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基本方法.doc_第1页
科研基本方法.doc_第2页
科研基本方法.doc_第3页
科研基本方法.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研基本方法结课论文题目:柿子表面黑斑的病理特性及相关机制的研究姓名:崔文靖学号:2010010828学院:园艺学院班级:园艺104 2011年11月4日 题目:柿子表面黑斑的病理特性研究一、 立题的目的及意义柿子(Ebenaceae),原产地为中国,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而备受世人追捧和喜爱。但是作为商品,柿子和其他水果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劣势,究其原因就在于柿子成熟后表面大都会有一定数量、大小不等的黑斑,这就影响了其作为商品的观赏性。若想实现柿子商业价值质的飞跃,就势必要求解决其黑斑病对柿子外观的影响。本项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现阶段种植面积最广的几类柿子品种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主要是各个品种果皮有无黑斑的化学成分研究以及黑斑产生机制研究,争取能阐明其黑斑的产生机理,明确其代谢过程,为其防治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本实验还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对照(同品种间、不同品种间)实验,发现其一些共性(抑制酶、激活酶等酶的活性强弱),以期在分子水平上对其机制进行更为精微阐述。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现阶段,国内外对于柿子果实的研究仅局限于贮藏加工技术及其柿皮鞣酸(又称单宁酸)、色素等的研究,而对柿子黑斑病的相关性研究鲜有报道。1、贮藏及加工技术的研究刘月梅等(2007)通过营养与药用价值研究,综述了我国柿子加工的研究进展,为柿产品的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周文凤(2002)采用液态深层发酵工艺,经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生产柿子保健醋的最适条件包括温度、pH值、通风量等因子,找出了适合柿子醋的澄清工艺及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食醋的非生物稳定性问题。占习娟等(2006)以新鲜柿果为原料,采用液藏、冷藏、冻藏和冷+气藏四种贮藏方法,研究了鲜柿果在贮藏过程中的涩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和抑制褐变的控制方法。Zhang, YL等(2010)、Collins RJ(1996)等研究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果实质和色的变化,他们都对其贮藏的最适温度进行了追溯,发现5摄氏度下保藏效果良好,果品质不会有太大损伤。尽管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关于保鲜技术的研究,但他们大多都忽略了对柿子果皮黑斑的研究,认为这些黑斑是由于保存不当引起的,就一味的紧盯保鲜技术。而在我看来,应该对这些黑斑的产生机理进行研究阐述,而不是一味的走一条道,这样无疑会有南辕北辙的效果。2涩柿涩味(单宁、色素等)的研究陈栓虎等(2004)利用微波辐射提取法,用紫外分析法研究色素的稳定性,得出该色素属多酚类水溶性色素,适应pH较宽,尤其以中性和弱碱性介质效果较佳.光、热稳定性好,对大多数食品添加剂影响不大.对氧化剂不稳定,对还原剂较稳定,毒理学实验显示安全性高,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食用色素新品种。顾海峰等(2007)利用含有1%盐酸的无水甲醇提取柿子果肉中的单宁,粗提液经大孔树脂AB-8初步纯化后,再经超滤膜法制得柿子单宁,结果表明HMWT是柿子单宁的主要抗氧化活性组分。赵丰丽等(2008)研究超声波提取柿子皮中类胡萝卜素的工艺,并对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和抗氧化性能的初步探讨。关军锋等(2006)通过对梨果皮褐斑病进行研究得出:果实Ca 含量低及其与Mg、K 元素含量比例不协调,参与了组织褐变果皮组织褐变.套袋引起酚类物质代谢紊乱,是引起的根本原因.刘高峰(2005)通过挑战接种从多种植物生长物质、信号物质和其它类型的化学物质中,筛选出6种能够诱导苹果叶片对褐斑病产生明显抗性的诱导剂,同时还研究了它们对苹果防御体系的影响以及诱导剂与激素的组合效应,还探讨了钙信使系统在抗性诱导中的作用以及几种诱导剂对苹果叶片超微弱发光的影响。Nakatsubo, F等(2002)对十几种柿子品种中的单宁等物资进行结构分析,发现有五种品种中的丹宁结构特异。儿茶素(CA)和gallocatechin(GCA)在其中的比分十分的小。Oshida M等(1996)对于无人问津的祛除涩味后单宁的生理性质进行了一些列的研究,并得出了结论:在去除涩味后,单宁几乎丧失了原有的所有的生理特性。国内外对于柿子果皮甘宁以及色素的研究已经十分的深入,分子细微结构已经探明。尽管如此,他们却对柿子的果皮黑斑视而不见,或者是有观察却没有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并没有阐明其病理特性及产生机理。三、存在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i)对于柿子果皮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只对表面色泽等感官进行保鲜性研究,忽略黑斑的存在本质。2.虽然对果皮的色素有所研究,但没有深究黑斑的产生原因,没能进一步阐明其机制。3.虽有对柿子果皮角斑病有所探究,也阐明了一些其产生机制,却没能进行类推性实验来阐明黑斑病的产生机制。(ii)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可行性分析:1、类比法虽然在柿子研究领域这方面的研究稀少,但梨果皮褐斑病得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认为不妨借鉴其试验方法对柿子果皮也进行类似的研究,从而阐明其产生机制。(关军锋等 黄冠梨果皮褐斑病发生机制研究新进展 河北农业科学 2006-1期)再者就是梨果树叶子也有进行类似的实验,不妨参照。(刘高峰学位论文 山东农业大学:果树学2005)。可行性分析:因为同为果树,所以可比拟性也就强很多,实验进行的也就越顺利,可行性有保障。2、各种对照参比实验:I.不同种间果皮有机成分的对比 可将不同种间的的柿子同等质量果皮进行研磨离心,取同体积的研磨液以不同的转速得到相对应的物质,转速应尽可能地成一定的梯度(不能太大),然后将同转速下的离心物质进行对比,得出相应物质间的差异。可行性分析:因为柿子果皮中含有大量的物质,要想一一离心分离出来难度异常的大,并且在同一转速下,离心出来的物质并非只有一种,这种实验只能进行粗放性探究,不能作为精细研究。(可为精微性研究提供方向)II.同种间果皮化学元素含量极其有机成分的参比有机成分的参比方法同上。果皮化学元素的参比方法可参照黄冠梨果皮褐斑病发生机制研究新进展中得测定方法。可行性分析:有机成分的参比方法可行性已经分析过,这里不做分析。因为梨的果皮化学元素测定十分轻松,且测定效果良好,也对梨果皮褐斑病得产生机制进行了阐述,所以这种方法进行起来没有问题。III.有黑斑果皮和无黑斑果皮酶的提取与活性参比 对于酶的提取,同样也要研磨,同时初离心后进行细分,具体方法暂且不清楚。各种酶活性的对比主要依据梨果皮酶活性鉴定方法,此处不做详细介绍。 可行性分析:果皮中存有大量的酶,依据粗离心可得到各种蛋白质(包括酶),这点很容易做到。但分离出各种酶并进行活性对照有一定难度,根据前人经验,也要进行一系列的探究,通过经验与技术的积累,进而提高可行性。 3、大胆的想象猜测,以及之后的推理证明 因为你不知道引起这种症状的确切原因,但是这并不表明你对此束手无策,有时候大胆的想象会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大的助推作用。I、某种色素的积累导致了这种症状的产生。Ii、某种代谢途径受到阻断,使得某种物质不能继续转化。Iii、代谢途径中得某种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或激活,使得代谢向着另一方向进行。 四、课题选择与研究方向的不足分析 由于认知水平和经验的限制,以及专业知识的欠缺,我对这个课题认知程度就必定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靠论文为自己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才定下这个课题。 对于这个课题的选择,我也不是相当清楚,只是觉得应该从其机制下手,从根本上解释其作用机理。由于时间有限,英语水平受限,和论文检索能力弱等得制约,可能会有没有查阅到的相关黑斑病的研究,所以立题有很大的缺陷。实际情况如此,也就只能适可而止吧。注;参考文献1.期刊论文河北农业科学 -2006年1期关军锋及华冯云霄李丽梅孙玉龙 黄冠梨果皮褐斑病发生机制研究新进展2. 期刊论文西北林学院学报 ISTIC PKU -2007年2期刘月梅白卫东鲁周民白小安郑皓3.期刊论文中国酿造 ISTIC PKU -2002年3期周文凤 4.期刊论文中国食物与营养 ISTIC -2006年6期占习娟陈义伦张蕾刘宾5.外文期刊Zhang, YL;Lu, XY;Zhang, YN;Qin, LG;Zhang, JB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SCI 2010 1 6.外文期刊Collins RJ;Tisdell JG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SCI 1996 4 7. 期刊论文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 -2004年6期陈栓虎王翠玲董发昕石梅8.期刊论文农业工程学报 ISTIC EI PKU -2007年5期顾海峰李春美徐玉娟张洁窦宏亮9.期刊论文食品与发酵工业 ISTIC PKU -2008年8期赵丰丽李秋临谌玉芬10.外文期刊Nakatsubo, F;Enokita, K;Murakami, K;Yonemori, K;Sugiur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