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推动 医药零售业进入洗牌期.doc_第1页
医改推动 医药零售业进入洗牌期.doc_第2页
医改推动 医药零售业进入洗牌期.doc_第3页
医改推动 医药零售业进入洗牌期.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改推动 医药零售业进入洗牌期药品零售市场作为我国医药健康产业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板块,十多年来发展迅速。昨日,中国药品零售发展中心(MDC)在上海通报了“2009年中国药品零售业态信息”,根据16月的统计,上半年整个药品零售额增长达19%,达到775亿元。从2001年以来,整个医药零售业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2.7%,成为医药板块中,各细分行业的“成长冠军”。不过,与惊人增速相对应的是,这一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仍旧突出:行业集中度不高, 利润率偏低。我国目前有各类零售药店30多万家,其中连锁药店只有10万家,而三分之二的“药店”以单体的形式存在。除了数量众多外,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竞争、服务竞争、规模竞争只是少数连锁药店的竞争策略,而低成本竞争则是常态化、长期化的。”MDC胡永忠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前三名的市场占有率,多年来维持在9%左右,而在医药零售业发达的美国,前三名的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今年出台的新医改意见对于零售业将来的发展有着明确规定,规范药品生产流通、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整合。然而,上述政策执行起来谈何容易。在国内以并购著称的国大药房有限公司(下称“国大药房”)总经理卢军昨日表示,多数零散企业不愿被兼并,创始人在退出零售行业后,基本处于无事可干的状态;加之各地的政策和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使得兼并重组变得更为困难;最后,行业微薄的利润让金融资本进入医药零售行业少之又少,使得产业整合的速度偏慢。“整个行业的毛利率维持在5%左右,有的甚至不到2%3%,很多处在赔本赚吆喝的状态。”卢军对CBN记者表示,在这一情况下,很多企业的大规模扩张、兼并成了“复制”亏损。国大药房作为今年来发展最快的药品零售业企业,其国有控股的背景为其发展助力,从2006年开始,先后收购了北京、天津等地的国大药房,托管了广州、广西、深圳的一致药店,并收购了杭州英特、辽宁天益堂等连锁药店。成为医药零售领域成长最快的企业。昨日,卢军表示今年国大药房还将对山东、福建两地的零售药企实施并购,并购总规模将达到700家门店,加之自身开店200300家。2009年底,国大药房将在门店总数上逼近2500家,与海王星辰、老百姓真正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利用雄厚资本实力,正进行并购扩张的国大药房,也有准备收缩战线的广东大参林连锁药店有限公司(下称“大参林”)。作为民营医药连锁店代表,大参林2008年排在药品连锁企业第四位,年销售额20.5亿元,但昨日该公司总经理柯康保表示,将停止快速扩张的步伐,积极“练好内功”以面对复杂的形势。新医改措施,由于在广东地区先行先试,大参林最先感觉到医药分离给零售业带来的冲击。对于进医保目录的药品,患者基本选择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买药,而舍弃了原先的零售药房。“面对这种形势,很多药店选择了保健品和化妆品,但药房终归是药房,我们不经营药品该怎么活呢?”柯康保表示。面对新医改带来的新变化,大参林选择增加总代理的药物品种,或者自己买断知识产权来委托生产的方式,避免众多小型药品连锁给自己带来的价格冲击。而对于已经放慢的扩张步伐,柯康保表示,自己开店需要时间,兼并收购需要资金,“股份合作的方式将会是未来的选择。”变革,医药零售业的必然趋势日前举行的2009全国药店博览会主旨论坛,围绕新医改蕴含的药店圈机遇与挑战、医药市场发展趋势等主题,为行业展示了新的视角和观点 宋瑞霖 提升产业集中度和提高产品标准将会引发产业重排中国药学会医药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宋瑞霖教授深入分析了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宋瑞霖首先简单介绍了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背景:医药行业潜力巨大,民族医药产业发展迫切,表现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全国实现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为4026亿元,20052008年年均递增10.3%。据估算,2020年,我国医药产业产值将达到6万亿元,可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医药市场。医药产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生物医药产业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同时,医药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困难。例如:从外部看,金融危机短期内会对我国医药出口产生不利影响;从内部看,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药品安全存在隐患,低水平重复建设未得到有效抑制,无序竞争加剧,环保问题突出,治理措施不力等等。不过,行业创新意识在近几年有所增强。宋瑞霖列举了以下数字:从我国2007年10月1日至今的药品注册受理件数来看,仿制药申报数量占比降低为52.3%,而创新药物的申报数量为2.6%。他认为,创新是包括观念、制度、市场和技术在内的系统创新,其中,观念与制度的创新是基础,市场和技术的创新是结果。分析完行业不足现状,宋瑞霖接着指出,回顾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两大问题是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提高药品质量标准。就行业集中度问题,宋瑞霖指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数量和市场覆盖度,因此必须提高企业集中度,没有集中度就没有行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2008年,我国医药产业的集中度为40%,比2006年提高10个百分点,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距离。关于药品质量标准问题,宋瑞霖认为,我国的药品标准总体水平不高,2005版药典收载的药品标准占整个药品标准的20%,而美国的这一比例为80%。“突破制药行业发展的关键点,是通过提高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和药品质量标准来提高国家制药工业的整体水平。要制定药品标准提高的过渡性政策。对主动提高药品执行标准并可验证的,承认其提高质量的成本,承认该标准为法定标准之上的质量标准,并应该规定在一定过渡期内将该标准提升为国家标准。”宋瑞霖认为,支撑中国医药发展的不是单一的政策,而是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否则,不同的单独的合理政策有可能因为对冲而使政策综合效益下降甚至走向反面。林建宁 新医改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就新环境下药品零售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他从药品零售市场发展概况、新医改政策对零售行业影响、2009年药品零售市场预测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零售药店数量增加分布不均数据标明,我国零售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08年底,我国的药店总数为365578家,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5.99%。2009年上半年,我国有37.86万家药店,数量又增加了3.56%。连锁企业稳步扩张,2009年上半年门店数量比2008年又增加了2.41%,达到13.25万家。2008年连锁门店占药店总数的35.4%,美国这一比例约为60%,我国的连锁经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零售企业的地区分布来看,林建宁指出,药品连锁企业数量最多的前10个省份,拥有的连锁企业数量占全国的56.26%,拥有门店数占全国连锁门店总数的37.34%。我国的药店密度较高,但是区域分布不均匀。在监测的27个城市中,成都的药店密度最高,为2814人/店;南宁密度最低,为8528人/店。从我国的药店销售规模来看,2008年我国药品零售市场规模为1295亿元,同比增加17.7%,2009年上半年药品零售市场约为741亿元,同比增加15.24%。在药品零售市场上,连锁百强的集中度为44%,连锁10强的集中度为15.47%,而美国前10强的集中度已经达到50%。“总体来看,我国零售百强集中度稳中有升,但是利润水平偏低。”林建宁说,2008年连锁前10强平均利润增长2.58%,百强平均利润增加16.3%,国内连锁药店的平均毛利率为20.4%,而国际上,零售连锁药店的平均毛利为24%37%。事实上,百强连锁药店中,15%的药店的利润率水平低于1%,21.25%的利润率水平在12%之间,而利润率超过10%的仅占3.75%。通过零售市场各大类别商品份额比较可以发现,品类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中成药、保健品销售比重下滑,化学药销售比重回升,而其他类中的医疗器械类比重上升,说明药店多元化趋势明显。在化学药中,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用药比例上升,抗感染药则比较平稳。总结我国零售市场发展趋势,林建宁指出,零售药店数量持续增加,店均服务人数下滑,呈现过度竞争态势;药品零售市场稳步增长,但是增速减缓;单店平均销售增幅下滑,农村药品零售市场增速放缓;连锁经营在零售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近两年扩张缓慢,药品零售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但是仍然分散,药店盈利水平整体偏低。基本药物不占主导地位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对22大城市样本医院的监测数据,基本药物品种的销售额所占的份额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08年为14.58%,但今年上半年仅为12.9%。参照WHO的基本药物品种数量,相比目前已经推出的基层版目录,今后在二、三级医院适用的基本药物目录估计品种数量不会有大幅增加;在主流城市医院中,基本药物无论从品种数量还是销售额来看都不大,今后占比是否大幅提高取决于政府对其使用比例的要求及补偿机制到位的情况。目前,部分在医院市场销售靠前的基本药物品种的生产厂家虽然众多,但是市场已经较为集中。在零售市场中,抗生素中基本药物所占比重中最大,达47.5%,其他类别占比均不高。从各大零售药品品类基本药物所占比例来看,非目录产品在零售市场的空间较大,尤其是感冒用药、皮肤用药和咳嗽类等零售大类别。林建宁总结基本药物零售市场竞争格局时认为,基本药物品种在零售市场并不占主导地位,在主要零售类别销售额TOP20的品牌中,抗感染、心血管的基本药物大品牌所占的份额较多,品牌药在零售药店中本来就属于低毛利产品,一旦实施社区零差率,再加之基本药物价格下调,这些品种在药店的销售将受到影响。谈及医保体制改革对药品零售业的影响时,林建宁指出,医保扩容将刺激终端药品的消费需求,对零售市场是一个机遇。但是农村药店经营将受到“新农合”全覆盖的冲击。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方向是按病种、按人头支付,这对零售药店的消费者将是一种潜在利好。在医保覆盖面提升的背景下,拥有定点资格将是吸引持有医保卡的消费者在药店购药的主导因素,将引发更激烈的对医保定点资格的争夺。零售市场规模或达1505亿元据林建宁介绍,根据“南方所中国医药经济运行分析系统”监测数据,运用指数平滑模型分析预测,2009年医药七大子行业工业总产值约10000亿元,同比增长18%左右,2009年药品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1490亿1505亿元,同比增加1516%。最后,林建宁认为,新医改带来的扩容对零售市场是机遇大于挑战。基本药物制度、社区零差率、“新农合”、药价改革等,将给药店竞争环境带来新的变化。由于相关配套政策仍在酝酿中,未来还存在一定变数,不过,零售药业的大变革是一种必然,其主导动因不是外因,而是行业内部的过度竞争。陶剑虹 网络下沉,多开店、开小店将成为一种趋势在新医改的新形势下,药店行业若想获得竞争优势,今后必然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药学服务水平。这是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医药经济报总编陶剑虹在论坛上指出的。谈及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陶剑虹指出,我国药品消费潜力巨大,在国际药品市场的地位不断提升。2009年,在宏观经济的惊涛骇浪中,医药经济始终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医药产业规范化进程加速,市场扩容在望,资本力量涌动,产业变局激荡。医药工业增速加快,企业效益回暖,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商业规模化优势凸显,终端恢复较快增长。但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医药进出口也遭遇挑战。同时,医药行业现阶段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能力过剩、研发水平低下等客观问题。陶剑虹认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后,社区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的实施将对药店也形成重大的压力,接下来医保目录的调整已经启动,对医保定点资格的争夺将是未来零售业的一大焦点。而且,今年6月份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对药店传统经营的低成本功能性食品做了明确规定,因此,零售药店的经营品种将面临一番调整。如今,我国的药品零售行业经过了充分的市场竞争的洗礼,已经在自我调节和净化中逐步走向成熟。主流连锁药店擅长运用资本的力量,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进而开始向深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