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3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ppt_第1页
江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3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ppt_第2页
江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3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ppt_第3页
江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3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ppt_第4页
江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3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3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考点聚焦 考点一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考点精要 一 赤壁之战1 背景 东汉末年 汉室衰微 军阀割据 混战不休 在北方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 势力逐渐增强 200年官渡一战 曹操打败袁绍 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之后他消灭其他军阀 基本统一了北方 2 概况 208年 曹操率军南下 志在统一南北 曹军实力强于南方 孙权与刘备组成联军与曹军在赤壁大战 联军使用火攻 加上曹军疾病流行 不习水战等原因 结果孙刘联军以弱胜强 以少胜多 曹军大败 3 影响 赤壁之战削弱了曹操的实力 战后 曹操退回北方 一时无力大规模举兵南下 便向关西方向发展势力 刘备乘胜取得武陵 长沙 桂阳 零陵四郡 在荆州站住了脚 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得以向益州地区进军 孙权在江东的统治进一步稳固 便向岭南地区扩张势力 三国鼎立局面逐渐形成 二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 概况 220年 曹丕建魏 东汉灭亡 221年 刘备建蜀 222年 孙权建吴 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 2 影响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 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 小规模的战争时有发生 但各政权内部相对稳定 加上并存的三个政权为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 三国经济均有所发展 这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真题探源 1 赤壁之战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 北方统一b 孙刘联合c 三分天下d 三国归2 下列哪幅图大致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3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 比较客观的是 a 局部统一 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b 战乱频繁 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 政权割据 国家呈现破碎的局面d 破坏了民族关系 不利于民族融合 c d a 考点过关 考点精要 考点二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一 三国归晋1 265年 曹魏灭蜀 266年 司马炎夺取曹魏帝位 建立晋 定都洛阳 史称 西晋 2 280年 晋灭吴 三国鼎立局面结束 西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二 五胡内迁与西晋灭亡1 概况 东汉开始 为了弥补中原兵力 劳力不足的状况 统治者招诱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内迁 从那时候起 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2 影响 内迁各族与汉族混居 胡汉文化相互渗透 促进了北方民族间的交融 但由于西晋统治者推行的民族政策不恰当 一些民族的上层人物利用民族间的矛盾 实行割据 晋朝 八王之乱 后 晋室分裂 中原汉族兵力空虚 少数民族起兵争夺中原控制权 由此出现 五胡乱华 永嘉之乱 316年 西晋被匈奴人刘渊所灭 三 东晋建立317年 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 定都建康 史称 东晋 东晋统治时期 北方进入 五胡十六国 时期 四 淝水之战1 背景 北方氐族人建立的秦 称 前秦 强大起来 统一了黄河流域 前秦苻坚举兵南下 打算一举灭亡东晋 2 概况 383年 前秦军队与晋军在淝水对峙 结果晋军使用计策以少胜多 大败前秦军队 3 影响 淝水之战后 前秦瓦解 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东晋虽然稍有安定 经济也有所发展 但仍然没有统一南北的实力 南北朝对峙局面逐渐形成 淝水之战奠定了南北朝对峙的基础 五 南北朝对峙385年 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逐渐强大 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534年 北魏分裂为东魏 西魏 后来又分别被北齐 北周取代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这五个政权通称为 北朝 420年 东晋北府军的将领刘裕取代东晋皇帝 东晋灭亡 之后南方出现了宋 齐 梁 陈四个连续更替的朝代 统称为 南朝 二 北民南迁1 时间 东汉末年到东晋数百年时间里 2 原因 北方战乱 民族矛盾尖锐 3 概况 北民南迁出现三次高潮 第一次在东汉末年 黄巾起义 群雄并起 割据混战 第二次在西晋末年 特别是永嘉年间 南迁的人更多 史称 永嘉南渡 主要是因为 八王之乱 及 五胡乱华 北方民不聊生 第三次在十六国时期 内迁各族割据政权混战 4 影响 北民南迁 增加了南方劳动力 也给南方带来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 技术和经验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使北方的农作物品种南移 引起了南方生活方式的变化 南方的生活方式开始发生良性改变 三 江南开发1 时间 魏晋南朝时期 2 原因 江南雨量充沛 气候湿润 土地肥沃 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东汉末年以来 特别是西晋永嘉年间 北方人口南迁 带来先进技术 经验和劳动力 江南地区战乱相对较少 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3 表现 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大片的荒地得到开垦 绿肥 粪肥在稻田里推广使用 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4 影响 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真题探源 考点过关 1 有道是 魏蜀东吴终一统 成就这里所说的 一统 的是 a 秦朝b 汉朝c 西晋d 东晋2 永嘉大乱 幽 冀 青 并 兖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 相率过淮 宋书 中的这句话记述的史实发生在 a 西晋b 东晋c 南北朝d 北宋3 下列书法家完全生活在东晋王朝的是 a 钟繇 151 230 b 王羲之 321 379 c 寇谦之 365 448 d 王僧虔 426 485 c a b 考点三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 初步理解民族交往 交流 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考点精要 一 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改革 一 背景与目的1 背景 1 北魏统一北方 各族人民共同生活 相互影响 出现民族交融的趋势 2 北魏统治前期 宗主督护制的地方基层组织形式的弊端及赋税制度的混乱导致北魏阶级矛盾尖锐 加上北魏统治者的民族压迫政策 农民起义日益高涨 北魏统治出现危机 471年 年幼的拓跋宏 即孝文帝 即位 其在位期间 北魏推行一系列改革 这些改革以北魏迁都洛阳为分界线 前期的改革主要由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主持 后期的改革则由亲政的孝文帝主持 2 目的 巩固北魏的统治 二 前期冯太后主持的改革1 重点 建立新的制度 2 内容 1 制定官吏俸禄制 2 推行均田制与租调制 3 设立三长制等 3 影响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缓和了社会矛盾 巩固了北魏政权 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 后期孝文帝改革1 重点 学习先进文化 促进民族交融 2 内容 迁都洛阳 在朝廷中用汉语 禁用鲜卑语 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 采用汉族官制 律令 学习汉族礼法 尊崇孔子 以孝治国 提倡尊老 养老风气 3 意义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 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加速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巩固了北魏的政权 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 民族交往 交流 交融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推动力在古代中国 黄河 长江中下游以汉族群体为主体的群体创造的中原文明对周边民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周边地区各族群倾慕中原 学习中原 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中原 接受中原文化 有些民族即便与中原汉族政权发生冲突 并征服了汉族人统治的地区 也仍主动接受汉文化的熏陶 吸收汉文化的营养来充实和改造自己 当然 这些民族在借鉴和吸收汉文化的同时 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各自的个性特征 没有因民族融合而消亡 以汉族为主体 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就是几千年来各民族在交往 交流 交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适应了中国境内民族交往 交流 交融趋势的一场改革 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鲜明例证 真题探源 考点过关 1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下列史实能够作为这句话的论据的是 a 秦始皇 焚书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