有完篇,表达不完整,给分20分以下。如果已经完篇的酌情给分。翻译:郑和,云南人,就是世人所说的三保太监。起初在明成祖(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在燕王府侍奉他,跟随燕王起兵夺权有功。多次提拔到太监。明成祖怀疑明惠帝(朱允炆)逃亡到海外,打算追踪探访他的下落,而且想向外国炫耀大明朝的武力,显示中国的富强。永乐(明成祖年号)三年六月,命令郑和与侪王朱景弘等出使西洋。带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多人,携带了很多金银财物。建造了大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船有六十二艘。从苏州刘家河渡海到福建,又从福建五虎门扬帆出发,首先到达了占城(印度支那古国),依次走遍了各国,向他们宣读天子的诏书,并赏赐和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