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人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人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人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人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人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1月高一期末模块考试语 文第卷(选择题 36分)注意事项:1. 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hb或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 (每小题3分,共24分)1. 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间(jin)歇 摒(bng)弃 脊(j)椎 阴差(ch)阳错 b. 编辑(j) 祈(q)祷 氛(fn)围 茕(qing)茕孑立c. 瑰(gu)宝 薄(b)荷 扁(pin)舟 卓(zhu)有成效 d. 棱(lng)角 横(hng)祸 墓穴(xu) 初露(lu)头角 2. 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遴选 醉醺醺 万念俱灰 前途未卜b. 首饰 撅着嘴 不合时宜 粲然一笑c. 镌刻 座右铭 若既若离 不记其数d. 青睐 惶惶然 一筹莫展 藕断丝连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二重旋转对称与镜像是否是一回事?读者可自己去 。(2)据北京日报报道,永定门城楼修复将 清代工艺进行油饰彩绘。修复后将重现昔日光彩。(3)我当然不是说,卢瓦瑟尔比玛蒂尔德还重要,但这个人物对作品主题的深化起到了不容 的作用。a. 琢磨采用忽略 b. 捉摸沿用忽视c. 琢磨沿用忽视 d. 捉摸采用忽略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和共和政府,都驱逐他。b. 然而这销魂的魔力,这神秘的爱娇,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c. 一个旋律的拍子,可以扰乱我们的心绪以致不得安息。d.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b. 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c. 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之际,邱少云的事迹在神州大地重新引起轩然大波。d. 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6.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在家庭保障与土地功能保障日趋弱化的总体趋势下,社会化养老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 , , , ,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是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逐步消除农民后顾之忧的必由之路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 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a. b. c. d.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c何可胜道也哉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d财务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8. 对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唐代官职低的的服色为青黑色,所以琵琶行中说“江州司马青衫湿”。b. 参乘,也叫“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如鸿门宴中的张良。c.资治通鉴在史学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d.师说中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张衡传中有“通五经,贯六艺”,两处“六艺”内容相同。二、(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文,完成912题。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就:就职,赴任b.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目:使眼色c.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征:征召d.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阴:暗中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c. 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11. 下面五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衡“淡静”的一组是( )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衡常思图身之事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举孝廉不行 a. b. c. d. 1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衡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学识渊博,这为他以后在文学和科学方面的发展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基础。b. 张衡面对奢侈成风的社会风气,创作了二京赋来讽喻规劝,足见他的忧国忧民之心。而十年创作的历程,又可窥见其创作的谨严之风。c. 地动仪是前无古人的重大发明,它灵验如神的效应,充分体现了这一发明创造的科学价值,张衡也因之彪炳史册。d. 面对河间的豪族大户的为非作歹,张衡采取了果断措施,将奸党绳之以法。皇帝赞赏他为政清明,并授予他尚书之职。2013年1月高一期末模块考试语 文第卷(非选择题 84分)注意事项:1. 答第卷时,用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 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三、(16分)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3分)(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分)(3)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2分)1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任选4个小题)(1)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 。 (苏轼赤壁赋)(2)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 (白居易琵琶行)(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荀子劝学)(4) ,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韩愈师说)四、(18分)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一条忧心忡忡的蛇非鱼 院子里透出古意。墙角有青苔层叠,绿了又黄,一架紫藤茂盛得无边无际,遮蔽出一大片浓荫。老的太师椅,老的人,老的猫,和这个院子倒是协调。太师椅在房门前,老人在太师椅上,猫在老人的脚下。一整天,院子里像一副静物写生,少声音,不流动,甚至空气,也是凝滞的,老人和猫的呼吸都显得很惊人。临近傍晚的时候,一条蛇溜了出来,成为这个院子里少见的客人。这条蛇拇指粗细,青白的身体,有暗的纹络。蛇抬起头四下里看看,看到了打盹的老人和猫。她不知道是该从他们身边穿过去,还是该退回去,于是,就停下来,看看椅子上的老人。老人并没有发现这条小蛇的到来,他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 。过去,像一条河一样,潺潺地在心里流过,无数的欢喜悲歌,他都一清二楚。他双目微微闭上,阳光在脸上覆上一层暖色。蛇很奇怪,这个老人居然可以这么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太阳一点点退去,院子里有些清冷。一个老保姆从屋里出来,先是轻声叫了一下,老人没有反应,她又大着嗓子喊:老爷子,吃饭了。这一声,惊醒了老人,也惊醒了那只老猫。蛇看到老人抬起眼皮,疑惑地看看周围,然后站起来一声不吭地跟保姆进屋,那只老猫也一言不发地进去。吃晚饭的时间到了。穿过院子,从墙角到墙角,蛇也走了。第二天,如同头一天的复制再粘贴,依然没有一点声息。那条蛇被勾起了好奇,也在老人出来不久再次出来了。这次,她把自己悬挂在紫藤架的深处,从叶与叶的中间看老人。整整一天,除了老保姆出去过一趟,院门发出沉重的一声响,还有老保姆回来的又一声响,让蛇惊了一下,其余再没有什么动静。偶尔有一两只蝴蝶飞来,在紫藤架上空寂地飞了两圈,又飞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老人走进屋里,蛇很想跟进去看看,看他们在饭桌上会不会说话,但她没有,她怕那只老猫。一天又一天,蛇感觉自己也在慢慢变老,她的灵动和机敏,都在一点一点失去。她在这个院子里呆得时间太长了。就在天渐渐冷下来,准备离去,开始漫长冬眠的时候,蛇终于下定决心跟着老人溜进了屋里。屋子很大,一个又一个房间,摆满了家具。看得出,这里曾经人丁兴旺,有过热闹繁华的时候。现在,家具静悄悄地呆着,人都走了。蛇不知道他们去了哪儿,也许是附近,也许是远方。老人和老保姆在堂屋吃饭,那只猫依然在老人的脚下。老人没有说话,老保姆也没有,只有咀嚼的声音和筷子碰到碟子和碗的叮叮当当。老人吃得很慢,仿佛那些饭难以下咽。老人背后的墙上,有一个大的相框,里面装着一张全家福。老人坐在前面的正中间,另一个老的女人坐在老人身边,周围十几个人,大家温和地笑着,其乐融融。老人也在笑,笑得很慈祥。蛇看看相框里的老人,又看看正在吃饭的老人,她有些恍惚。吃完了饭,老人坐在椅子上没动,老猫也没动,仿佛吃饭耗费了他们所有的力气。老保姆动作迟缓地收拾桌子,一趟又一趟,过来过去,脚蹭着地,橐橐地响。如同白天一样,老人又坐在屋里,把过去的河流放出来一点点河水,他安然地回忆。蛇看得有些心酸,她很想弄出点什么声响,或者溜过去贴着老人,但她不敢。她的身体是冰凉的,不但给不了他一点温度,还会吓着他。突然一阵电话铃声惊天动地地响起,似乎把整个屋子震得都在抖。老人吓了一跳,很迅速地转过头,看着桌子上的电话。老猫似乎也吓了一跳,猛地弹起身子,昂头看着老人。老人似乎不知道怎么去接电话,他伸出手,又缩了回去。老保姆急急地从厨房出来,匆忙在围裙上抹抹手,拿起电话。“是三儿啊,好,都好。”老保姆嘟嘟囔囔地说着,脸上渐渐有了笑容,老人看着老保姆,脸上慢慢也有了笑容。老保姆把电话递给他,他接了,没说两句话,却又挂了。因为这个电话,整个屋子好像全部都又活了过来,老人在椅子上不停地扭动身体,老猫在桌子下转来转去,老保姆嘴里小声地自言自语。看着这一切,蛇也高兴起来。这个晚上,她就要离去了,寻找冬眠的地方,不能每天来看老人了。她突然又变得伤感起来。15. (1)小说开头三段勾勒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16. 作者主要采用了拟人化的蛇的视角观察生活,这对表现老人的独居生活起到怎样的作用?(4分)17. 赏析画横线部分中老人的动作描写。(4分)18. 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情感触动?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阅读感受。(6分)五、(50分)19. 作文 伴随着多元化和多功能化的进程,今天的世界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到处都是色彩、外形、行为以及不同的生活理念、生活标准、生活方式所构成的反差。我们或许无法关注到周围所有的反差,但总会有一种反差会触动你的心弦,引起你的沉思请以“反差”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诗歌除外);4.不少于700字。2013年1月高一期末模块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每小题3分,共24分)1.b(脊j椎,阴差ch阳错,瑰gu宝,横hng祸,初露l头角)2.c(若即若离 不计其数)3.c( 琢磨:反复思考。 捉摸:常与否定性成分搭配使用。 沿用:过去用过,现在还在用。采用:认为合适而使用。 忽视:不重视。 忽略:没有注意到。)4.a(改为“或”或“还是”)5.d(a.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此处用错了对象。b.声音细微悠长,时断时续;也形容局势危急。c.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d.擦亮眼睛等待,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6.b(先按照由过程到结果的思路分析,再分析这样做的好处。)7.b(往、到。a.第一句“敬酒”;第二句“写作”。c.第一句“尽”,第二句“禁得住,承受得住”。d.第一句“封建君主对妇女的宠爱叫幸”;第二句“幸亏,幸而”)8.a二、(每小题3分,共12分)9.c(征兆)10.b(a比在 b 用 c第三人称第一人称 d转折修饰)11.a(是为自身安全担忧,是从严执政)12.d(皇帝并没有称赞他)三、(16分)13.(1)张衡年轻的时候擅长写文章,在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入京师,在太学学习,于是精通了五经,贯通了六艺。(属、游、因,各1分)(2)现在人家正像切肉用的刀和砧板,我们则像是砧板上的鱼和肉,还告辞什么呢?(方、疑问句式,各1分)(3)这就是所说的“强弓射出的箭到了射程的尽头,力量不能穿透鲁地的薄绢”。(句式、末/势,各1分)14.(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本题多写、少写、错写均不得分;考生如果都写,按照前4个小题批阅;每句1分,共8分)四、(18分)15. (1)图景:古旧、凝滞、少人气、死寂的老人独居图。 (2分,意思对即可) (2)作用:为蛇的出现营造氛围。 为写老人晚年孤寂生活做铺垫。 (每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6.(1)以蛇而不是人来观察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足见老人的生活被漠视之严重。(或更加新颖生动) (2)蛇在人的心目中是冷酷的,而面对老人的生活状态,她也不禁忧心忡忡起来,亦可想见老人生活孤独、脆弱的程度。 (每点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