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2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c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d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3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b10m/sc5m/sd无法确定4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5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正在进站的火车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6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a量程15cm,分度值0.5mm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d量程3m,分度值1mm7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8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一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路上少洒水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9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a音色b响度c音调d三者都有10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圆形的b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成条形的二、填空题11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所测铅笔的长度为12暑假期间,爸爸驾车带小明去南京旅游,在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50”表示的意思是,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南京,最快需要h13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跳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纸屑的作用是14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它的频率高于hz,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15无锡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 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69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我们身边的滨湖新城区,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假如你是新城建设的设计者,请你对控制噪声提一条合理措施:16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25,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若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反射角为;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是17身高为168cm的同学距平面镜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有m,像的高度为cm;当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那么2s钟后,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m三、作图题与实验探究18画出图中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19在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所成的像20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m/s(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1观察下表,试写出两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在空气中 在气、固、液体中(0)在15空气中温度/声速/ms1介质声速/ms1频率/hz声速/ms10330氧气316200034015340水1450100034030349冰3160500340100386铁49005000256340结论: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1)(2)22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702306035040(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四、计算题23如图是根据某小汽车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行驶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绘制的示意图(1)判断图中小汽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2)求图中小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考点】物理学方法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答】解:利用磁铁吸引铁的性质,“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是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环节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科学探究环节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采用过程的分析,并结合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解决此题2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c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d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计算题;比较思想;控制变量法;图析法【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要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用8s通过的路程除以8s,即得到两人的平均速度,从而进行比较【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错误;b、分析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b错误;c、时间t=8s,由图象可知,路程s=40m,故小明的速度是v=5m/s,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两人在8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为40m,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时,可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去进行分析,比较时要在相同条件下去进行比较3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b10m/sc5m/sd无法确定【考点】速度的计算 【分析】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在任何单位时间里的速度都应该相等【解答】解:已知:t=4s,s=20m,那么物体的速度为v=5m/s,由于该物体做匀速直线直线运动,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也是5m/s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属于常见的考题4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考点】速度的计算;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运动快慢的比较 【分析】计算出小李的速度后,全部统一单位,比较就行【解答】解:小王速度10m/s=36km/h小李速度小张速度36km/h所以三人速度相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运动快慢的比较,单位的换算5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正在进站的火车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保持不变,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解答】解:a、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保持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方向在不断改变,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即可正确答题6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a量程15cm,分度值0.5mm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d量程3m,分度值1m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 【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选择尺子的原则有二:能够满足测量要求,也就是尺子的最大测量值应该大于身高;尺子的精确度要高,因为身体长度差异非常小【解答】解:a、c、尺子的量程太小,不能满足测量要求,都不合适;b、量程是10m,满足测量要求,但分度值是1dm,准确程度不高,测量结果误差太大,不合适;d、量程是3m,满足测量要求,分度值是1mm,准确程度较大,测量结果误差较小,合适故选d【点评】在满足测量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测量工具时尽可能地选择量程较小的工具,一般这样的工具准确程度高,测量结果误差小7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考点】长度的测量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中测量了物体的长度三次,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解答】解:物体的长度为l=2.36cm故选a【点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时,最终结果要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有效数字,以保证相同的准确程度8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一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路上少洒水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声现象【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答】解:a、喇叭禁鸣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路上少洒水,对噪声没有影响,符合题意;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种草植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防止噪声的途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解答9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a音色b响度c音调d三者都有【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声现象【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受振幅的影响;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人说话的特色是不同的【解答】解:因为每个人发声的特点都不同,即音色不同,这样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进行辨别不同人的说话,所以“声纹”记录的是主人的音色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定义的理解情况,需要结合具体例子具体分析10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圆形的b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成条形的【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分析】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当太阳光通过很小的正方形小孔时,就会形成太阳的像,即小孔成像,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解答】解:因为太阳离地面非常远,而小孔又非常小,符合小孔成像的条件,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时会形成太阳的像(圆形的),也就是我们见到的地面上的光斑;所以选项b、c、d不正确,选项a正确;故选a【点评】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注意小孔成像时,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一样二、填空题11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所测铅笔的长度为3.30cm【考点】长度的测量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在5.30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5.30cm2.00cm=3.30cm故答案为:1mm;3.30cm【点评】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12暑假期间,爸爸驾车带小明去南京旅游,在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50”表示的意思是在此路段行驶速度不能超过50km/h,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南京,最快需要2h【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交通标志牌“50”是限速的标志,速度不能超过50km/h;(2)已知速度和到北京的距离,根据公式v=可求所需时间【解答】解:(1)标志牌上的数字“50”表示的意思:在此路段行驶速度不能超过50km/h;(2)标志牌“南京100km”表示从此标志牌到南京的路程为s=100km,v=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南京的时间:t=2h故答案为:在此路段行驶速度不能超过50km/h;2【点评】本题考查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关键是明白交通标志牌所表示的意义13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跳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纸屑的作用是放大桌面的振动【考点】声音的产生;声与能量 【专题】声现象【分析】发声体在振动,不振动的物体无法发声根据声音的传播特点,来判断纸屑的运动【解答】解:敲击桌面时,桌面振动,发出声音同时由于声音具有能量,会传递给纸屑,引起纸屑的“跳舞”纸屑的作用是放大桌面的振动故答案为:振动;能量;放大桌面的振动【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发声的原因和声音具有能量特点的掌握情况14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它的频率高于20000hz,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3000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先算出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就可求出海水的深度【解答】解: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4s=2s,则海水的深度:s=vt=2s1500m/s=3000m故答案为:20000;3000【点评】本题考查了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及速度公式的计算,弄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15无锡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 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69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分贝;我们身边的滨湖新城区,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假如你是新城建设的设计者,请你对控制噪声提一条合理措施:制定小区噪声控制规范 加强噪声危害宣传【考点】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1)声音的强弱,即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用分贝来表示(2)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对噪声的感受因各人的感觉、习惯等而不同,因此噪声有时是一个主观的感受一般来说人们将影响人的交谈或思考的环境声音称为噪声【解答】解:(1)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的单位是分贝;(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统称为噪声如机器的轰鸣声,各种交通工具的马达声、鸣笛声,人的嘈杂声及各种突发的声响等,均称为噪声措施:制定小区噪声控制规范 加强噪声危害宣传等故答案为:分贝;制定小区噪声控制规范 加强噪声危害宣传【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强弱的表示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要知道在我国,有关标准规定,住宅区噪声,白天不能超过55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世界上一些城市颁布了对交通运输所产生噪声的限制16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25,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30;若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反射角为0;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是45【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应用题【分析】首先了解什么是法线,什么是入射角,什么是反射角,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这样才能解答此题【解答】解: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与平面镜的夹角是25,则入射角为9025=65,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得反射角也是6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65+65=130;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为0,则反射角也为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为,则入射角为=45故答案为:130;0;4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要搞清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及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17身高为168cm的同学距平面镜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有4m,像的高度为168cm;当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那么2s钟后,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2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同【解答】解: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该同学距平面镜2m,他的像距平面镜也是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4m,像和物体大小相同,他身高168cm,则像的高度为168cm,当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2s后,他移动了1m,他与平面镜的距离变为1m,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1m,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2m答案为4,168,2【点评】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根据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同来分析实际问题三、作图题与实验探究18画出图中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解答】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首先通过入射点o做垂直于镜面的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光的反射光路的画法,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时考查了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与反射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19在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所成的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先作出端点a、b的像点,连接连接两个像点即为物体ab的像【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点评】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要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得到物体的像20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时间(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0.25m/s(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7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3)根据公式v=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4)已知一个小车的长度和木板的长度,用除法计算出小车的数量,但要注意数量是整数时要减1【解答】解:(1)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些,这样可以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3)小车长15.00cm,所以两个车长的距离s=15.00cm2=30.00cm=0.3m,所以小车的平均速度v=0.25m/s;(4)已知木板长为120.0cm,小车长15.0cm,所以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小车数量是1=7个故答案为:(1)时间;(2)大;大;(3)0.25;(4)7【点评】本题考查小车平均速度的测量,此题考查知识点较多,属于中等题21观察下表,试写出两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在空气中 在气、固、液体中(0)在15空气中温度/声速/ms1介质声速/ms1频率/hz声速/ms10330氧气316200034015340水1450100034030349冰3160500340100386铁49005000256340结论: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2)温度一定时,(在同一介质中)声速与频率无关【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 【专题】信息给予题;答案开放型【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在同列数据中的数据中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到不同的结论例子得到的结论是根据中列得到的我们可以再根据左列和右列进行分析【解答】解:以表中左列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以表中右列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温度一定时,(在同一介质中)声速与频率无关故答案为:(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2)温度一定时,(在同一介质中)声速与频率无关【点评】本题以表格的形式提供有用信息,做题关键是对表中数据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对照分析22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垂直(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