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石林县巴江中学初中历史教师教学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感悟.doc_第1页
云南省石林县巴江中学初中历史教师教学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感悟.doc_第2页
云南省石林县巴江中学初中历史教师教学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感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感悟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新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不同于以知识传授为主、制造标准化、统一化的教学产品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方法设计的基本要求及思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法,讲求实效,预约精彩。历史教学的效率取决于教师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才能真正实行有效教学。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每一门学科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历史学科亦如此。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加强对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我就探索历史教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粗浅认识。一、教师备课要精,内容讲解要详略得当备课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不经过认真、充分的备课,就不可能有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一堂好课对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类型,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历史知识瀚海如烟,纷繁复杂,内容相当丰富,“纵横千万里,上下五千年”,教材浓缩了整个历史过程。其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思想性等特征决定了历史课堂教学要注意详略得当,不可平均用力,要改变历史教学过程中那种按历史事件的时间、原因(背景)、经过、意义、影响、评价等程式化的教学方式,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层层深入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讲述鸦片战争这一章节,要针对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这两个重点,通过对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状况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归纳、概括,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原因和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国近代史为什么以鸦片战争开始为标志。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的方法,去分析、理解课文,去探究其本质,阐述历史的发展规律。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要创造“使学生情绪高涨的环境”,使自己所上的课“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除遗址遗迹遗物可资证明外,大量的资料保存在文字记述的历史文献中。历史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单纯的文字信息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生动的历史场景靠语言难以再现。作为历史课程资源之一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以其信息量大、传输快、音画兼备、形象直观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处理一些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创设情境、展示材料和思维过程等。文献记录片更能够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个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对学生理解和体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利用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来充实和丰富教材内容,把鲜活的历史信息呈现出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感性上受到强烈刺激,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增强学习的实效性。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条件、自身特点采用适当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为教学锦上添花。例如讲到鸦片战争中清朝战败的原因,其一是制度腐败问题,由于其政治制度的腐败,清王朝的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讲到这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引用曹雪芹写的红楼梦里所说的“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曹雪芹在鸦片战争前就预言了清王朝的结局,用这样的言语来表达清王朝的必然走向灭亡就形象生动了许多。 三、巧设疑问,开启学生心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积极思维的火种,是学生由表及里思维探索的过程,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突破口。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巧妙质疑可以开启学生心智,能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我在历史教学中,从历史人物的心理视角精心设问,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某种心理体验中,将自己置身于历史情境中,自觉在心理上认同和扮演这一历史人物,体会、感受这一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明白许多道理,达到“读史使人明智”的境界。如教学戊戌变法,我这样设问:如果你是谭嗣同,面对“戊戌政变”你是随康有为、梁启超一同逃往国外,还是留下来和顽固派斗争到底?哪种选择是明智的?这一下子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小组间很快展开了辩论。学生很自然地站在这三个人物的心理角度去结合历史设身处地地考虑一番,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长远打算和短期效应、苟且偷生、个人奋斗和以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的天平上掂量,从而不仅能理性地分析三个人物的抉择理由,更能够使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获取新的认识。四、课内课外结合,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历史这门学科不像化学、生物等科目,学生可到实验室里去亲身经历、亲自实践;也不像语文学科,学生可以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对文章进行再创造。历史教材相对稳定,但课文内容容量有限,很多内容只有结论。所以,历史学习不仅要掌握课内知识,还要充分利用课外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因此学生的课前预习很重要,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教师可以在课前以提问的方法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其次,在上课之前,可给学生印发一些跟课文内容相关的史料,让学生结合史料来预习课文,这些史料是与课文相关的论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课前预习是拓宽知识面的有效途径,预习愈深愈广、愈具综合性、渗透性,其学习能力就愈强,“博观才能约取,厚积而后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五、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联系生活讲历史,把历史问题生活化。历史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回归于生活,因此,教师应重视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引领学生运用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对话。中华民族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任何否定民族交流历史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例如,在讲到明清时期政府与西藏关系时,点出明朝政府设立卫所和僧官制度,清朝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封号,雍正时派驻藏大臣等等,用这些事实突出这样的一个观点:中央政府重视加强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教师可利用媒体报道的西藏“3.14事件”让学生参与讨论:达赖势力为何打出分裂的旗号?在这一事件中是否有其他别有用心的势力在幕后煽风点火?我们如何看待?这样不回避热点问题,能让学生借鉴历史,思考今天,憧憬明天。要注重历史教学与国际国内时事的结合。中学阶段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特别强的时期,他们关注的事情范围比较广,但是,由于他们学习压力较太,业余时间较少,无暇透析现实生活中的深层问题,为此。教师要非常关注国际国内的时事,及时将有关内容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例如,在讲到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在剖析危机的原因中,要突出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那次经济危机是以1929年10月纽约华尔街的股票暴跌为标志的。接着联系到现实生活:当今的物价上涨特别是油价上涨,股票、基金暴跌,面对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中国是否因此引发经济危机?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结论:在当今的形势下改革开放后强大起来的中国政府完全有能力通过宏观调控平抑物价、稳定市场,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敢于向既定规律挑战,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最本质的体现。学习历史不仅仅是要懂得一点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自己肩负社会责任和民族使命。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用探究式的活动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大家都知道西方列强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最终都以中国的惨败而结束。战争一次一次地失败,国土一寸一寸地沦丧,面对这样的结局,学生们的心情都非常压抑,也非常痛苦。在这个时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效果也会非常真实感人的。我布置这样的探究任务,在八分钟里写一篇小短文,主要是谈个人的感受。在规定的时间里,学生们大都能够写出自己的心声。内容涉及对清政府腐朽统治的不满;对西方列强野蛮侵略的控诉;对战争中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大加赞扬和崇敬;对国人要团结、要创新、要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等等。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全体学生得出这样的共识: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强盛才能立于民族之林;发展才是硬道理;国家要发展,教育不能落后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爱国主义情操逐步得以升华。总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