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目及2010年教育学考研大纲参考之教材分析.doc_第1页
参考书目及2010年教育学考研大纲参考之教材分析.doc_第2页
参考书目及2010年教育学考研大纲参考之教材分析.doc_第3页
参考书目及2010年教育学考研大纲参考之教材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考研科目教育学原理 占100分左右中外教育史 占100分左右教育心理学 占40分左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占30分左右第一个是单项选择题。这个题型一共包括了四个小题。一共90分。第二是辨析题包括三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第三是解答题包括六个小题,每小题15分,一共90分。最后一个试题是分析论述题共三小题90分。以上就是有关2007年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的有关情况。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1、教育学原理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黄济、王策三著: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1996年重印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2、教育史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裴娣娜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袁振国著: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教育学考研大纲参考之教材分析 教育学原理 相关参考书: 1.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概论叶澜人民教育出版社 4.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一、教育学概述见教育学“绪论”部分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见教育学“第一章教育的概念”部分 (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见教育概论“第一章第三节” 1.教育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又见教育学基础“第二章教育功能”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见教育学“第一章第一节” (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见教育学基础“第一章第二节” (五)教育的发展见教育学“第一章第三节”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见教育学“第三章”;又见教育概论“第二、三章”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见教育学“第二章”;又见教育概论“第四、五章” 五、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见教育学“第四章”;又见教育学基础“第三章”;现代教育论“第五章” 六、教育制度见教育学“第五章”;又见教育学基础“第四章” 七、课程见教育学“第六章”;又见教育学基础“第六章” 八、教学见教育学“第七、八、九、十章”;又见教育学基础“第七章” 九、德育见教育学“第十一、十二章”;又见现代教育论“第九章” 十、教师与学生见教育学“第十九章”;又见教育学基础“第九、十章” 中外教育史 相关参考书: 1.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中国古代教育 (一) 管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一章” (二)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二章”;又见中国教育史“第二、三章” (三) 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三章”;又见中国教育史“第四章第一、二、三、五、六节” (四)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四、五章”;又见中国教育史“第五章第一、二、三、五节;第六章第一至五节” (五) 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六、七章”;又见中国教育史“第七章第一至六节;第八章第一至四节” (六) 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见筒明中国教言史“第八章”;又见中国教育史“第九章” 二、中国近代教育 (一)近代教育的起步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九章、第十章第一、二节”;又见中国教育史“第十、十一章” (二)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十章第三、四节”;又见中国教育史“第十二章” (三)近代教有体制的变革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十一章”;又见中国教育史“第十三章” 三、中国现代教育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十一、十二章”;又见中国教育史“第十四章”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十三章”;又见中国教育史“第十六章” (三)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见简明中国教育史“第十四章第五、六节”;又见中国教育史“第十五章第六至十一节” 四、外国古代教育史 (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见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一章” (二)古希腊教育见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二、三章” (三)古罗马教育见外国教育史教程“第四章” (四)西欧中世纪教育见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五章” (五)拜占庭与阿拉伯的教育见外国教育史教程“第六章” 五、外国近代教育 (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见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七章”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见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九、十四章” (三)西欧近代教育思想见外国教育史教程“第八、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章” 六、外国现代教育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前期欧美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见外国教育史教程“第十六章”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见外国教育史教程“第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四章” (三)现代欧美教育思想见外国教育史教程“第十八、二十三章” 教育心理学 相关参考书: 1.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伍新春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绪论见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人教版)“第一、二章”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见教育心理学(高教版)“第二、三章” (一) 心理发展-般规律与教育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四)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三、学习及其理论解释 (一)学习的一般概述见当代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教育心理学(人教版)“第四章” (二)学习的联结理论见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五章”:教育心理学(人教版)“第五章” (三)学习的认知理论见当代教育心理学“第六章”;教育心理学(人教版)“第六、七章” (四)学习的建构理论见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七章”;教育心理学(人教版)“第八章第二节” (五)学习的人本理论见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七章”;教育心理学(人教版)“第八章第一节” 四、学习动机见当代教育心理学“第八章”;教育心理学(人教版)“第十一章” (一)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及激发 五、知识的建构见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九章”;教育心理学(人教版)“第十三至十六章” (一)知识及其知识建构 (二)知识的理解 (三)错误概念的转变 (四)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六、技能的形成见当代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一)技能及其作用见教育心理学(人教版)“第十七章” (二)心智技能的形成及其培养见教育心理学(人教版)“第十八章”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见教育心理学(人教版)“第十九章” 七、学习策略及其教学见当代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教育心理学(人教版)“第十二章” (一)学习策略及其结构 (二)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三)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八、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见当代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 (一)当代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二)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三)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五)创造性及其培养 九、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见当代教育心理学“第十三章”;教育心理学“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章” (一)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二)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三)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四)品德不良的矫正 教育研究方法 相关参考书: 1.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 2.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教育研究概述见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一、二、三章” 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见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四、六、七章”;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章” 三、教育文献检索见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五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