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知识大解读.doc_第1页
季节知识大解读.doc_第2页
季节知识大解读.doc_第3页
季节知识大解读.doc_第4页
季节知识大解读.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季节知识大解读在高中地理的实际教学中,季节问题是一个难点和重点,在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均有体现。一、季节的产生季节变化首先是一种天文现象,然后是气候现象。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地理教学中也是重点和难点。季节包括四季和节气,二者有区别又有联系。而通常所讲的季节一般指四季。所谓春夏秋冬,严格地说只是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出现的现象。它们的差异主要是地面接受太阳能量的多少,接受太阳能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越大,地面上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能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地球公转时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这样,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就南北移动,结果引起了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产生了四季的更替。二、季节的地理分布1.热带雨林气候带: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8左右。2.萨瓦纳气候带:干湿季明显交替,以北半球为例,每年11月到第二年4月,信风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5月到10月,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赤道气团,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3.热带季风气候带:一年分成旱雨两季,每年69月,夏季风(西南季风)来临,形成高温多雨的雨季;10月到第二年5月,冬季风(东北季风)来临,降水明显减少,形成旱季。4.南极洲:由于纬度高:地势高等原因,气候酷寒,冰川广布。但也有一个相对高温期,其平均温仍在0以下,实际上是全年长冬。5.北冰洋地区:由于纬度高,全年严寒,皆为冬季。6.温带:四季分明,一年中春暖、夏暑、秋凉、冬寒相当分明。但由于温带跨纬度多,从低纬到高纬,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大,四季的长短亦有不同,从低纬的夏长冬短逐渐过渡到高纬的冬长夏短。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严格地说,这只是南北半球中纬度的现象。对于整个地球来说,具体说四季变化还不如笼统说季节变化准确。季节变化是半球现象。南北半球没有同时来临的季节。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北半球是春季时,南半球则为秋季,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三、季节的知识判读1.天文方面: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天文四季的定义;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北斗七星斗柄的朝向;极昼、极夜、极光现象的出现等。2.水文方面:河流汛期;河流补给;河流封冻、解冻的时期及冰期、凌汛的出现;季风洋流等。3.气候方面:气团活动、锋面活动及特殊天气的产生;气温中心的变化;气压中心的盛衰;季风方向的变化;干湿季节;等温线的凸向;气压带的断裂;气候类型等。4.生物方面:草木荣枯;开花结实;动物的繁殖、迁徙等。5.农业方面:作物播种、生长、收摘;植树;渔汛;高山放牧等。6.其它方面:雪线升降;登山佳期;极地考察;海洋晒盐;地温变化;重要节日;日影长短。四、季节的知识归类1、与北半球春季对应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东北地区的河流在一年中首次进入汛期。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黄河在一年中第1次出现凌汛。江南姑娘采茶正忙。华北平原出现干旱,长城以北播种小麦。黄昏时,北斗七星斗柄指东。我国北方出现大风或沙暴天气。长芦盐区利于晒盐的时期。2、与北半球夏季对应的地理事物或现象青尼罗河水量在一年中达最大值。北京所处树木的影子最短。硅谷地区天气干燥。地球公转速度最小的时期。北印度洋的洋流按顺时针方向流动。我国的低温中心在青藏高原。驯鹿由针叶林带向苔原带迁徙。天山牧民在森林带以上的牧场上放牧。到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地中海沿岸国家炎热干燥。索马里沿岸出现寒流。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伏旱天气。亚洲低压势力强盛。我国海南正午时分人影朝南。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升高。塔里木河水位最高孟加拉湾飓风登陆。舟山渔场出现墨鱼汛。我国南方举行龙舟赛。我国东北沿海一带遭台风、暴雨袭击。我国东部季风区盛吹东南风。新德里进入雨季。开普敦多雨。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布宜诺斯艾利斯高。潘帕斯草原一片枯黄。非洲北部草原带正值雨季。北极圈附近的国家出现“白夜”现象。3、与北半球秋季对应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尼罗河洪水开始消退。太阳直射点南移,地球公转速度居中。北方进入沙暴多发天气。华北平原收摘棉花。我国北雁南飞。一场雨后带来一场凉。北美温带森林开始落叶。我国逐渐变凉。油菜活跃生长期。南半球草原返青,树木长叶。4、与北半球冬季对应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亚洲高压势力强盛。南极考察一片繁忙。“北方威尼斯”昼短夜长。从日本到波斯湾的航船在北印度洋顺风顺水。北极极光最丰富。澳大利亚袋鼠繁殖旺盛。影响我国天气的气团是极地大陆气团。我国常遭寒潮侵袭。好望角一带炎热干燥。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我国淮河以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