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半年事业单位考试大纲.doc_第1页
2012上半年事业单位考试大纲.doc_第2页
2012上半年事业单位考试大纲.doc_第3页
2012上半年事业单位考试大纲.doc_第4页
2012上半年事业单位考试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一 影响利率走势的宏观因素(一) 社会资金供需状况(二) 经济周期与利率关系(三) 国际市场利率水平二 银行系统的行为分析(一) 银行的竞争动力(二) 银行的获利水平(三) 银行的学习能力三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一)有利于促进完善的金融市场的形成(二)促进了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变革。(三)银行利率风险和利率管理的难度加大。(四)加大了银行的竞争压力和经营压力,利差缩小(五)有利于商业银行推出新的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六)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 四我国面对利率市场化提出的对策与措施(一)积极创造必要的条件,加快商业化转轨步伐。(二)建立完善内控机制,防范和弱化利率风险。(三)加大业务拓展力度,努力实现多元化经营。(四)重视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 论文摘要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作为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价格信号之一,利率市场化将影响宏观经济,进而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格局发生重大变革 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利率走势的宏观因素,并介绍了在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在竞争动力获利水平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如商业银行的行为,商业银行利率管理,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以及客户结构方面的影响,结合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例,针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及风险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对策。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一、宏观经济因素分析决定一国均衡利率水平的基础是社会长期平均利润率。虽然我国企业的平均收益率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1990年中后期以来,随着经济从短缺走向过剩,企业的平均利率水平较经济高速增长期下滑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今年上市公司的中报反映企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只有4%,全年约在8%左右,而目前一年期的贷款利率只有5.85%。这一点反映了贷款利率放开后市场均衡利率水平不会过度上升。利率水平又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我国经济目前正逐渐走出谷底,因此从中期来看,均衡利率将略有攀升。宏观经济因素还包括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国际市场利率水平等,下文将详细说明。1.社会资金供需状况如果社会对资金的需求比较强烈,那么放开贷款利率后,上升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市场资金的供需基本达到均衡,则利率可能比较平稳甚至有所下调。我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8.2%,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复苏阶段。下半年国家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拉动民间投资。从总体上看,社会对资金的需求将会有所增加。从银行上半年的存贷款总额来看, 存款增加了8376亿,而贷款只增加了1114亿元,由银行惜贷导致的存贷倒挂现象仍然非常突出。从贷款结构来看, 上半年企业贷款增幅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一年以下的短期信贷比重增加很快。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半年对贷款的需求还会增加,将逐步缩小存贷款之间的差距,改变资金供大于求的局面,带给银行升息的预期。而且随着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长期利率逐渐回升将成为必然趋势。近期的国债二级市场各券种的表现、一级市场上债券发行情况也体现了投资者对长期利率上升的预期。比如近日发行的宝钢固定利率债券,年利率为4%,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2.75%;近期发行的国开债券6个月、两年期的申购金额远远高于5年期的固定利率债券。在二级市场上,浮息国债也是不断走强,浮动利率债券010004受到市场热烈追捧。这些都意味着市场对利率上升的预期在不断增强。2.经济周期与利率的关系。经济周期与利率的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在周期的萧条阶段,利率水平最低;当经济走向复苏时,利率开始缓慢回升,到繁荣阶段达到最高。我国上半年宏观经济的各项指标均呈现好转,意味着经济增长在经过长达7年的持续下降后,已开始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复苏阶段,利率水平有小幅上升的必要。在宏观经济指标中,物价是反映经济周期的关键指标。1996年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多年的通货膨胀得到抑制,此后直到1999年第二季度,物价基本处于下跌趋势,此间利率连续7次下调。央行在1999年6月最后一次降息时,零售物价指数为3.4%,消费物价指数为2.1%。此后,物价指数稳步回升,我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今年2月份同比增长0.7%,首次步出22个月以来的下降通道。生产资料价格从去年10月份回升后一直保持增长势头。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加速增长的迹象,进出口在恢复性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口的增幅高于出口,反映了由进口带动的企业设备投资正在增加,投资信心有所恢复。上述现象都属于经济增长复苏阶段的明显特征,这意味着市场均衡利率水平不可能再下降。如果经济继续稳步复苏,均衡利率水平将有所上升。3.国际市场利率水平。国际金融市场普遍加息。美联储已经连续6次调升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去年的4.75%上调到6.5%,境内美元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至5.0%,目前仍存在加息空间。欧洲中央银行将其主导利率提高了0.5个百分点,日本银行也宣布结束零利率政策,上调利率0.25个百分点,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提高了本国货币的利率。这对正在加快国际化进程的中国而言,无疑是升息的外在压力。如果再降息,将会导致资金外流,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二、银行系统的行为分析(一).银行的竞争动力。从理论上讲,在存款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贷款利率放开后,银行之间的竞争会导致贷款利率的下降。但这同一国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有很大关系。如果银行体系呈现垄断格局,那么存贷利差反而会扩大。从中国金融体系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所有银行对非金融部门的资产负债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占69%的比重,“简单地看,我国银行业处于高度垄断状态,但实际上由于实行庞大的分支机构体系,大银行之间处于激烈竞争的状态”。另一方面,近年来金融体系的改革进展较快,各种地方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扩展迅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目前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多规模较小,属于地方银行,主要服务于地方性、民营经济,央行对其往往采取指导性的措施,所享有的政策更为灵活,而且地方政府对其也有倾斜政策。所以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虽总体规模不及专业银行,但其收益率却大大高于前者(我国在加入WTO的谈判中,对有关金融业开放达成协议。中国将在3年内有限度地放开外资银行业务,5年内完全取消外资银行的准入限制。由于外资银行资金实力雄厚、服务体系完备,潜在的冲击力更不容忽视,国内银行业已普遍存在危机感。因此随着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蓬勃发展和外国银行业务范围的扩大,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出现是必然趋势,而各种金融机构在经营范围、业务内容和服务对象上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和差异。因此在利率放开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不同性质的银行利率波动幅度有所区别的情况。2.银行的获利水平。 自96年以来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开始扩大。尤其是1998年12月降息后,至目前利差已经扩大到3.6%,这个数字远远超过1995年以前的不到1%的水平。而与之背道而驰的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逐年下降,目前仅在0.15%左右。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大量不良资产导致资产流动性、获利能力下降;原因之二是贷款增幅下降导致存贷倒挂现象严重。根据1999年的统计,金融机构存款大于贷款15000亿人民币。这部分存款无法创造贷款利息,却仍然要支付存款利息。过去存款中15%左右的比例存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中,可获得比较高的准备金存款利率。但经过连续降息后,目前的准备金利率也只有2.07%,银行这部分资产的获利能力严重不足。尤其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普遍感觉经营困难。因此放开存贷款利率后,利差可能上升。首先,贷款利率开放后,国有银行进一步提高利率的动力有余,而出于竞争压力而下浮利率水平的能力不足。从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步骤来看,首先放开一般商业银行的利率管制,其次放开国有商业银行的利率管制。而且对一些新兴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其体制活而且没有坏账包袱,具备缩小利差的能力。因此在改革初期,那些新兴商业银行为了吸引客户,将在一定程度上调低贷款利率。但由于其在金融体系中比重仍然比较小,而且资金规模、信用等级都不及国有银行,因此不会造成整个银行系统贷款利率的大幅走低。从资金供给来看,居民存款是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也是银行持续经营的重要保证。稳定储蓄存款规模并保持适度增长是避免出现大的金融风险的重要保证。储蓄对银行的重要意义导致银行非常重视存款的数量。在实际业务中存款的增加一直是考核银行业绩的主要指标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银行为争取存款会倾向于提高存款利率。3.银行的学习能力。我国从利率管制逐渐走向利率市场化,首要环节就是银行。由于长期以来利率的制定完全取决于人民银行,本币存贷款利率是由人民银行制定的,外币存贷款利率是人民银行委托中国银行制定的。其他银行都采用“盯住”的方式在基准利率上下小幅波动。因此当面临利率走向完全浮动的局面时,各家银行都将经历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从目前的条件来看,这个过程将比较缓慢。首先缺乏人力资源。在浮动利率的环境中,利率定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发达市场基于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建立了多种利率定价模型。而这些定价模型的前提和条件大多不适合我国目前所处的特定时期,因此只能起到参考、借鉴的作用。而国内更是缺乏相关管理人才,并且这一状况很难在短期内得到缓解。其次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浮动利率要求根据每日的资金供需等情况设定不同的利率,要求银行至上而下、至下而上都迅速、敏捷地捕捉市场各种信号。总行及各个分行必须及时、有效地制定出每日的挂牌利率。而目前各分支行之间、分行同总行之间的联网尚未实现,总行也无法获知各分支机构每日的存贷款变动情况。即使利率放开,总行也无法及时、有效地制定出基于市场真实资金需求的利率水平。从这个角度来看,由于大部分银行在短期内无法适应这个转变过程,因此在利率开放初期,仍然将是一、两家有能力制定利率的银行起主导作用,各金融机构间的利率差别不会很大。随着各银行逐渐完成这个学习过程,由于国有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银行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出现一定的价格竞争行为是难以避免的。 三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蕴藏着风险,也孕育着机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留给中资银行的过渡期已为数不多,而能否用活利率杠杆,能否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银行资金,也是中资银行能否在未来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利率市场化可能产生多方面的风险,它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对国有银行经营的重大影响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有利于促进完善的金融市场的形成,为国有银行创造比较规范的经营环境。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过程,最终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融资工具品种齐全、结构合理;信息披露制度充分;赋有法律和经济手段监管体制;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赋有竞争意识。这些都将为国有银行的经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二)促进了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变革。有利于落实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自主权,进一步确立银行的自主经营地位,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同时,利率市场化会使银行间、乃至金融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只有银行的预算约束强,内部风险、成本控制制度健全,定价科学合理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这将迫使银行的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变革。(三)银行利率风险和利率管理的难度加大。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银行利率风险的扩大。利率变化对银行是有利还是不利主要是看资产和负债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但是不管利率上升还是下降,利率缺口必然伴随着利率风险。进一步说,利率变动的风险要求银行能够对其进行控制,而银行控制风险能力的强弱又产生了对利率的控制风险。利率风险是金融风险的一种,是指由于利率的波动,致使资产收益与价值相对于负债成本和价值发生不对称变化而造成银行损失收入和资产的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众多,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大大提高,利率的期限结构也更复杂,与利率管制下相比,市场利率的波动对于银行经营的影响更大,利率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更难。(四)加大了银行的竞争压力和经营压力,利差缩小。利率市场化将加大银行的竞争压力,将导致市场份额的重新分割。银行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对客户资源的简单争夺,而是扩展到与存款与贷款以及相关的中间业务领域。银行的实力、信誉、存贷款利率报价水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将成为银行竞争的关键。最近这几年,国内银行间的竞争加剧,地方性银行和国有银行已经展开了“贷款营销”,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来争夺客户成为最重要的一种竞争手段,许多大企业成为各家银行争夺的焦点,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的利差持续下降,经营收入减少。(五)有利于商业银行推出新的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利率市场化将导致银行传统主导业务的萎缩和非利差型业务的发展。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为争夺存款,存款利率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其贷款利率又会趋于下降,银行传统主导业务的比重将会逐渐下降。与此同时,必然会有大量的新型金融产品出现,那些不受利率波动影响和不占用银行自身资金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将获得较快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意义在于促进金融创新,所有的经济主体都会得到创新带来的好处。利率市场化后,一方面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定价权加大,商业银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定价自主权,这在客观上为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大大上升,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这在客观上对商业银行从事金融创新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和压力。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持续有效的金融创新行为才能规避利率风险,为资产提供增值、保值的机会。(六)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利率市场化促使国有银行经营管理部门自觉关注贷款市场的运行趋势,根据客户与银行所有业务往来可能带来的盈利、客户的经营状况、银行提供贷款所需的资金成本、违约成本、管理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在吸引重点优质客户的同时对风险较大的客户以更高的利率水平作为风险补偿,推动银行客户结构的优化。四 我国面对利率市场化提出的对策与措施利率市场化存在着风险也存在着机遇,要看我们如何去应对,国际上有些国家和地区就经历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二、国际利率市场化实例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年代初到年代末,实行国债发行和交易利率的市场化第二阶段是年代末至年代初在丰富和完善票据市场的基础上实现货币市场利率的市场化第三阶段是年代初至年代末随着金融创新和交易品种的小额化实施和完成借贷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第四阶段是从年代初,随着日本央行停止窗口指导代之以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调节总供求出现了稳定的市场利率,到年月利率完全实现了市场化。 我国的台湾省从年开始推动利率市场化,选择的突破口是货币市场。货币市场利率由市场资金供求而定,不受限制,并作为中央银行探索市场利率的指标之一。到年,台湾放宽利率管制,由中央银行和银行公会确定利率上下限,各商业银行在此范围内确定自己的利率,并可视市场银根松紧而灵活调整年又取消中央银行核定商业银行放款利率上下限加减幅度的制度,各商业银行可按客户等级制定差别待遇,年取消由中央银行和银行公会制定利率上下限的制度,各金融机构可视市场资金供求自行制定存贷款利率,中央银行只运用再贴现、公开市场等工具,间接影响市场利率。 阿根廷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年,阿根廷大幅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实行私有化、鼓励建立非银行金融机构、为外资银行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允许商业银行根据资金供求情况自行决定利率。但由于当时宏观经济形势不好、通货膨胀率较高等因素的影响,放开利率后,实际贷款利率水平上升到难以想象的高度,大批企业因无法偿还银行贷款而倒闭,国内资金供不应求,本国商业银行和企业被迫向利率相对较低的国际金融市场借贷,导致外债的过度膨胀和政府的重新干预,中央银行被迫发行万多亿比索,以挽救那些濒于破产的企业,这又加剧了通货膨胀企业的倒闭又反过来冲击了银行,大批银行相继破产。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只好放弃了利率的市场化。 由此可见,利率市场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蕴涵着巨大的风险,尤其在国内市场机制不健全,宏观经济不稳定,监管制度缺失,以及中央银行控制力弱时。在国内的不冷静投资和国外的疯狂投机的双重作用下,风险爆发出来的危害将严重损伤国家经济的根基 根据以上的实例我国在利率市场化的形式下也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成功的迎接利率市场化的到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还要作出很多方面的努力,利率市场化迫切需要银行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充分准备。(一)积极创造必要的条件,加快商业化转轨步伐。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彻底打破“银老大”的思想。利率市场化是现代货币市场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标志。利率市场化以后,货币市场上的竞争势必将更加激烈,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没有“国有”、“私有”之分,都是完全平等的企业法人,国有仅仅代表国家出资的性质,并不代表国家无限度的支持或政策倾斜,必须走出“国家银行、国家保障”的认识误区,树立靠竞争生存的自立意识,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其次,要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步伐。当前主要应把市场运作机制导入内部管理,在网点的设废上,按照盈亏标准优胜劣汰,加速低效网点的撤并收缩;在内设机构上,按照面向市场、服务客户的原则调整重组,精简管理部门,充实市场拓展机构,并尽快实现从单纯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换;在内部分配上,彻底打破“大锅饭”,资金、费用、人员重点向高效益地区倾斜,拉大行与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干部人事制度上,全面推行干部竞聘、员工竞岗制度,真正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激发人员活力。其三,要大力扭亏增盈。抓住利率市场化前的过渡时机,尽快调整优化经营资源,重点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培养优良客户,盘活不良贷款,提高资产质量。对目前处于亏损状态的经营行,制订改进计划,限期扭亏为盈,否则对责任人严厉处罚,以扭亏增盈的真实成果为利率市场化后的竞争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建立完善内控机制,防范和弱化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必须加强。要组织专门人员,建立一套按市场利率对金融产品进行定价的管理体系,强化对利率风险的预测和研究。重点是研究并防止利率市场化后无序竞争形成的价格风险、人情存贷款形成的交易风险、追求短期内高收益形成的贷款损失风险和存贷期限组合不当形成的流动性风险。防范和弱化这些风险,关键是要建好“三道防线”:一是思想防线。牢固树立稳健经营的指导思想不动摇,任何一项利率决策必须以是否有利于经营为前提,以是否取得了最佳效益为标准,以是否确保安全、不形成亏损为底线,做到不利于长远发展的思路不考虑,不产生效益的竞争不参与,不利于安全的方案不选择,不产生效益的存贷款不能要。二是机制防线。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客观上要求必须稳健经营,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决策监督机制、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对涉及利率变动和利率执行的任何决策,都必须是在认真调查论证、综合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慎重选择。为此,各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内部信息反馈渠道,及时掌握市场竞争变化动态,加强利率敏感性分析,及时预测市场利率的走势,根据对利率走势的判断和企业的风险程度确定各种金融产品的利率;另一方面适度下放一定的利率浮动权力,允许基层经营行在一定幅度内自主确定存贷款利率,便于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同时,在行内行外建立资金价格公示制度,明确优惠利率的条件和对象,便于进行制约监督,防止形成人情利率。对人为形成的利率风险必须进行责任追究,造成的损失要联系干部调动升迁、个人工资收入,问题严重的要严肃进行处理。三是市场防线。主要利用货币市场的调节功能,增加或减少短期资产、负债,应付可能形成的支付危机。同时通过参与市场运作,及时准确地把握央行货币政策意图,适时作出决策调整,提早避免利率政策风险。(三)加大业务拓展力度,努力实现多元化经营。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将许多原来由中央银行统一管制的金融产品价格的确定权下放到商业银行。为了迎接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必须在对传统业务产品调整定价的同时,注重加大拓展业务力度,积极开发金融新产品。第一,要千方百计地巩固传统优势。充分利用商业银行一级法人优势,加强与大客户、系统客户的协作关系,特别在改进网络技术、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