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_第1页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_第2页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_第3页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_第4页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广 东 省 教 育 科 学 研 究 项 目申 请 书项 目 类 别: 青年课题 项 目 名 称:关于用生本理念处理乡土历史与统编教材关系的研究 学 科 分 类: 社科类课题 项目负责人: 杭义寿 负责人手机:所 在 学 校: 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一一年九月基本信息项目信息项目名称关于用生本理念处理乡土历史与统编教材关系的研究项目类别青年课题研究类型申请金额0.4(万元)学科一学科二学科三计划开始日期2012年4月计划完成日期2014年10月所属单位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所在学校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预期成果形式论文合作单位合作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通讯地址负责人信息姓 名杭义寿性 别 男民 族 汉族出生年月1963年6月学 历大学本科学 位职 称中教高级职 务中学历史教师办公电话手 级学科二级学科电子邮件身份证才层次研究专长乡土历史与统编教材的关系摘要随着乡土史与中学历史教学关系的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乡土史对于历史教育的价值被日益重视。在新一轮中学历史教学课程改革中,乡土史对丰富统编教材内容,对增进学生对家乡的情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发乡土历史资源,适当淡化历史教科书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地位,尤其在课程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更能充分体现乡土史的优势。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方面,突出地表现了历史课程在新的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和开放性,为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历史并不是故纸堆的代名词,历史更不是高高早上、远离人间香火的枯燥学问,历史并不遥远,历史就在学生的身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过去的人和事,体现了着史学的大众化和社会化特色的加强,历史学其本身的学院式封闭式的弊端在逐渐淡化,“21世纪的史学,将不再是为少数知识精英所垄断的知识和财富,而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利用的一种精神资源”。处理好乡土史与统编教材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从正确认识历史发展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培养学生从不同层面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这就突破了历史课堂教学过分依赖教科书的局限,为老师利用学生身边的乡土史课程资源提供了理论与政策依据,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并未给出具体的操作指导意见,因此具体操作应用需要一线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深入研究。历史本身绝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生动有趣的。然而,历史统编教材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照顾到各地区乡土史的丰富多彩,从而使历史统编教材在内容上显得抽象,在时空上显得遥远。把乡土史有机地融入统编教材,既可以使统编教材“统而不死”,又可以使乡土历史“活而不乱”。关键字乡土历史、统编教材,有机融入.项目组成员总数(含负责人)高级中级博士硕士学士5320121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职称项目分工工作单位研究领域杭义寿男1963年6月本科中教高级课题负责人,调研研究,成果撰写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乡土历史与统编教材的关系李建民男年月本科中教高级特级教师理论顾问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近代史研究张海新男1979年12月硕士助理研究员协助研究,主要做指导性工作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地方史研究陈金诗男1971年9月博士讲师理论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法律语言学、语篇分析、历史文化教育。李 岚女1970年6月学士中教高级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中学历史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闵国库男1967年8月硕士中教高级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广州市第三中学 历史有效教学、历史与地理教学衔接等。预期成果论文(篇)总数:3其中:核心期刊(CSSCI和北大核心)SSCI、AHCI、ISSHP收录专著(部)研究报告(篇)1其他经费申请表 (金额单位:万元)预算科目省教育厅支持经费备注(计算依据与说明)图书资料费800元调研差旅费400元计算机机时费及其辅助设备购置和使用费300元购置文具费400元小型会议费500元咨询费400元印刷费300元复印费400元成果打印费300元其他200元合计4000元与本项目有关的其他经费来源其他计划资助经费万元 其他经费资助 (含学校配套)1500元其他经费合计1500元项目论证(一)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学术价值、应用价值)(1)研究背景:虽然中学历史内容本应包括中国史、世界史和乡土史三部分,但绝大部分老师迫于任务重、课时紧、考试压力大的原因,很少向学生讲授乡土历史;许多学生学了几年历史,对于家乡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古老传说、风俗习惯和山水庙宇几乎是一无所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这就为老师利用学生身边的乡土史课程资源提供了理论与政策依据。(2)学术价值:在历史教育中,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往往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向导,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丰厚的教学资源和学习题材。历史课堂教学中能较好地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可加强学科知识的实践性,丰富历史教学内涵,更可以扩展历史教学的外延,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其热爱乡土的情怀,最终达到传承社会方明,凸显乡土文化特征,真正实现历史科学的教育价值的课程目标。(3)应用价值:(二)本项目的研究现状(三)本项目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拟突破的重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主要创新之处(四)本项目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计划(五)负责人前期研究基础。曾近三年来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已发表哪些相关成果,相关成果的评价情况(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已收集哪些相关资料;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课题负责人科研成果:男,49岁,课题负责人,中学高级教师。专著:1998年7月:高中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教案,天津教育出版社,副主编。1999年7月:新篇高中历史总复习教学指导,西苑教育出版社,副主编。2000年12月:高中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 西苑教育出版社,副主编。2001年11月:历史双综合专题复习指挥棒, 西安地图出版社,编者。论文:1995年:列强侵华史与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在中学文科1995年第5期发表。1996年:工业革命图表在高三复习中的作用在石化教育1996年第4期发表。1999年:世界史新教材不同版本的比较在中学历史教学1999年第4期发表。1999年:世界近现代史材料解析在中学文科1999年第10期发表。2001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与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史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2期发表(非第一作者)。2005年:论文如何提升历史学科的综合能力获得广州市论文评比三等奖。2006年:参加广东省主体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与广东省“十五”重点课题“EPD”研究,论文把“。”改为“?”获得广东省课题组论文评比二等奖。2007年:论文寻求三维目标的有效载体获得广州市论文评比二等奖。2011年:论文小论文从课外走进课内在省级刊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上发表。2012年:论文由“生本模式”到 “生本理念”的转向对生本教改实验的反思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导刊2012年第2期发表。课题组成员之一科研成果:男,56岁,特级教师,中学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专著:主编电化教育基础河南大学出版社、主编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读本中国和平出版社合编研究性学习指导广西出版社论文:1、让教育走向生本,在现代教育论丛2007、10月2、实施精细化管理,走内涵优质化发展之路发表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9月3、学校如何与生本对接,发表在人民教育2009年15-16期4、浅谈校长如何管理学校发表在文学界综合学术理论版2009、3期课题组成员之一科研成果:男,33岁,助理研究员。1书籍:教育的感悟,副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出版2论文:学术自由与国家主义的关系及对我国大学发展的启示,独立完成,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3论文:对教育学术期刊学术评价功能的追问与反思,独立完成,发表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期4论文:寻求早期阅读的本土化之路,第一作者,发表于教育导刊2009年第7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幼儿教育导读2009年第10期全文转载5论文:在儿童的生命中播下创新的种子,独立完成,发表于教育导刊2009年第期6书籍:优质教育与学校品牌发展,编辑,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年出版7论文:论学术期刊编辑与学术土壤的培育,非第一作者,发表于编辑学报2009年第6期8论文:中师升级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独立完成,发表于教育导报,2009年3月31号9论文:教学研究必须扎根于教学实践中,独立完成,发表于教育导刊2009年第10期,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课题组成员之一科研成果:男,41岁,大学教师。(一)主持项目:1、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汉英法律语篇信息组块的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740008。2、2010年广东一高校资助项目“控辩审关系的建构法官庭审语篇处理的框架分析”。(已结项)。(二)参研项目:1、2008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法律语言多维分析,项目编号:08GK-03。2、2008年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子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与非法律机构语篇信息结构和评价功能对比研究”,项目编号:GDUFS211-1-012。(已结项)。3、2008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闻英语的文体研究”,项目编号:2008-ZX-140。(已结项)。4、201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英汉新闻报道语篇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010-QN-175。5、200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启动项目“融案例、实践、研究型、互动式于一炉的法学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09C095。6、2009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课题(一般项目)“庭审语言规范化与法律平等研究”,项目编号:200911LX423。(三)发表论文:1、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secution-Defense-Judge relationship in China: a frame analysis of judges discour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the Law, 2011年第2期. (SSCI收录)2、自主学习环境中的交互式专门用途英语阅读教学基于语料库的语篇信息教学实践. 外语界, 2011年第5期. (CSSCI收录)3、法官有罪推定话语的信息结构分析.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2年第2期. (CSSCI收录)4、A Brief Review of 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Theory. 语文学刊, 2011年第7期.5、基于元功能的汉语立法语篇分析. 丽水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法律语言学导论-证据中的语言评介. 现代外语, 2009年第4期.7、法律语言学研究的哲学思考从语义外在论谈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8、浅析英汉谚语中歧视的女性现象.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9. 英汉谚语的语义特点.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7年第1 期.10、英汉谚语的辞格分类及翻译.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11、形合与意合的比较及英汉谚语翻译. 平顶山师专学报, 2004年第6期.12、克服障碍,培养技能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3、刑事庭审中被告人的减轻策略对其信息提供的影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 (第二作者).14、律师辩护词中的恐惧呼吁的心理语言学分析. 法律语言研究新进展(pp 43-51),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年4月. (第二作者).15、成功实施儿童汉英双语教育的有效措施.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第二作者).16、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新探索, 2005年第3期. (第二作者).17、第二语言习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 (第二作者).18、从英汉修辞对比的视角来看英语写作.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 (第二作者).(四)出版专著:1、控辩审关系的建构法官庭审语篇处理的框架分析.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6.2、法律语言研究新进展(副主编).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4.课题组成员之一科研成果:女,41岁,中学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长期担任区中学历史教研会委员和区中学中级教师资格评委会委员,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区级刊物上发表和获奖。曾参与省级课题主体性教育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方式研究的研究,参与省教研室的课题三维目标实现途径研究之下实验学校的工作(科组课题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2000年完成教育论文平等师生交流的重要环节登载于省级刊物师道2000年10月号,后被收入中国发展探索世纪优秀文库并被评为一等奖;调查报告在2009年广东省教研室举办的“广东历史优秀教学设计及乡土资源调查报告”评比展示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教学论文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发表于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的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1-2期。课题组成员之一科研成果:男,44岁,中学高级教师。从世界视角看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 教科导刊 2005-10世界近现代史主题知识辅助内容概要 高考特刊 2005-09广东高考考请分析 大综合周刊 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