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设计】高考历史 8.2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挑战真题 岳麓版.doc_第1页
【立体设计】高考历史 8.2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挑战真题 岳麓版.doc_第2页
【立体设计】高考历史 8.2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挑战真题 岳麓版.doc_第3页
【立体设计】高考历史 8.2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挑战真题 岳麓版.doc_第4页
【立体设计】高考历史 8.2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挑战真题 岳麓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体设计】2013高考历史 8.2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挑战真题 岳麓版1.(2011海南)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2.(2011海南)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宋代商业的一个特点是实行街市制,即商业活动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同时也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视。选项a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排除a项;选项b中的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即市受到政府的管理,排除b项;选项d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即“坊”中经营,属于唐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排除d项;因此本题选c项。【答案】 c3.(2011海南)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4.(2011浙江文综)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解析】 从“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中“便往还而通贸易”这一记载可以推断出a项正确;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因此c、d两项也正确。【答案】 b5.(2010新课标全国卷)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宝钞4、银27、布42、稻谷4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银52、稻谷1上表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6.(2010福建文综)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7.(2010浙江文综)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解析】 本题考查明朝的经济政策,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明朝政府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a项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b、d两项都不符合史实。【答案】 c8.(2010海南)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9.(2009宁夏、辽宁文综)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解析】 从题干所给材料“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易误选b项,但完整的分析材料,d选项更符合题意。【答案】 d10.(2009浙江文综)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 408.11 567.360:40天禧末年(1021年)2 641.23 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 021.35 117.228:72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a.b.c.d.11.(2009广东文科基础)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解析】 南宋时在国家的税收中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说明南宋时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而商业的发展又与政府的政策有关,故答案为c。a、b、d与史实不相符。【答案】 c12.(2009山东文综)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农业经济衰退 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商品经济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兴起a.b.c.d.13.(2010江苏)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明谢肇制五杂俎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唯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宋庄季裕鸡肋编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