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全国高考政治试题汇编(11月 第二期)N2把握思维的奥妙.doc_第1页
【备战】全国高考政治试题汇编(11月 第二期)N2把握思维的奥妙.doc_第2页
【备战】全国高考政治试题汇编(11月 第二期)N2把握思维的奥妙.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2把握思维的奥妙【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长春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3一棵紫露草在一个加入肥料和水的玻璃瓶里被密封了40年之后,依然长势茂盛。对于这一神奇现象,园艺专家指出,尽管与外界新鲜空气和水分隔绝,但密封的瓶子创造了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紫露草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水分,掉落在瓶子底部的叶子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必要条件,并且给植物根部提供养分。从中可以看出植物能够有目的的创造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植物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植物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符合自然规律,植物微型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基于其固有联系按一定方向发生作用ab.c.d.【知识点】n2 o4 o1本题考查联系观、规律。【答案】 d 解析:表述错误,植物的行为不具有“目的性”;表述错误,材料中体现了其需要的外部因素:阳光、水分、氧气等。【思路点拨】注意把握材料主旨,结合排误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15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4.漫画(作者:德国卜劳恩)中父亲的做法( )忽视了静止的条件性、暂时性和相对性 抓住了主要矛盾但没有兼顾到次要矛盾割裂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但忽略了联系的多样性a. b. c. d.【知识点】n1 n2 o1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意识的能动作用,联系的多样性。【答案】b解析:作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漫画的内涵,图1漫画中父亲忽视了树这一物质的静止的条件性、暂时性和相对性。符合题意;漫画中父亲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但忽略了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指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漫画中父亲的做法,将时间地点条件人为割裂开来,没有注意到树也会生长,符合题意;答案b正确。【思路点拨】读懂漫画的内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15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3苏东坡在晁错论中警示:“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重视实践,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客观条件随主观意识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既要重视现象的联系,又要重视本质的联系a. b. c. d.【知识点】n2 o1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联系的多样性。【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体现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因此不符合题意;表述有误,应是主观意识随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依据材料信息,符合题意,答案b正确。【思路点拨】注意明确题意的主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断。【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201410)】n2 53.材料: 应对全球气候问题,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对我国而言,跨越资源、能源瓶颈约束是主要难题,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阻碍。中国必须从实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比如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化石能源低碳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低碳产品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走低碳化道路应如何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12分)【知识点】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知识 【解析】此题是考查如何做,知识范围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教材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再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答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要尊重物质运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走低碳道路,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3分)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发展低碳经济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都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分)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走低碳化道路,一方面要尊重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走低碳化道路,要反对照搬别国棋式的唯意志志主义,也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无所作为的思想和做法(3分) 【思路点拔】此题较为基础,注意教材基础知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的具体内容【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201410)】41.近期有很高死亡率的埃博拉疫情在非洲肆虐。根据目前的调查,埃博拉病毒很可能是因动物携带的病毒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人体造成的。这给我们的警示是a.人能认识和改造规律 b.人最终能战胜自然c.人要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d.人在联系的客观性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知识点】n2 本题考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 【答案】c 解析:a选项说法错误,人不能改造规律;b选项说法错误,我们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选项说法错误,人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故选c【思路点拔】联系和规律都是客观的,但是人有主观能动性【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201410)】37.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到:“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从唯物论角度看,该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它肯定了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知识点】n2 本题考查意识的知识 【答案】a 解析:材料中主要体现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故选a 【思路点拔】注意c选项不是唯物论的知识,是认识论的知识【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201410)】36.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画家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