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1)中图版必修1.doc_第1页
【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1)中图版必修1.doc_第2页
【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1)中图版必修1.doc_第3页
【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1)中图版必修1.doc_第4页
【步步为赢】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1)中图版必修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步步为赢中图版】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训练(1)夯基达标1.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三项重大工程。2001年8月4日,总投资1.5亿元、被誉为“亚洲第一深井”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正式开工。此科研井的开钻地点位于( )a.青藏高原地区 b.山东省诸城地区c.江苏省东海地区 d.安徽省盘龙地区解析:“亚洲第一深井”其钻探目的是了解地壳的相关信息,应选择地壳相对薄弱处。答案:c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23题。2.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解析:地球内部距地面2 900千米处有一个不连续面叫莫霍面。在此界面上横波消失,说明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岩浆一般认为来自地下400千米左右的软流层。答案:d3.人们的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 d.测量山峰的高度解析:研究地震波是了解地球内部知识的途径,可用来进行地质探矿。答案:b4.岩石圈是指( )a.地壳 b.地壳和上地幔c.软流层以上部分 d.上地幔解析:岩石圈包括上地幔软流层以上的部分以及地壳的全部,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软流层以下的上地幔部分不是岩石圈的范围。答案:c5.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以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解析: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海拔8 844.43米。答案:a6.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幔的厚度最大b.地震波在地壳的传播速度比在地幔大c.软流层紧贴于地壳以下d.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解析: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幔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厚度为2 900多千米;地核从古登堡界面到核心(地球半径约为6 378千米),厚度为3 400多千米,故地核最厚。地壳与地幔之间是莫霍界面,在莫霍界面以下(即地幔部分),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其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合称岩石圈,故软流层不紧贴于地壳。答案:d7.城市上空的雾和低云比周围郊区多,其原因是( )a.大气中多水汽 b.空气中co2含量高c.空气中臭氧含量高 d.空气中固体杂质较多解析:城市中由于工业、交通、家庭排放大气污染物较多,空气中固体杂质较多,这些固体杂质在成云致雨的过程中起到了凝结核的作用,故城市上空的雾和低云比郊区多。答案:d8.飞机适宜在离地面20千米以上的空中飞行,这是因为( )在高层大气中,温度适宜 空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气流稳定 空气含水汽少,能见度好 在高空,利于改变航向a. b.c. d.解析:离地面20千米以上的高空属于平流层,因为低纬度对流层最高也只有1718千米。平流层适于高空飞行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天气晴朗;二是气流平稳,以平流运动为主。答案:b9.大气臭氧层( )a.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所以那里气温较低b.能散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生物免受集中紫外线辐射之害c.是大气中存在臭氧的唯一场所,所以我们应该善加保护d.吸收大量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有关大气垂直分层及平流层中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等知识的理解判断能力。因臭氧是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导致气温升高的重要成分(不是反射和散射),而且并不仅仅分布在臭氧层中,在对流层、中间层也有少量分布,所以a、b、c三项明显错误。答案:d10.下列四种气温垂直变化状况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解析: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正常情况下,气温上冷下热,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有利于污染物扩散。但有时空气中有些层次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叫逆温现象。题中b、c、d三图均有不同程度的逆温现象发生。逆温使得空气上热下冷,不利于对流运动发展,低空大气污染物也就不易上升扩散。答案:a11.有关生物圈的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a.指地球表层的所有生物 b.占有大气圈的全部c.占有水圈的全部 d.占有岩石圈的全部解析: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答案:c12.下列现象与主要发生圈层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地震岩石圈 b.赤潮水圈和生物圈c.台风大气圈 d.厄尔尼诺大气圈和岩石圈解析:地震主要由地壳运动引起,发生于地壳内部,所以a项是正确的;赤潮是海水遭到含磷的化合物水污染造成海水富营养化现象,它发生在水圈与生物圈中;台风是发生在大洋洋面上的热带气旋,是一种大气运动状况,发生在大气圈;厄尔尼诺现象是大气、水、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发生在岩石圈,所以不正确的是d项。答案:d13.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解析:本题考查对地球四大圈层相互位置的理解。在地球外部圈层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所以a是生物圈,b是水圈,c是岩石圈。答案:d14.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_波,b表示_波,其判断依据是_。(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界面,其判断依据是_;该面以上c代表_,该面以下e代表_。(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地震波b速度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为_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_态,f面是_界面。(4)c层的平均厚度为_千米,g层叫_,h层叫_。h层物质呈现_态,其判断依据是_。地球的岩石圈是指_和_。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该图分左右两部分,左图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的变化情况(注意左侧的深度值),上方横坐标表示地震波速度,图内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横波和纵波。地震波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者为横波,快者为纵波。并可根据两种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推断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物质性状的变化。右图是地球内部根据左图做出的判读结果。例如,根据地震波在距离地表平均33千米处波速明显增大,可确定d面为莫霍界面。又根据在2 900千米处,纵波波速锐减,横波完全消失,可确定f面为古登堡界面。f面以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固态。再根据纵波通过f面以下时的波速(纵波波速与通过介质的密度成正比),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气态。那么,既然非固态,又非气态,就只能是液态(实际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态)。答案:(1)横 纵 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2)莫霍 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明显加快地壳 地幔(3)消失 突然变小 固 液 古登堡(4)17 外核 内核 固 纵波波速加快 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1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图反映的是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_。(2)a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_,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_;_。(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227千米高度_含量达到最大值,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4)图中c层下部气温随高度变化特点是_,推测气流运动形式是_。(5)c层中有若干_层,_强烈时,_信号会受影响。(6)abc大气密度变化趋势是_。解析:本题在读坐标图的基础上,结合地球外部圈层之一大气圈的分层特点答题,注意每层的高度及特征。答案:(1)中 该地对流层厚度为12千米(或地面气温为20 )(2)地面 含有大气中几乎全部水汽和固体杂质对流运动显著(3)绘图如下 臭氧(4)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对流(5)电离 太阳活动 无线电短波(6)逐渐变小走进高考16.(2007山东临沂高三模拟,67)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c.33千米处 d.2 900千米处(2)该地可能位于( )a.116e,40n b.90e,30nc.南极点 d.经度180,纬度0(3)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波,判断理由是 。解析:第(1)题,5千米处波速变化最明显。第(2)题,5千米的地壳厚度可能位于海洋上。第(3)题,从波的传播特征来判断。答案:(1)a(2)d(3)横 波的传播速度较慢17.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气温分布异常部分是中的_,判断的理由是_。(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汽车数以百万计,当天发生了重大的烟雾事件,造成这一事件的人为原因是_;气象原因是_;地形原因是_。(3)在商业区、居民区、近郊工业区、农田区域中,烟雾浓度最大的是_。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由图中的数字作为突破口,直至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