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厚德外国语学校 钟艳平学习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特点,体会父亲和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财富靠辛勤劳动创造,要懂得珍惜的道理。能力目标: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问难、抠词抠句,品读悟情等能力。教学重、难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金钱是辛勤劳动,甚至流血流汗换来的,要知道珍惜的道理。教学步骤:课前谈话:同学们好,我来自厚德外国语学校,我姓钟。今天来到美丽的白云小学,有缘和你们在一起共同学习,这是我的缘分。也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和大家成为好朋友。我们来聊聊“压岁钱”这个话题。说说你过年能收到多少压岁钱?你用这些钱都干些什么?一、谈话导入师(有激情):同学们,自古以来金钱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我国古代就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关于“金钱”的格言、警句、小故事更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这个话题学习一篇童话故事。(贴“金钱”卡片。)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强调最后一笔是悬针竖。学生读题。二、学习课文(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请大家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课文中找出和一枚金币相关的动词,并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反馈,师板书: (挣) (给) 一枚金币 (扔) (抓)2、请大家快速浏览一遍课文,你能用上这些动词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在学生概述主要内容时随机板书。 (因为儿子花钱如流水,懒惰,所以父亲要他自己挣一枚金币。因为母亲放纵儿子欺骗老人,两次被识破,所以母亲劝儿子去挣金币。因为儿子自己挣来的金币被父亲第三次扔进火里,所以儿子受不了了,连忙从火里把金币抓出来,正因为这样,所以父亲相信这枚金币是儿子挣来的。)(学生概括时由繁到简,最后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一下主要内容)(提示:课文讲谁干什么的事情?)(二)质疑:请大家根据板书再联系课文内容,你有哪些疑问?师在动词旁边打上问号并梳理问题。(即站在谁的角度去提问)预设:1、父亲为什么要让儿子去挣一枚金币? 2、儿子怎样挣一枚金币? 3、母亲为什么要给儿子一枚金币? 4、父亲为什么扔金币?儿子为什么去抓金币? 5、为什么以“一枚金币”为题?(三)解决问题1,体会父亲的“受不了”。1、父亲为什么要让儿子去挣一枚金币?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用波浪线划出来。(课件出示书中句子)2、师:“再也受不了了”就是(生)忍受不下去了。请用忍受不下去的语气读读。张三读,李四读,集体读。受不了他什么?找到内容大声地自由读(受不了他不珍惜辛勤劳动省下来的钱,受不了他好吃懒惰,无所作为,受不了他)3、师:一辈子省吃俭用、辛勤劳动的父亲面对这样花钱如流水、懒惰的儿子,心情会怎么样呢?(生气、无奈、伤心、失望、痛苦)好,把你们的感受送进这句话中,读一读。出示课件: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地说:“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4、面对如此不成器的儿子,夫妻商量之后,决定如果儿子能挣得一枚金币,就把全部财产都给他。那儿子是怎样挣到一枚金币呢?他交了几次金币给父亲?(3次)(四)了解儿子三次“挣钱”的经过,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1、请大家默读课文第9自然段到结尾,然后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议一议,完成下面的表格。次 数钱的来源 父亲的态度儿子的反应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 出示课件)2、指名回答填写。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3、为什么前两次他笑了笑,走了,而第三次却“受不了”? 生:前两次是妈妈给的,师:对,这不是他自己的劳动挣来的,说明什么?(无所谓,不在乎)第三次为什么“受不了”?他是怎样挣来这一枚金币的?生读语句。(课件出示儿子干活图片)儿子除了帮着这个收割庄稼,又帮着那个盖房子,还帮助人家干了些什么?师引:儿子原来非常懒惰,从不干活,连镰刀也没摸过,在干这些活儿时可能会(课件出示文字)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儿子挣钱的艰辛。4、这一个星期对这个儿子来说确实很难熬。他干了那么多累活儿,受了那么多的苦。当他拿着这枚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金币时,此时此刻,他心里在想什么?(预设)生:爸爸挣钱真辛苦!我今后一定要珍惜钱,不能再乱花了!5、师引:是呀,他为了挣得一枚金币,替人家当牛作马,而他的父亲却没当回事,把金币扔进了火炉里,所以他再也(生)受不了了!(课件出示文字)(学生齐读)你从儿子的声音里听出了什么?(预设)生:从儿子的声音里听出了委屈。师:请你读读,读出满腔的委屈。 生:从儿子的声音里听出了伤心。师:请你读读,读出儿子的伤心。 生:从儿子的声音里听出了气愤。师:请你读读,读出儿子的气愤。6、你们从儿子的声音中听出来了,爸爸不仅从儿子的声音听出来了,而且从儿子的行为中看出来了。(师引读:)这时,老人说:“”。(五)分角色朗读。 同学们,其实在这段文章中,老人为什么能从儿子的声音中听出来,从儿子的行为中看出来,是因为作者运用大量的对话描写和人物的行为描写来刻画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同学们,你们现在想不想走进人物内心,体验人物情感呢?那我们就来读读第三枚金币的段落,因为我相信,这次的经历在儿子的生命中一定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你想走进谁的内心就读谁的话。三、联系实际,升华思想。1、父亲省吃俭用,平时连一枚金币都不舍得花,当他三次把儿子的金币扔进火炉里时,他就不心疼吗?(这样做是为了教育儿子,用心良苦)教育儿子懂得什么道理?根据回答板书: 劳动创造财富,要懂得珍惜。揭示写法:同学们,父亲通过让儿子挣一枚金币明白儿子也是通过挣一枚金币明白而作者也正是通过一枚金币这个故事让大家都明白这就是我们平时写文章之前必须考虑的文章的主题,也叫文章的中心,这个主题让读者读完文章之后有所收获。2、学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也有很大的收获,你的内心一定很不平静,你想对文中的谁说些什么呢?除了文中的人物之外,你还想对谁说些什么?课件出示:我想对( )说:“_。” 师:听了刚才大家的发言,我感觉同学们的心跟课文中的人物贴得很近很近。黑板上这些问号也该退出我们的课堂了。(擦去问号)老师也想说一句话,我把这句话送给文中的儿子,同时也送给在座的你们。课件出示名言。生齐读。(出示名言)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能够得到的.-爱迪生五、扩散思维:续编一枚金币 (课件出示):同学们,一枚金币的故事还没结束呢!想一想,儿子经过这一次自己辛苦挣钱,以后会怎样了?又将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大家一起来想一想,编一编吧!教学板书: 儿子 (财富) 挣 抓一枚金币 给 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