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的建筑及城市空间浅析.pdf_第1页
东京的建筑及城市空间浅析.pdf_第2页
东京的建筑及城市空间浅析.pdf_第3页
东京的建筑及城市空间浅析.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编号 1009 0193 2002 06 0084 03 东京的建筑及城市空间浅析 孙伟 贵州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3 摘要 建筑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审美意识以及生活态度的最直观的体现 日本建筑体现了日 本人摸仿和改良的民族特质 本文通过对日本城市的亲身体验和对不同类型建筑的分析 提 出了从城市设计到建筑单体 设计中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之处 关键词 日本 文化 城市 建筑 借鉴 中图分类号 TU984 113文献标识码 B 日本传统文化以中国古代文化为基本参照 但日本是个极善 拿来 又极善改造的民族 唐风建筑传到 日本后 经历代日本能工巧匠改造 除了基本形态尚存外 其制作工艺更加讲究 细部雕琢更加精巧雅致 日 本的叙事通卷由中国通的卷轴或册页演变成一种具有纪念碑式的绘画形态 但这个被蔚蓝色的海洋包围起 来的国度 通过著名的 大黑船 事件 开创了明治维新时代 使日本人从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学习 中获得巨大进步 日本人从 拿来 中 拿到了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钥匙 甚至在建筑中亦体现出东西合壁的 拿来 情结 东京是世界现代建筑的博物馆 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困惑和迷茫 同时 20 世纪蕴藉的丰富性 多样性和 多义性也构成了这一都市生命的全部 笔者有这样一种城市体验 一个为适应新的持续变化着的潮流而 不断更新的城市 风格 尺度迥异而又毗邻的建筑 座落在一堆潦乱的广告牌 自动购货机和拥塞不堪的交 通体系中 处身于如此杂沓的环境中的确令人头晕目眩 但如果你稍事停留 你会发现并感受到 在这个令 人眼花潦乱的花花世界里 它的丰富 它的标新立异 它的个性化空间 它的充满对人性的尊重和理解的街区 道路设计和各种风格共存的建筑景观 确实把东京变成了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 笔者拟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建筑实例 结合自己的体验来作些分析 以期找到一些我们可资借鉴之处 东京 高速路 在东京的城市构造体系中 高速公路毫 无疑问是最为突出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 的尺度 纪念性 荷重和强有力感 像古 代的城墙 轻而易举地压倒了任何其它 城市建筑 并且与其背景形成了强烈的对 比 在有些交汇处 3 4 条高速公路相汇聚 或交叠 创造了有趣的不规则性和多变的结 构 它既是围合又是分割 将城市分割为不 同的区 又将区相接起来 这一交通网跃动于城市的风景中 驰骋在低矮的屋顶上 蜿蜒于办公楼群之间 它 赋予东京的城市景观以律动态 这种三维的 连续的空间在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区域的不断变化深深吸引 着你 东京 江户博物馆 该博物馆叙述的是江户时期 1807 年前东京的前称 的历史 和平 稳定 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的时 收稿日期 2002 09 01 期 建筑由三部分组成 二层高的基部包含着一个入口大厅 一个剧场和办公部分 在基础之上放置在四个 硕大的支腿上都是一开放的屋顶层广场 立柱内有服务电梯等辅助功能房 四支巨柱支撑字上部一个三层 的仓库 27 m 高主要展示空间以及一个位于顶部的餐厅和咖啡厅 该博物馆高约 60 m 犹如矗立在皇宫中心的城堡 建筑师拔高了主要的空间 并且上部覆以传统屋顶 把断面的中部设计成空的 起支撑作用的空间 两条约 150 m 的长梁在巨柱的南北两边 在端部是 40 m 的悬 臂梁 较长的立面反映了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并且表现了无论是现代东京还是古老江户城的某些元素 涩谷 某公众活动社 即便是在东京这个城市 它的神秘特征也会让你驻步不前 它创 造一种卓尔不群的风格 强烈的建筑个性 全部四层建筑都在地下 只有三个标志塔显示它的存在 每座标 志塔都是一个球体的四分之一 功能上起着采光和入口的作用 每个 塔顶的弯曲部分都跃动着成对的钢条 支撑玻璃的框架排列成引人注目的放射状 这些标志塔精心刻划了 天际线 显得稀奇古怪 令人惊异 周围的的景观设计充分体现了日本文化的艺术取向 翠竹织成的墙壁和抛光黑色花岗岩铺成的地面 围 绕着几个四分之一球体的金属塔顶 没有墙壁采区分内外 而是用一个基地周围的结构来将它和周围截然分 开 东京 国际会场 东京国际会场是通过一次国际竞争项目 中标方案以简约 内聚的处理 手法去解决繁杂的功能和交通要求 同时兼顾了周围环境的历史文脉关系 该基地的西侧是东京的经济金融中心 一座座毫无生气的银行和办公大楼群 集其间 东侧是一条宽阔的铁路干线 而两种不同体量在设计中则体现了 正 方形的部分与西侧建筑群的性格相协调 流线状的玻璃大厅则与铁道线内侧 的弧形相吻合 玻璃大厅 57 m 高 30 m 宽 210 m 长 是工程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两端 通过巨柱支撑逐渐膨胀的中心部分 屋顶层运用张力和共通张力杆的网架 体现出复杂的结构应力 尽可能轻薄的框架创造出更通透的氛围 许多不同层次的步行交通连接建筑群的各个功能块 并与铁路站相连 接 主要建筑之间的开敞空间为市民提供了舒适的休息场所 福冈 生态办公楼 日本福冈于 1995 年建成的超生态办公楼 是将建筑体系和环境作出完美协调的杰作 该楼 1992 年通过 设计竞赛中标而建 由 竹中工务店 施工 建筑 屋面 墙体 树 三者融为一体 而形成超级都市中 混凝土森林 的一座 小山 这些 小山 上绿 树成荫 瀑布清沏 人们在此 山 上跑步健身 围座嘻谈 形成都市上难以寻觅的田园风光 同时正因为建筑 外围护结构的植土得到了最佳的舒适性并节约了能源 从设计概念上将建筑与环境达到超生态的结合 58第 6 期孙伟 东京的建筑及城市空间浅析 居住建筑 日本传统居住建筑是独家独院的单体住宅 从空中俯瞰日本城市 大都是类似的样子 在高层建筑林立 的中心市区周围 环绕着成千上万栋单体住宅 维持这种居住方式在市政工程 能源消耗等方面的代价是高 昂 近年来 日本城市为增强中心区域的活力 遏制城市蔓延的趋势而推行改善城市计划 其中一项主要内 容就是在城区开发多种型式的住宅建筑 在新建的住宅项目中 低标准住宅被赋予充分的关注 低标准住 宅由都市整备公团 UDC 投资 建成后以较低廉的价格租给低收入者 低标准住宅要求建立良好的商业服 务设施配套 并有良好的公共交通 UDC 组织推广的新型集合住宅 KSI 实验住宅 它是基于良好技术 的支撑体概念的住宅 其基本特征为 居住单元标准化 适应工业化生产 制做 以降低成本 户同布置多样 满足不同住户对和室和西室的不同要 求 双层楼板提供了各种布置的可能性 配套技术系列化 从扁平户内电 线到各种组合布置的厨房 厕所单元 充分体现高技术对人类的关怀照顾 KSI 的施工工序中 除结构施工不可避免的存在湿作业 整个内装修工 艺均为干作业 施工速度极快 并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大量使用复合材料 体现了高度发达工业化国家的环保意识 日本美丽的风景 各具特色的城区景观 著名的建筑作品以及许多名不见经传却又经过精心设计 精心 制作的建筑 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本建筑设计以至建筑施工的整体水平较高 街道两边的建筑从单 体来看一般没什么败笔 学者对于建筑的批评往往是从它所处的街区的特质为出发点 标志性的公共建筑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 的确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 良好城市环境的形成从根本上来说在于那些街区旁边的大量 性民用建筑 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广大建筑师是非常重要的 在东京城市建筑中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借鉴 但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公共空间设计 规划中对公共环境给予重视 对公共空间 广场 公园 街道进行了精心设计 设计以三种不同的模式为 指导思想 红色模式 性格各异的绿色开敞空间 可以适应较大规模的人流活动 绿色模式 性格各异的绿色开敞空间 形成超大城市到自然的过渡空间 巨大的树荫是理想的休息和观 景空间 兰色模式 利用水体作为构成公共环境空间的组成元素 包括喷泉和水景 城市综合体 巨大的综合体是为适应高节奏生活而产生的 它将地铁站设在城市重要节点将公交 地铁 商店 超市 餐饮及广场综合起来 充分体现日本人对时间和土地的价值观 交通体系的复杂性和高效性是其设计的精华 所在 细部设计 日本建筑师在材料的运用方面颇具匠心 善长材质本身的表现 而且注重不同材料接合的细部处理 通 常的设计也会因为精巧的细节而表现出特有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间 The architectural Map Of TOkyO M TOTO 出版社 2001 10 下转 94 页 68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 年 正新街的零售业 改造其为小百货批发 零售的大型商业系统 形成 CBD 中主要的零售长廊 它们的重要性 在于为城市购物者在零售区和其他区之间提供步行的乐趣 利用公共交通的人们更乐于接受这种方式 另 外 CBD 长廊也串联了许多公共的大厦和广场 它可形成这个城市步行者循环系统的基础 富水路两边主 要解决外来各大机构的公司分部 也可成为商务公寓 可解决现有的中心地段大量闲置的办公空间 它们可 以重新定位 形成新概念的办公区域 改进其原有的经营思想 使其办公空间布局更加功能化 2 道路系统 目前正在外延的公共交通系统是 CBD 不断扩展的基本原因 没有公共交通 CBD 的活力 就会受损 超过 80 的 CBD 就业员工可利用公共交通到达工作场地 因此建立以富水路 中山路 延安路 及公园路围合成高速的外围交通干道 省府路横穿中间 满足交通要求 其余以支道解决各部门的车辆从外 围路上进入 在 CBD 中对于基本的用户 短时间停车 服务及运货车辆 必须有足够的非街边停车面积 并 且 在 CBD 内 步行者应受到保护 免受车辆干扰 因此还建议将中华中路改造为步行商业街 或准步行商业 街 恢复其原有的商业气氛 3 绿化系统 以人为本 加大绿化和广场环境 用公交车解决交通问题 绿化上通过点 线 面结合 使之 南有花园广场 原市公安局所在地 北有绿化休闲广场 喷水池至贯城河 恢复贯城河的清洁 河流两边通 过绿化和建设局部广场创造美丽的景观 给商务公寓带来舒适的环境 由于金阳新区的大规模建设和市政 府相关单位的搬迁 市公安局原址留出一片空地 该地块地处贯城河边 也是 CBD 的重要地块 以此作为中 心开放式绿化公园 使之与贯城河的绿化系统 构成 CBD 的环境之重 成为繁华闹市中市民的休闲 娱乐之 地 同时能消除大十字周边高层建筑的压抑 缓和城市空间的拥挤 将贯城河定位为 CBD 中休闲的带式广 场 重现其流水涓涓 杨柳青青的原貌 让贯城河在贵阳 CBD 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生态廊道 4 建造城市综合体 在原省人民剧场修建城市综合体 集文化 观演 娱乐 健身为一体 再现贵阳市文化 娱乐中心 并以此为依托带动整条中华中路的商业文化氛围 使之成为 CBD 的胞核中心 参考文献 l 王朝辉 李秋实 现代国外城市中心商务区研究与规划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The CBD Project of Guiyang and the City s Comprehensive Plan X U Xin ia COIIege Of CiviI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GUT Guiyang 550003 China Abstract The CentraI Business District is the center Of business service science and technOIOgy as weII as cuIture Of the city This paper anaI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BD Of Guiyang and puts fOrward a basic idea Of hOw tO recOnstruct the CBD Of Guiyang Key words centraI business district pIan cOnceptiOn 上接 86 页 Towards the Architecture and City Space of Tokyo SUN Wei COIIege Of CiviI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GUT Guiyang 550003 China Abstract Architecture embOdies a natiOn s cuItur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attitude Of Iife The Japanese architecture refIects the imitatiOn and inventiOn character Of Japanese This paper makes an anaIysis Of the different architecture styIes by firsthand experiences in Japan shOwing the virtues frOm the city design tO the singIe unit design that we can use fOr referenc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