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通信技术在VisualC中的实现.doc_第1页
串口通信技术在VisualC中的实现.doc_第2页
串口通信技术在VisualC中的实现.doc_第3页
串口通信技术在VisualC中的实现.doc_第4页
串口通信技术在VisualC中的实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串口通信技术在VisualC+中的实现 摘要:将支架式教学模式恰当的融入到网络教学中是当前有关支架式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将利用AHP方法给出并证明网络型支架式教学评价的三个维度权重分配问题。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网络型支架式教学;权重;AHP1网络型支架式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得到了日益关注,为了有效实施信息化教学,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必须要考虑从多方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所以将建构主义中的支架式教学模式恰当的融入到网络教学中是当前有关支架式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网络型支架式教学就是将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教学模式融入进网络课程的设计及实施之中,以Web为平台建构支架式教学模块,从而通过所提供的“支架”逐渐实现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利于学习者主动参与和个性发展。2评价维度根据我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2002年6月发布了网络课程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并结合网络型支架式教学的特点,我们得到对网络型支架式教学的三个评价维度: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和技术设计1(见图1)。每个维度下包含有具体的评价指标,无论采用哪一种评价标准对网络型支架式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因素中总有一些方面是可以定量测量的,一些方面需要靠评价者的主观感受形成评价。鉴于此情况,在进行网络型支架式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2。 图1 网络型支架式教学评价维度示意图多指标综合评价是一大类综合测量结果、主观感受形成全面评价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建立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数学模型有数百种之多,其中使用较多的有加权求和法、AHP(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多元统计方法、综合指数法、数据包络法、TOPSIS法等数十种,其中AHP是一种很好的综合主观评价信息的方法3。3AHP(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美国匹兹堡大学运筹学家A.L.Saaty教授于70年代中期提出的,是一种可用于处理复杂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决策问题的有效方法。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处理那些难于完全用定量方法分析的复杂问题4。它可以将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也可以提示人们对某类问题的判断前后矛盾。对于事物和人的评价、方案选取以及事物发展预测上具有实用价值。这一方法的核心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形式的决策依据,在目标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更为实用。目前该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尚无统一度量标尺的复杂问题的分析,解决用纯参数数学模型方法难以解决的决策分析问题。4网络型支架式教学各维度评价的权重设计及检验AHP要求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并归于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高低顺序不同。最高层表示解决问题的目的,称为目标层,其后各层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称为策略层、约束层、准则层或者措施层等4。根据我们已有的三个网络型支架式教学评价维度,可以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图2): 图2评价维度层次结构图由于要考虑的是对网络型支架式教学各维度评价的权重设计问题,所以我们只对目标层A和准则层C进行分析,从而构建C-A判断矩阵(表1)。表1C-A判断矩阵矩阵中aij值,表示Ai因素与Aj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考虑到对若干指标直接评价权重的困难,根据心理学家提出的“人区分信息等级的极限能力为72”的研究结论,AHP方法在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测量时,引入了九分位的相对重要的比例标度5,即为19标度法(见表2)。表219标度法根据19标度法,我们来分析各个评价维度的关系及地位,课程内容指课程内容本身的学术质量和组织结构,这是决定网络课程质量的核心要素;教学设计指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学测评方法的合理设计,这是决定网络课程质量的关键;技术设计是指网络教学课程质量的前提和基本保障,但其是服务于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的。因此经过分析比较后,统计得到矩阵中各个元素的值(见表3)。表3判断矩阵值分别求出判断矩阵中各行相对重要性等级值之和以及所有等级值的和,求出各个元素的权重。(见表4)表4各元素的权重值接着,我们要利用AHP法作一致性检验,就是看权重的值可以不可以进行使用,即这组权重值是否有效。从理论上分析得到:如果 是完全一致的成对比较矩阵,应该有 但实际上在构造成对比较矩阵时要求满足上述众多等式是不可能的。因此退而要求成对比较矩阵有一定的一致性,即可以允许成对比较矩阵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由分析可知,对完全一致的成对比较矩阵,其绝对值最大的特征值等于该矩阵的维数。对成对比较矩阵A的一致性要求,转化为要求:A的绝对值最大的特征值和该矩阵的维数相差不大3。检验成对比较矩阵A一致性的步骤如下:计算衡量一个成对比矩阵A( 1阶方阵)不一致程度的指标 :虽然该权重值满足要求,但是还可以进行调整成对比较矩阵A,直到达到满意的一致性为止。5结束语AHP法通过合理的权重分配和对大量定性指标作量化处理,使主观判断变为客观描述,增强了网络型支架式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可以给出判断网络型支架的评价标准,可以判断出支架的好坏,有利于确保教学的正常进行以及其科学性。 The AHP s Application in System of Scaffolding Instruction with Network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teaching as a new form of teaching has been a growing concern, put the scaffolding instruction model into network teaching is currently teaching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This paper will use AHP method to proved Network teaching evaluation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weight distribution.Keywords: Scaffolding Instruction with Network, Weight, AHP参考文献1 赵希武,韩吉义. 网络型支架式教学评价J. 计算机教育,2010,(4).2 汪琼. 网络教学效果质量评估标准EB/OL. /ycjy/zx/zhuanti/.3 孙晓梅. AHP在网络课程质量评价中的应用EB/OL. 7/lunwen/dianziban/200302/10.htm.4 程理民等. 运筹学模型与方法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5 王倩. 高校网络课程的评价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06,(4):31-3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462001)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摘要:本文总结了作者多年从事计算机专业函授课程教学的经验,介绍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方法,以及在实际工作中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还提出了一些在今后的函授教学实践中需要依靠广大从事相关工作的教师共同探索、交流、解决的问题。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函授;实践;改革;计算机专业1引言函授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普及之前早已存在的“古老”教学方式。除了学校全日制教学之外,函授一直对我国的文化知识普及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Internet普及之前,它一直是人们获取知识、文凭、学位的一种重要途径。在长期的函授教育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就业形势的变化,人们工作时间、方式的改变,出现了网络教学等新形式的教学方式,并对函授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为了更好地普及计算机知识、回报社会,我系又恢复了函授方式的教学,我们认为重新开展函授绝不能简单地沿用以前的方式,应该注入一些新思想、新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领导重视,有效地投入师资力量为了达到普及应用、回报社会这一目标,函授作为一种向目标靠拢的方式,系领导首先确定上述目标,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实验师制定教学计划、讨论符合新形势下的教学方案、教学形式。对于所要开设的各门课程分先后次序、内容等进行了调整,按课程分类组织教学小组,确定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教学效果与业绩挂钩,确定函授生的拿文凭通过率要达到90%以上。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定期发调查问卷给班主任、学生(如果是异地函授还要与合作单位沟通)以便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尽快解决,同时采取一些人性化的方法,比如对学生单位的工作与学习、考试时间相冲突时,教师出面与单位沟通,并允许调整特殊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考试时间;对异地教学,尽量安排教师到其原籍地上课。这些安排的优势在于,教师到家乡上课熟门熟路、增加了与学生的亲和力,有时上课中的一句家乡话,既可以准确地表达意思又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很有亲切感。3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法3.1函授生的文化基础彼此差距较大随着计算机教育的大众化,各种教学模式的并存,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远程教育方式迅速展开,很多学校开设了成本低,教学要求相对低的远程网络教学。教人学习的地方、方式多了,学生也多了,学生之间的差距也扩大了,由于计算机的普及,来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并非都是将其作为唯一职业的人,特别是来学函授的,许多人是有其它主业,而将计算机知识作为一种工具。简单的比喻就是10年前来学计算机专业的函授生的基础及适应性(我们认为并非人人都能把计算机专业知识掌握到最佳,各人适合于哪方面的工作是不同的)是A层次的,那么现在是A、B、C、D层次的学生均有,这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难度。如果按正常教学进度,A层次的学生学得轻松;B层次的学生紧跟教师也没什么问题;C层次的学生比较吃力,教师和学生互相之间花费的时间、精力多(教师平时会有多于其他层次学生的时间花于C层次学生)而D层次学生往往学习非常困难,跟不上学习进度(有的人完全无法达到最终目标),他们中的一部分是要遭到淘汰的。既然同一教学班的学生层次参差不齐,我们要求教师在同一课堂上适当掌握分寸,对以普及应用为主的函授生适当降低难度(相对于全日制本科生来说),注重教师与各层次学生的互动,各层次学生之间也要营造一种互相影响、互相带动的气氛,并努力把这种关系带到课堂外,让同学之间相互帮助。这样既对学习有好处又增强了同学们的友谊。目前国际上出现了后现代课程的思想,其中强调课程教学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对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可采取多元化策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制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质量评价标准。本人担任“数字逻辑电路”课程的主讲工作,为了贯彻多元化策略,根据早期的上课互动与作业完成情况尽早区分班上学生的层次,比如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限时分析某逻辑电路,并给出不同的时间界限:5分钟完成、10分钟完成、15分钟完成,如果最后期限不能完成的则不用再做了,通过数次测试及配合习题的完成情况,教师对所有学生的层次可以基本有数,但前提是教师对所出题目要精心安排,充分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3.2课堂授课形式的变革由于函授课程教学方式本身的特殊性,通常是集中连续一周或周末双休日连续灌输式上课,平时学员分散,教师、同学间的交流很少,而往往是一门课只集中上几次,学生上课有疲劳感,接受能力下降,回去后又缺少探讨环节,与全日制学生相比则存在天然的弱势。针对函授课堂教学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首先要改革灌输式教育,代之以对话式、启发式教学,形成一种学生、教师共同探讨的气氛,这里是指教师用一部分课堂教学时间与学生共同讨论(教师的主讲地位不能改变),因为函授学习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并非对书本上的内容一无所知,关键是教师要把课程中需重点掌握的东西以巧妙的形式引导出来,让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气氛中了解、掌握要点(教师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抓要点的能力)。比如离散数学是一门抽象、繁琐、定理、定义很多的基础课程,我们在讲解近世代数分支时,首先强调第一个要点是掌握“代数系统”的基本概念,并通过一系列实例强化,然后告诉学生他只要在此概念的基础上逐步增加不同的条件就会得到各种半群、群、环等特定的代数系统,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解释逐步推导出的新概念,同时要举出实例,然后教师指定其他同学来评价、提问,最后由教师、其他同学背对背打分,作为此学生的一次平时成绩,这样教师的意图、评价标准会逐渐被学生们熟悉,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学生的打分会越来越近。结果是课程的重点、要点在课堂上讨论、评价中被学生掌握。2.课堂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师个人魅力相结合,注重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确定人是第一重要的因素,课件、板书是为达到教学目标的辅助手段,随着现代化教学仪器的越来越普及,目前普遍存在着一种盲目追求课件教学方式的做法,认为只要用上现代化设备就是先进的教育,不少学校的领导强制性规定教师必须用课件,不用就是没水平,而对于那些上课只用课件当作幻灯片来放,金口难开的教师却无人过问。而事实证明课件与常规的黑板教学方式是各有利弊的,不能盲目地互相排斥,而应该有机的结合,互相取长补短。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声音、图像并茂,形象直观,符合现代化潮流,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但它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有时会喧宾夺主,过分追求画面的花哨效果,削弱了对主要内容的理解记忆,使教师丧失主导地位。常规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声调、肢体语言等形式来强调要点和难点,可对照笔记举例反复讲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课后学生容易回忆起教师强调的知识。经过实践与总结,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方式应以人为主,教师是主导,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艺术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件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它对于不同的课程所起的作用也是有区别的,教师要善于在课件的讲解过程中插入一定的板书,特别是对一些抽象的术语、定义、公式推导等,有利于学生集中思想和教师同步。 3.3重视学生平时课外的自学自研能力函授教学方式平时大部分时间师生是不见面的,如果仅仅在课堂上非常有限的时间教学,效率再高也是学不好的,所以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我研究以及同学之间的沟通能力。(1)教师布置最低预习和复习内容。即规定学生至少应该自己看哪些内容,此时是强调一定量(预习),而对于讲过的内容课后应该巩固到什么程度则强调的是质(复习)。(2)教师平时会不定时地对某些同学进行学习检查,这主要是通过网上和电话进行,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应简洁提问(即要设计问到点子上的问题),这一方面起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起到督促的作用,让学生感到教师随时盯着他,常常想到他,常常想到那门课。(3)检查笔记,除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记些笔记外,强调学生课外要有自学笔记(非打印、非复印件),均与平时成绩挂钩,学生会感到不学不行,有了平时学习的证明,即使考试有失误、意外也有弥补的机会,不易丧失信心。3.4考试方式及最终成绩评定的调整过去通常对函授生来说期末的一次考试成绩就基本确定了他的最终成绩,我们感到这种方式极易损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会导致为数不少的人半途而废,我们将最终成绩调整为以下几个部分来构成:(1)课堂提问、互动能力;(2)平时作业完成情况;(3)笔记质量;(4)课外电话、网上检查记录;(5)考试成绩。总的来说是加大了平时成绩的比重(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来划分比例)。3.5力促学生层次转变,把好出门关前面提到由于学生进校门时水平有较大差异,教师要对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分层次关心,做到心中有数,力争将较低层次的学生向较高层次转换,特别是D层次的学生数量尽量减到最少,但也不能无原则的放任通过,要有评判标准,这是对任课教师工作认真程度的一种检验。在现阶段函授生的淘汰率应控制在10%以内,有人不能毕业是正常的、必然的现象。如果每次都是100%全部通过,那么你的教学质量必然不能保证,是不负责任的表现。4有待进一步探讨、解决的问题在多年的函授教学过程中,我们探索、解决了一些问题,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成果,但也还遇到有待进一步探讨、解决的问题。(1)函授生的实验、实践课(特别是异地办学)往往不能很好的解决,主要表现在与全日制学生使用实验器材资源的 摘要:本文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方向的特点,对我们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观点。分析了教学改革中应做的工作和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并总结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色。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教学改革;培养模式;教师教育1引言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走向,也是中国师范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教师教育呈现出教师来源多元化、教师职业专业化、培养培训一体化以及教师队伍高学历化等新的发展趋势,教师教育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 传统的师范教育必须改革,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对于综合性大学中的教师教育来说,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文化对原有师范院校办学理念与文化的冲击;二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原有师范教育内涵和方式的挑战。2将教师教育纳入综合性大学之中,对原有师范院校办学理念与文化的冲击是很明显的。原有师范院校在转型或合并组建综合性大学后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切实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长期以来的“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实际上也是这种危机的典型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重塑自身的“学术性”,促进“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和谐发展,如何巩固并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已成为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所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依据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而设置。但是计算机课程发展具有结构的不稳定性,并且在具体的制定和实施中出现的偏差、课程体系缺乏整体优化,理论教学过多、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依然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由于受硬件条件的限制,教学方式则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程实验也大多以简单的验证性为主;课程内容重复,各类课时比例不尽合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新知识及现代教育理论较少顾及,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范性不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在新课程改革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教师所提出的新要求。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广州大学计算机学科现有三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又分为信息与软件方向、信息管理方向、计算机教师教育方向。每年招生人数大约200-280人。这些专业或方向都有各自的培养计划,学生在招生时选择的专业,很难中途换专业,不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们根据国内外大学本科教学发展的趋势和我校的现状,提出建立计算机类专业、方向教学大平台,建立一个立体化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培养出具有个性化,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宽口径的本科毕业生。在此平台下,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应围绕“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广适应”的人才培养思路,具有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所倡导的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文化修养和师德。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实验技术与技能等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2) 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应用能力。(3) 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4) 具有较好的计算机软、硬件、网络方面的应用能力。(7) 具有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外语听说能力。(8) 具有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和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的能力。(9) 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能胜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10) 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协作能力。结合广州地区基础教育的需求,积极探索非定向教师教育的模式,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公共教育学科的课程设置,加强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加强师范教育的学术性基础和教师教育的教育专业性,使教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由封闭走向开放,极大地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以培养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高水平师资。3课程体系的建设培养方案的重新规划和设计整合三个专业教学计划整合为一个大平台,一个计算机教师教育教学计划,三个专业模块的教学计划。由于对学生已经进行了分类教育,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进行新的研究。由于三个专业一个大平台,大平台中的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应能适应三个专业的要求,重新设计和规划主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建立新的学籍管理体系,使学生能方便地跨专业学习。根据新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编写更合适的教材。剔除陈旧的教学内容,注入能反映各领域的发展趋势及新成果、新动态的新内容,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到各门课程和各教学环节之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组织编写和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教材。建立新的实验体系和实践环节,编写配套的实验教材。建设一个分层次,跨专业的教学平台,在培养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体系、实践环节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改革,将对我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本科教学产生巨大推动。学生可以通过一年到两年的学习,对专业有所了解后,再对自己有兴趣的专业或方向进行选择。这给了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减少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并且拓宽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而在高年级则允许学生自由选课,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培养高水平师资。通过把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专业构成一个大平台,结合广州地区基础教育的需求,积极探索非定向师范教育的模式,培养“专业师范”的复合型师资,师范生在完成与非师范生同样的专业课程基础上,加修14个学分的师范教育学程,便具有了师范生的资格,使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逐步融为一体,优势互补,协同共生。4实验体系的建设在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在计算机大类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合计算机类专业培养规格要求、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一体化、分阶段、多层次”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实行基础实验课、专业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实验课三个阶段的实验教学,重基础实验课,打好计算机类专业平台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结合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各专业的实验课程,同计算机类专业平台的实验课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的实验教学,扩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和说明的基本方法,网络工程的设计和管理能力,具备计算机方面的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集体协作能力。对教师教育专业通过学科教学法、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专业实践过程,使学生能具备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能力。5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由于国家教师教育的优惠条件已经不存在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是一个挑战。特别是我们学校是以大类招生,一年以后分流,由于学生对教师职业的不了解,选择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比较少,甚至不能开一个班。由于教师职业也面向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使得师范生的就业有更大的挑战。6师范和非师范专业学生的特点师范生由于要以教师职业为目标,所以一旦作为师范生,对自己的行为要求有一些潜在约束。总的来说,师范生比非师范专业的学生相对稳重一些,学习也自觉一些。由于有教学实习,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在非专业能力方面比非师范生有更大的优势,但在专业能力上一般比非师范生的能力差一些。在从事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上竞争能力差一些,但在一般的专业技术职业的就业上,应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1 钟秉林. 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师范院校的转型J. 教育研究,2003. (6).2 钱国旗,等. 理念创新与策略思考一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困境与超越A. 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协作会年会交流论文C. 扬州大学,2003.2004.个人简介:陶文正(1963-),男,河南南阳人,计算机专业副教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操作系统,网络管理。 摘要:C+是应用最广的编程语言,C+的应用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软件产业发展水平,但是C+是最难掌握的编程语言。本文认为,只有自觉地把C、C+和数据结构作为一个整体,才能解决C+学习难的问题。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C语言;C+语言;数据结构;重用程度C+是计算机软件领域中应用最广的编程语言,包括操作系统、设备驱动、编译器、系统工具、图像处理、数据库系统以及通用办公软件等在内的能够代表一个国家软件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软件都是适合C+应用的领域,因此,C+的应用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软件产业发展水平。不仅如此,C+具有的既可以针对底层硬件设计又可以面向应用软件设计的功能使它成为我们深入分析、理解和应用其它各种软件的方法,学好C+,再学用其它软件就容易多了,用侯捷的话说,“万千使用者前赴后继的动力是:一旦学成,妙用无穷”。C+也是最难掌握的编程语言。一是内容多:C+新标准出现之后,“一个覆盖面非常广阔的库现在成了标准C+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以前称为STL(标准模板库)的内容。新的string类型、一组顺序和关联容器类型(比如vector、list、map和set),以及在这些类型上进行操作的一组可扩展的泛型算法(generic algorithm),都是这个新标准的特性”1。二是语法和语义不易理解:C+程序要由C+编译器在语言层面上展开,例如,程序员设计的很多函数并不在程序员程序中被调用,而是在展开之后的内部C+程序表现中被调用,这与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完全不同,令很多人感到困惑,他们抱怨C+编译器说:“它在你的背后做事情”2,而C+很多令人疑惑的概念都和C+编译器有关。本文认为,只有从C、C+和数据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出发,才能解决C+学习难的问题。1数据结构是语言研究的对象长期以来,C、C+和数据结构都是相互独立的课程:C与C+的联系仅仅限于C+与C兼容,而主要强调的还是它们在方法上的截然不同;数据结构强调不依赖任何编程语言的描述,并且更多的是用类语言即非编程语言描述,即便使用了编程语言,也仅是作为描述数据结构的工具。C+标准的出现,迫使我们重新审视它们之间的关系。当我们说,数据结构不依赖任何编程语言的描述,或者说,编程语言仅仅是描述数据结构的工具,那是为了不受编程语言的语法细节的影响,以突出典型算法的设计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但是,如果重点研究的是数据结构代码的重用性,那么数据结构不仅必须用编程语言描述,而且还必须研究用什么编程语言描述才能提高数据结构代码的重用程度、使语言能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我们要学习的C+标准库以及建立其上的重用程度更高的泛型算法都是这种研究的成果。在这里,数据结构不再是编程语言描述的对象,而是编程语言研究的对象,是编程语言的一部分。用个比喻来说,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活动中的人和研究解剖学意义下的人,意义是不同的。数据结构作为语言的研究对象,要求我们按照语言发展的规律去研究它。语言发展是语言重用程度不断提高:从汇编语言,C语言,到C+,Java的流行,是基础设计方法重用程度的提高;从指令语句到函数,从对象到构件,支持重用的语言机制日渐成熟。按照语言发展规律去研究,就是“从事物的发展、自己运动、变化中来观察事物” 3,即从事物的关系和它的必然发展去观察事物本身。Bruce Eckel教授在他的Thinking in C+(C+编程思想)一书中说:“由于很多人学习走了弯路,因此,我们已经开始探索C程序员转移到C+语言性能层上的方法” 4。他先用C语言实现一个袖珍C库(一个简化的顺序结构),然后再转换为C+实现,由此进入C+。他认为,“C+的主要设计目标之一是使库容易使用。这意味着,在C中使用库有困难。懂得这一点就对C+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而对如何使用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4。其实,这不仅对C程序员,而且对任何想学好C+的人来说,都是重要的。2数据结构领我们从C走进C+Bruce Eckel教授从软件发展的角度,揭示了C、C+和结构的联系:C需要创建结构,但是C语言结构不能像语言内部类型一样使用,这不利于软件重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于是,“用户从设计自定义数据类型开始扩展C语言” 5,“C+对C的结构体类型作了实质性的扩充” 5。可以说,“C+的许多性能都围绕着一个根本的思想:创建新的数据类型的能力”4。这里需要阐明结构和数据结构的关系:结构是变量集合体,数据结构指向量、集合、树、图、代数方程、多项式等典型离散结构,也可以说,是典型算法依赖的结构,或者说,是服务于典型算法的结构,数据结构和算法是相互依存的。从语言上讲,结构包含数据结构,从算法上讲,结构指数据结构。Bruce Eckel教授实际上提示了学习C+的一个基本原则:不要从概念出发,要从程序设计的需要出发,而且他选择了具有典型意义的需要顺序结构的重用性。很多C+教材为了避免数据结构的内容,选择了从数值结构(而且常常是简单的数值结构)向类的转换的学习方法。一个需要是否具有典型意义,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反映语言的必然发展。C+的特征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一个更好的C,支持数据抽象,支持面向对象编程,支持泛型编程。顺序结构比数值结构具有更多的需要抽象的内容,以结构串为例:因为它含有指针成员,所以必须创建构造函数、拷贝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赋值运算符重载;因为有C文本串成员,所以必须创建转换构造函数、转换赋值运算符重载、成员转换函数;因为具有数值计算的特点,所以必须重载逻辑运算符和关系运算符;而且它具有的丰富的、需要封装的函数,其函数代码几乎就是C结构串代码,这使从C到C+的转换更“平滑”、渐进,使我们可以集中研究转换的C+内容;还有,转换后的C+类串是更好的C串;特别是,C+类串是研究C+标准中非顺序结构、面向对象编程和泛型编程的基础。而数值结构因为一般不含指针成员,所以在向C+转换过程中,拷贝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赋值运算符重载可以创建也可以不创建,没有差别,而且转换后的结果在以后的C+标准的学习中应用很少。既然C+产生于C程序设计的需要,那么就可以用C语言明确地表达这种需要和满足这个需要的可能的方法,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结果是一组C语句可能被抽象为一条C+语句,或者说,一条C+语句可能被解读为一组C语句,这使我们可以从C的角度反向审视令人困惑的C+语法和语义,困惑被C程序员自觉能动的活动即实践解除了。“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6。以结构串(简化的)为例,表1和表2显示了从C描述到C+描述的部分转换内容。3学习中的辩证思维概括起来说,C、C+和数据结构是相互包含的整体。辩证法所说的相互包含或某物中包含他物,并不是指他物作为一个现成的细小的东西包含在某物中,而是作为某物的一个方面、一种趋势、一种因素包含在某物中。C包含C+,是指C包含着C+作为其必然的发展。C+包含C是因为它是更好的C,例如,C+的向量类模板std:vector就是更好的C数组,C+类串就包含着C文本串。“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特殊的否定方式,经过这样的否定,它同时就获得发展,每一种观念和概念也是如此”7。在这个意义上讲,C、C+和数据结构的学习是统一的。 Bruce Eckel教授虽然意识到他自己提出的从顺序结构的C描述到C+描述的转换在引入C+概念时的重要作用,但是他没有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全部意义,自然也没有完全按照上述的分析去做,而是把重点放在引导读者从C+编译器实现汇编代码的角度反向审视C+的语法和语义。为了使汇编代码简单,他只得使用“玩具例子”,从而让他最初想法中的许多积极因素从中流失了。在C+的学习或授课过程过程,我们会受到各式各样思想的影响。而要把C、C+和数据结构作为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坚持辩证思维。我们遇到问题,都有自己的思想,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有意还是无意,都受某种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我们愿意接受哪一种哲学的支配。对自然科学的成就,辩证唯物主义不去概括,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等哲学就会去总结。常常是,我们自以为得意的、甚至时髦的观点,其本质却是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提出了的、早已在哲学上被废弃了的命题。例如,程序设计原理发展之快已经超越了人们的适应能力5,这是现在流行的、虽然表达多种多样但实质相同的不可知论,它阻碍了我们按照辩证法的要求在程序设计领域内去揭示这个不断的转变过程的运动规律的实践。又例,“世界是由对象构成的,因此,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用人们看待现实世界的方法来表达计算机程序”13。那么请问,世界一开始就是由对象构成的,为什么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出现在二十世纪末,而不是更早,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到程序设计这个特殊的领域中来,仔细研究该领域中各个方面的关系和它们的发展,把现实的需要和为了满足需要所做的现实的努力即人的能动的活动包括到C+概念的完美的定义中去,这样我们就等于回到了辩证的思维上来。愿有志学好C+的人,能够做一个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参考文献1 潘爱民,张丽. C+ Primer第三版(中文版)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2 侯捷. 深度探索C+对象模型M. 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3 余源培. 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导读(下册)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4 刘宗田,邢大红,孙慧杰. C+编程思想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5 林丽闵,别红霞. 标准C+宝典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 摘要:本文从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多角度剖析了NIIT教学体系的优点和不足,提出可以借鉴其中先进的技术和理念,重构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NIIT;教学体系;课程体系1引言NIIT(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来源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后经发展演变,逐渐形成的一种非常受欢迎的IT培训教学体系。目前,NIIT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IT教育培训机构,并通过了CMM5认证。从本世纪初开始,NIIT开始进入中国,作为NIIT在中国应用最广泛的地区,湖南省由创智教育联盟牵手各高职院校陆续引入了NIIT教学体系,目前NIIT在湖南的联盟院校已达到10多所,在校学生达2000多人。我院于2004年开始引入NIIT教学体系,目前在校学生达240多人。NIIT作为一种引进教学体系,在我院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很多方面显示了突出的优点,下面将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管理角度对NIIT教学体系进行剖析。2课程体系针对目前业界对IT人才的需求,NIIT课程体系以培养具有数据库开发能力、J2EE开发能力、.NET开发能力、COM+组件开发能力和移动开发能力的软件工程师为目标,通过从SM1至SM4的循序渐进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依次达到面向对象的网络应用软件编程员、面向对象应用软件开发者、企业应用软件开发者、移动设备和桌面的开发企业级应用开发者的能力要求。NIIT目前在中国提供的品牌课程GNIIT,针对受过12年正规教育(高中或三校毕业生)或以上的人员,GNIIT课程设置见表1。各门课程的开设也讲究循序渐进,课程体系中课程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GNIIT课程体系的基本目标是:“将一位IT门外汉引入美妙的IT世界,最终成为IT软件开发精英”,通过必修课程和自修课程(CBTS)达到提高学员编程技能和获得相关认证的能力。该课程体系的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体系体现了两大开发主线.NET平台和JAVA平台,每一个平台通过各学期的课程按照“桌面程序开发”、“WEB程序开发”、“移动开发”过程来设置,与软件开发业界的需求吻合。(2) 每个学期分成两个模块(MT1和MT2),课程的开设采用串行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某一个特定的学习阶段集中精力学习和掌握某一种特定的技能。(3) 每个学期通过项目(Project)将本学期的各门课程的技能进行综合。NIIT教学体系的课程全部采用相对统一的案例开发,通过若干门有机结合课程的不同侧面的学习,最终掌握完整案例的开发过程。(4) NIIT每学期开设的ISAS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搜索和分析能力、演讲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5) 采用必修和自修(非选修)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能力,也可以对课程知识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延伸。(6) 开设了“编程逻辑技术”,与具体的语言无关,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开设了“电子商务概况”课程,适合了Internet时代特点,有利于学生理解WEB程序开发重要性和WEB程序(如电子商务系统)的业务逻辑;软件工程方面的知识分解到“UML”和“SDLC”中,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软件工程思想和原理。同时,GNIIT课程体系也存在以下的不足:(1) NET平台和JAVA平台两大开发主线重点不突出,造成学习内容混杂;第二学期为(JAVA平台)和第三学期(.NET平台)完全割裂,造成学生“检了芝麻、丢了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